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列古代八大名將,據說排第一的人曾把唐太宗射成獨眼龍

2021-01-18 Hei白歷史

東拼西湊,韓國人終於將他們古代的八大名將羅列了出來,似乎只要是在歷史上稍微有點名氣的,都列上去了,而且韓國人難道沒發現?裡面有兩個已經入了大唐籍貫,成了地地道道的大唐人?

TOP、8 金時敏

金時敏是高麗王朝將領金方慶12世孫,24歲就中了武科及第。1583年,女真酋長尼湯介侵犯朝鮮(尼湯介之亂),金時敏追隨鄭彥信,擊退了女真的進攻。

1592年,日本豐臣秀吉侵略朝鮮。金時敏在上司晉州牧使死後,被推舉為代理牧使。他以全羅道的晉州城為中心,對日軍入侵之後的混亂局面進行了收拾。在谷城、鎮海等地擊破日軍,俘虜日將平小太。

日軍細川忠興率2萬軍隊猛攻晉州城。金時敏率7500人英勇抵抗,他令人模仿敵軍的方法製造了五百多斤的硝石和七十多支槍筒,然後選出精兵,熟練兵器的用法。將城中的老弱婦孺打扮成兵士,又在城牆上方布下許多形似射箭的稻草人。

日軍向稻草人發動攻擊,日軍精疲力盡時朝軍反擊,城外又湧來扮成支援軍隊的義兵,大大地震懾了日本軍隊。6日後成功擊退日軍。然而金時敏本人巡城時,被一個倒下的日本軍人突然站起用火銃擊中,重傷身亡。

TOP、7 權慄

權慄出生於安東權氏的一個富裕家庭裡,其父是領議政權轍,1582年武科合格。1592年,日本豐臣秀吉侵略朝鮮。在柳成龍的推薦下,權慄出任光州牧使。權慄在李洸麾下作戰,轉戰漢城。然而,李洸最終在龍仁被日軍擊敗。權慄退往光州,並組織了一千名民兵。

日軍到達錦山以後,全羅道的治所移往全州。權慄率軍前往全州的大門梨峙,以遏日軍兵鋒。權慄親自監陣,如有退卻,立即斬首。民兵首領黃進被火銃擊中,依然奮勇戰鬥。權慄戰勝了小早川隆景的偏師,並收復了全羅道。

後來在幸州大捷中,以2800人擊敗日本三萬侵略軍;但所部也傷亡慘重,後來權慄被任命為都元帥,成為朝鮮全國抗日的總指揮,1597年,日軍再次入侵朝鮮,朝鮮方面稱丁酉再亂。

朝鮮將軍李舜臣最終取得鳴梁大捷,為朝軍和明軍贏得了時間。不久以後,權慄同明軍麻貴部計劃攻擊日軍正在建造的蔚山倭城。權慄欲進軍攻擊,然而麻貴卻要求他撤回。兩軍的不和導致了失敗,日軍在次年的蔚山城之戰中大敗明、朝聯軍。後來,又在順天城之戰中戰敗。

TOP、6 姜邯贊

姜邯贊的父親姜弓珍是高麗的開國功臣,在成宗親臨覆試的科舉考試中狀元及第,到高麗顯宗即位時,已累遷至禮部侍郎。1010年,高麗的宗主國遼國契丹皇帝耶律隆緒便以此為藉口,大舉親徵,問罪高麗。

當時很多大臣建議顯宗投降,只有姜邯贊力勸顯宗南下,於是顯宗一直南逃到羅州,經過與契丹的巧妙周旋,終於使其撤兵,史稱其時「凡策皆出姜邯贊」,其後姜邯贊歷任國子祭酒、翰林學士承旨、左散騎常侍、中樞使、吏部尚書等官職。

1018年,契丹東平郡王蕭排押率領號稱10萬的大軍入侵高麗,顯宗任命姜邯贊為上元帥,與上將軍姜民瞻領兵20萬迎戰契丹,在興化鎮以12000名騎兵設伏山谷,又以大繩貫牛皮塞城東大川,契丹軍來到時決塞發伏,大破敵軍。

