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經過水衝泡後,內含物質開始浸出,與水融合。茶使水有了厚度和濃度,便形成了茶湯,也叫做水浸出物。
水浸出物含量的高低反映了茶葉中可溶性物質的多少,標誌著茶湯的厚薄、滋味的濃強程度,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還反映茶葉品質的優劣。
而審評一款茶葉時,相比「聞起來香」,「喝起來香」就更高一個境界了。
一碗香醇的茶湯,水即是香,香即是水,水裹挾著香氣,所到之處皆留香。
甚至一道茶喝完很久了,砸吧砸吧嘴,仍然是喉間泛甜,口齒噙香。
呼吸吐納間,仍被茶香縈繞。
這不是誇張,很多喝茶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
其實,科學點話可以這麼解釋:因為熱力學運動,茶的香氣分子會依附、潛藏在各種事物的上面,比如木頭紋理間、牆壁縫隙裡、器具、植物等。
同樣,也會附著在口腔、喉嚨和唇齒間。
▲文軒號品鑑坊
怎樣體驗「水含香」?
體驗茶葉的香氣,一個方法是吸氣,更重要的呼氣。
平時我們常說的「這茶好香」,是吸氣時感受到的空氣中飄散出的茶香;而融入到了茶湯中的「水含香」的精髓,則更多體現在「這茶好喝」裡。
體驗這樣的茶香,茶湯入口時屏住呼吸,待茶湯下喉後,嘴微閉,氣從鼻腔中緩緩呼出,感受茶香的源頭。
茶湯中的香氣飽滿,一部分從口齒中發散,一部分從喉嚨中發散。
呼氣時,空氣從肺裡湧出,把口腔中、茶湯中的氣味分子經過嗅上皮,與嗅覺感受器交融,營造出茶整體的味覺感受。
氣味是感性的,在不知不覺中我們被影響,然後把「香氣」的這部分功勞都記到了「舌頭」的帳上...
就有這麼一類茶,品飲後,齒頰留香,回味無窮,毫不誇張!
▲文軒號品鑑坊
古法六堡茶松風品鑑實錄
茶品信息:
茶名:古法六堡茶松風
季節:春季
製法特點:傳統古法輕發酵工藝
類型:松煙香型,注重湯感、韻味,野味。
六堡茶裡特有的松枝烘焙,形成了後期陳化特有的檳榔香,這也是一種傳統的六堡茶風韻。松風,而且蘊含著松林之風,頗有大將之風,清風似乎也把這深山裡的野茶帶到我們杯前。南朝宋顏延之《拜陵廟作》詩:「松風遵路急,山煙冒壠生。」
衝泡:
器具:白瓷蓋碗(容量約130ml)、公道杯、品杯
投茶:7克
要點:純淨水,100℃沸水,快出湯
幹茶條索長條形,緊結重實,色澤烏褐,有珠砂點。
衝泡出來的茶湯基本是明亮耀眼的杏黃、金黃色。
掛杯野韻松煙香明顯,尤其值得讚嘆的是湯中香,香入水,水反香。
茶湯入口之後,溶解於茶湯裡的香氣更加清晰濃鬱起來,立即充盈這個口腔,在唇、齒、喉之間瀰漫,回味持久。
湯感清透,滋味濃厚,前兩道是微微泛苦的香,迅速化開後的回甘,更讓人迷戀。
四道後,香氣落水,清爽潤甜的茶湯裡,混合著的花果香氣。
這款古法六堡茶松風很是耐泡,呼應著精心古法的工藝特點。
最後面幾道,蓋香、葉底由花香轉化為似煮過的植物莖稈的自然木質味。
▲古法六堡茶松風
好茶的湯是具有包裹性的,靜下來品味,感受香醇的茶湯浸潤口腔,然後滑入喉間。
幾秒鐘之後,絲絲縷縷的醇香氣息就縈繞在口齒間了。
香入水,水含香,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