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錢,怎麼這麼早啊?天氣冷了,注意身體哦!」「習慣了,沒關係的,馬上就掃好了!」我叫羅大錢,是黔南州貴定縣新巴鎮幸福村沙坡組的村民。以前,我把自己貧困的原因歸結於沒能成功接替父親的工作,所以經常去「上訪」,向政府要吃要穿。2019年6月,貴定縣委辦駐村工作隊下沉到我們村裡開展工作,同時還明確了一名駐村隊員對我家進行包保幫扶。 一開始,我很牴觸幹部來家走訪。在幹部多次走訪後,我們變得熟悉起來。他們給我宣傳政策、開導我的思想,還給我找了一份公益性的崗位——幸福村保潔員。
羅大錢給村裡的綠化公園澆水
也是在駐村隊員和包保幹部的陪同下,我到有關部門了解了相關的政策,查閱了有關的資料,弄清楚了關於父親工作的具體情況,多年「上訪」的心結也終於打開了。以前我一個人,懶,什麼都不想做,現在駐村幹部不但關心我們,而且還帶頭來和我們一起做,什麼都設身處地為我們著想。 大家一起努力,沙坡寨也越來越好,我心裡就想,如果我再什麼都不做的話,自己都覺得羞愧、沒有臉面。而且現在國家政策這麼好,我也要努力靠自己脫貧,光想著靠政府扶持我也不好意思。
羅大錢發展蜂蜜產業,整理自己的蜜蜂箱
起初,駐村幹部來動員我發展養殖,我很樂意,但如果養豬,我家糧食也不夠。後來,駐村幹部幫我出謀劃策,告訴我養蜜蜂簡單方便、投入小,等幾個月就能賣蜂蜜掙錢了。 如今,再來我家的院子裡,大家就會看到我家的「新成員」——兩箱蜜蜂。在幸福村開展「三小工程」發展致富的過程中,我報名申請了發展蜜蜂養殖。
羅大錢和村民一起投工投勞參與打造「思想扶貧點」
在黨員和群眾的帶動下,我從原先不參加村寨活動到現在積極投身參與公益事業,還參與了村寨裡掏溝渠、抬石、打掃衛生、綠化保養。現在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幸福村村寨面貌煥然一新,大家都在踴躍參與和投工投勞。「羅大錢現在可是我們這裡的『名人』呢,勤快、熱心腸,養蜂、當保潔員、打零工,不僅自己的事業搞起來了,而且還經常幫助鄰居做事,特別是幫年紀大的老人們無償搬柴扛草,做家務。」我的鄰居羅國斌看到現在的我,都高興地跟大家說著我的轉變。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虞思滔
編輯 何濤
見習編輯 周睿
編審 王璐瑤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