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米科技第三季度淨利潤同比下滑60% 過度依賴小米

2020-12-24 參考經濟網

曾站在智能硬體風口最前沿的華米科技,似乎陷入了瓶頸期。

最近,華米科技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報告期內華米科技總收入達22.35億元,相較於上年同期的18.63億元,同比上漲幅度為20%;與上一季度的11.37億元相比,環比上漲幅度為96.6%。

雖然營收從疫情中恢復過來,但華米科技的淨利潤還在下滑。財報顯示,歸屬於華米的淨利潤為8110萬元,較上年同期的2.033億元下降約60%。在財報發布後,華米科技當天盤前股價累計下跌7.6%。

除連續三季度淨利潤同比下滑外,與小米戰略合作協議的延續也成為華米科技未來發展的一個節點。

當前,全球智能硬體市場已從藍海變成紅海,高市佔率、低利潤的華米科技已走到了十字路口。

淨利潤同比下滑60%

在上半年受到疫情衝擊後,華米科技的營收在第三季度逐步回升。

據財報數據顯示,三季度華米科技整體設備出貨量為1590萬部,較上年同期的1370萬部同比增長16.1%,與上一季度的890萬部相比環比漲幅為78.7%。

對於出貨量及營收的回升,華米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黃汪表示,增長主要歸功於今年新發布的小米手環5,和自主品牌Amazfit手錶及耳機新品的優異表現,以及在全球範圍內銷售版圖的持續擴張和多個地區的經濟回暖。

在財報中,華米科技對公司第三季度的表現做出肯定。在全球疫情的衝擊下,華米科技依舊保持了穩定增長。

財報稱,第三季度疫情對零售銷售和全球經濟的負面影響有所消退。中國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5%,歐洲一些零售領域表現強勁,美國9月份零售額增長5%,上述情況也是推動華米第三季度增長的原因。與6月份相比,本季度大多數市場的設備激活量都出現了大幅反彈和增長。

然而,在營收回暖的情況下,華米科技的淨利潤卻在繼續下滑。這不是華米科技第一次出現營收增長淨利潤卻下滑的「倒掛」現象。

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財報中,華米科技營收為10.885億元,與上年同期的7.996億元相比增長36.1%。而淨利潤則由2019年第一季度的7530萬元降至1920萬元,利潤暴跌74.5%。今年第二季度華米科技營收為11.37億元,同比增長9.5%,淨利潤卻由2019年二季度的8940萬元下降至1330萬元,利潤同比狂跌85.1%。

在2020年前三季度,華米科技都沒有掙脫淨利潤低下的尷尬局面。「這個局面其實是很不合理的,以華米的競爭對手Apple Watch為例,人家份額只有你的一半,賺的錢卻比你高不知道多少。」智能硬體行業觀察人士李強(化名)對「子彈財經」表示。

根據IDC最新數據,2020年第三季度Apple Watch的總出貨量達到1180萬臺,且蘋果的可穿戴設備類別貢獻了79億美元收入,其中包括Apple Watch和AirPods等產品。相比華米科技,雖然兩家出貨數處於同一量級,但收入卻十分懸殊。

從財報來看,研發費用和營銷費用是導致其淨利潤下滑的原因之一。財報顯示,華米科技第三季度的研發費用達1.729億元,同比增長38.8%,佔收入的7.7%,高於去年第三季度的6.7%。同時,華米科技還在第三季度投入了大量的市場營銷和銷售費用,達1.156億元,同比增長104.2%,用於在全球推廣促銷自有品牌。

拋去研發及營銷成本外,華米科技的產品毛利率也在下滑。其財報顯示,華米科技第三季度的產品毛利率為20.6%,而去年第三季度的毛利率為25.2%。

對於毛利率下滑,華米科技解釋稱,這是由於毛利率和毛利潤受產品結構的影響,因為不同的產品具有不同的毛利貢獻,並且在產品的生命周期中會發生變化。

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和自有品牌產品的總出貨量與去年同期持平,但毛利率下滑主要是因為小米產品的利潤率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小米手環第四代和第五代的價格一樣,但第五代的成本比第四代高了。」李強認為小米手環的成本上升是影響華米科技產品毛利率的關鍵。

當前,利潤低下的問題也已引起華米科技的重視。面對增收不增利的局面,華米科技CFO鄧成表示,公司將在下個季度控制支出,重點關注投資回報更高的項目,這一切管理舉措都是著眼於公司的長期發展。

華米離不開小米

「華米利潤上不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對小米的依賴。」李強表示,華米科技最初脫離小米,是為了獨立發展智能硬體業務,但眾多業務與小米的關聯也使得華米科技的發展受到影響。

