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生今世說
除了中國大陸31省份外,中國臺灣地區也公布2020年上半年「成績單」了——同比實際增長0.41%。其中,第一季度同比實際增長1.59%,第二季度同比實際下降0.73%。受疫情衝擊,二季度臺灣地區的旅遊、住宿、航空、餐飲等多個行業出現了萎縮,拉低了經濟增速。
以旅遊業為例,今年一季度來臺灣旅遊的遊客還有125萬人,第二季度大幅降至1.3萬人,縮減比例高達98.96%(環比)。如果與去年同期的307萬相比,那降幅就更大了;還有居民消費,二季度下降5.13%,為最近十幾年來的最大降幅。
上半年,臺灣GDP約為21537.42億元
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臺灣地區完成的GDP約為92007.93億新臺幣,與上年同期相比,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實際增長0.41%。按上半年平均匯率折算約為21537.42億元人民幣,約合3062.81億美元。
對於下半年的經濟發展前景,臺媒是這樣預測的:不確定性因素是「疫情可能在一些國家、地區二次爆發」,有可能全球旅遊業、全球投資以及全球貿易等帶來新的阻礙,並最終給全球經濟發展帶來不小的隱患。
但由於臺灣電子產業,尤其是半導體產業依然保持強勁的競爭力,加上東亞地區經濟正在明顯回暖,臺灣的商品出口或將會「止跌」。臺媒預測,2020年全年,臺灣地區的經濟增速或為1.15%,大概率仍是正增長。
粵蘇繼續領跑、臺灣第7、福建第8……
從上半年各省份的經濟總量來看,廣東和江蘇兩省繼續領跑。其中,廣東省完成的地區生產總值(GDP)為49234.2億元,同比實際下降2.5%;江蘇省,上半年完成的GDP約為46722.92億元,同比實際增長0.9%。
兩省的共同特點都是第一和第三產業均實現了正增長,但由於廣東省經濟更加依賴外貿——第二季度正是疫情在海外大流行時間段,給廣東省的商品出口帶來的較大壓力,使其第二產業產生了較大跌幅。
第三名繼續是山東省,上半年完成的名義GDP約為33025.83億元。之後是浙江省的29086.63億元(增長0.5%),河南省的25608.46億元(下降0.3%),四川省的22130.27億元(增長0.6%)。
2020年上半年,福建省完成的GDP約為19901.39億元,在全國排第八名——經濟總量比第七名的臺灣,低了1600多億元人民幣;第九名是湖南省,上半年完成的GDP也超過了1.9萬億元人民幣,實際增長1.3%。
其他部分省份:上海市完成的GDP約為17356.8億元,排第12名;北京市完成的GDP約為16205.55億元,重慶市約為11209.83億元,廣西壯族自治區在上半年完成的GDP約為10206.04億元,之後各省份的經濟總量均低於1萬億元了。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