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深度關注青少年和成人心理的親子倫理情感影片《青澀日記》試映禮登陸大會

2021-03-01 中國心理學家大會

  中國首部深度關注青少年和成人心理的親子倫理情感片《青澀日記》將於8月16日晚在第八屆中國心理學家大會現場作為暖場活動,進行全球首試禮!屆時,參會代表均會獲得免費觀影票,進行現場觀看。

  原中國心理學會理事長,中國心理學家大會主席張侃教授強烈推薦這部影片,他在微博中提到:「這是我所看到的解讀初中生心理困惑最好的電影。不僅反映了很多社會實際,而且畫面精緻,故事曲折,表演出色,非常動人。是獻給初戀、青春、年輕夫婦、所有家長、教育工作者、心理諮詢師的無價大禮。中國心理學家大會能獲得首眏,是出品人對大會的看重。」

  影片梗概:

  12歲少年王曲曲,身處瀕臨破碎的家庭。和情人育有女兒的父親,沉迷麻將無所事事的母親,把這個敏感的孩子推向了叛逆和絕望。沒人從他清秀憂鬱的臉上看到他對愛的渴望,所有人看到的是他跟現實世界的對抗——冷漠、沉迷網遊;自殘;報復……沒人明白他,沒人走近他,直到遇到少女韓由由的出現。

  乖乖牌的韓由由,是學校的學霸,但因為父親給她太多的期待,各種培訓班把課餘時間排得很満, 內心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兩個不同類型的家庭,兩個不同類型的青春期孩子,產生了青澀的朦朧戀情。在這青澀的初戀中,曲曲感受到久違的愛的溫暖,由由開始思考喜歡的真諦。正當這段青澀的初戀開始滲透出淡淡的甘甜時,突如其來的慘劇把曲曲再次推向絕望的邊緣,這次曲曲又會如何面對殘酷的現實呢?

讓我們相約大會,關注青春,關注成長!

距離第八屆中國心理學家大會開幕,倒計時還有3天!

報名電話:010-51653135/36

【大會資訊】

中國心理學家大會暨應用心理學高峰論壇

——應用心理學界最具影響力的年度專業盛會


第八屆中國心理學家大會暨應用心理學高峰論壇即將在北京開幕!

時間:2014年8月17日至19日

主題:「多元與融合:深化改革中的心理學產業創新與發展」


本屆大會除例行的近40場大會主題演講外,同樣結合大會主題安排了豐富的系列活動,包括:各類型主題論壇、工作坊、EAP高峰論壇、成果交流會專場、假面舞會等,同時還將繼續舉辦第五屆心理學圖書與器材展。以期給各位參會代表搭建專業、實用、開放平等的學習和交流平臺。

詳細日程如下:

2014年8月17日 上午 9:00-12:00

會場

項目

9;00-9:50
金色大廳

第八屆中國心理學家大會開幕式

10:00-11:00金色大廳

主講人:孫時進(教授,上海復旦大學心理系主任)

題 目:新視野,心長徵—心理學與覺醒

11:00-12:00金色大廳

主講人:蕭文(心理諮商博士、教授,臺灣輔導學會前會長)

題 目:心理諮詢產業的未來發展

2014年8月17日 下午 14:00-17:00

金色大廳

主講人:郭曉潔 盛丹(國家薩提亞認證諮詢師、培訓師)

題 目:薩提亞家庭治療在婚姻諮詢中的運用

75會場

主講人:曾海波(應用心理學博士、亞洲區首位ICCP(合作實踐國際認證)獲得專家)

題 目:對話中創造自我-後現代合作對話實踐療法

76會場

主講人:姜愛玲(舞蹈治療師、培訓師,暢銷書作家)

題 目:舞蹈治療於身心障礙者的運用

89會場

主講人:高尚仁(香港大學心理系前主任,書法治療創始人)

題 目:中國書法人:傳統文化,心理科技, 書法夢

91會場

主講人:陸雅青(教授、博士、藝術治療師)

題 目:從【藝術治療的多重面向】反思華人社會藝術治療的發展─以臺灣為例

77會場

中國心理學家大會成果交流會點評專場

點評專家:蕭文教授

2014年8月17日 晚上 19:00-21:00

金色大廳

第八屆中國心理學家大會歡迎晚會暨假面舞會

2014年8月18日上午 9:00-12:00

會場

項目

金色大廳

主講人:周志建(臺灣輔仁大學博士,敘事療愈專家)

題 目:擁抱不完美—敘事治療對創傷經驗的柔性療愈與運用

75會場

主講人:汪衛東(廣安門中醫院副院長,中醫心理學專家)

題 目:中醫心理學發展是中國臨床心理學發展的必由之路

76會場

主講人:馬春樹(中科院大學MBA導師,催眠治療專家)

