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0到2019,亞洲四小龍與中國GDP對比,三十年發生的巨變!

2020-12-24 當今世界如此精彩

圖文/當今世界如此精彩

1990年,香港的GDP達到769億美元,當時整個大陸才3878億美元,香港佔比大陸20%。當年臺灣省GDP為1700億美元,不光在大陸省內遙遙領先,而且直接佔比中國大陸GDP的43.8%。韓國當年GDP為2792億美元,接近中國大陸當年的72%。新加坡當年GDP總量為361.52億美元,佔到中國大陸的9.3%。

「亞洲四小龍」,是指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的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和韓國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的騰飛,一躍成為全亞洲發達富裕的地區。

但時至今日,亞洲四小龍發展情況各有差異,中國大陸經濟經過幾十年的高速發展,境況也與當初也大為不同。

2019年, 中國GDP總量為14.22萬億美元,當年韓國GDP為16679.5億美元(佔中國大陸11.73%),臺灣省GDP為6014.3億美元(佔中國大陸4.23%),香港GDP為3817.2億美元(佔中國大陸2.68%),新加坡GDP為3721億美元(佔中國大陸2.62%)。而廣東省2019年GDP總量約為15400億美元,接近韓國GDP總量,遠超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和新加坡!

在人均GDP方面,2019年,新加坡人均GDP約6.523萬美元,中國香港約為4.876萬美元,韓國約為3.175萬美元,中國臺灣省約為2.59萬美元。而當年中國平均約為1.0262萬美元,其中珠三角地區剛好約為2萬美元。

所以,從人均GDP方面來看,中國的人均GDP與「亞洲四小龍」對比,還是有較大的差距,即使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珠三角,其人均GDP也還沒有趕上亞洲四小龍末位的中國臺灣地區,但差距也正在縮小。

