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是一枝葫蘆花

2021-02-16 江徐的自留地

友人說,快樂在於過程,在於心中有愛,結果是不存在的。

深以為然。

一旦將結果視為目標,得失心就隨之產生,有得失計較,快樂就會飄忽不定,甚至背道而馳。

今天是農曆七月二十六,馬上白露,雖然還沒正正式式下一場雨,倒也已然秋高氣爽。

在朋友圈發了兩張藍天白雲的照片,說今天的風像海水,舒服得想讓人裸泳。對此,同城的文友留言,表示贊同:真是提高生命品質的風,初秋季節不似春光勝似春光。

提高生命品質。的確如此

——我想在這樣的風裡跳躍,奔跑,蛙泳。

早上起來,將陽臺上的葫蘆花數了數,六十一朵,朵朵已成乾花。也算是放在心上伺候了一個夏季,葫蘆最終沒結一個。

想想有點讓人啞然失笑。

有人說,不用擔心,我會把葫蘆籽和其他一些花草的種子寄給你。

假如,我要的是葫蘆,就會悵然若失,在心中哀嘆一聲,覺得白白辛勞一場。

事實上,沒有失望,一點都沒有,因為它,或者說它們,已經帶給我比葫蘆更好的——過程,希望,陪伴,想像。

而這些,都因用心回報以快樂。

想起來還是去年,同事給了我一隻葫蘆,撂在那裡,一放就是半年多。

有一天,心血來潮,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打開,取出種子,種了。

沒過幾天,希望如同所料又以為未必如同所料的事最終還是得償所願——它破土而出。小小的,就那麼丁點兒大。

但凡小的事物,總是顯得可愛,不論動物,植物,還是人。這一驚喜,讓人感到快樂,感動於種子的力量,生命的神奇。

說實在的,一開始就沒想收穫葫蘆,能夠長出,那是皆大歡喜,沒有長出,也沒關係。不需要它對我說抱歉。

我要的是,在沒有泥土芬芳的地方扶植一位親信,蘊育一點綠色,一點有生機、能呼吸、能成長的玩意兒。僅此而已。

作家王開嶺在文章裡寫,搬了新家,在鬧市,居高層。他迫不及待地寢食難安地想在屋子裡種點兒什麼。

最後,當他終於從廚房搜刮出幾粒辣椒籽,然後「等不到天亮似的」連夜埋進土裡,心裡才感到踏實,才能安然入睡。

對此,我一點兒都不覺得這是在在矯情——精神體質、活在夢裡的人就是這樣——讓醒著的人看著好笑,覺得有意思,又或者莫名其妙。

等我發現的時候,它已經有兩粒小小的葉子長好在那。

然後是每天一點點往上挺,長出一片葉子,又長出一片葉子,又長出一片葉子。

芒種,綠葉片片,在窗口招搖。

立夏,伸出第一根觸鬚,感知更多的光、熱、風、以及關注它的情緒和眼神。

不知它是何時長出第一嘟嚕的莖須,第二嘟嚕的莖須。反正,每一次錯過,每一次錯過之後的發現,總是讓人為之驚喜,為之感動。

過程比結果更吸引人。

趨向比達到更有魅力。

第一朵花苞的長出格外動人,早上還是花骨兒,晚上已綻放,素淡,雅致,花瓣上毛茸茸,像嬰兒的肌膚,開在黃昏暮色中。除了近觀,除了相視,我還能做些什麼呢?