契丹軍繼續向開京挺進,姜邯贊先在漣州、渭州一帶取得小勝,後來在龜州與契丹軍決戰,利用天時大勝契丹軍,幾乎使其全軍覆沒,史稱「龜州大捷」。龜州大捷後,契丹方面放棄了對江東六州的索取和國王入朝的要求,高麗也離開了動蕩年代,步入了太平盛世。而姜邯贊也被朝鮮認為是三大救國英雄之一。

TOP、5 乙支文德

乙支文德是7世紀早期傑出的中國東北少數民族高句麗族將領,也是中國東北最出色的軍事家之一。他的軍事才華對高句麗戰勝隋帝國百萬大軍的徵討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612年,隋煬帝發百萬大軍徵討高句麗。面對隋前無僅有的龐大攻勢,高句麗的將軍乙支文德採取了反覆請降的拖延戰術與隋朝軍隊周旋了數月。在隋軍回師的必經之地薩水,乙支文德命人築壩蓄水。當隋朝軍隊過河之時,乙支文德下令開閘放水。大批隋軍因此被水淹死。

隨後乙支文德帶領早已埋伏好的高句麗軍隊對斷糧多日的隋軍隊發動猛攻。薩水之戰的勝利在高句麗與隋的第二次戰爭中起了一定作用,但隋軍戰敗的主要原因是後勤不濟與將領輕敵。

1680年,朝鮮肅宗為乙支文德又建了一個靈堂。直到今天,乙支文德一直都被朝鮮民族視為抵禦外來侵略的民族英雄。韓國首都首爾的乙支路就是以乙支文德的名字命名。韓國國軍第二高榮譽勳章「乙支武功勳章」亦為紀念乙支文德而名、韓國陸軍第12步兵師同樣以「乙支部隊」作為隊名。

TOP、4 李舜臣

1583年,豐臣秀吉用武力蕩平各路軍閥,統一了日本,成為日本實際意義上的最高統治者。豐臣秀吉妄圖建立一個包括朝鮮半島、中國、日本在內的封建大帝國。朝鮮成為日本徵服的第一個目標。1589年,豐臣秀吉派遣使者到朝鮮,要求朝鮮李氏王朝合攻明朝,遭到嚴詞拒絕。豐臣秀吉藉機侵略朝鮮。

1592年朝鮮壬辰衛國戰爭爆發後,日軍20多萬大軍進犯朝鮮並迅速攻陷王京、開城、平壤等地,佔領了大半個朝鮮半島,韓國稱這一段歷史為「壬辰倭亂」。應朝鮮王朝之請,明朝派兵出援,從此開始了長達7年的中朝兩國軍民共同抗擊日寇的戰爭。

在陸地屢戰屢敗的情況下,李舜臣部卻在玉浦、泗川和閒山島等海戰中連戰皆捷,奪取制海權,粉碎日軍水陸並進計劃。升任忠清、全羅、慶尚三道水軍統制使。後又在釜山海戰中又擊沉日軍海軍將領九鬼嘉隆率領的敵船百餘艘,而後日軍海軍不敢再戰。

1597年,日本施反間計使其受誣告而被革職下獄後,調集重兵再犯朝鮮。朝鮮水軍在庸將元鈞指揮下幾遭全滅。9月,他重被起用後,重整艦隊,10月鏖戰於鳴梁海峽,以12艘艦船擊退330餘艘敵艦,粉碎日軍西進企圖。隨後移師古今島,建立海軍基地,同陳璘、鄧子龍率領的中國水軍組成聯合艦隊,對敵加強進擊並實施海上封鎖。

TOP、3 黑齒常之

黑齒常之是百濟人,唐將蘇定方攻克百濟,黑齒常之率領部下跟著眾人投降唐朝。後來黑齒常之跟隨唐軍攻打吐蕃,黑齒常之跟隨劉審禮率1萬唐軍做為先鋒,與吐蕃軍交戰,而李敬玄既沒有將帥之才,又懦怯,按兵不動,劉審禮戰死;後來黑齒常之在夜裡率領敢死之士500人襲擊吐蕃軍營,吐蕃軍潰亂,其將領跋地設逃走。

680年,吐蕃論贊婆、素和貴等人率領三萬士兵侵擾河源,當時他們駐紮在良非川。黑齒常之率領三千精銳騎兵乘夜襲擊吐蕃軍營,斬吐蕃軍首級兩千,繳獲羊馬數萬,論贊婆與素和貴單騎逃走。黑齒常之功升任河源軍經略大使,受賞布帛四百匹。

