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亞洲四小龍」之一的臺灣,現如今GDP和大陸哪個省相當

2021-01-18 城成看世界

我們都知道,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亞洲擁有著四個發展巨猛的及經濟體,而臺灣就是其中的一員,他們利用當時發達國家將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的機會,成功的用本地廉價而又品質優秀的勞動力優勢,吸引了大量的外國資金和技術。

只不過,這一切由於97年的那場巨大的亞洲金融風暴,一切都發生變化,國際的經濟形勢變化巨大,但是曾經的亞洲四小龍還是在之後被列為了相應的發達國家和地區,而二十多年過去了,曾經「亞洲四小龍」之一的臺灣,現在變成怎樣了?

它如今的GDP又有了怎麼樣變化,大約和大陸內的哪個省相當?根據有關部門公開的數據顯示,臺灣上半年的GDP有了向上的趨勢,它那二季度的經濟增速整體向上調整了0.15個百分點(從下降0.73%變成了下降0.58%)。

而臺灣最為熱門的半導體行業,他的整體出口表現良好,在整個第二季度的商品出口保持著相對平穩的態勢,僅僅只是實際下降3.5%,但是它那上半年的經濟增速由初值增長0.41%,上調至了增長0.78%。

一整個上半年,臺灣的GDP為3075.5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是21627.29億元,總體的經濟生產總值在中國各省份中排在第7位,而緊隨其後的是福建和湖南,它們以19901.39億元人民幣和19026.38分別位列第8位和第9位。

而在臺灣前邊的還有四川、河南、浙江、山東、江蘇以及廣東,其中四川以22130.27億元人民幣率先臺灣一名。而前三則分別為廣東超49200億元人民幣排第一,江蘇超46700億元人民幣排第二,山東以超33000億元人民幣排第三,如此看來,福建和湖南還是需要加倍努力,爭取早日超越臺灣,躋身「發達地區」,而四川則不要驕傲,繼續努力抱住自己「發達省份」的頭銜。

