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尊重觀眾的電影——《老無所依》

2021-01-09 MovieLab

《老無所依》

在第80屆奧斯卡金像獎斬獲4項大獎後,《老無所依》儼然成為一部現代經典,影片充滿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引人入勝的情節和標誌性瞬間,但這部電影最重要的地方在於它推動了觀眾參與到故事之中。

動畫導演安德魯·斯坦頓曾在2012年的TED大會裡向聽眾描述了一個在創作《海底總動員》時總結的講故事技巧——「2+2的統一定理」 {1}

「讓觀眾自己拼湊線索,不要直接給他們4,而是給他們2+2,這種無形的線索能讓觀眾時刻關注故事。」——安德魯·斯坦頓

安德魯·斯坦頓

無論是建構角色的細節,還是主題的表達,《老無所依》中隨處可見「2+2的統一定理」,儘管這一技巧是在影片上映5年後才提出,但我們依然可以通過這一方法解讀《老無所依》。

所以本文我想要探討角色的內心和其人格,通過分析他們的選擇和做事的方式來揭示導演科恩兄弟如何在推動劇情的同時,又能讓觀眾去填補空白,參與進故事之中的。

導演喬爾·科恩和伊桑·科恩

首先,引用羅伯特·麥基在《故事》一書中的話:「有效的角色塑造就是可見特質的綜合體,讓角色變得獨一無二的是外表體態、行為舉止、說話風格和性別、年齡、智商、職業、個性、態度、價值觀,甚至還包括他住在哪裡,怎麼樣生活。」{2}

給予《老無所依》這個故事質感的部分來自於角色行動的具體細節,這些細節便是角色塑造的一部分。

《老無所依》

《老無所依》中有三個很明顯的中心人物,觀眾對他們的理解不僅來自於這些角色所做出的選擇,還來自於他們選擇實現目標的方式。

從左至右:莫斯、安東、貝爾

主人公莫斯撞見了一樁失敗的毒品交易時,他意識到錢是在最後一個人的手上,於是決定去找到那個人。這個選擇其實揭示了他的真實性格:莫斯是一個願意為錢冒生命危險的人。

而莫斯追蹤這筆錢的方式也揭示了他的其他性格,影片中我們看到莫斯停下來,環顧四周,平原上一覽無餘,但他還是舉起了雙筒望遠鏡,可是看不到任何跡象,然後放下望遠鏡沉思著,並再次拿起望遠鏡。(如下圖)

莫斯尋找

這個片段能夠讓我們感覺到莫斯生性冷靜且有條理,通過觀察他在這個鏡頭裡的舉動,觀眾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莫斯對這種生死一線的情景並不陌生。並且在這之後的劇情也印證了這一點,因為莫斯是一個越戰退役的老兵。

莫斯

相類似的,當本片的反派安東·齊格出場時,我們就立即看出他的選擇體現了他的真實性格。

安東為了實現目標,毫不介意地奪取他人性命,但正是他殺人的方式,讓這個角色如此令人恐懼。觀眾看到的第一起謀殺,小心謹慎,卻極其暴力。

第二起則顯得如此的禮貌又乾淨,安東抬手連著氧氣罐的管子末端對準男人的額頭,伴隨著刺耳的氣體壓縮聲,隨後就殺死了那位男子。

第一起謀殺

第二起謀殺

安東的行動表明了這個角色對謀殺的十分冷漠,而他的高效更揭示了他有著長期的謀殺史。觀眾不需要任何的背景故事,便知道安東是一個巨大的危險。

安東·齊格

而第三個角色是警長貝爾,他的獨白拉開了影片的序幕,雖然警長貝爾選擇追捕罪犯,但他的行動表明了他的憂慮。

貝爾做事較為謹慎,但實際上是經常猶豫。影片後面貝爾在對話間也不時用冷幽默來掩飾自己的恐懼。

貝爾

相比通過對話描述人物,讓觀眾通過行為了解人物則更有代入感。 這樣一來,其實是安德魯·斯坦頓「2+2的統一定理」的另一種說法或者解釋,向我們展示了人物如何追求目標的細節,更讓觀眾自行判斷這到底體現了些什麼。

