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廣電全媒體系列紀錄片《駐村》 第一集:《文化澆出幸福村》

2020-11-19 澎湃新聞

河南廣電全媒體系列紀錄片《駐村》 第一集:《文化澆出幸福村》

2020-10-17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在我國第七個「扶貧日」來臨之際,

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大背景,

河南廣電全媒體

推出五集系列微紀錄片《駐村》

今日,推出第一集《文化澆出幸福村》

彎柳樹村是信陽息縣的一個省級貧困村

2012年10月,

國家統計局河南省調查總隊

派遣宋瑞到信陽息縣彎柳樹村駐村扶貧

面對彎柳樹村存在的

「垃圾圍村、孝道缺失、打麻將成風」

三大問題

宋瑞利用自己的特長

開設了一個傳統文化「道德大講堂」

給村民講「孝、悌、忠、信、禮、

義、廉、恥」

講古今孝道、講鄰裡和睦的重要性

講做人之道、家和萬事興、幸福靠奮鬥

全村的正能量被激發出來

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升起了

村民由過去被動的「要我富」

轉變成了主動的「我要富」

村民的精神面貌徹底改變了

八年的時間裡

宋瑞在彎柳樹村探索和實踐出了一條

「以德孝文化扶心扶志,

以精準施策有效脫貧,

以生態修復振興鄉村」

的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之路

《駐村》將於10月19日、20日

19:30在河南衛視播出

公共頻道10月17日——21日

每晚黃金時段播出

來源/河南廣電全媒體

總監製/李珞 主編/武釗

原標題:《河南廣電全媒體系列紀錄片《駐村》 第一集:《文化澆出幸福村》》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河南廣電全媒體系列紀錄片《駐村》 第五集:《王濤駐村記》
    河南廣電全媒體系列紀錄片《駐村》 第五集:《王濤駐村記》點擊播放 GIF 1.9M在我國第七個「扶貧日」來臨之際,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大背景,河南廣電全媒體推出五集系列微紀錄片《駐村》今日,推出第五集《王濤駐村記》淅川縣毛堂鄉銀杏樹溝村位於深山區「喝雨水、走泥路、住土房、沒新娘」是銀杏樹溝村貧困原貌的典型寫照2017年8月以來在國務院研究室派駐銀杏樹溝村第一書記王濤的帶領下當地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大力發展生態環保產業
  • 這一系列紀錄片今晚開播!連續8天,黃金時段!
    這一系列紀錄片今晚開播!連續8天,黃金時段!小夥伴們注意~黃河流域省(區)市廣播電視臺全媒體聯制聯播系列紀錄片《脫貧攻堅:黃河大合唱》全媒體聯制聯播系列紀錄片《脫貧攻堅:黃河大合唱》共8集。從源頭出發,沿河而下,觀黃河安瀾,品歷史文化,講脫貧攻堅,看幸福生活……
  • 展現優秀黃河文化《老家河南》系列紀錄片開播儀式成功舉辦
    映象網訊(記者 燕子丹)由香港衛視聯合河南大象融媒體集團打造的歷史文化紀錄片《老家河南》,即將在香港衛視與河南廣播電視臺播出,1月8日上午,系列紀錄片開播儀式在河南鄭州舉行。開播儀式上,河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政府新聞辦主任方啟雄對《老家河南》系列紀錄片的成功開播表示祝賀,對香港衛視多年來對河南發展的關心支持表示感謝。方啟雄指出,要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挖掘集中體現黃河文化精髓、具有時代意義和河南特色的文化資源,向海內外講好「黃河故事」,推動黃河文化傳播力和影響力更加廣泛深遠。