題 目:分化——用催眠幫助來訪者建立成熟的思維模式

89會場

主講人:黎建球(臺灣輔仁大學教授,臺灣哲學諮商協會理事長)

題 目:哲學諮商中的價值引領

91會場

主講人:王克勤(黑龍江中醫研究院原副院長,從事中醫研究、治療工作40餘年)

題 目:中醫心理學學科概念及基礎理論框架

77會場

中國心理學家大會成果交流會點評專場

點評專家:曾海波博士

2014年8月18日下午 14:00-17:00

金色大廳

主講人:廖鳳池(博士,高雄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題 目:心理諮詢專業的開創與提升—臺灣諮商心理師訓練與考照制度的參照

75會場

主講人:朱彩(東西方心理系博士,澳門城市大學博士生導師)

題 目:禪修與心理學整合療法在心理諮詢中的應用

76會場

主講人:鍾灼輝(香港大學博士,認知心理學家)

題 目:打開潛意識自愈功能

89會場

主講人:李漫博(文化學者、國學通才,致力於全球三大文化體系研究30餘年)

題 目:中國傳統心學與西方心理學

91會場

主講人:韋志中(著名心理學者,體驗式團體教育模式創始人)

題 目:體驗式團體教育模式—心理學在學校研究與應用的本土化探索

77會場

中國心理學家大會成果交流點評專場

點評專家:朱淑玲老師

2014年8月18日晚上 18:00-19:00

75會場

主講人:桂鋆

題 目:待定

2014年8月19日上午8:30-10:00

金色大廳

主講人:傑羅姆.布迪諾(法國巴黎第五大學教授、分析性心理劇專家)

題 目:從精神分析的設置來理解《調解》的設置:以分析性心理劇為引

75會場

主講人:朱淑玲(北京景山學校高級教師,6S學習策略踐行者)

題 目:心理技術在6S學習策略中的應用

76會場

主講人:胡濤(中央音樂學院碩士、音樂治療專家)

題 目:音樂在團體培訓中的運用

89會場

主講人:吳海(桔子水晶酒店CEO)

題 目:其實我懂你

91會場

主講人:張學新(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題 目:心理學家研究的「心」是否存在?

77會場

中國心理學家大會成果交流點評專場

點評專家:格桑澤仁老師

2014年8月19日上午 10:10-11:40

金色大廳

主講人:劉鋒(教授,全息心理學踐行者)

題 目:幸福的起點—心理畫像在青少年早期矯正中的應用

75會場

主講人:童玉娟(學者,藝術療愈專家)

題 目:繪畫、故事、遊戲創新與融合治療的應用

76會場

主講人:周勵志(精神科主任醫師、臺灣向日葵全人關懷協會創會理事長)

題 目:情感調節與記憶重塑

89會場

主講人:王文忠(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員,動力溝通模式創始人)

題 目:動力溝通—打造金剛美人

91會場

主講人:杜慶春(北京電影學院教授)

題 目:電影帶來的創傷體驗

2014年8月19日下午 13:30-15:50 閉幕式

金色大廳

主講人:賀嶺峰(上海政治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題 目:用心築夢----心理學家的眼睛、腦袋和心靈

時間

海峽兩岸EAP行業實踐與應用專場 2014年8月18日 95會場

9:00-9:20

開幕式

9:20-10:00

主講人:史佔彪(教授、國際EAP協會中國分會秘書長)

題 目:EAP在大陸16年的發展及未來

10:10-10:50

主講人:範淑婷(臺灣員工協助專業協會常務理事)

題 目:臺灣推動EAP回顧與展望

11:00-12:00

主講人:檀培芳(主任醫師、教授,中國石油心理健康促進服務中心主任)

題 目:EAP在石油行業的實踐和應用及對未來的展望

12:00-14:00

午餐 休息

14:00-15:00

主講人:趙然(中央財經大學教授、國內EAP領域實戰專家)

題 目:員工幫助計劃的價值—投資回報率(ROI)的科學與藝術

15:00-16:00

主講人:羅世聖(臺灣員工協助方案協會理事、捷運公司心理協談老師)

題 目:從機關服務需求,規劃合適之員工協助方案

16:10-17:10

主講人:王汝強(中國移動黨群工作部直屬黨委辦公室副主任,國際EAP協會中國分會理事、副秘書長)

題 目:EAP與移動網際網路結合模式探索

17:00-18:00

晚餐 休息

19:00-21:00金色大廳

u 21EAP體驗與應用

u 海峽兩岸嘉賓論壇

u 互動分享與交流

嘉賓:史佔彪、範淑婷、曾海波、趙然、檀培芳、羅世聖、陳冬、張冉等

申請參會諮詢:010-51653135/36

來電諮詢請說明從大會官方微信得知此消息,謝謝!

