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露相逢|情感劇評
房子,是我們與家庭成員生活的主要場所,是我們在這座城市的根。擁有一套房子,不僅可以讓我們有了個落腳之地,也可以讓我們獲得一份安全感和歸屬感。因此,買房成為現代年輕人必須要解決的難題,也是阻擋在婚姻大門前最難啃的一塊骨頭。
由孫儷和羅晉主演的電視劇《安家》就是圍繞著房子這個生活必需品展開的,講述了女主角房似錦因為賣房跟客戶打交道所遇到的客戶家庭瑣事以及自身情感的發展故事。在這些買房的人中,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開著一家包子鋪的老嚴夫婦。
老嚴夫婦是十分普通的人,靠經營包子鋪為生。在兒子結婚前夕,老嚴夫婦掏出全部積蓄,花了328萬為兒子在上海全款買了婚房。之後,老嚴夫婦退掉了自己的出租房,帶著行李準備搬到兒子的婚房頤養天年,可是,他們卻被兒子和兒媳婦拒之門外。
在初看《安家》的時候,我一直認為老嚴夫婦老無所依的悲劇都是因為他們養了個不孝的兒子。重看《安家》後,我才發現,老嚴夫婦之所以會老無所依,是因為他們做錯3件事。他們晚年變得悽涼,主要原因在自己身上。
《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有言:「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真正疼愛孩子的父母會嚴厲不失慈愛,會督促、鞭策子女的成長,會讓子女學會獨立,會讓子女擁有謀生的本領。可是,在很多家庭裡,父母對子女的保護過度,溺愛子女,將子女養成了廢物。
老嚴夫婦溺愛兒子,在劇中有明確體現。為兒子全款買房,就是為了不讓兒子承擔還房貸的負擔;兒子要求加兒媳婦的名字,他們雖然不願意,但是還是按照兒子的要求行事;兒子縱容嶽母攆走他們,他們一句為自己理論的話都說不出來。
因為父母的溺愛,所以孩子成為了一個啃老的人,連承擔自己房貸的本事都沒有;因為父母的無底線縱容,所以孩子可以做到向父母提出任何要求不加思考;因為父母的大度,所以孩子可以忽視父母的感受,覺得自己的要求都合情合理。
啃老的子女是如何培養出來的?父母的溺愛佔據主要因素。在孩子看來,反正父母不會捨得讓自己吃苦,自己何必要奮鬥?與其過著兩點一線、極其辛苦的上班生活,還不如在家裡啃老,讓自己過得舒服一點。因此,為人父母者要想讓子女有出息,可以養活自己,就要做到嚴厲不失慈愛。
為了給兒子買房,老嚴夫婦拿出了自己畢生積蓄300多萬塊錢。對靠賣包子為生的他們來說,攢下這筆錢所付出的辛苦難以想像,他們平時肯定過著省吃儉用、起早貪黑幹活的日子。結果,為了給兒子買房,他們毫不吝嗇地掏出了畢生的積蓄。
不得不說,老嚴夫婦做了一個很愚蠢的決定,那就是為兒子全款買房,搭上自己全部積蓄。如果他們態度堅決點,寧可跟兒子翻臉也要為自己留下積蓄,就不會落得老無所依這一步。對父母而言,養老最大的依靠可能不是子女,而是你自己。
把全部積蓄交給孩子,把養老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是一場豪賭。如果你的子女是一個有著感恩之心的孩子,那麼恭喜你,你賭對了;如果你的子女是白眼狼,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那麼你的晚年就會變得十分悽涼。屆時,子女把你當累贅,不願意給你養老,你手裡又無積蓄,也沒有賺錢的能力,養老都沒有了保障。
如果你真的想為自己的孩子分擔一些經濟壓力,就為他們付個首付。房子是他們的,理應由他們承擔房貸。有房貸時刻提醒著他們,他們也不敢荒廢自己的時光。無論怎樣,父母都要為自己留一些錢,為晚年做準備。
為了讓男友的父母在房產證上加上自己的名字,倩倩以自己肚子裡的孩子做要挾,成功在房產證上加名。
實際上,這套房子她真的有資格加名嗎?答案很明顯,沒有。
房子的錢全部是老嚴夫婦出的,與倩倩毫無關係,屬於男方的婚前財產。對女方來說,男方加你的名字是情分,不加你的名字是本分。通過要挾男人父母的方式在房產證上加名,這樣的女人為人自私自利。
面對兒媳婦無理的要求,老嚴夫婦不但沒有意識到兒媳婦糟糕的人品,而且答應了兒媳婦的要求,讓兒媳婦不花一分錢就得到了一半的房產。有了名字作保障,兒媳婦有恃無恐,直接拒絕公婆入住。
父母要知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在談婚論嫁的時候,你要表現出自己的誠意,給予兒媳婦必要的尊重和禮遇,該給的一樣不能少,不該給的也不可以隨意答應。如果你太好說話,就容易給別人好欺負的印象,讓自己處於被動地位。
《安家》老嚴夫婦的結局給父母提了醒,在平時教養孩子的時候,要為他做長遠規劃,讓孩子吃一些必要的苦,讓孩子獨立成長。在孩子長大成人後,父母就要為自己的晚年做打算,不要為孩子付出自己全部的積蓄,以免落得個晚景悽涼的下場。
END.
今日話題:你覺得男方全款買的房子應該加女方名字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