  • 駐馬來西亞大使黃惠康應邀出席仁嘉隆幸福村新春團拜活動
    2017年2月11日,駐馬來西亞大使黃惠康應邀出席仁嘉隆幸福村新春團拜活動,馬中友協秘書長陳凱希、馬來西亞總理的國民團結事務特別顧問、馬華工會婦女組主席王賽之、仁嘉隆幸福村全體村委、仁嘉隆華文小學董事長鄭聯榮及村民代表500餘人出席。
  • 全媒體時代,紀錄片的思維空間和路徑選擇
    在此邏輯下,《如果國寶會說話》這部不同尋常的系列紀錄片應運而生。前一陣,《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在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播出,獲得一致好評。該紀錄片著眼於對故事性、趣味性的挖掘,對消費文化、流行文化的適度借鑑,並呈現出可兼容於各類媒介的傳播形態。
  • 駐村第一書記帶隊慰問抗疫英雄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鄭松波 通訊員 陳尊孝5月21日,河南大學省派駐前付村第一書記團隊——美術學院副院長梁剛、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劉會賓、校團委副書記林飛帶著前付村蔬菜大棚夏季產出的第一批蔬菜,來到河南大學淮河醫院、第一附屬醫院看望慰問援鄂抗疫隊員
  • 河南廣播電視臺4K IP超高畫質電視轉播車正式亮相!
    今天上午9:00河南廣播電視臺全媒體營銷策劃中心揭牌儀式暨河南廣播電視臺4K IP超高畫質電視轉播車交車儀式,在河南廣播電視臺8號演播廳舉行。
  • 【甘肅省「100系列」獻禮建黨百年】大型全媒體主題宣傳活動開始啦!
    四、系列作品類型 「100系列」是指為了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開展的大型全媒體主題宣傳推廣活動。共包括以下14個系列,每個系列100件作品。今昔對比,通過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村社的變化,折射當地翻天覆地的變化。 (七)我的扶貧日記 聚焦我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所取得的成就,講述「滾石上山、敢死拼命」的甘肅脫貧精神,展示其中湧現出的典型人物,側重反映「幫扶幹部」這一特殊群體,包括駐村幫扶工作隊員、駐村第一書記等。
  • 福建廣電網絡:布局直播 助農助商
    龔必成是南平市光澤縣牛田村村民,他養殖的食蟲植物在「第一書記帶好貨」直播間裡熱銷頗感意外。他有個疑問:同樣都是直播,為什麼帶貨效果卻不同?  龔必成參與的「第一書記帶好貨」直播是福建省農業農村廳和福建廣電網絡集團聯合主辦的活動,從今年6月持續至11月,覆蓋福建全省9個市,是福建首次以駐村第一書記為主體的系列全媒體帶貨直播。
  • 菏澤市商務局駐村第一書記李耀華:村民脫貧致富的「引路人」
    魯網11月28日訊(記者 龐洪波)菏澤市商務局派駐第一書記李耀華在武勝橋鎮海頭村駐村一年多以來,幫助村裡修道路、通門路,成為了村民脫貧致富的「引路人」,以實際行動真扶貧、真幫扶、真作為,千方百計助貧困群眾排憂解難。
  • 潛江市首富村—幸福村1996年照片
    潛江市首富村——幸福村其實不僅是潛江市第一首富村,也是整個湖北「第一村」。幸福村創建於1956年(一說1969年),取名「幸福」就圖個吉祥表達寄託,不過當時村子依舊貧瘠。十一屆三中全會隨著改革開放幸福村依靠早期7名員工「幸福服裝廠」發展起來【此廠發展與村子成長息息相關,特別是1991年村企合併】。
  • 駐村第一書記|「繡花女」齊素靜的傳奇故事