從財報來看,目前,華米科技的營收主要來源於自營品牌Amazfit以及為小米可穿戴設備的代工。在營收佔比上,目前華米自有品牌佔營收比重儘管較之前有所增長,但佔比還不足一半,這也意味著華米還是在依賴小米來貢獻營收。而小米所走的性價比路線和分成模式也註定了華米科技無法從與小米關聯的業務中獲取高額利潤。

與小米深度綁定圍繞著華米科技發展的整個歷程。從華米科技以往披露的財務數據來看,在2015-2018的四年中,小米為華米貢獻的收入佔比分別為97.1%、92.1%、82.4%和59.7%。

從數據中不難看出,該收入佔比呈連年下降趨勢。原因在於一方面華米加大了對自有品牌Amazfit的投入,另一方面是小米在減少華米的代工量。

華米科技CEO黃汪也曾在媒體採訪時表示,「華米要學會獨立行走,小米生態鏈只是幫助我們孵化。」華米在轉型,它不想太依賴小米。但這對於華米科技來說,轉型的陣痛是長期的。

客觀而言,「去小米化」意味著華米將與小米產生更多的同業競爭。而從過往經驗來看,華米科技想在業務層面去小米化依舊是困難的。

李強認為,目前小米已涉足智能手錶市場,這一舉動會讓華米科技更加尷尬,雙方將面臨直接的同業競爭。「雖然小米的手錶業務還不是華米的對手,但未來二者無法避免市場競爭,小米的加入將讓本身就存在蘋果、華為這樣巨頭的智能手錶市場競爭更加激烈,這對華米而言是更大的挑戰。」他說道。

在2019年第三季度,華米科技出貨量突破千萬大關達到1370萬臺,同比增長近七成。但在小米手環4發布後,小米對華米的業績影響再次凸顯。以至於在2019年全年財報中,來自小米業務的營收佔到華米科技營收的72.2%。

從華米科技的產品路線來看,其在繼續為「去小米化」做努力。當前,華米科技正在嘗試向高端市場進軍以爭取更高的利潤空間,並與小米的產品形成差異化。其推出的Amazfit GTR 2和Amazfit GTS 2均在千元以上。

然而,從華米科技近期的表現來看,華米科技在短時間內依然無法脫離小米。今年10月21日,華米科技宣布和小米公司的戰略合作協議將再延長三年。根據這一延長條款,在發展小米可穿戴產品方面,華米將保持現有的最優合作夥伴地位。根據協議,雙方還將在可穿戴設備的AI晶片和算法的研發方面,建立最優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不是華米不想單飛,而是實力不允許啊。」一位智能硬體企業內部人士對「子彈財經」表示。

「大健康」能救華米嗎?

華米的困局,也與如今智能設備穿戴市場的白熱化競爭大有關聯。

在經歷了2019年的爆炸式增長後,智能可穿戴設備市場逐漸回歸平穩。而受疫情影響,智能穿戴設備市場的增速也略有放緩。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從2014年到2019年,中國智能硬體終端產品出貨量總體呈逐年增長態勢,但年增長率卻多次出現波動,2018年甚至出現小幅負增長。這意味著,智能硬體市場的蛋糕不會再劇烈擴張,而分蛋糕的人卻更多了。

在國內市場進入平穩區後,出海成為華米科技的戰略之一。目前,華米科技在海外的業務也逐漸有所起色。財報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華米科技海外出貨量佔比達49.5%,海外市場成為華米科技新的增長點。

但是,出海後華米科技的生存環境也並不舒適。據Strategy Analytics最新數據顯示,蘋果手錶在今年一季度擴大了領先優勢,出貨量為760萬臺,市場份額達到55%。韓國三星以190萬的出貨量排名第二,市場份額13.9%。排名第三的Garmin出貨量為110萬臺,市場份額8%。換言之,雖然出海業務已逐漸穩固,但從市場佔有率來看,華米科技依然面臨三大巨頭的強勢壓迫。

在主營業務承壓的同時,華米科技也開始在大健康領域尋求新的故事。

今年9月,華米科技在Amazfit2020秋季新品發布會上推出搭載血氧飽和度測量功能的時尚智能手錶Amazfit GTR 2和Amazfit GTS 2。

除了自研多年的Amazfit獨立品牌外,華米也在健康領域探索「雙品牌」戰略的更多可能。11月18日,在華米科技全球發布會上,數位化健康管理品牌Zepp在被華米科技收購兩年後,宣布推出旗艦智能腕錶Zepp Z以及智能腕錶Zepp E,未來將致力於打造一個無邊界的專業健康管理平臺。

