文|阿斌的糖果屋
「追星」二字,它一直是人們口中最常討論的話題。
時間在流逝,環境在改變,可是追星的現象,始終是存在著,而且一直是大家非常關注的話題之一。
「追星」二字看似簡單,但卻藏匿一層又一層的「誤解」。不管是追星的人,還是作為旁觀者看著身邊的人追星,似乎從以前到現在,他們都一直理解錯了。
追星的人,總是被人誤解。而不追星的人,也總是看不起追星的人。似乎總是在無形中,「追星」二字,變得越來越複雜了。
其實追星本身並沒有任何錯,而錯就錯在人們對 它的理解上。所以正確看待「追星」二字,是非常重要的。它就像人生的指路牌,只有在正確理解的情況下,才能夠走得越來越遙遠。
對於「追星」二字,它的創造是源於當年的「小虎隊」。在網絡上,對於追星二字的解釋其實很簡單,就是說:它是指崇拜明星並跟隨與其有關事物的一群人。
既然是以「崇拜」為目的,那麼對方一定是特別優秀,才會讓自己會習慣性的跟隨對方的步伐。
「崇拜」的背後,更多是想要以對方為目標,並通過自己的努力靠近對方,讓自己也成為向他一樣優秀的人。
其實對於「追星」二字真正的理解,它從一開始就已經被解釋得很清楚。只不過隨著時間的變化,時代的進步,它變得逐漸複雜化。
回到文章的開始,我曾提到:為何追星的人,總是會被誤解呢?
問題的回答,其實很簡單。之所以被誤解,是因為大多數他們,將「追星」當做了自己的全部,不但浪費了時間,而且自己仍舊在原地踏步。
在追星的人群中,大多是青少年。而反對他們的追星的人,大多是他們的父母。父母們反對的理由其實很簡單,是怕他們再重蹈覆轍。
對於父母輩最好的一個例子,莫過於就是當年「追星狂魔」楊麗娟。她為了追星,曾經做出了很多的傻事,以至於讓自己的父親搭上了性命。
楊麗娟追星劉德華的事情,一直是一個反面教材。尤其是對於父母教育孩子來說,它是最適用的例子。
誠然,楊麗娟的事件著實是一個值得我們引以為戒的例子。她不但是一個反面教材,同時也是對「追星」二字理解有誤的最好例子。
楊麗娟的追星,是將自己的所有時間以及財富,全部都給了自己的偶像。
她的所做所為,對她個人而言沒有任何的幫助和提升,反而是越來越走火入魔,以至於到最後完全迷失了自己。
其實楊麗娟只是成千上萬追星人群中的一個縮影,只不過被無限放大了。她之所以被無限放大,與她本身對「追星」二字的誤解有著很大的關係。
那麼應該怎樣去理解所有的「追星」呢?如果硬是要對它理解通透的話,我想是非常有必要談一談偶像與粉絲的關係。
「追星」二字是偶像與粉絲之間的橋梁,它似乎在無形中成為形容偶像與粉絲距離的最好代名詞。
在大多數人的心裡,粉絲與偶像之間似乎自始自終就錯在著一個距離,而且這種距離是特別遙不可及的。
就好比小時候的我,也曾追過星。那個時候看到電視裡屏幕的偶像,總感覺距離特別的遙遠,也總是覺得他們是遙不可及的人物。
可是越是長大,才越發現:原來他們沒有我們想像中的神秘,他們其實也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遙遠。
小時候喜歡一個偶像,是因為他身上的品質,是我想要去學習的。所以便會跟在他們的身後,一點點地模仿並學習,然後不斷成就更好的自己。
長大後對偶像的喜歡,是因為他們對工作的認真態度,也是因為他們身上的性格特點會在不經意間給我樹立榜樣。
在成長的過程中,也不會因為再感覺與他們的距離很遙遠,只是逐漸明白:他們同我們都是一樣的人,都是為了生活而努力的人,只不過彼此的職業不同。
說到這裡,讓我想到了之前在看綜藝《朋友請聽好》。在這檔綜藝裡,有一個千紙鶴給千璽寫了一封信。
在信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莫過於就是:「你追世界,我們追你背影」。這句話很好地詮釋了偶像與粉絲該有的距離關係:各自為夢想發光,我們都在追逐的路上,成就更好的自己。
在讀完這封信以後,《朋友請聽好》的錄製嘉賓們,探討起了關於偶像與粉絲之間的關係。在他們討論的話語中,何老師說的一段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他說到:「我老覺得喜歡一個人或者欣賞一個人,是叫很美好的事情。但我不支持,盲目地覺得自己可以為這個人做很多的事情。因為這個人是要自己努力的,你的偶像也是要自己努力的。他不是靠你喜歡他變得更好,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而變得更好。
粉絲這個詞,它本身是不應該和偶像之間是有著高低關係,大家是平等的。更重要的是,粉絲因為人群多的關係,它有可能是一個更偉大的力量。這種力量,應該是加到自己的身上或者社會的身上,而不是加在偶像的身上。偶像與粉絲之間是有距離的,他是一顆星,而你卻是自己的太陽」。這段很很好的詮釋了偶像與粉絲之間的關係,更很好地解釋了到底該如何正確「追星」。
其實就像撒貝寧說得那樣,追星其實就是在追自己。在追星的過程中,應該成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讓自己在旅途中迷失了方向。
追星本身是真的沒有任何錯,錯的就是人們對它的理解上,有著很大的誤解。
如果正確理解它的含義,其實真的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
就好比王俊凱追星周杰倫,是圈子裡大夥都知道的事。他是周杰倫的忠實粉絲,喜歡到每年都會準時準點地為周杰倫慶生,喜歡到一提到偶像的名字就會不知覺地揚起微笑。
他因為喜歡周杰倫,而愛上了音樂。因為周杰倫,他學習到了堅持和努力。所以才會在機會降臨在他面前時,他牢牢地抓住了。
他在追星周杰倫的過程中,他也成就了更好的自己。他和周杰倫一起同臺演出,一起喝奶茶,一起閒聊。
只有成就了更好的自己,所謂的「追星」才會變得更加有意義。
結尾的最後:
「追星」本就是件很美好的事情,在追逐他們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是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而不是努力去改變他們的生活。
只有正確看待追星,才能夠成就更好的自己,才能夠與他們的距離越來越近。
願看完文章的你,能夠找到你想要的答案和疑惑。
——今日話題:
你喜歡的偶像是誰?他對你來說有著怎樣的意義?
留言或者評論,說出你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