相關焦點

  • 30年前亞洲四小龍之一,臺灣GDP佔大陸GDP總值的一半,現在如何了
    說起亞洲四小龍,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他們分別是臺灣、新加坡,香港和韓國,作為聞名於世界的亞洲四小龍,在經濟的發展潛力上遠超其他的一些貧困國家與地區,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便是作為中國省區之一的臺灣省。作為中國領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也有著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與經濟發展方式,臺灣由八十多個島嶼組成,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島嶼。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起,臺灣的經濟發展方向便轉到了導向型工業戰略,而這也幫助臺灣的整體經濟得到了突飛式的增長,後面就有了成為亞洲四小龍的故事。
  • 曾是「亞洲四小龍」之一,如今卻經濟「衰退」,GDP大跌超40%!
    文:七七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成為越來越強大的國家,但是由於我國人口基數大,貧富差距嚴重,所以我國一直沒有成為發達國家,而是發展中大國,但是,我國的臺灣地區可是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相信大家對"亞洲四小龍"並不陌生。亞洲四小龍是指自1960年代末至1990年代期間,西太平洋四個發展迅速的經濟體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及新加坡。 它們因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的騰飛,成為了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的經濟火車頭之一。
  • 曾經輝煌一時的「亞洲四小龍」,如今誰最風光,誰最失意?
    那麼,如今我們再來關注當年輝煌的「亞洲四小龍」,它們各自的發展又如何呢?是再次的崛起還是江河日下?從產業結構上看,韓國的汽車、電子、造船、鋼鐵等產業已經成為具有世界性競爭力的行業,可以說韓國已經逐漸進入全球產業鏈的更高層級,加上韓國發達的高等教育和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網際網路速度世界第一),韓國的未來經濟依然值得看好。可以看出,作為曾經「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韓國早已不再是一隻「小龍」,而是已經成為世界第11大經濟體並能比肩傳統歐美經濟強國的東方「大龍」。
  • 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如今經濟下滑,富裕程度卻不減當年
    時間在推移,社會在發展,隨著祖國不斷的進步,我們也體會到了「中國速度」帶給我們的便利,當我們看到如今繁華的街道,不由得感嘆世間的美好,那讓我們一起去瀏覽祖國的大好河山吧!中國香港以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天然深水港優勢創造了數百平方公裡的陸地面積與韓國相比的經濟成果,與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合併稱為「亞洲四小龍」,現在的香港整個國際貿易發展不景氣,周邊港口城市貿易的 現在香港的社會經濟發展不景氣,只相當於我國二線城市蘇州,但這並不意味著香港的有錢人也變少了,其實香港有錢人的數量似乎不減當年,除了有名的李嘉誠,還有很多有錢人,那麼,不說有錢人多和少,還是去香港看看這個城市的發展吧
  • 在「亞洲四小龍」當中,GDP總量排名墊底的是哪個?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的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期內經濟實現騰飛,並且成為亞洲最富裕的地區,因此,誕生了「亞洲四小龍」的說法。當然,這些國家和地區人均GDP都較高,尤其韓國和新加坡早已邁入發達國家行列,其綜合經濟實力超過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因此,在亞洲佔據較高的地位。另外,中國臺灣最近幾年經濟發展緩慢,從而在中國國內經濟排名出現下調,而新加坡與中國香港經濟差距較為突出,因此,在亞洲的綜合經濟實力各不相同,對應GDP排名差別明顯。那麼,在「亞洲四小龍」當中,GDP總量排名墊底的是哪個呢?
  • 臺灣,曾經引以為傲的亞洲四小龍,現在經濟究竟如何?真的那麼差
    一、臺灣是戰略要地,具有海上貿易的地理優勢臺灣,作為中國的第一大島,地處大陸東南海域,東臨太平洋,與福建省隔臺灣海峽(寬130—200公裡)相望,由臺灣島和周圍21個附屬島以及澎湖列島64個島嶼組成,總面積約3.62萬平方公裡。臺灣省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國與太平洋地區各國海上聯繫的重要交通樞紐和戰略要地,海上貿易的地理位置相當優越。
  • 經濟增長率是「亞洲四小龍」之首?龐建國:臺灣人均GDP墊底
    尤其是一些歐美國家,如今正面臨著第二波疫情大爆發的局面。毋庸置疑,這將對目前及未來的全球經濟發展狀況都巨大影響。而中國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唯一一個實現了人均GDP增長率呈正增長的國家,也成為了各國羨慕的對象。此前,美媒就報導稱中國的現狀令世界各國羨慕不已。
  • 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前三季度GDP對比
    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以及中國臺灣是亞洲最早一批發達經濟體。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這四個國家和地區利用本地廉價而良好的勞動力優勢,吸引外國大量的資金和技術,同時利用發達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實現經濟的騰飛。這便是「亞洲四小龍」的由來。
  • 亞洲四小龍,新加坡GDP增長不到1%,香港下降1.2%,韓國和臺灣呢