但《老無所依》不僅把這種技巧運用在塑造人物形象上,還運用「2+2」來揭示情節。

《老無所依》

在《老無所依》中有好幾個場景沒有直接表現一些重要情節,相反它讓觀眾自己摸索線索推斷到底發生了什麼。

例如在莫斯最初離開汽車旅館時,他拉開了一片帘子向外面望去,並又把窗簾拉上,讓兩層窗簾交疊。起初,這看起來莫斯僅僅是在檢查安全情況,並確保沒有人能夠看到他房間裡面。但隨著劇情發展,當莫斯晚些時候回到旅館時,這一舉措的重要性得以凸顯。

莫斯觀察

計程車緩緩繞過停車場,視角以房間為軸心轉動,兩扇窗簾之間露出了一部分窗戶。如果稍加注意的話,就會知道有人已經進入了莫斯的房間。

儘管沒有任何臺詞直接指出這一點,這兩個動作也僅僅只是故事中的一點,但還有另一個「2+2」的技巧貫穿了整部電影。

莫斯看到窗簾發生變動

在安東·齊格闖入莫斯的汽車旅館房間之前,他脫掉了靴子。最初似乎這只是安東無聲接近房間的一種方式,但後來當安東殺死了賞金獵人卡森·威爾斯時,觀眾才明白這背後還有更多的信息:安東非常擔心自己的靴子是否乾淨。

安東視角看靴子

所以在影片末尾,當安東來殺莫斯的妻子卡拉·簡的時候,觀眾並不確定她的命運走向如何,甚至故事也沒有直接用一場謀殺現場告訴我們答案,而是直接轉向了外景。

前門打開,安東走出來,他一隻手放在門框上依次看著靴子的鞋底。此時,觀眾就只能通過線索去得出答案,達到了「2+2」的效果。(如下圖)

這種類似的地方還有很多,例如貓喝牛奶、搶汽車等等,都沒有直接展現暴力場景,而是讓觀眾腦補。

安東

這個技巧的強大地方,在於它改變了角色的死亡對我們的情感衝擊,謀殺並不是發生在電影屏幕裡,而是發生在觀眾的想像之中。當信息在觀眾的腦海中被綜合處理後獲取,而不是通過對話拼命灌輸的時候,背後傳達的意義則變得更加的強大。

因此《老無所依》最出眾的一點便是它讓觀眾綜合分析信息從而得出故事寓意。

安東結局

《老無所依》是一部十分尊重觀眾的電影,它依賴於鏡頭語言,讓我們把點點滴滴的線索串聯在一起,並通過這種方式要求觀眾參與敘事。

主人公意外而又沒有解釋的死亡挑戰了觀眾對傳統類型電影的固有觀念,而絕對不是簡單模式下能看懂的電影,但這也證明了主動脫離傳統敘事反而能強化故事的含義,並使得《老無所依》成為一個典範。

●參考資料:{1} 《安德魯·斯坦頓:一個偉大故事的線索丨TED Talks》. 視頻源自TED官網;{2} 《故事》,羅伯特·麥基著,周鐵東譯,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1

