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是一朵花.

2021-03-02 極簡主義的禪

點擊標題下方極簡主義的禪  關注中國禪文藝第一微刊

文字:鳶尾花    誦讀:竹子   來源:鳶尾花開

禪,是心裡的花朵,只盛開在有緣人的心裡。

一直在想:禪是什麼?是大千世界裡看破紅塵的男女拋去俗世的念想之後的淡泊,還是處在喧囂的人世尋找到的另一種心靈上的安靜?亦或是在平凡的日子裡,能夠讓我們可以放下執念,一心去追求和抵達的彼岸?

我想,這些都是禪,都是禪意。

不管是在紅塵的道場,還是遠離了俗世,如果一個人能夠在萬事萬物之中獲得生命成長的感悟,明白事情的眾多因果關係,看開一些執念,放下一些塵緣,我們就能夠獲得生命不一樣的體驗,也能感悟世界的多元和美好。這樣的生活,不管自己身在何處,都是一種修行,也是一種禪悟。

當塵世的人們厭倦了名利場上的紛爭,開始向內求索生命的安靜與平和,這樣的光陰,已經擁有了禪意,也擁有了對自己生命質量的修行。不管能夠走到何種境界,也不管自己能夠站到哪一個高度,只要你用一顆真誠的心面對邪惡,只要你用恰到好處的善良處理人事,有些事情、有些人和緣分的來過,也就成全了你生命的修行。 

世俗裡的小丑沒有禪意,為柴米油鹽掙扎的人們,心裡裝不下禪意。禪意,是一個人心靈的高度,是經世事變遷之後的淡定和從容,更是一個人走過千山萬水,看過風景之後的眼界和心胸,還是一個人把書讀到一定程度的豐滿和厚重……

禪意,是一個人閱遍繁華三千,依舊悅納生活的美醜,依舊用自己心上的風輕雲淡,解讀不一樣的紅塵。這樣的自己,擁有著與他人不一樣的靈魂,不一樣的高度,不一樣的境界。也就在心中種下了禪,有了不一樣的人生況味。

眼睛裡的高度,是可以看見的煙火,看不見的高度,是一個人的心靈。當一個人不斷走在心靈增加寬度和厚重的路上,這個人已經用每一寸光陰的荏苒,把自己修煉成世俗裡的不俗之人,他們的心也早已脫離了萬丈紅塵。任世俗打磨,任滄桑巨變,依舊會平靜如水,像是候著緣分的歸來,又淡然著所有故事的離開。只是用一種超然物外的心態,守光陰的老去,任花開花落。

有時候想想,當我們的心靈在塵世裡修得圓滿和高度,當我們可以拋去所有的愛恨離愁,只為來過的經歷,或許就可以成為那個看破俗世的人,從此後,淡然著生命的驚喜若狂,不會言及膚淺,更不會張揚,那時,我們就已經破繭成蝶,擁有著禪意的高度。

一朵花開,是一種植物的驚喜,完成了一種生命必然的過程。而若是一個人的心裡也可以盛開成花朵,這盛開的光陰就是恬淡。恬淡的日子裡,就會看見更多的美好,也會遇上更多的花開。而盛開,就像是一種精神世界裡的圓滿,可以說是修行到一定高度的代名詞,也是一個人一直摒棄所有的不好,只留存美好在心中的念想。

禪意,不論時間的長短,不在乎距離的遠近,更不會關乎年齡的多少,只是在你的心裡,悄然綻放。帶給你一些知足、平和,以及流年逝水後的暖暖的情誼。想想,當光陰可以在心裡開出一朵花,這個看見花開的人該是怎樣的一種驚喜呢?是不是也有幸福悄然從指間流淌,是不是歲月靜好,一如生命降臨時那般喜愛和美好呢?

