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此為自駕環中國D15天,出行線路:黑龍江大興安嶺塔河十八站鄉 --漠河市漠河鎮北極村,行程:419公裡。遊覽龍江第一灣風景區、北極村。
森林防火重於泰山,每年三月份開始,黑龍江省就進入春季森林防火期。
現在是五月底,我們從進入大興安嶺開始,已經到數個防火檢查登記取通行證了。
早餐後剛從十八站鄉出發,又照例在十八驛站防火檢查站登記,這是木頭搭成的五層瞭望塔。
S209省道水泥路面表面平整但起起伏伏。路過二十二站,這裡有自駕營地和三、四家飯店,這對自駕的人來說是不錯的消息。
蔚藍色的天空沒有一絲雲彩,萬裡無雲反而顯得有些單調。
大興安嶺防火工作細緻到位,除了道路兩側的防火隔離帶、宣傳標語,還有時常見有5L瓶裝水,水質混濁不能飲用,是巡護人員臨時取水點,供緊急情況下隨時取用滅掉小火苗。
雖然是五月份,明顯感到大興安嶺已經風乾物燥,每隔一段距離取水點就看到防火巡查員在值守。
我們一直沿著S209中俄邊境往龍江第一灣方向,道旁的這片白樺樹挺拔俊秀。
度娘說,白樺樹樹幹可達25米高,50釐米粗,有白色光滑像紙一樣的樹皮,可分層剝下來,白樺樹喜歡陽光,生命力強,在大火燒毀的森林以後,首先生長出來的經常是白樺,難怪這幾天都很容易看到成片茂密的白樺林呢。
穿梭在崇山峻岭中,密林擋住了遠眺的視線,道路兩旁其實看不到小時候課本上描寫的大興安嶺廣袤的原始森林,只能憑自己的想像了。
八點五十分進入漠河界,漠河全年「優良」空氣天數達350天以上,被譽為「金雞之冠」上最耀眼的明珠。
一條黑龍江,兩岸好風光,總忘記對面的青山是別國的領土。
遇到防火巡視員張師傅,山東人,父母年輕時候闖關東來到東北。他負責這一片林區,收入不算高,黝黑的臉上能夠讀出風吹日曬的辛苦。
他說,漠河每年只有兩個月夏季,八月下旬氣溫開始下降,冬季最低的時候達到零下53攝氏度,聽著渾身發冷,不要說身處其中了。
在導航指引下我們一路向北,見到距龍江第一灣32公裡的路牌右轉,很快上了烏蘇里淺灘至龍江第一灣江邊13公裡長的具有森林防火、資源管護功能的旅遊專線公路,新修不久的柏油路。
龍江第一灣風景區位於大興安嶺地區圖強林業局施業區紅旗嶺段,門票50元,設有登山人行步道,有一隻「步步高升」的小牌子掛在樹上,激勵遊客登高的勇氣。
木棧道又高又陡,將近一小時歇了好幾次才登到最高處。
欣賞到了黑龍江流經此處江面回流急轉自然形成的「Ω」形大灣,遠遠望去,島上綠樹成蔭,在陽光映照下,小島就像鑲上了金邊的飛碟。
一群中國大媽揮舞著紗巾佔領有利地勢拍了一個多小時的全景照,遊客噓聲一片。
雖然木棧道很陡,可小耳黑一直領跑,爬上又跑下,一路獲贊。
景區小飯店、觀景臺、護欄、環保衛生間等配套設施比較完善。
中餐以後,我們來到漠河縣圖強鎮二十八站林場烏蘇里淺灘風景區。
烏蘇里卡倫淺灘隔黑龍江與俄羅斯相望,有一塊泰山石作為界碑在此矗立,並刻「中國最北點」五個大字。
江邊還立有「北國擎天石」「烏蘇里卡倫淺灘」 石碑,已經初步感受到"北"的氣息了。
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貓」,界碑不遠處的黑土地沙化已經很嚴重,經過化肥的反覆使用,和幾十年前的北大荒肥沃的黑土地已經不是一個概念了。
下午六點左右,到了位於漠河市漠河鎮的北極村,村口設計成北極村旅遊風景區的門樓,村民在嚴格的驗票。
村子不小,一排又一排不是很整齊,都是普通的農家小院,順利找到網上預訂的那一家,庭院用木籬笆圍起,種著一些時令蔬菜,院外路邊可以停車。有的人家還提供免費洗車。
已經晚上7點,太陽還未落山,按照遊覽指示牌,開車到中國最北端的廣場,一塊巨石上刻著愛新覺羅後人寫的「神州北極」四個大字,這是北極村的標誌。
夕陽西下,陽光依舊刺的人睜不開眼,因為北極村日照時間很長,夏季可達17個小時呢。
對岸樹木鬱鬱蔥蔥,界河黑龍江在靜靜地流淌…
作為中國最北的旅遊景區,一路走過去,最北一店、最北農家院、最北客棧比比皆是,就連郵局也冠以中國最北、最美。
在「神州北極」拍照以後,到處去找網上曬的「我終於找到北啦」的石碑,居然沒找到「北」。
太陽很快落山了,只能明天繼續找"北"。
五月底的北極村夜晚寒冷,平生第一次體驗北方的暖炕,燒炕的爐子在外間,燒的是木材,有管道通向裡間,靠近爐子的牆和炕都是熱的。
農家院類似南方的民宿,不同的是和主人同在屋簷下,女主人讓我們把洗好的衣服晾在客廳。
大炕有點硬,沒有想像中那麼舒服,不過熱乎乎的讓人很放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