    ,組織上找她談話,決定派其到該縣周堂鎮喬寨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對此,《河南日報》於2018年6月5日在一版顯著位置刊發了題目為《齊素靜「繡花記」》的長篇通訊,詳細報導了齊素靜駐村以來始終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時刻把脫貧攻堅工作裝在心中、抓在手上、扛在肩上,用精細的「繡花」精神和抓鐵有痕的韌勁,帶著感情抓扶貧、求真務實抓致富的動人故事,在社會各界引起了強烈反響。
  • 桐柏駐村第一書記鄭本營:駐村幫扶辦實事 情系百姓暖人心
    劉義成口中的鄭書記是桐柏縣幼兒園派駐城郊鄉西十裡村第一書記鄭本營。摸清底子 吃透村情西十裡村位於城郊鄉政府西8公裡,是城郊鄉的「西大門」。全村轄18個村民小組53個自然村,總人口2912人,全村總面積26平方公裡,耕地面積1750餘畝,林坡面積36000餘畝。全村主導產業有花卉、板慄、茶葉、苗木、農家樂餐飲、旅遊等。
  • 唐河東王集鄉駐村第一書記孫東海:聚力「黨建引領」解鎖「致富密碼」
    「這兩天天氣真舒服,不冷不熱的,我現在每天晚上都過來跳一會,既鍛鍊身體又減肥,現在腰不疼了,整個人也精神多了……」如今這個文化廣場可謂是郝莊村的一張名片,然而,兩年前東王集鄉敬老院整體搬遷以後,這裡卻是荒地一片。2017年11月,唐河縣物資局選派孫東海到脫貧攻堅一線,擔任東王集鄉郝莊村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長。3年來,他以村為家,以苦為樂,用實際行動書寫了一份份優異的成績單。
  • 系列微紀錄片第一集《第一書記 · 跨越》
    系列微紀錄片第一集《第一書記 · 跨越》 2020-10-26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百集系列紀錄片《中國湯》 第一部《廣東湯》在雅楓國際酒店開機
    10月7日,由深圳市多嘉喜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深圳市好佳作影視藝術工作坊和深圳市電影電視家協會聯合攝製的百集系列紀錄片《中國湯》第一部
  • 電影《駐村第一書記》舉行首映式講述脫貧攻堅真實故事
    11月22日下午3時,由最高人民法院影視中心、河南晨曦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相關單位聯合拍攝的獻禮脫貧攻堅戰、記錄偉大時代變革的主題電影《駐村第一書記》在河南省人民會堂舉行首映。影片由康紅立擔任編劇、導演,知名演員趙濱、趙成順、於根藝、萇哲濤、李丹翼、底玲衝、張清、巴寧聯合主演。
  • 「我的脫貧故事」用勤勞的雙手創造財富丨貴定縣新巴鎮幸福村村民...
    我叫羅大錢,是黔南州貴定縣新巴鎮幸福村沙坡組的村民。以前,我把自己貧困的原因歸結於沒能成功接替父親的工作,所以經常去「上訪」,向政府要吃要穿。2019年6月,貴定縣委辦駐村工作隊下沉到我們村裡開展工作,同時還明確了一名駐村隊員對我家進行包保幫扶。
  • BBC紀錄片:《中國故事》第一集
    《中國故事》系列紀錄片共6集,由英國廣播公司和美國公共電視網(PBS)聯合製作播出,目標受眾是對中國缺少了解的普通西方觀眾。該系列紀錄片由英國知名歷史學家和電視主持人麥可·伍德擔綱撰稿和主持。本期推送的是該系列第一集。
  • 駐村第一書記的「公車」
    新華社鄭州12月9日電題:駐村第一書記的「公車」新華社記者韓朝陽、馬驍駐村第一書記張書濤開進村的老福特是自家的私車,卻也成了曾莊村鄉親們的「公車」。周日,張書濤離家上山駐村,城裡的子女請他為山上的父母帶衣服。他的老福特成了連接山村與城區的媒介。張書濤是濟源示範區黨工委宣傳部派駐曾莊村的第二任駐村第一書記,2018年6月,他被選派駐村時,第一任駐村書記成富營就對他說,私車就是村裡的公車,捎人帶物是常事。張書濤倒不怕捎人帶物,他擔心的是通往曾莊村的山路不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