感覺怎麼也看不夠。

花瓣太輕薄,花期也太短,第二天上午,就開始退至透明,然後萎謝。這種透明的形態,讓我想起很多年前,將梔子花瓣浸泡水裡,第二天醒來,它已由瓷白蛻變為透明。也是這樣的透明,也是這樣的讓人感到分離的憂傷。

葫蘆花有雄有雌,雌花才會結出葫蘆。我辨不了孰雄孰雌,只是看著它們一對兒一對兒的開,青春作伴好還鄉的樣子。

沒有蝴蝶飛來,偶爾有一兩隻極細小的蟲子,在葉間跌跌撞撞,也有一個傍晚,有一隻很小的蜻蜓跌落在葉子間。

都是過客。

而我覺得有點對不起這位親信,以至於想拆除玻璃窗,讓光和風、還有雨露直接來愛撫它,在每一個清晨和夜暮裡,甚至有時候會覺得,得種植盆栽實在是一種自私的愛。

快樂在於每一片葉子的長出,每一鬚鬚的嘟嚕,在於每一朵花開又花謝,在於每一次澆灌與凝視,不以葫蘆的有無為轉移。

胡蘭成有一本書,書名很是喜歡——《禪是一枝花》,是將《碧巖錄》一百則公案逐條解明,他希望自己此書寫禪的思想,能有一種風日洒然。翻過一遍,最喜歡的,是南泉禪師指著庭前花,云:時人見此一枝花,如夢相似。

難怪,我見葫蘆開花,倍感親切。

 

