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楊文軍,是畢節市百裡杜鵑管理區普底鄉慶豐村村民。今年,我種植的10餘畝魔芋喜獲豐收,純利潤收入達到了5萬餘元。
楊文軍收穫新魔芋魔芋採挖的季節到了,最近,我和家人來到魔芋地裡採收一年來辛苦勞作的成果,看著挖出來的魔芋個頭一個比一個大,裝在背簍裡沉甸甸的,心裡說不出的高興。 2013年以前,我還沒有發現種植魔芋這條致富路,那時家裡條件十分困難,四個孩子相繼上學,妻子要照顧孩子讀書,根本騰不出手來掙錢養家。為了撐起整個家庭,我不得不到處打零工補貼家用。自從在2014年被村裡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後,孩子們上學都有了教育補助,壓在我肩上的經濟重擔得以大大減輕。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黔西縣林泉鎮務工,看到當地魔芋收購市場好、效益高,於是有了種植魔芋的想法。當時的我完全沒有種植魔芋的經驗,又缺少技術和啟動資金,搞魔芋種植業對我來說是無疑是一個十分巨大的挑戰,萬一失敗了……我不敢繼續往下想。 得知我有想種植魔芋的念頭,村支兩委的幹部主動上門與我促膝長談,幫助我解決難題。最終在鄉黨委政府和村支兩委的幫助下,我獲得了2萬元的貸款,村支兩委的幹部在採購種子、承包土地、種植技術等方面都對我進行了指導和幫助。2017年我開始嘗試種植魔芋,經營起了6畝魔芋基地,種植規模雖然不大,但卻給我帶來了極大的致富希望。 魔芋是種下地了,但我還是很擔心種植試驗會失敗,只要有空我就會到種植基地除草管護,在我的悉心照料下,魔芋幼苗破圖發芽,茁壯成長,最終獲得了大豐收,畝產達到了3000斤左右,當年就掙到了3萬元的純收入,看到種植試驗取得了成功,我懸著的心也終於落了地。 嘗到了甜頭,今年我開始擴大種植規模,來到大方縣三元鄉承包起了5畝土地參與種植。為了讓魔芋有更高的收益,村支兩委的幹部幫我聯繫到了大方縣蘆笙妹魔芋加工廠,將收購價格直接提到了每斤2.9元,除去成本預計今年的純利潤收入能達到5萬元。 通過自己的努力,日子越過越紅火,我自己脫貧了,也要為村裡的群眾做點力所能及的貢獻,村裡只要有人想種魔芋,我都會毫不吝嗇的向他們傳授種植技術,我的魔芋種植基地每年都要聘用十幾人參與種植和採收,幫助大家增加就業機會,帶動大家致富增收。 如今,我靠自己的雙手「魔」出了幸福日子,成為了村裡的致富能人,能過上今天的好日子,都是因為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心和幫助,今後我將繼續努力,讓自己和村裡老百姓的生活過得更加甜蜜。 通訊員 韓鳴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吳傳娟 整理
編輯 胥芬芳
編審 王璐瑤 韋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