    文/龍小林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香港曾是我國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之一。如今,香港仍然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人均GDP在全國處於前列。只不過其經濟的增長速度已經慢了下來,在全國屬於墊底的存在。很顯然,香港的亞洲四小龍的光環已經不復存在。那麼,除了香港之外,亞洲四小龍的其他幾個情況又如何呢?首先來看韓國。韓國是亞洲四小龍中經濟規模最大的一個,其2019年的GDP總量在1.65萬億美元左右,比我國廣東省還高一些,而香港GDP總量只相當於廣東省的深圳市。韓國2019年的GDP增速也是過去十年來最低,但仍然實現了2%左右的增長,情況還是比香港好得多。
  • 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韓國,GDP與中國的一個省相仿,能算發達國家嗎
    2020-09-26 10:32:53 來源: 創客神話 舉報   我們都知道,在如今的時代
  • 從1990到2019,亞洲四小龍與中國GDP對比,三十年發生的巨變!
    韓國當年GDP為2792億美元,接近中國大陸當年的72%。新加坡當年GDP總量為361.52億美元,佔到中國大陸的9.3%。「亞洲四小龍」,是指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的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和韓國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的騰飛,一躍成為全亞洲發達富裕的地區。
  • 被遺忘的「亞洲四小龍」,韓國GDP跟廣東差不多,新加坡不如深圳
    然而,時至今日,「亞洲四小龍」這個名詞已經少有人提及,甚至是消失不見了。在1960年代末至1990年代期間,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和新加坡這四個地區的經濟快速發展,成為亞洲地區令人矚目的四大經濟體,其成功發展過程和經驗,甚至成為中國研究的典型案例。
  • 亞洲四小龍和亞洲四小虎,你知道是哪些地方嗎?
    「亞洲四小龍」和「亞洲四小虎」幾乎同時崛起於上個世紀60年代末,亞洲四小龍至今為止依舊被公認為現在發達國家及地區,但差不多在同一時間崛起的「亞洲四小虎」卻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那四小龍和四小虎分別是哪些地方和國家你知道嗎?
  • 30年,廣東從中國「GDP第三」到全面超越「亞洲四小龍」!
    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如今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並且國際上很多人都認為中國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系是遲早的事,這些人為什麼這麼看好中國呢?這要從近30年中國的經濟崛起說起。近30年可以說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黃金30年」,很多城市和省份都是在這段時間內崛起的,其中就包括目前中國經濟實力最強的省份,廣東省。30年前,如果只算內陸,廣東省的經濟實力要弱於江蘇和山東,是中國的經濟第三省,但是如果算全中國,還要弱於當時「亞洲四小龍」中的臺灣和香港(臺灣和香港都是省級行政單位)。
  • 「我們是亞洲四小龍之首」……噗~
    蔡英文資料圖「亞洲四小龍」是指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 香港、臺灣、新加坡和韓國實現經濟騰飛,一躍成為亞洲發達富裕的地區。幾個月以來,臺當局多次宣稱臺灣重回「亞洲四小龍」之首。今年5月,臺「行政院長」蘇貞昌稱,根據預測,臺灣2019年經濟增長率將重回「亞洲四小龍」之首。
  • 深圳40年,人均GDP超過20萬,和亞洲四小龍相比如何呢?
    40年前,深圳只是珠江口東岸的一個小漁村,現在的深圳是全國的科創中心、計劃單列市、經濟特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海洋中心等,GDP超越香港,排名全國第3,人均GDP大陸地區排名第1。
  • 蔡英文預計臺灣將成「四小龍」之首?到底什麼是四小龍?
    那到底什麼是亞洲四小龍?「亞洲四小龍」是指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的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和韓國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的騰飛,一躍成為全亞洲發達富裕的地區。1998年爆發亞洲金融危機,不少國家陷入衰退。這四個成功發展且位於東亞和東南亞的經濟體,其極為成功的經濟發展過程和經驗使其安然度過危機,是發展經濟學研究的典型例子。
  • 亞洲「四小虎」能否接棒「四小龍」,如今發展都怎麼樣了?
    亞洲四小龍(The Four Asian Dragons)要說上世紀最耀眼的經濟明星,非「亞洲四小龍」莫屬了。2019年亞洲「四小龍」和「四小虎」數據數據對比亞洲「四小虎」與「四小龍」的差距從以上可以看到,亞洲「四小龍」的人均
  • 蔡英文「報喜」:臺灣經濟增長率居「亞洲四小龍」第一,網友:都2020年了,還在炒「四小龍」
    對此,島內網友諷刺她,「還四小龍,果然還活在20年前」。蔡英文去年也曾熱炒臺灣經濟重返「亞洲四小龍第一」話題,國臺辦發言人當時對此表示,臺灣經濟民生的狀況怎麼樣,臺灣民眾的切身感受才最有說服力。今天(1日)的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稱,今年因為新冠疫情,世界各國和地區的經濟增長受挫,但臺灣因為防疫得宜,經濟交流未受到太大的影響,最新公布的經濟增長率數據顯示,臺灣的增長率在「亞洲四小龍」中名列前茅,更是四個地區中唯一正增長的地區。
  • 亞洲四小虎未來20年的GDP總值能超過亞洲四小龍嗎?為什麼?
    提起亞洲四小龍想必大家並不陌生,「亞洲四小龍」就是指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香港。但是說起「亞洲四小虎」大家可能不太清楚,「亞洲四小虎」是指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當年「亞洲四小龍」經濟的飛速發展讓我們為之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