相關焦點

  • 葫蘆花
    葫蘆花大都是白色,單片花瓣,柔軟得像糯米麵皮。黃色花心,偶爾有蜜蜂圍著花朵忙碌。葫蘆花模樣單薄,卻能結出大大的葫蘆。嫩葫蘆可炒菜或者做餡。老葫蘆可以做水瓢、面瓢。葫蘆種子可以煮熟當瓜子吃,據說葫蘆籽吃了可以補鈣。在這裡,我說的是大葫蘆。是小時候爬滿院牆的那種大葫蘆。葫蘆不佔地方,那時候家家牆根都種。一棵葫蘆爬滿院牆。
  • 仲夏夜的葫蘆花
    葫蘆花在烈日的映射下閉合著,等待著傍晚時分靜靜地開啟。葫蘆藤已無人搭理,小院內雜草叢生。兒時故鄉的情景一幕幕浮現在腦海中。「葫蘆花,葫蘆蛾,你不吃,撈不著」……美麗的仲夏夜、夢幻般的葫蘆花遊戲漸次清晰了。我閉上眼睛,任由思緒重合在舊時光裡,把往事吟成了一首詩《仲夏夜的葫蘆花》:葫蘆一串墜殘宅,物是人非究可哀。
  • 五毒餅、雄黃酒、葫蘆花……您都知道嗎
    葫蘆花端午節還要做什麼老北京民謠說,「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所以規避五毒要做的事情確實不少。比如貼葫蘆花,貼葫蘆花來避五毒。農曆四月末,有小商販在街上胡同裡叫賣葫蘆花,用紅色的毛邊紙剪成葫蘆的形狀。葫蘆上面還剪出「五毒」的圖案,類似窗花,但是它叫「葫蘆花」。據說,貼著葫蘆花能避「五毒」。一般四月底買回來,五月初一把葫蘆花口朝下,貼在門框上,或者窗戶沿上,表示把五毒的氣給洩了。一直貼五天,到五月初五午時,就是中午11點到1點,把葫蘆花摘下來扔了,這叫扔災兒。
  • 一枝蓮花一枝藕
    一枝蓮花一枝藕一枝蓮花一枝藕,俺從奶奶面前走奶奶問俺什麼人,俺是吃齋行善人叫徒兒來打著燈,開開廟門送善人送到善人哪裡去,西方路上蓮花盆蓮花盆裡蓮花多,初一十五磕頭都有俺嗨嗨佛來佛相應,俺把真經送神前觀 音 經觀音老母坐廟中,朵朵蓮花開的紅佛心照在善人家
  • 什麼是禪?禪的生活是怎樣的?
    有師兄問什麼是禪?這個問題很大,也不好說,如果去百度查,可以搜出很多關於禪的註解,但是我覺得說出來的都不是真禪,這需要用心去體會,去默契。正所謂「大音希聲」,雖然這位師父沒有說什麼,但是我覺得他說的是真禪。再如《金剛經》 中,佛著衣持缽,次第乞已,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這種生活場景的描述,在其它經典中是比較少見的,雖然佛沒有開口說法,但這是在以身表法,如果是真正的利根,看到這一段相信也就明白了。如果去請教禪師,問他們如何修道?什麼是禪?他們可能會說:吃飯、穿衣,或者說吃茶去。
  • 宋代不知名尼姑偶見一枝梅花,寫下28個字,無一生僻令人醍醐灌頂
    我國詩歌史發展這麼多年,可謂是各種類型的詩歌五花八門應有盡有,而這其中有一類很特殊,那就是禪詩。這些詩歌都富含禪理禪味,讓人讀之如當頭棒喝,總能發人深省,就像六祖慧能的五言禪詩《無相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什麼是禪?禪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要參禪?
    林清玄認為忙使人心性浮動,心意不轉,缺少了覺受與觀照的能力,使得這種天生的覺照變得薄脆了,而禪者對生活專一的融入,對現代人因忙而喪失的感受生活的能力很有幫助,只有專一的有一種體驗才能體驗生命中的難得,得其益一剎那,才能得其益一天,才能得其益於一生,這才是人們參禪、修禪的真正意義。
  • 武庚紀:子羽和惡禪同歸於盡,卻被真禪救活
    武庚紀正在熱播中,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子羽和惡禪的最終之戰。子羽雖然是人類,但是他卻是鍊氣術的高手。在和惡禪的戰鬥中,子羽逐漸領悟了新的戰鬥方式,他的戰力也得到了更大幅度的提升。惡禪對自己創造的「小宇宙」非常自信,他以為子羽的最終大招「真炎破天」只是焚燒神元的招數,但是實際上這一招足以要了惡禪的性命。惡禪是真禪的心魔,真禪體內最難受的「一塊肉」就是惡禪,子羽若能將其擊敗,那對惡禪來說也是一種解脫。惡禪本來自信滿滿地準備弄死子羽,可是卻不知道子羽的「真炎破天」能完結自己。
  • 禪的實相之一:禪,可以說嗎?
    禪也如此禪,你能看見嗎?你能聽見嗎?禪的本身你是看不見,也聽不見的,甚至說也說不清楚,但是今天我們還是要嘗試著去說。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還是不可道啊?道,可道,非常道,道是可道的,如果不可道,那古往今來,那麼多人都在講道,傳道、弘道啊,那傳的是什麼,講得又是什麼呢,肯定不是我們普通人理解的那個道。
  • 一禪小和尚走紅,文創產品《每日一禪》來了