華米科技官方表示,Zepp「回歸」後,華米原有的Amazfit將定位為智能可穿戴硬體產品品牌,而Zepp將作為另一獨立品牌,向一個包含硬體、軟體和服務的專業數位化健康管理平臺進化並「承載更多」。未來,Zepp和Amazfit將以兩個獨立品牌的模式共存發展,但兩者的核心目標受眾和品牌定位有一定區別。

李強認為,當下華米科技面臨的挑戰依舊嚴峻。一方面,疫情在歐洲及北美的持續限制了華米在海外市場的發展;另一方面,華米雖然押中了可穿戴設備健康領域的賽道,但華米科技的入場並沒有先發優勢,且業務沒有取得實質性領先。

「目前華米的大健康業務還在投入期,需要高額的研發費用,而且大健康業務什麼時候能開始造血仍未可知,華米首先還是需要保持穩定的業績。」他補充道。

而從華米科技此前的官方表態中,也不難發現其戰略自信以及對研發方向的堅定。黃汪曾在9月接受採訪時,為華米科技關於研發的態度有過一次「定調」。

他認為,企業發展需要堅守「長期主義」——華米上半年的業績增長得益於3年前、5年前甚至更久以前的投入。同樣,華米當下在研發領域的投入,「也必然會奠定未來3年、5年甚至10年的長期增長。」