其實,禪意就是恬淡生活裡的幸福,是流年裡的你我安好,是安靜下來做好自己成長並幸福的生活,是一個人心靈的修為,是從青絲走到暮年之後的平和……

今生,當紅塵的你我可以身在紅塵不斷修行,當我們可以身在俗世不忘提升自己的靈魂,我們已然擁有了滿滿的禪意,我們也用心裡的禪,修一世緣分,行走在人生的漫漫長路上…

作者:鳶尾花(yuanweihua00)自由撰稿人。堅持用安靜的文字,蕩漾一池春水的寧靜。用紅塵的煙火,解讀不一樣的詩情和人生哲理。擅長詩歌、散文、雜文的寫作,文字風格婉約、多變。個人散文集《那時,花開》、合集《縱使人生荒涼,也要內心繁華》已出版等。

誦讀:竹子,浙江傳媒學院播音主持專業畢業,原浙江人民廣播電臺文藝臺播音、主持人。微信號bambooking88。

※ 下拉屏幕參與文章評論

出品:極簡主義的禪 ID:chan99mini
轉載須註明出處 

養老雜誌

ID:shoutiao99

中國養老第一微刊

主編:小璞    微信:china_1000

責編:簡月    微信:mini99chan

投稿、合作請加微信:133 3919 9811

▼點「閱讀原文」看往期內容

相關焦點

  • 六祖壇經講話 代序 禪與現代人的生活
    禪的思想,為東西方文化共同接受,因為禪不是甚麼神奇玄妙之理,禪只是一種生活,是大、是尊、是真善美的境界,是常樂我淨的領域。  禪,是人間的一朵花,是人生的一道光明;禪,是智能,是幽默,是真心,是吾人的本來面目,是人類共有的寶藏!
  • 什麼是禪?禪的生活是怎樣的?
    有師兄問什麼是禪?這個問題很大,也不好說,如果去百度查,可以搜出很多關於禪的註解,但是我覺得說出來的都不是真禪,這需要用心去體會,去默契。正所謂「大音希聲」,雖然這位師父沒有說什麼,但是我覺得他說的是真禪。再如《金剛經》 中,佛著衣持缽,次第乞已,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這種生活場景的描述,在其它經典中是比較少見的,雖然佛沒有開口說法,但這是在以身表法,如果是真正的利根,看到這一段相信也就明白了。如果去請教禪師,問他們如何修道?什麼是禪?他們可能會說:吃飯、穿衣,或者說吃茶去。
  • 大明寺尋禪:兩個二十出頭的後生,匆匆披上袈裟,朝聖殿走來
    只是不知有多少問禪的跫音,在衛夫人與張稷父子的古冢邊停留過,也是否如我一樣,心情凝重,心懷敬意?也不知當年王羲之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前來拜謁?可惜我來的太遲,古人遠去的腳步聲,與我相隔數朝風雪,數朝煙雨,還有數簾幽夢。我只是站在古剎高高趐起的簷角下,以心撫禪,感悟生命。
  • 什麼是禪?禪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要參禪?
    林清玄認為忙使人心性浮動,心意不轉,缺少了覺受與觀照的能力,使得這種天生的覺照變得薄脆了,而禪者對生活專一的融入,對現代人因忙而喪失的感受生活的能力很有幫助,只有專一的有一種體驗才能體驗生命中的難得,得其益一剎那,才能得其益一天,才能得其益於一生,這才是人們參禪、修禪的真正意義。
  • 武庚紀:子羽和惡禪同歸於盡,卻被真禪救活
    武庚紀正在熱播中,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子羽和惡禪的最終之戰。子羽雖然是人類,但是他卻是鍊氣術的高手。在和惡禪的戰鬥中,子羽逐漸領悟了新的戰鬥方式,他的戰力也得到了更大幅度的提升。惡禪對自己創造的「小宇宙」非常自信,他以為子羽的最終大招「真炎破天」只是焚燒神元的招數,但是實際上這一招足以要了惡禪的性命。惡禪是真禪的心魔,真禪體內最難受的「一塊肉」就是惡禪,子羽若能將其擊敗,那對惡禪來說也是一種解脫。惡禪本來自信滿滿地準備弄死子羽,可是卻不知道子羽的「真炎破天」能完結自己。
