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GDP總量3.8萬億、人均GDP15.7萬,和亞洲四小龍對比如何?

2020-12-23 騰訊網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城市建設方面同樣如此。在眾多經濟發達的城市中,上海是其中的代表之一。2019年,上海GDP總量達到38155.32億元,連續42年排名全國第一。

除了GDP總量位居全國城市之首,上海的人居GDP同樣排在全國前列。截止2019年底,上海常住人口為2428.14 萬人,人均GDP為15.7萬元;在一線城市中,僅此於北京和深圳。

金融業是當前上海經濟第一支柱產業,2019年全年,上海金融業增加值達到6600.60億元。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金融業一直是上海優先發展的產業。經過20餘年發展,上海逐步建成國際金融中心,全球金融地位不斷提升。最近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上海超越東京、香港、新加坡等城市,排名全球第三,這是上海首次躋身全球前三名。

亞洲四小龍——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韓國,從上世紀中後期開始,是亞洲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國家和地區,直到現在仍處於亞洲最發達經濟體行列之中。那麼,上海的經濟水平和亞洲四小龍對比如何?

GDP和人均GDP

2019年,亞洲四小龍中GDP總量最高的是韓國,達到11.55萬億元人民幣,在世界範圍內,韓國GDP總量能夠排在第12位。排在韓國身後的是中國臺灣,GDP總量達到4.21萬元,在全國各省中排名第九位。剩下兩個成員中國香港和新加坡經濟總量較為接近,分別為2.53萬億元、2.28萬億元。

再來看人均GDP。亞洲四小龍中,人均GDP最高的是新加坡,高達39.1萬元人民幣,新加坡是世界人均GDP最高的國家之一。除了新加坡之外,中國香港人均GDP同樣超過30萬元,達到32.76萬元。

通過以上對比得知,上海GDP總量超過中國香港和新加坡,人均GDP比排在末位的中國臺灣要低2.09萬元。

世界500強數量

在《財富》發布的2020年世界500強榜單中,上海一共有9家企業入圍;其中排名最高的是上汽集團,2019年上汽集團營收達到1220.714億美元,排名世界第52位。

