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亞洲擁有著四個發展巨猛的及經濟體,而臺灣就是其中的一員,他們利用當時發達國家將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的機會,成功的用本地廉價而又品質優秀的勞動力優勢,吸引了大量的外國資金和技術。
只不過,這一切由於97年的那場巨大的亞洲金融風暴,一切都發生變化,國際的經濟形勢變化巨大,但是曾經的亞洲四小龍還是在之後被列為了相應的發達國家和地區,而二十多年過去了,曾經「亞洲四小龍」之一的臺灣,現在變成怎樣了?
它如今的GDP又有了怎麼樣變化,大約和大陸內的哪個省相當?根據有關部門公開的數據顯示,臺灣上半年的GDP有了向上的趨勢,它那二季度的經濟增速整體向上調整了0.15個百分點(從下降0.73%變成了下降0.58%)。
而臺灣最為熱門的半導體行業,他的整體出口表現良好,在整個第二季度的商品出口保持著相對平穩的態勢,僅僅只是實際下降3.5%,但是它那上半年的經濟增速由初值增長0.41%,上調至了增長0.78%。
一整個上半年,臺灣的GDP為3075.5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是21627.29億元,總體的經濟生產總值在中國各省份中排在第7位,而緊隨其後的是福建和湖南,它們以19901.39億元人民幣和19026.38分別位列第8位和第9位。
而在臺灣前邊的還有四川、河南、浙江、山東、江蘇以及廣東,其中四川以22130.27億元人民幣率先臺灣一名。而前三則分別為廣東超49200億元人民幣排第一,江蘇超46700億元人民幣排第二,山東以超33000億元人民幣排第三,如此看來,福建和湖南還是需要加倍努力,爭取早日超越臺灣,躋身「發達地區」,而四川則不要驕傲,繼續努力抱住自己「發達省份」的頭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