  • 禪的實相之一:禪,可以說嗎?
    禪也如此禪,你能看見嗎?你能聽見嗎?禪的本身你是看不見,也聽不見的,甚至說也說不清楚,但是今天我們還是要嘗試著去說。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還是不可道啊?道,可道,非常道,道是可道的,如果不可道,那古往今來,那麼多人都在講道,傳道、弘道啊,那傳的是什麼,講得又是什麼呢,肯定不是我們普通人理解的那個道。
  • 一禪小和尚走紅,文創產品《每日一禪》來了
    近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聯手一禪小和尚推出的《每日一禪:一禪語錄輕手帳》已在各大電商平臺與實體書店上架,受到了讀者與手帳愛好者的廣泛好評。這次合作,是人民文學出版社首次嘗試將動漫與手帳進行結合,也為人民文學出版社文創部「打破次元壁」提供了新的方向。
  • 禪 是自我生命的享受
    鬱郁黃花是禪,凜冽的清風也是禪,禪無所不在(圖片來源:資料圖)禪在今天有巨大的生機,有它巨大的力量,而它的生命力紮根於(借用陽山德韶的一句話)「通玄峰頂不是人間,心外無法,滿目青山」,通玄峰頂——最高頂上,禪從它的立意似乎這樣高高在上
  • 網易雲音樂推出「禪音行動」,啟動「禪音作品徵集計劃」
    網易雲音樂推出「禪音行動」,啟動「禪音作品徵集計劃」       12 月26日,網易雲音樂正式推出「禪音行動」,旨在扶持、推廣中國原創禪音內容和禪音音樂人。
  • 一首《烏來山下一朵花》太好聽了,經典!
    >烏來山下一朵花- 林玉英詞:丹姆曲:馬新有一位姑娘呀十呀十七八長長的頭髮來眼睛大活潑可愛嬌滴滴嬌呀嬌滴滴烏來山下一朵花多少個有情郎為她著迷多少個有情郎愛呀愛上她不知她身旁是否有個他不知何時花落誰家我對她說話呀說呀說句話她笑我傻瓜呀笑我傻瓜
  • 宅久便有禪
    二月25宅不是禪,宅久了卻可以有禪。達摩祖師於少林九年面壁,高峰原妙禪師天目山上獅子巖中三十年閉死關,都是宅的有名公案。九年面壁,什麼事也不作;三十年閉死關,身不出巖洞。可以算是「宅」的極致了吧?當然,達摩祖師、高峰原妙禪師,在「宅」的同時,也證得了「禪」的極致。
  • 聽過達音科的「禪」,我悟了
    然而比SA6更出乎我預料的是,DUNU在2020年還準備了另一個驚喜,也就是本文的主角:ZEN「禪」。首先,「禪」的開箱過程就令人好感頓生。而且「禪」的高頻亮度可以說也是DUNU產品線中較為拔尖的,能量充沛延伸爽利泛音明晰,能量感與質感兼顧到這個水平的高頻出現在4599元的DUNU耳機上,對我而言稱得上驚鴻一瞥,也是自SIAV上頭一次聽到工程機就令我對「禪」興趣濃厚的首要原因。不過若非同舊產品對比哪方面的提升最為顯著,只是評價「禪」自身的話,低頻才是它最大的亮點。
  • 禪門語錄|禪的智慧風光
    禪者的語默動靜,另有一番深意;禪者的生活作息別有一番境界。一個解脫者,有自受用的生活,也有他受用的生活。,最能改變人的氣質;禪是找到我們自己、證悟到我們自己本來面目最好的方法。人間的禪者,悟道不冀望別人,能找到自己,當下即是。──《星雲禪話》知識與悟道不同。知識是從分別識上去認知,悟道是從無分別智體證。禪,也不是從枯坐默守中可以悟得;禪,仍然要經過分別意識到無分別智,才能見性。──《星雲禪話》禪的裡面,沒有大小、長短、好壞,當然禪的裡面也沒有輸贏。