    近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聯手一禪小和尚推出的《每日一禪:一禪語錄輕手帳》已在各大電商平臺與實體書店上架,受到了讀者與手帳愛好者的廣泛好評。這次合作,是人民文學出版社首次嘗試將動漫與手帳進行結合,也為人民文學出版社文創部「打破次元壁」提供了新的方向。
  • 每日一味中藥:一枝黃花
    中藥一枝黃花是菊科植物一枝黃花的帶根全草。常誤寫做一枝黃花、一枝黃花等。中醫認為一枝黃花有疏風清熱,消腫解毒的作用和功效。見如複方一枝黃花噴霧劑。別名:常誤寫為一枝黃花、一枝黃花等。來源產地:本品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一枝黃花的全草或帶根全草。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採收飽制:夏、秋間採收。性狀性味莖圓柱形,長70~95cm,上部有分枝。
  • 禪,是一朵花.
    點擊標題下方極簡主義的禪  關注中國禪文藝第一微刊
  • 禪 是自我生命的享受
    鬱郁黃花是禪,凜冽的清風也是禪,禪無所不在(圖片來源:資料圖)禪在今天有巨大的生機,有它巨大的力量,而它的生命力紮根於(借用陽山德韶的一句話)「通玄峰頂不是人間,心外無法,滿目青山」,通玄峰頂——最高頂上,禪從它的立意似乎這樣高高在上
  • 網易雲音樂推出「禪音行動」,啟動「禪音作品徵集計劃」
    網易雲音樂推出「禪音行動」,啟動「禪音作品徵集計劃」       12 月26日,網易雲音樂正式推出「禪音行動」,旨在扶持、推廣中國原創禪音內容和禪音音樂人。
  • 宅久便有禪
    二月25宅不是禪,宅久了卻可以有禪。達摩祖師於少林九年面壁,高峰原妙禪師天目山上獅子巖中三十年閉死關,都是宅的有名公案。九年面壁,什麼事也不作;三十年閉死關,身不出巖洞。可以算是「宅」的極致了吧?當然,達摩祖師、高峰原妙禪師,在「宅」的同時,也證得了「禪」的極致。
  • 被誤解的「一枝梨花壓海棠」
    說起這句「一枝梨花壓海棠」,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了吧,很多人把「一枝梨花壓海棠」理解為瀟灑帥氣的意思呢,我想這大概和周星馳的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這樣一段經典的臺詞有關
  • 聽過達音科的「禪」,我悟了
    然而比SA6更出乎我預料的是,DUNU在2020年還準備了另一個驚喜,也就是本文的主角:ZEN「禪」。首先,「禪」的開箱過程就令人好感頓生。而且「禪」的高頻亮度可以說也是DUNU產品線中較為拔尖的,能量充沛延伸爽利泛音明晰,能量感與質感兼顧到這個水平的高頻出現在4599元的DUNU耳機上,對我而言稱得上驚鴻一瞥,也是自SIAV上頭一次聽到工程機就令我對「禪」興趣濃厚的首要原因。不過若非同舊產品對比哪方面的提升最為顯著,只是評價「禪」自身的話,低頻才是它最大的亮點。
  • 禪門語錄|禪的智慧風光
    禪者的語默動靜,另有一番深意;禪者的生活作息別有一番境界。一個解脫者,有自受用的生活,也有他受用的生活。,最能改變人的氣質;禪是找到我們自己、證悟到我們自己本來面目最好的方法。人間的禪者,悟道不冀望別人,能找到自己,當下即是。──《星雲禪話》知識與悟道不同。知識是從分別識上去認知,悟道是從無分別智體證。禪,也不是從枯坐默守中可以悟得;禪,仍然要經過分別意識到無分別智,才能見性。──《星雲禪話》禪的裡面,沒有大小、長短、好壞,當然禪的裡面也沒有輸贏。
  • 一禪小和尚為什麼那麼火了?一禪小和尚做奶茶了?
    一禪小和尚是網絡動畫《一禪小和尚》的主人公,是一個6歲的小男孩兒,因為被阿鬥老和尚撿起並收養,因此自小在廟裡當小和尚。一禪小和尚是一個善良活潑,聰明可愛的小男孩兒,情竇未開卻對什麼都充滿好奇。一禪小和尚為什麼那麼火?一個是人物形象很可愛,讓人一樣望去,便能記得他們的模樣;二是他們所輸出的內容,很正能量,一語擊中人心,很會抓住用戶重點;三是,寬廣的閱歷,以及人物格局,所說出來的話,總能讓人覺得,高度不一樣了!
  • 師傅舉手投足皆是禪,徒弟模仿練成「一指禪」,做到不如悟道
    師傅舉手投足皆是禪,徒弟模仿練成「一指禪」,做到不如悟道 | 文 青衫文齋禪師接引徒弟時,常用「以勢示禪」的方式,杖打、刀劈、掌摑、腳踢……不一而足。因為,「禪」不是可以用語言來表達的東西。禪,在芸芸眾生中、在大千世界中,禪之奧妙遍布法界虛空,無論用什麼語言來闡釋「禪」都是蒼白無力、言不達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