681年,吐蕃論贊婆經營青海,黑齒常之率騎兵擊破吐蕃軍,燒毀吐蕃軍的糧草儲備,繳獲大量羊、馬、鎧甲。黑齒常之在邊境七年的時間,吐蕃非常害怕他。

後來黑齒常之在突厥之戰時,立下大功,被封燕國公;被任命為燕然道大總管,率領大軍反擊突厥,黑齒常之在黃花堆大敗突厥,追逐四十餘裡,突厥都逃往沙漠以北。後來被酷吏周興等人誣告陷害黑齒常之,說他與右鷹揚將軍趙懷節等人謀反。武則天下令將黑齒常之召回京城,將其逮捕入獄。黑齒常之上吊自殺。

TOP、2 高仙芝

高仙芝是唐朝中期名將,高句麗人。姿容俊美,善於騎射,驍勇果敢。幼時隨父入唐。20歲時被授予將軍。官至安西副都護、四鎮都知兵馬使等職,封密雲郡公。

吐蕃佔領小勃律,唐王朝三次出兵不捷,遂於747年命他為行營節度使。率軍出擊,智取小勃律,升安西節度使。天寶九載進攻石國,先約和,後突襲,生俘其國王和部眾。

次年,石國引大食來攻,他出擊大食敗歸。後入朝,授開府儀同三司,任右羽林大將軍。

756年,安祿山叛亂時,高仙芝以副統帥之職出徵討叛逆,前線失利,退守潼關,為監軍宦官邊令誠誣陷殺害。

TOP、1 淵蓋蘇文

淵氏家族出於早期高句麗五部中的順奴部。淵蓋蘇文父親淵太祚為高句麗東部大人、大對盧(相當於宰相)。蓋蘇文繼承父職為大對盧,仍掌高句麗軍政大權。高句麗榮留王和他的大臣們計劃除掉一些高句麗內部頗有勢力的將領,並準備第一個幹掉對其王位最有威脅的淵蓋蘇文。

642年,淵蓋蘇文得知榮留王的計劃後,邀請榮留王和他的大臣們視察他的軍隊,並設盛宴款待。在宴席上淵蓋蘇文殺死了榮留王的百名大臣,後又闖入王宮殺死榮留王並分屍,而且沒有給榮留王舉行葬禮。之後淵蓋蘇文自封自己為「大莫離支」,立榮留王的侄子高藏為王並攝政。高藏王形同虛設,兵權國政皆由淵蓋蘇文獨攬。

公元643年,高句麗大舉攻伐同為唐冊封的屬國新羅,新羅遣使入唐朝,述說百濟攻佔其40餘城,並與百濟圖謀斷絕其唐朝的通路。唐遣專使攜詔書前往高句麗調解制止,遭到淵蓋蘇文的拒絕。唐太宗以為蓋蘇文殺君欺臣,殘虐民眾,今又違詔,侵略鄰國,不可不討,遂引發唐徵伐高句麗之戰。

唐太宗三次出徵高句麗,第一次因遼河水大漲不得已半道而回,第二次唐太宗親徵卻沒能成功,第三次唐高宗再次派出數十萬大軍進攻高句麗,再次在淵蓋蘇文的頑強抗擊下無功而返。淵蓋蘇文成為挽救高句麗的一代名將。在韓國人的影視劇中,淵蓋蘇文神勇無敵,在高句麗軍危急的時刻,彎弓搭箭,一箭射中唐太宗的眼睛,隨後反擊,唐軍大敗。