相關焦點

  • 瓜裡畫電影 |《老無所依》
    哈維爾·巴登扮演的變態殺手一直掌控著劇情的發展節奏, 寡言、冷血、殘酷而理智,可以說塑造了電影史上最經典的反派角色之一。另外,電影的配色是吸引我的一大亮點,乾淨的大色塊相互配合,明暗對比強烈,極具氛圍地把人帶入了那個炎熱、空曠、陽光刺目的西部世界。
  • 從小說到電影:《老無所依》的殊途同歸
    從麥卡錫的小說到科恩兄弟的電影:《老無所依》的殊途同歸    喬爾·科恩和伊桑·科恩兄弟是美國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他們的電影作品獨具特色,情節不落俗套,往往強調命運的某種不確定性。《巴頓·芬克》曾獲1991年法國坎城影展金棕櫚獎。
  • 拉片《老無所依》經典劇作方式
    ▲《老無所依》劇作詳解上▲《老無所依》劇作詳解下在2012年的TED talk中,電影製作人安德魯・史丹頓描述了他稱為2+2的融合理論——不要給他們「4」這個結果,而是給他們「2+2」,即讓觀眾自己去拼湊故事。
  • 經典電影《老無所依》——火色歷史,黑色現實
    作為獨立電影界成功走入主流電影界,並且獲得奧斯卡桂冠的典型人物,科恩兄弟為當代電影注入一種風格獨特的營養液。其對黑色電影和戲劇結合的偏愛,在平時的敘事中突發逆轉和顛覆的後現實主義風格,深入《血迷宮》《冰雪豹暴》《米勒的十字路口》等一系列作品中,《老無所依》恰是此類影片中登峰到極造極之作。
  • 《老無所依》電影賞析
    我想科恩兄弟的《老無所依》就是這個味道吧              影片是在老警長的自述中展開的,對祖輩、父輩執法時連槍都不用帶的時代充滿讚許和緬懷,對當今的一些離奇犯罪確實感到不解與困惑      莫斯有超乎尋常的膽識,有一身美國部隊偵查實戰的本事,了解警察破案的程序,也熟悉殺手的伎倆,他信奉自己的一套,自信滿滿,如他妻子所言,他從不需要別人的幫助,一切都能自己搞定
  • 老無所依?
    叫她來上海住,又因為暈車出不了遠門(一生走得最遠的「遠方」,也無非是200裡外的兒子家)。好在女兒多,偶爾去幾個女兒家住住,又一心掛念著過得不如意的兩個兒子,一邊操心他們過得不好,一邊操心「百年之後」不給她送終……一個鄉下女人雞毛蒜皮的、又被時代遠遠拋下的一生,已經像她的老房子,老無所依,搖搖欲墜。
  • 讀電影 | 《老無所依》:最可怕的是殺手還是命運?
    值此歡度元旦、喜迎新年之際,我們來講一部十分應景的電影 ——《老無所依》。
  • 老無所依——你信奉什麼規則?
    科恩兄弟是美國獨立電影標杆式人物。所謂獨立電影,區分於好萊塢完全以市場為導向的商業電影,游離於主流商業電影體系之外,由電影人獨自籌資拍攝為主,電影中的藝術性和思想性也比一般商業電影更強,這也是獨立電影備受部分人群青睞的原因。電影《老無所依》讓科恩兄弟在奧斯卡出盡風頭,下面從我的角度談論一下這部電影。
  • 年少不懂《老無所依》……再次欣賞深有感觸!
    年少時看不懂《老無所依》……而如今再次欣賞深有感觸!也許有那麼一些電影,開始的平平淡淡,沒有引人入勝的爆發點,甚至有些看不下去,但是卻能深藏在記憶碎片裡!安東《老無所依》雖是我心中一部滿分的精品電影,但有著兩極分化的評價,有一部分觀眾覺得非常經典,可能是新世紀最佳的奧斯卡電影;但也有一部分影迷覺得整部電影看完感覺毫無高潮部分
  • 《老無所依》:最可怕的是殺手還是命運?
    值此歡度元旦、喜迎新年之際,我們來講一部十分應景的電影 ——《老無所依》。影片伴隨著老警長感嘆世風日下、暴力泛濫的旁白聲中,在1980年代的,美國德州寂靜蠻荒的野外緩緩拉開序幕。一個警察逮捕了一個其貌不揚嫌疑人,卻被他用銬著手銬的雙手反殺。這就是臭名昭著的殺手安東·奇哥。
  • 說說奧斯卡經典影片《老無所依》