以中國現在的經濟發展速度,我相信,珠三角人均GDP將在未來逐步縮小與四小龍差距或超越它們。

—THE END—

相關焦點

  • 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前三季度GDP對比
    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以及中國臺灣是亞洲最早一批發達經濟體。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這四個國家和地區利用本地廉價而良好的勞動力優勢,吸引外國大量的資金和技術,同時利用發達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實現經濟的騰飛。這便是「亞洲四小龍」的由來。
  • 被遺忘的「亞洲四小龍」,韓國GDP跟廣東差不多,新加坡不如深圳
    然而,時至今日,「亞洲四小龍」這個名詞已經少有人提及,甚至是消失不見了。在1960年代末至1990年代期間,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和新加坡這四個地區的經濟快速發展,成為亞洲地區令人矚目的四大經濟體,其成功發展過程和經驗,甚至成為中國研究的典型案例。
  • 深圳40年,人均GDP超過20萬,和亞洲四小龍相比如何呢?
    40年前,深圳只是珠江口東岸的一個小漁村,現在的深圳是全國的科創中心、計劃單列市、經濟特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海洋中心等,GDP超越香港,排名全國第3,人均GDP大陸地區排名第1。
  • 上海GDP總量3.8萬億、人均GDP15.7萬,和亞洲四小龍對比如何?
    亞洲四小龍——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韓國,從上世紀中後期開始,是亞洲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國家和地區,直到現在仍處於亞洲最發達經濟體行列之中。那麼,上海的經濟水平和亞洲四小龍對比如何?
  • 30年,廣東從中國「GDP第三」到全面超越「亞洲四小龍」!
    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如今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並且國際上很多人都認為中國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系是遲早的事,這些人為什麼這麼看好中國呢?這要從近30年中國的經濟崛起說起。近30年可以說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黃金30年」,很多城市和省份都是在這段時間內崛起的,其中就包括目前中國經濟實力最強的省份,廣東省。30年前,如果只算內陸,廣東省的經濟實力要弱於江蘇和山東,是中國的經濟第三省,但是如果算全中國,還要弱於當時「亞洲四小龍」中的臺灣和香港(臺灣和香港都是省級行政單位)。
  • 亞洲「四小虎」能否接棒「四小龍」,如今發展都怎麼樣了?
    從1960年代末至1990年代期間,亞洲的韓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和新加坡利用西方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吸引外國大量的資金和技術,利用本地廉價且良好的勞動力優勢,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加工產業,適時調整推行出口導向型的經濟發展策略,在短時間內經濟得到高速發展,一躍成為亞洲繼日本後的發達國家/地區。
  • 曾是「亞洲四小龍」之一,如今卻經濟「衰退」,GDP大跌超40%!
    文:七七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成為越來越強大的國家,但是由於我國人口基數大,貧富差距嚴重,所以我國一直沒有成為發達國家,而是發展中大國,但是,我國的臺灣地區可是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相信大家對"亞洲四小龍"並不陌生。亞洲四小龍是指自1960年代末至1990年代期間,西太平洋四個發展迅速的經濟體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及新加坡。 它們因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的騰飛,成為了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的經濟火車頭之一。
  • 在「亞洲四小龍」當中,GDP總量排名墊底的是哪個?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的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期內經濟實現騰飛,並且成為亞洲最富裕的地區,因此,誕生了「亞洲四小龍」的說法。當然,這些國家和地區人均GDP都較高,尤其韓國和新加坡早已邁入發達國家行列,其綜合經濟實力超過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因此,在亞洲佔據較高的地位。另外,中國臺灣最近幾年經濟發展緩慢,從而在中國國內經濟排名出現下調,而新加坡與中國香港經濟差距較為突出,因此,在亞洲的綜合經濟實力各不相同,對應GDP排名差別明顯。那麼,在「亞洲四小龍」當中,GDP總量排名墊底的是哪個呢?
  • 亞洲四小虎未來20年的GDP總值能超過亞洲四小龍嗎?為什麼?
    提起亞洲四小龍想必大家並不陌生,「亞洲四小龍」就是指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香港。但是說起「亞洲四小虎」大家可能不太清楚,「亞洲四小虎」是指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當年「亞洲四小龍」經濟的飛速發展讓我們為之感嘆。
  • 「我們是亞洲四小龍之首」……噗~
    今年5月,臺「行政院長」蘇貞昌稱,根據預測,臺灣2019年經濟增長率將重回「亞洲四小龍」之首。10月31日,臺「主計總處」公布數據稱,第三季度GDP增幅估計為2.91%,比8月預測的2.67%上修0.24個百分點,創下去年第三季度以來最大增速,繼續維持在「亞洲四小龍」之冠。蔡英文隨即開心地在臉書發文稱,今年第二季度臺灣經濟增長率重回「亞洲四小龍」第一,第三季度「照樣是第一名」。
  • 30年前亞洲四小龍之一,臺灣GDP佔大陸GDP總值的一半,現在如何了
    說起亞洲四小龍,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他們分別是臺灣、新加坡,香港和韓國,作為聞名於世界的亞洲四小龍,在經濟的發展潛力上遠超其他的一些貧困國家與地區,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便是作為中國省區之一的臺灣省。作為中國領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也有著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與經濟發展方式,臺灣由八十多個島嶼組成,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島嶼。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起,臺灣的經濟發展方向便轉到了導向型工業戰略,而這也幫助臺灣的整體經濟得到了突飛式的增長,後面就有了成為亞洲四小龍的故事。
  • 亞洲四小龍,新加坡GDP增長不到1%,香港下降1.2%,韓國和臺灣呢
    而2019年香港的的經濟更是出現了過去十年來的首次衰退。根據香港統計處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四季度,香港的GDP同比下降2.9%,連續兩個季度下降,2019年全年,香港的GDP總量同比下降了1.2%,為過去十年來首次下滑。很顯然,香港的亞洲四小龍的光環已經不復存在。那麼,除了香港之外,亞洲四小龍的其他幾個情況又如何呢?
  • 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韓國,GDP與中國的一個省相仿,能算發達國家嗎
    ,就像是中國,在短短數十年的發展時間裡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成為了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  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因為亞洲地區基本沒有發達國家,發達國家一般為歐美等國家,但是事實上,亞洲也有一些發達國家經常被誤認為是發展中國家,就像是韓國,那麼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韓國,GDP與中國的一個省相仿,能算發達國家嗎
  • 經濟增長率是「亞洲四小龍」之首?龐建國:臺灣人均GDP墊底
    而中國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唯一一個實現了人均GDP增長率呈正增長的國家,也成為了各國羨慕的對象。此前,美媒就報導稱中國的現狀令世界各國羨慕不已。蔡英文罔顧民意,拒認事實眾所周知,臺灣地區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部分,這一既定事實,是「臺獨」分子叫囂得再厲害,也無法改變的。不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卻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屢屢推出危害兩岸關係的相關政策。罔顧民意,拒認事實。
  • 廣東省GDP超越韓國,實現全部超越「亞洲四小龍」的目標,珠海GDP是多少?全省排行第幾?
    1月29日,小天看到了一則資訊,廣東省GDP超越韓國,實現全部超越「亞洲四小龍」的目標。
  • 亞洲四個均GDP「最高」國家,除了第一都是發達國家,韓國沒上榜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各國的經濟也日益提高,韓國所在的亞洲地區經濟強國包括中國、日本、印度等國,當然,這是就經濟總量來說的,那人均GDP呢,下面,我同大家一起來看看亞洲最富有的四個國家。4.日本日本位於東亞,中國東部,被稱為「日出之國」,日本是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等4個大島和數千個小島,總面積約38萬平方公裡,人口為1.26億,日本明治維新以後,經濟迅速發展,工業和科技產業都很發達,成為世界強國,日本的GDP約為4.9萬億美元,人均GDP約為3.8萬美元。3.
  • 曾經「亞洲四小龍」之一的臺灣,現如今GDP和大陸哪個省相當
    我們都知道,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亞洲擁有著四個發展巨猛的及經濟體,而臺灣就是其中的一員,他們利用當時發達國家將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的機會,成功的用本地廉價而又品質優秀的勞動力優勢,吸引了大量的外國資金和技術。
  • 臺灣重回「亞洲四小龍」之首?臺網友酸爆蘇貞昌:拿進步獎回家騙媽媽得第一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5月20日訊 1970年代臺灣是「亞洲四小龍」裡經濟表現最好的,然而近年來卻停滯不前。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當局「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19日)宣稱,根據預測,臺灣2019年經濟成長率將重回「亞洲四小龍之首」。
  • 亞洲四小龍是哪四個國家或地區
    亞洲四小龍是哪四個國家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亞洲四小龍這個詞」呢?亞洲四小龍指的是亞洲四個國家或地區,分別是中國臺灣、中國香港、韓國和新加坡。為什麼要叫「亞洲四小龍」呢?香港·維多利亞港直至今日,這四個國家或地區依舊保持著經濟繁榮。
  • 亞洲四小龍簡介新版
    亞洲四小龍:1、大韓民國。2、新加坡。3、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4、中國臺灣省。這其中,只有大韓民國與中國臺灣省可以在淡水供應方面自給自足。中國香港需要從中國廣東省購買淡水。新加坡需要從馬來西亞購買淡水。中國福建省泉州市金門縣需要從中國福建省泉州市購買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