相關焦點

  • 這部韓國「偷梁換柱」的古代戰爭電影,篡改中國歷史惹爭議
    所以說這部韓國古代戰爭電影,是很明顯的「偷梁換柱」,篡改中國歷史後打造的一部為了滿足他們的民族自尊心的「假大空」電影。楊萬春劇照安市城之戰一直在韓國影視作品中屢有涉及,2006年,韓劇《淵蓋蘇文》提到安市城之戰更是荒謬,竟然出現所謂高句麗名將淵蓋蘇文夜襲唐軍,射出一隻冷箭射傷唐太宗李世民眼睛的情節,正是這劇的播出使中國網民第一次了解到韓國人認為唐太宗是獨眼龍的荒唐說法
  • 這個鮮為人知的中華名將,讓韓國人懼怕了上千年
    除卻蒙古兩個bug人物,鐵木真排第1,速不臺排第11外,其餘中國歷史名將的排名,也充分暴露了歐美人士的片面認識:有趣的是,慕容恪在中國算是個很冷門的歷史人物,很少會被排入歷史前二十名將之列,和自稱為他後世子孫的文學人物「慕容復」相比,只怕在中國公眾的知名度百不及其一。
  • 日本人眼中的亞洲八大名將,第一名竟然是中國人,韓國無一人上榜
    韓國人喜歡弄亞洲名將排行榜,卻經常自以為是、顛倒黑白地將韓國人排在榜首,有時他們甚至還自不量力地做個世界名將排行榜,同樣把韓國人排在榜首,而且排行榜中韓國人數最多。濫竽充數用在韓國頭上最恰當不過,什麼阿貓阿狗都用來充當名將,實在貽笑大方。據說,日本人因看不慣韓國人自吹自擂,也做了個亞洲名將排行榜,結果前八位沒有一個韓國人入榜。
  • 棒子版亞洲最強十大名將,第一果然是韓國人
    韓國人曾經評選出了他們眼中的亞洲十大名將,對於能把屈原說成是他們的韓國來說,排出的第一果然是他們的人。他也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將,據說一生曾參加了90多場戰鬥。在壬辰戰爭中,當日本被朝鮮人擊敗後,也是他重新整頓了人心渙散、士氣低迷的日本。
  • 把唐太宗射成獨眼龍?上一次在明朝時惡搞中國的朝鮮人,差點就讓朝鮮君主丟了王位
    韓國娛樂圈人士對本國財閥和權貴是寧可自殺也不敢得罪,但在惡搞中國文化中國名人方面膽子卻很大,韓劇編出了唐太宗被射成獨眼龍。
  • 戰國名將:廉頗排第八,王翦排第三,第一第二實至名歸
    原標題:戰國名將:廉頗排第八,王翦排第三,第一第二實至名歸!
  • 戰國名將:廉頗排第八,王翦排第三,第一第二實至名歸!
    戰國四大名將:白起、王翦、李牧、廉頗。《千字文》中以「起翦頗牧,用軍最精。宣威沙漠,馳譽丹青。」來形容這四位將領的功績。這四位名將生活在秦強而六國皆弱的年代,他們戰功偉大,但沒有軍事著述。其中白起和王翦乃秦國名將,李牧和廉頗乃趙國名將,不難看出,戰國四大名將被秦、趙兩國包攬。
  • 中國古代的「八大富豪」:富可敵國,並非說說而已
    顯然,外國有富豪,中國也有富豪,當代有富豪,古代也有富豪,而我們今天的這篇文章,說的就是中國古代的富豪。富豪,歷朝歷代都有,縱觀整部古代史,我們從中挑選了八個最為有錢的人,姑且就稱他們為「八大富豪」吧。當然,古代的皇帝們,是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之內的,否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如果皇帝也來湊這個熱鬧,那麼「富豪排行榜」,也就沒什麼意思了。
  • 韓國人說李舜臣是亞洲第一名將?日本網友有看法
    每當有人問起「亞洲第一名將是誰」這樣的問題,作為一個中國人咱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中國的名將,這並不是存有私心,而是中國的歷史的確是亞洲國家當中最悠久的,比如古代的韓國,他們的歷史除了當中國的屬國之外,就是被日本欺負,但是韓國人卻敢大放厥詞的說韓國名將李舜臣是亞洲第一名將,這樣的說法自然是很難服眾的,不僅是中國人不服,日本人面對這個問題也是滿頭的問號,怎麼就輪到李舜臣當亞洲第一名將了?
  • 唐太宗李世民攻打高句麗真被射瞎一隻眼?