    在第80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老無所依》斬獲四項大獎,可謂盆滿缽滿,成為那年電影界最大贏家。
  • 電影《老無所依》:世上本沒有壞人
    美國德克薩斯州鄉村,老牛仔Moss在獵殺羚羊時發現幾具屍體,幾包海洛因和200萬現金。Moss決定將毒品和現金佔為己有,想以此改變自己的生活,誰知卻遭到冷血殺手Chigurh的跟蹤和追殺,陷入了逃亡的險境。同時,當地治安官Bell也在對一連串的殺人事件進行調查,並努力保護Moss的安全。
  • 科恩兄弟代表作《老無所依》,勇奪奧斯卡大獎,也飽受爭議!
    奧斯卡一直以來都是電影界的最高獎項之一,但科恩兄弟執導的電影《老無所依》可以說是最讓奧斯卡評委最頭疼的一次,而《老無所依》可以說也是奧斯卡最佳影片中最具爭議性的一部。三位主演《老無所依》是繼《冰血暴》之後,科恩兄弟的另一部廣受好評的黑色幽默劇。
  • 黑色電影《老無所依》背後講述的是人的一生!細節解讀
    影片《老無所依》充斥著小人物命運的不可預知性和顛覆性,最終回歸平淡。普通人由小詭計的失控而走向難逃的厄運。偶然性在情節安排中佔有重要地位,這是許多黑色電影敘事的要點。對小罪行和人性惡的不可控制營造出一種荒誕感。小人物的小犯罪往往引出滾雪球似的大罪行,經常導致雪崩似的殺戮和山洪似的流血。在這種陰鬱、絕望傾向的敘事風格中使用幽默效果,造成多少有些冷酷的黑色幽默,殘酷的玩笑。
  • 《老無所依》其實是一部美國西部文藝復興片
    影片《老無所依》的巨大成功,再次觸動了人們對美國西部文學的關注,影片描述了毒品交易中巨額現款遺留在犯罪現場,有人席捲不義之財溜之大吉,黑道中人喋血追殺。這部驚悚影片,改編自曾獲得普立茲獎的美國文學大師科馬克麥卡錫(Cormac McCarthy)的那部受到極大讚譽的同名小說。
  • 反情節的《老無所依》,虛無主義與隨機性才是它的魅力
    黑色幽默、懸疑探案、荒誕離奇……把這幾個標籤合而為一,科恩兄弟的經典西部片《老無所依》無疑最符合標準。他在撰寫《老無所依》這個故事時,本來就是按照電影劇本來寫的,後來才改為小說發表。電影片名也是書名,老無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en)這個名字源自偉大的愛爾蘭詩人葉芝的詩篇《駛向拜佔庭》(Sailing to Byzantium),是象徵主義詩歌的代表作之一。
  • 青年作家邢之諾:《老無所依》
    老無所依作者:邢之諾/冷逸軒每次我都特意繞出後門,提回很多菜。非我嗜素。而是因那位賣菜老人。他快 80 歲了吧?渾濁的眼,豁牙駝背,裝菜時手腳都在顫抖。沒瞧見他。我想他病了,還是?轉首一瞥。他和他的小車遠遠縮在角落那。長舒口氣。兩鬢蒼蒼十指黑,心憂城管願菜完。黃昏,起風了。
  • 劉端曹|老無所依
    老無所依劉端曹記錄平凡人的平凡生活一夜秋風起,滿山黃櫨紅。秋,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很深了。昨天夜裡兒媳婦特意給李建國加蓋了一床棉花新被,黎明時分,老漢還是被一陣陣寒意凍醒了。人老了,血液流動得慢,特別是腳,冰冷冰冷的。「唉!
  • 【圖片故事】老無所依的人偶荒村
    【圖片故事】老無所依的人偶荒村圖為綾野月美將一個稻草人偶放到路邊。 【圖片故事】老無所依的人偶荒村圖為三個稻草人偶坐在田邊,望著田地。 【圖片故事】老無所依的人偶荒村圖為綾野月美在公交車站裡加入新的人偶。
  • 《老無所依》:如何成為史上最完美變態殺手?
    最近沒更新的主要原因當然是懶,其次是沒有好電影上映。記住,當有綜藝電影上映的時候,請潔身自好,遠離影院。我們還有看不完的好片兒可聊。譬如,科恩兄弟的《老無所依》。這個轉折確實有點生硬,但好歹轉過來了。這倆兄弟,這部片子,都不用多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