相關焦點

  • 電影《青澀日記》觸動少年「青春痛感」
    《青澀日記》由廣東女作家裴蓓同名小說改編,電影主題為「讓我們閱讀孩子的心靈」。片中的男女主人公,王曲曲和韓由由,來自兩個各有問題的家庭。裴蓓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她曾經也是一名記者。「從2000年開始,我採訪了大量有自殘傾向的青少年。他們的故事讓我發現,孩子的問題,其實都是父母的問題」。    裴蓓說:「歸根結底,孩子的心靈普遍缺乏父母真正意義上的陪伴。
  • 《給大人的關於青少年情緒的10堂課》:解碼敏感期少年的情感變化
    ]恩裡科·卡斯泰利·加蒂納拉中國青年出版社青春期像一隻攔路的怪獸,為親子關係的和諧發展平添許多障礙,這其中青少年的情緒常常是引發「戰爭」的導火索,因為大人們往往低估了青少年的情緒感受,將一切反常歸結為孩子的叛逆和任性。
  • | 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成長的過程中總是難免煩惱和困擾,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青少年群體的心理波動比以往更為頻繁,從而也導致了各式各樣的心理問題。這個時候,正確和及時的心理疏導顯得尤為重要。為引導青少年關注自身心理情況,增強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會關注度,11月26日上午,在中共廣州市委政法委、中共越秀區委政法委、共青團越秀區委員會和流花街道辦事處的指導下,廣州市越秀區穗青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越秀區青年地帶流花站攜手廣州市越秀區桂花崗小學、桂花苑社區居委會,在桂花崗小學舉辦了「越秀區流花街疫情防控期青少年心理服務成果展」活動。
  • 疫情過後,青少年自殺事件頻發!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刻不容緩
    然而自複課以來,因青少年心理問題導致的極端事件在全國各地不時發生,這些事件則給當下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敲響了警鐘。這一起起觸目心驚的事件,揭開的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冰山一角。「中國青少年心理諮詢在疫情發生前平均每天接2~3個諮詢求助電話。而疫情發生後,電話越來越多,他們還為此增加了一個熱線號碼。此外,經過調查後發現醫院的門診量或多或少都有所下降,唯獨兒童青少年心理諮詢門診不降反增,業務量比平常增加了將近三成!」
  • 體驗繪畫治療,觸漫聯手壹心理Cares開展線下親子心理課堂
    本次心理健康公益講座從線上延伸至線下,邀請到了壹心理諮詢師、廣醫兒童心理素質中心主任諮詢師——王勇老師,在觸漫總部針對觸漫動漫之旅活動的7組親子家庭,通過繪畫療愈的方式,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親子互動,有效幫助親子家庭升溫情感。
  • 解我青少年心理教育機構 解決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
    《中國青年發展報告》顯示,中國17歲以下兒童青少年中,約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解決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 解我青少年心理教育機構在行動解我青少年心理教育機構隸屬於華欣諮詢旗下,坐落於全國交通樞紐城市、中原腹地河南省鄭州市。是一家專注於青少年叛逆、早戀、厭學、親子、網癮、社交等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與矯正機構,是中國社會心理學會、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協作機構。
  • 梅州舉辦教育活動關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本報訊 (記者賴運香)25日至26日,團市委、市少工委邀請廣東廣播電視臺《和事佬》欄目組走進梅州,開展梅州青少年「陽光成長」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為期兩天的活動,分別為青少年家長、4年級至6年級的小學生、初中學生帶來了四場不同主題的公益講座。
  • 萌娃親子轉向成人情感,開拓時段新領域,情感綜藝能否再現爆款?
    盤點2018年年度的綜藝市場,最精彩的無疑是引發飯圈狂歡的《偶像練習生》和強勢出圈的《創造101》兩檔偶像真人選秀節目。到了後半年,接棒領跑的似乎成了情感觀察類綜藝——這類節目聚焦親子關係、夫妻關係、情侶等,弱化劇本幹擾,記錄嘉賓的真實生活狀態和情感關係,成為綜藝節目的趨勢。
  • 7.13《大護法》國內首部成人動畫影片
    國內首部成人動畫電影《大護法》將於7月13日上映。