    編者按:說起來,近些年的韓國古代題材影視劇中,但凡涉及到中國,大抵都逃不過各種抹黑。其中最著名的段子,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在攻打高句麗的安市城之戰中,竟然被安市城的守將射瞎了一隻眼睛。是夜,高麗數百人縋城而下。上聞之,自至城下,召兵急擊,斬首數十級,高麗退走。」也就是說,唐軍對於高句麗的夜襲其實已有防備,而高句麗一方僅僅是以數百死士發動夜襲。不過這其中有一個小細節,讓韓國史學家們認為是證明李世民被射瞎的關鍵性證據,那就是在唐軍應敵時「上聞之,自至城下,召兵急擊」。李世民這種親自衝鋒上陣的次數並非一次兩次,那麼他真的是在這一次中翻車了嗎?
  • 中國古代十大名馬,項羽坐騎烏騅馬只排第三,第一婦孺皆知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中國古代的十大名馬,看看它對一個長期徵戰沙場的人有多重要。 一、赤兔馬 赤兔馬是所有名馬中知名度最高的,據說赤兔馬出自西域,因流出來的汗是血紅色的,所以也叫汗血寶馬,後來汗血成了好馬的象徵和標準。赤兔馬在《三國演義》中出現過很多次,日行千裡,夜行八百,在水中也能像在平地上一樣馳騁。
  • 為什麼韓國歷史劇裡說射瞎了唐太宗的眼睛,李世民還跪地求饒
    找出韓國有關中國唐朝的歷史劇,早在2002年播出的韓國歷史劇《帝國的早上》中,就有有關李世民的劇情,描寫了歷史上唐朝對高句麗國的戰爭,高句麗就是古代韓國的名稱
  • 韓國人心中的亞洲五大名將,兩位中國人上榜,第一名果然屬韓國
    在歷史的發展進程中,無數次的改朝換代,政權更迭,都不可避免的會爆發戰爭,也正是因為戰爭,成就了無數的名將,他們金戈鐵馬一生,馳騁疆場,都立下過赫赫戰功,但是如果要選出五位亞洲名將,相信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種選擇方法。在網上,一些韓國人公布了自己心目中的亞洲五大名將,得到了很多韓國網友的贊同,我們都來看看有誰吧!
  • 日本排的亞洲十大武將,中國人排第一,韓國人倒數第一,你認同嗎
    點擊上面藍色字  請你看人生哲理前段時間韓國人做了個亞洲十大名將排行榜
  • 狡兔死走狗烹,歷史上這八大名將死得真冤,第一名更想不通
    中國歷史一直有狡兔死、走狗烹的傳統,所以名將名臣得善終者不在多數,歷史上這八大名將,他們身前都是累累戰功,但死得卻是十分委屈,象越王勾踐一樣的猜忌
  • 唐朝的五大名將排名,李靖排第三,第一位眾望所歸!
    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唐朝的五大名將排名。 排在第3位的是李靖 說到李靖,大家都會想起託塔天王李靖。然而此靖非彼靖,這裡提到的李靖是唐朝開國第1名將。
  • 《李屍朝鮮》改名,韓國人有多玻璃心
    近年來,韓國影視創作可謂是走上了巔峰,即使是喪屍這種西方人題材,在韓國影視創作者手裡同樣能夠活學活用,毫不違和。不得不說韓國人在影視這塊的學習能力實在是強,早年學香港,如今學歐美,並且可以做到,融合本地特色,可謂是融會貫通。
  • 古代湖北的十大名將詳解
    古代湖北產生了一大批文臣武將,現在就古代湖北的十大名將進行一一詳解。排名不分先後,以所處朝代進行排序。 校兵養由基出,願與鬥互射三箭。鬥三箭未中,由基一箭致鬥斃命,人稱養一箭。莊王諾以令尹,由基以孫叔敖薦之,自掌車右。養由基一身徵戰憑箭禦敵,死於他箭下的人不計其數。後與吳軍作戰時輕敵冒進,被吳軍四面鐵葉車圍裹將來,萬矢齊發,養由基死於亂箭之下。
  • 中國古代十大軍事名將排行榜,第一名寫的兵書流傳千古
    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該書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書2、吳起亞聖,其治軍思想對後世產生重大影響 戰國第一名將 軍政兩道奇才,戰國早期改革家之一。吳起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在楚國時,曾主持「吳起變法」。後因變法得罪貴族,遭其殺害。唐肅宗時位列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廟十哲。宋徽宗時被追尊為廣宗伯,為武廟七十二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