中國香港一共有7家世界500強企業,包括中國華潤集團、聯想集團、長江和記實業等,其中華潤集團排名最高,以947.58億美元排名世界第79位。

中國臺灣一共有9家世界500強企業,數量和上海持平。其中營收最高的鴻海集團在世界500強中排名第26位,2019年其營收達到1728億美元。

韓國擁有14家世界500強企業,數量位居世界第七。三星電子依然穩坐韓國企業龍頭位置,2019年三星電子營收達到1977億美元,位列世界第19位。

新加坡一共有3家世界500強企業,分別是託克集團、豐益集團、創偉力公司,其中託克集團營收達到1807.44億美元,排名世界第22位。

相關焦點

  • 從1990到2019,亞洲四小龍與中國GDP對比,三十年發生的巨變!
    當年臺灣省GDP為1700億美元,不光在大陸省內遙遙領先,而且直接佔比中國大陸GDP的43.8%。韓國當年GDP為2792億美元,接近中國大陸當年的72%。新加坡當年GDP總量為361.52億美元,佔到中國大陸的9.3%。
  • 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前三季度GDP對比
    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隨著中國大陸、印度、越南等發展中國家取代「亞洲四小龍」成為亞洲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國家。「亞洲四小龍」逐漸走下神壇,但憑藉上世紀打下的基礎,「亞洲四小龍」至今仍然是亞洲經濟最發達的經濟體。2020年,對任何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而言,都是一場嚴峻的考驗。
  • 在「亞洲四小龍」當中,GDP總量排名墊底的是哪個?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的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期內經濟實現騰飛,並且成為亞洲最富裕的地區,因此,誕生了「亞洲四小龍」的說法。當然,這些國家和地區人均GDP都較高,尤其韓國和新加坡早已邁入發達國家行列,其綜合經濟實力超過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因此,在亞洲佔據較高的地位。另外,中國臺灣最近幾年經濟發展緩慢,從而在中國國內經濟排名出現下調,而新加坡與中國香港經濟差距較為突出,因此,在亞洲的綜合經濟實力各不相同,對應GDP排名差別明顯。那麼,在「亞洲四小龍」當中,GDP總量排名墊底的是哪個呢?
  • 深圳40年,人均GDP超過20萬,和亞洲四小龍相比如何呢?
    擁有8家世界500強企業:民族科技之魂華為、移動網際網路之王騰訊、零售銀行之王招商、綜合金融之王中國平安、有色金屬之王正威國際、地產大佬恆大和萬科、新入選世界500強的深圳投控。 40年前,亞洲四小龍火遍全球時,深圳可能連它們的一根毛都趕不上,今天深圳已經具備它們較量的資本,人均GDP是較好的衡量指標。
  • 二十年前,香港GDP約為1.4萬億,佔全國GDP總量14%,現在呢?
    上世紀60年代,香港經濟迎來騰飛,迅速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經濟發展最矚目的城市,香港也和中國臺灣、韓國、新加坡一起,被外界稱作「亞洲四小龍」。上世紀90年代末期是香港經濟發展的一個分水嶺,在此之前,香港依靠把大批製造業遷往珠三角為主的內地,享受到內地土地以及勞動力優勢,這是香港經濟騰飛的重要原因。
  • 亞洲四小龍,新加坡GDP增長不到1%,香港下降1.2%,韓國和臺灣呢
    根據香港統計處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四季度,香港的GDP同比下降2.9%,連續兩個季度下降,2019年全年,香港的GDP總量同比下降了1.2%,為過去十年來首次下滑。很顯然,香港的亞洲四小龍的光環已經不復存在。那麼,除了香港之外,亞洲四小龍的其他幾個情況又如何呢?首先來看韓國。
  • 2019年,美國GDP總量21.7萬億美元,人均GDP有66159美元!中國呢?
    自此,2019年,美國GDP總量21.7萬億美元,GDP年增速2.3%!那麼美國人均GDP多少呢?此外,作為一個對比,2019年,中國GDP和人均GDP又是多少?和美國相比如何?自此,2019年,美國GDP總量為21.7萬億美元,GDP增速為2.3%,低於2018年的2.9%和2017年的2.4%。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美國GDP增速創3年最低,而且這也是美國連續第2年未能實現川普政府設定的3%的GDP增長目標。
  • 深圳的人均GDP已超過臺灣省,那麼GDP總量還差多久
    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急先鋒城市,從一個幾萬人口的小漁村,如今已經成為了1000多萬人口的大都市,並且GDP總量已經超越了曾經想都不敢想的亞洲四小龍。除此之外深圳的人均GDP還超過了亞洲四小龍的臺灣省。2019年臺灣省的GDP總量為4.21萬億人民幣,人均GDP為2.6萬美元,人口2300多萬;深圳2019年GDP總量為2.69萬億人名幣,人均GDP為2.9萬美元,人口為1300多萬人。深圳成立四十年來人口一直快速增長,目前已經超過香港的700多萬人口和新加坡的500多萬人口。
  • 被遺忘的「亞洲四小龍」,韓國GDP跟廣東差不多,新加坡不如深圳
    然而,時至今日,「亞洲四小龍」這個名詞已經少有人提及,甚至是消失不見了。在1960年代末至1990年代期間,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和新加坡這四個地區的經濟快速發展,成為亞洲地區令人矚目的四大經濟體,其成功發展過程和經驗,甚至成為中國研究的典型案例。