  • 一個絕望母親的尊嚴,電影《左右》關於倫理與情感對抗下愛的抉擇
    導語:古往今來,倫理與道德往往是相通的,倫理強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處理這些關係的規則;而道德側重人們行為關係的準則和規範,它是一個社會學的概念。當家庭倫理與情感產生對抗和衝突,社會大眾的普遍想法是指責違反家庭倫理道德的當事人及其行為。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曾經發生過兩個家庭挽救一個孩子的真實案例,由此牽扯出關於母愛、家庭倫理以及婚姻感情三方的糾葛。
  • 心靈心理 你的身體能記住每一次情感的吶喊
    讀完《身體不說謊》後我才發現某些針對孩子的敷衍和隱瞞是多麼危險的事情。       其實他們都明白的!我不禁這麼對自己說,孩子們一定是知道真相的,只是真相被用各種方式掩蓋和迴避了。誠如書名,因為你的身體是不會說謊的,也許你無法抓住感覺,可是你的身體卻能切實記住每一次情感的吶喊。
  • 深度揭秘安全事故影片《紅線2017》2月1日登陸央六黃金檔!
    由哈爾濱小眾文化傳播機構出品,北京大火國際影視傳媒聯合出品,wuli大boss王野導演,大火團隊拍攝製作的首部院線電影《紅線2017
  • 國內首部心理探案刑偵劇登陸青島影視頻道 青島籍演員劉曉曄帶大家...
    半島記者 黃靖斐由名揚影視出品製作,劉曉曄與孫浩洋、張山等多位青島籍演員出演的國內首部心理探案刑偵劇《讀心探案》,將於7月6日在青島影視頻道晚間開播。該劇以犯罪心理專家劉晶的視角,講述了新一代公安幹警與犯罪分子鬥智鬥勇、驚心動魄的故事。半島體驗官劉曉曄向讀者揭密這部熱劇背後故事。
  • 華帝攜手心理專家祛除親子關係陰霾|華帝|中山市中醫院|心理輔導|...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像是美國華盛頓大學社會聯繫科學中心、史丹福大學社會神經科學實驗室、南非開普敦大學心理學系等等許多國家的心理學者、研究員都提出呼籲要關注人們抑鬱、焦慮和創傷後緊張症等心理問題,尤其是青少年、兒童這些心理防線不成熟的人群。
  • 首部青少年戒毒電影《十九歲,一切會更好》禁毒日「雲上映」
    26日,首部聚焦青少年戒毒題材的影片《十九歲,一切會更好》在網絡上線,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目光。  影片由知名導演夏鋼執導,公安部金盾影視文化中心、東莞市晟景傳媒有限公司出品。  影片講述了一個18歲的吸毒少年如何在社會和家庭的幫助下重返正途的故事。少年邵新在經歷了母親車禍身亡、父親續弦重新生活後,變得叛逆,走上了吸毒道路。
  • 親子衝突:以愛之名的傷害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在此階段,青少年的生理髮育非常迅速。生理上的成熟使得他們在心理上也希望能夠獲得和成人一樣的權利,無比渴望獨立、脫離父母的控制。但與此同時,他們的心理發展卻相對滯後,自我控制能力弱,理性思考匱乏,還只是個內心住著孩子的「冒牌成人」。另一方面,儘管孩子已經牛高馬大,大多數的父母還是會習慣性地把他們當做小孩子。
  • 對症下藥防治青少年心理問題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再次被關注。現代社會,抑鬱等心理問題已經從成人蔓延到青少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團中央國際聯絡部發布的《中國青年發展報告》顯示,我國17歲以下兒童青少年中,約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對症防治是現代醫學的重要手段,對於青少年抑鬱症等心理問題,以及由此引發的自殺,同樣需要找到病因,對症防治,也就是要找到青少年情緒障礙背後的原因。
  • 疫情後親子心理健康|鳳凰網&志玲姐姐「護童計劃」專家講座感恩上線
    後疫情時代,孩子生活作息紊亂、地面複課適應不良、親子衝突頻發……這些問題接踵而來,具體怎麼辦?此次位於武漢「志玲姐姐親子援助小屋」所在地進行的線上科普講座提供了細緻的方法論,對受疫情影響的兒童、青少年及其家庭的心理健康來說,無疑是一場「及時雨」。
  • 《識色,幸也》定檔11.3 情感倫理大片燃情來襲
    由劉欣翰編劇並執導的都市愛情電影《識色幸也》發布定檔預告和海報,正式宣布11月3日全國燃情上映。作為國內首部探討性與愛的情感倫理大片,勢必將在國內掀起新一輪都市生活裡關於愛、關於現實、關于堅守、關於成長的討論熱潮!
  • 50餘萬人在線關注!13位國內頂尖教育和心理專家共同探討了
    5月20日,由區教委、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中國心理學會積極心理學專業委員會聯合舉辦的全國中小學線上積極學習研討會拉開帷幕,會議聚焦學生在線學習的痛點和難點,從學生需要和成長出發,匯聚國內頂尖教育心理專家,結合主題演講、情景再現及多方研討等形式,為學生學習系統優化、積極情感的培育等方面提供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