  • 禪樂 |《戲茶》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
    許多人認為精深淵博的禪,其實在一念之間,在每一個途經的日子裡,在一杯茶中,在一朵花間,在婆娑的世界裡.
  • 一禪小和尚為什麼那麼火了?一禪小和尚做奶茶了?
    一禪小和尚是網絡動畫《一禪小和尚》的主人公,是一個6歲的小男孩兒,因為被阿鬥老和尚撿起並收養,因此自小在廟裡當小和尚。一禪小和尚是一個善良活潑,聰明可愛的小男孩兒,情竇未開卻對什麼都充滿好奇。一禪小和尚為什麼那麼火?一個是人物形象很可愛,讓人一樣望去,便能記得他們的模樣;二是他們所輸出的內容,很正能量,一語擊中人心,很會抓住用戶重點;三是,寬廣的閱歷,以及人物格局,所說出來的話,總能讓人覺得,高度不一樣了!
  • 師傅舉手投足皆是禪,徒弟模仿練成「一指禪」,做到不如悟道
    師傅舉手投足皆是禪,徒弟模仿練成「一指禪」,做到不如悟道 | 文 青衫文齋禪師接引徒弟時,常用「以勢示禪」的方式,杖打、刀劈、掌摑、腳踢……不一而足。因為,「禪」不是可以用語言來表達的東西。禪,在芸芸眾生中、在大千世界中,禪之奧妙遍布法界虛空,無論用什麼語言來闡釋「禪」都是蒼白無力、言不達意的。
  • 一禪小和尚會心靈按摩,一禪奶茶也能滌蕩人心
    《一禪小和尚》自面世以來,一直把雞湯文案以小故事的形式呈現給大家,教會了人們如何更好看待這一個世界,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所遇非良人,不是怨自己倒黴,恨對方無情無義,而是在下一次挑選另一半時,該如何辨別;所交之友非良師益友型,不妨想一想從他們身上能學到什麼,收穫怎樣的教訓;嘆仕途不順,不妨想一想如何做得更好,提升自我……一禪小和尚被譽為心靈按摩大師,當它跨界茶飲,成為【往事若茶】後,也是一杯有溫度的奶茶,能夠滌蕩人心。
  • 禪舞|與禪何關?笙歌亂舞?
    最近突然流行起禪舞,一堆婦女穿著看似仙氣飄飄的衣服在公園草地,河邊,擺出一些姿勢,她們沒有廣場舞那麼喧鬧,穿的白袍,白鞋讓大家一看就覺得是清流,但是看完這個禪舞,貌似沒看出一點禪,看不出和佛法有什麼關係,可能,外行人看起來感覺就是沒有基礎的亂舞,不過這個舞倒是滿足了一部分中老年婦女因懶惰
  • 一禪小和尚語錄勵志,一禪小和尚做奶茶很治癒!
    這是《一禪小和尚》中,阿鬥老和尚對一禪說的話,人生不管如何,始終有它的風景,需要報以一顆赤誠之心對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是做到談何容易?其必將歷經了風浪,就像動漫中的阿鬥老和尚,他的闊達,是歷經千帆後得來的人生感悟與超然物外。因而,每一次看一禪似懂非懂之時,網友們都和阿鬥老和尚一樣,既希望他懂,也不希望他懂。
  • 禪宗的「禪」,究竟是什麼含義?
    歡迎關注——心智玩家:還原人類源頭文化、揭秘重疊結構世界、體驗心智系統轉換在解釋【禪】之前,我們先要對儒學、佛學有個根本的了解。儒學、佛學從根本上來說,是相同的,都是教人轉換心智系統。那麼,在之前的【內思】狀態,在《大學》中稱為:慮,佛教中稱為:禪,禪,就是靜慮的含義。所以,佛教中稱:禪定,先進入禪的【內思】狀態,之後,才是【定】……更多解讀,可去看我的文章在解釋【禪】之前,我們先要對儒學、佛學有個根本的了解。儒學、佛學從根本上來說,是相同的,都是教人轉換心智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