相關焦點

  • 淨利潤同比下滑74.5%,華米背靠小米「疫」外難逃利潤縮水?
    營收同比增長36%,淨利潤下滑74.5%在發布財報之前,華米在上個季度對於Q1季度業績指引方面,華米預計2020年Q1營收在9.8億元至10.1億元之間,同比增長約22.6%至26.3%。這也將是華米自2018年Q1以來最低的季度營收同比增速。
  • 華米新長徵:You are 「Iron Man」,I am Huami!
    報告提到,本季度小米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達660萬,同比增長68.2%。  報告沒有提到的是,隱藏在小米可穿戴設備身後的操盤手,其實是華米科技。三天後,華米發布的2019年Q1財報,也呼應了IDC的樂觀報告。2019一季度,華米科技的出貨量達到了560萬臺,同比增長17.9%。  一路上行的出貨量,最終變現為了可觀的營收和利潤。
  • 華米新長徵:You are「Iron Man」,I am Huami
    當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開始一路下滑時,可穿戴設備市場卻一路上行,繼續描繪陡峭的上揚曲線。市場研究機構IDC發布的全球可穿戴設備報告顯示,2019年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4960萬,同比增長55.2%。這份報告把高增長的榮耀歸功於蘋果、小米、華為三家公司。報告提到,本季度小米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達660萬,同比增長68.2%。
  • 第三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18% 360金融關注監管動向持續發力科技升級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朱丹丹 單美琪 北京報導近日,360金融(Nasdaq:QFIN)發布了未經審計的2019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財務數據顯示,第三季度360金融實現收入25.8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8%;淨利潤為7.34億元,同比增長27%。
  • 空調巨頭第三季度PK:美的淨利潤增速超格力40個百分點,但也各自有...
    格力電器財報顯示,今年第三季度(7-9月)公司營收為563億元,下滑2.35%;淨利潤為73.3億元,下滑12.32%;前三季度(1-9月)為1258億元,下滑18.8%;淨利潤為137億元,下滑38.06%。相比前兩個季度,格力的業績已經有所回升,但是仍未擺脫同比下滑的困境。
  • 小米手環 5 發布,售價 189 元起,但華米科技仍未擺脫對小米的依賴
    6月11日下午2點,小米聯合華米科技發布了可穿戴設備「小米手環5」,最終定價為普通版189元, NFC版229元。設計上,相比小米手環4採用0.95英寸大屏彩顯,小米手環5屏幕增大到了1.1英寸,屏幕更大,顯示面積就更多,用戶可以看得更清晰。
  • 億通科技籌劃實控權轉讓引來關注函
    上述股份轉讓完成交割後,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將發生變化,安徽順源將成為億通科技的控股股東,黃汪將成為億通科技的實際控制人。  值得注意的是,黃汪是小米生態鏈企業華米科技的創始人,華米科技已在紐交所上市。受此利好消息驅動,1月6日,億通科技一字漲停。
  • 行業動態大背景下,華米科技為何能逆勢增長?
    2020年第二季度,華米科技實現收入11.37億元,同比增長9.5%,2020年上半年實現收入22.26億元,同比增長21.1%。在華米科技的二季報中,對於第三季度的財報,華米科技給出21億元至21.5億元之間的營收預計,同比增長12.9%至15.6%——事實證明了華米科技的預估並沒有誇大,2020年11月23日,據華米科技公布的財報顯示,公司營收22.351億元人民幣(合3.292億美元),同比增長20%;這數字超過了之前發布的營收指引(21億元-21.5億元)上限,這也是華米科技史上最高單季收入。
  • 背靠小米,第二千元股石頭科技去「米」化有多難
    在此背景下,石頭科技的業績強勁。據公司的三季報顯示,石頭科技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9.80億元,同比下降1.66%,實現歸母淨利潤9.0億元,同比增長54.49%,其中僅在三季度收入實現12.03億元,同比增長33%,相較上半年降幅16%大幅扭轉,歸母淨利潤4.39億元,同比增長123%。
  • 圖解奇虎360四季度財報:淨利潤同比下滑14.7%
    網易科技報導 3月6日消息,奇虎360公布2012年第四季度財報。財報數據顯示,奇虎360 2012年四季度營收1.0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41億元),同比增長65%,淨利潤128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963萬元),同比下降14.7%。
  • 聖農發展: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下滑33% 雞肉價格低迷
    原標題:聖農發展: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下滑33% 雞肉價格低迷 摘要 【聖農發展: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下滑33% 雞肉價格低迷】聖農發展(002299)10月19
  • 母公司第三季度淨利潤暴跌834.47%
    支付之家網(ZFZJ.CN)開店寶似乎也扛不住了,母公司亞聯發展2020年第三季度淨利潤比上年同期下滑了834.47%。 其中,亞聯發展第三季度虧損達到6526980.39元,相較上年同期下滑834.47%。
  • lululemon第三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22% 淨利潤增長14%
    今天要說的這個贏家就是加拿大瑜伽運動服零售商Lululemon(需求面積:200-350平方米)(露露樂蒙),該服裝公司近日公布了最新的第三季度財報,財報一公布,便因為太過優異,引來了媒體們的爭相報導。下面讓我們具體看看該品牌的業績。
  • 摩根大通(JPM.US)Q2淨營收330億美元超預期,淨利潤同比下滑51%
    美股 摩根大通(JPM.US)Q2淨營收330億美元超預期,淨利潤同比下滑51% 2020年7月14日 19:44:03 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摩根大通(JPM.US)於7月14日(周二)美股盤前公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
  • 阿里巴巴第三季度淨利潤同比減少63% 中國零售市場年活躍消費者達7...
    原標題:阿里巴巴第三季度淨利潤同比減少63%,中國零售市場年活躍消費者達7.57億
  • 伯克希爾哈撒韋第三季度淨利潤為301億美元 同比增長82%
    原標題:伯克希爾哈撒韋第三季度淨利潤為301億美元同比增長82%北京商報訊(記者陶鳳湯藝甜)11月7日,巴菲特旗下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布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今年第三季度,伯克希爾哈撒韋營收為630.2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649.72億美元增長3%;歸屬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的淨利潤為301.3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65.24億美元增長82.4%;A類股每股收益1.8994萬美元,相比較而言去年同期為1.0119萬美元;B類股每股收益12.66美元,相比較而言去年同期為6.75美元。
  • 單飛與反制:小米與生態鏈公司的相愛相殺
    華米科技曾在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中公布,該季度自有品牌業務營收佔比達到41.3%;雲米科技歷年財務數據也顯示,來自小米渠道的營收佔比也逐漸下降,從2017 的84.7%降為2019年的45.4%;石頭科技來自小米的營收佔比,從2016年的100%降為了2019年的34.37%。
  • 小米手機國內下滑 「復仇者聯盟」意在長遠?
    依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iont的數據,2020年Q1和Q2,全球智慧型手機總出貨量分別下滑15.6%、24%。其中Q2創下有史以來最大下滑幅度。 從全球份額來看,「華米OV」表現尚可。華為全球份額有所提升,Q2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小米Q1全球份額略有提升,Q2維持10%的水平;OPPO和vivo繼續保有自己的份額。
  • 「當紅辣子雞」,石頭科技4年20倍的增長奇蹟能否延續?
    根據Google Trends 全球的搜索統計,今年掃地機器人的搜索熱度峰值同比提升19%,石頭科技的搜索熱度峰值同比提升超過60%,且石頭科技的搜索熱度和iRobot的環比差距在第三季度進一步縮小,體現了石頭科技在海外品牌影響力的逐漸提升。
  • 前三季淨利潤同比下滑241% 橫店影視金融投資超主業如何破局
    疫情衝擊明顯 淨利下滑241%10月30日,橫店影視發布了三季報,據報告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收為3.99億元,同比下滑81.72%,;淨利潤虧損3.68億元,同比下滑241.31%;這也是近三年來公司淨利潤首次為負數,2017年到2019年,公司淨利潤分別為3.31億元、3.21億元和3.1億元,該三年內公司淨利潤雖逐年下滑,但和今年三季度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