  • 亞洲四個均GDP「最高」國家,除了第一都是發達國家,韓國沒上榜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各國的經濟也日益提高,韓國所在的亞洲地區經濟強國包括中國、日本、印度等國,當然,這是就經濟總量來說的,那人均GDP呢,下面,我同大家一起來看看亞洲最富有的四個國家。4.日本日本位於東亞,中國東部,被稱為「日出之國」,日本是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等4個大島和數千個小島,總面積約38萬平方公裡,人口為1.26億,日本明治維新以後,經濟迅速發展,工業和科技產業都很發達,成為世界強國,日本的GDP約為4.9萬億美元,人均GDP約為3.8萬美元。3.
  • 3.3萬億!臺灣今年年前三季度GDP,在全國屬於什麼水平?
    直到今天,還有人在提「亞洲四小龍」,實際上,亞洲四小龍是上世紀90年代的「產物」,早已成為過去時,不再有往日的輝煌,韓國、新加坡、我國臺灣和香港,經濟低迷,還出現負增長,如今的世界經濟要看新興經濟體。 亞洲四小龍有一個共同點: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要靠出口來拉動。
  • 前二季度臺灣GDP2.15萬億元,人均GDP9.1萬元,在國內排名第幾?
    眾所周知,臺灣是亞洲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是亞洲四小龍成員。近些年,臺灣經濟受到國際形勢影響,發展有所減緩,但綜合來看,臺灣依舊是國內最具競爭力的省份之一。今年上半年,臺灣地區完成名義GDP92007.93億新臺幣,折合2.15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3062.81億美元,GDP增速同比增長0.41%。
  • 亞洲「四小虎」能否接棒「四小龍」,如今發展都怎麼樣了?
    韓國地處東亞朝鮮半島南部,是APEC、世界貿易組織和東亞峰會的創始成員國,也是經合組織、二十國集團和聯合國等重要國際組織成員,總面積約10.3萬平方公裡,總人口約為5200萬,不論是GDP、人口總量還是面積均居「四小龍」之首,2019年GDP總量為1.64萬億美元(位居全球第12位),經濟增速為 2.03%(比往年有所下降),人均GDP
  • 臺灣當年號稱亞洲四小龍,現在在全球處於什麼地位,和上海比呢?
    臺灣在前幾年的發展一直非常迅速,甚至名列亞洲四小龍,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在歐美和日本進行產業轉移,發展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它的經濟增長迅速。到20世紀90年代,臺灣已成為發達經濟體。與此同時,臺灣在製造業、半導體、IT、電子產業等領域的技術水平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要了解臺灣經濟在世界上的發展水平,必須分析臺灣地區的GDP和人均GDP、發展歷史、產業發展和經濟現狀。
  • gdp通俗講是什麼意思,人均gdp越高越好嗎,2019年國家gdp排名
    gdp通俗講是什麼意思,人均gdp越高越好嗎,2019年國家gdp排名合理的計算收入本應統計養豬、雞、鴨,編框子,打工除掉支出賺的錢。如我國人均GDP是印度的近5倍,我國人均收入也是印度的近5倍。GDP與收入的關係,GDP總量比較大的國家,排名靠前的國家基本如此,小國家有可能失真。如一些小國,產品附加值高,都是知名品牌自然這個國家的同樣GDP就要比其他國家賺得多,自然收入更高。GDP和收入有些不同,GDP更全面地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活動情況,包含的內容更廣。
  • 臺灣2019年GDP出爐,超過全國25個省份,人均呢?
    從我國各省份的最新GDP數據來看,排名前三位的是廣東、江蘇和山東,GDP總量分別達到10.76萬億、9.96萬億、7.1萬億。其中,廣東省成為唯一一個GDP突破10萬億元大關的省份,經濟體量基本上相當於整個俄羅斯(2018年GDP為11.5萬億元)。除了以上幾個省份之外,「亞洲四小龍」之一、有著「寶島」之稱的臺灣,其經濟表現也十分令人關注。
  • 2018年江蘇省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工資、人均GDP及GDP總量分享
    首先恭喜2018年江蘇省GDP總量突破了9萬億元,達到了92595.4億元(同比實際增長6.7%)。這樣,中國就同時擁有了兩個經濟總量在9萬億元區間的省份了。那江蘇省GDP約為多少美元呢?人均GDP呢?人均收入呢?南生整理後分享給大家。
  • 蔡英文預計臺灣將成「四小龍」之首?到底什麼是四小龍?
    那到底什麼是亞洲四小龍?「亞洲四小龍」是指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的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和韓國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的騰飛,一躍成為全亞洲發達富裕的地區。1998年爆發亞洲金融危機,不少國家陷入衰退。這四個成功發展且位於東亞和東南亞的經濟體,其極為成功的經濟發展過程和經驗使其安然度過危機,是發展經濟學研究的典型例子。
  • 廣東經濟總量躍上新臺階,GDP是臺灣的2.5倍,那人均GDP呢?
    2019年廣東省GDP首次超過十萬億大關,初步預計10.5萬億以上,經濟總量躍上新臺階。廣東省作為國內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區,歷來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排頭兵。國內最早的4個經濟特區,有三個就在廣東省,它們是深圳,珠海和汕頭。國內四大一線城市,有兩個位於廣東省。
  • 亞洲四小虎,經濟實力誰最「虎」?
    根據統計數據,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四個地區上半年經濟數據表現如下:上半年「四小虎」經濟概況:1)泰國,上半年完成GDP約為77089.3億泰銖,折合1.72萬億元人民幣,實際下降6.9%;2)馬來西亞,上半年完成GDP約為6337.06億林吉特,折合1.1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