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樂 |《戲茶》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

2021-02-19 音樂療愈

 《音樂療愈》中國最美音樂微刊

今天為大家推薦這首張維良的《戲茶》,選自專輯《茶雨》,鼓點恰到好處,另與弦樂相契合,盡顯「戲」之味。

靈動俊俏,充滿活力的低頻能量,鼓蕩元陽,一派生機,盎然於心,火系音樂,走心,喜上心頭,愁下眉頭。

——壹心

© 點擊上方音樂,聆聽最美音樂

仙山靈草溼行雲,洗遍香肌粉未勻;

明月來投玉川子,清風吹破武陵春。

要知玉雪心腸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

蘇軾的一句「戲作小詩」, 卻把茶的美說得令人心中一動。因此張維良在這首音樂中, 借用了周大風在1960年代, 以浙江民間歌舞《順採茶》、《倒採茶》、《花採茶》、《販茶》、《揉茶》為基礎創作的《採茶舞》第一主題。

重新創編,加深了歌舞的氣息, 讓人聯想採茶女在茶山裡 穿梭遊戲的曼妙身影, 也映影了《佳茗似佳人》的詩意。

全曲以琵琶、古箏、揚琴等彈撥樂器為主, 然後有二胡加入對答, 充滿了活潑自在的氣氛。

節奏有些俏皮、活潑,同時汲取了中國獨特文化中戲曲部分元素,生動地展現了民俗民情,讓人捕捉著仿佛在兒時記憶裡似曾相識的旋律。

許多人認為精深淵博的禪,其實在一念之間,在每一個途經的日子裡,在一杯茶中,在一朵花間,在婆娑的世界裡.

茶香妙音 | 禪意音樂盒

全國統一價:318.00元

結緣價: 268元/臺

長按二維碼 立即購買

| 主編壹心說 | 


音樂療愈 | 原創作品

其他平臺轉載請聯繫主編

免費獲取授權 違者必究

音樂養生

微信號:liaoyuyinyue

新世紀音樂 | 治癒系音樂 | 冥想音樂 | 靈性音樂


長按二維碼3秒,識別二維碼加關注

▼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收藏 茶香妙音禪樂盒

相關焦點

  • 換個角度欣賞蘇軾的絕美茶詩「從來佳茗似佳人」
    他將北苑的核心茶產地壑源(現福建建甌)所制出的頭春第一道試焙新茶,送了一些給這位極度嗜茶的杭州「蘇市長」,並附贈了一首小詩。壑源茶那可是真好,蘇東坡在品嘗後,飄飄欲仙,望著為其煎茶、端茶的美人王朝雲,展開了天馬行空的想像,提筆一氣呵成了一首和詩,也就是蘇東坡著名的茶詩《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茶》:仙山靈草溼行雲,洗遍香肌粉未勻。
  • 電影《從來佳茗似佳人》殺青 進入緊張後期製作
    據悉,由導演尹魯民執導,何藝林監製,楊嵐參演的電影《從來佳茗似佳人》已經拍攝完畢,這部電影是由安徽幕格影業股份有限公司獨家出品,耿經,尹魯民編劇,最終由監製何藝林終審劇本。告知父親正在被合作方楚仟合逼債,李峰為救父親依然決定去深山裡找尋傳說中的野生名茶……  李峰和肖躍躍一起駕車進山,路遇郎浩和趙楠楠的車壞在路上,李峰毫不費力的將車修好,為了報答李峰,郎浩組局一起去玩兒漂流,自此四個年輕人加深了彼此的友誼……  趙楠楠其實是茶葉大師趙家勝的女兒,但為了不讓李峰有心理壓力,故意隱瞞了這層關係,四個年輕人經過自己的努力和一場生死離別,終於找到了傳說中的珍品野生茶,
  • 東坡吃肉還須茶
    蘇東坡創作的散文《葉嘉傳》,以擬人手法,形象地稱頌了茶的歷史、功效、品質和製作等各方面的特色。蘇軾在《葉嘉傳》中塑造了一個胸懷大志,威武不屈,敢於直諫,忠心報國的葉嘉形象。葉嘉,「少植節操」,「容貌如鐵,資質剛勁」,「研味經史,志圖挺立」,「風味恬淡,清白可愛」,「有濟世之才」,「竭力許國,不為身計」,可謂德才兼備。
  • 中國史上,只有他把茶視作佳人,一往情深
    蘇軾不僅是個情痴,還是個茶痴。他把茶看作一代佳人,「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一生對茶一往情深。 創作詩詞要喝茶:皓色生甌面,堪稱雪見羞;東坡調詩腹,今夜睡應休;睡前夢醒要喝茶:沐罷巾冠快晚涼,睡餘齒頰帶茶香;夜晚辦公也要喝茶:簿書鞭撲晝填委,煮茗燒慄宜宵徵;就連出門在外,也要討杯茶喝: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 李白和蘇東坡都愛茶,流傳下來的詩句,不約而同讚美茶的自然之美
    戲作小詩君一笑, 從來佳茗似佳人。在仙境般的高山上, 飄行著的溼雲潤澤著茶芽, 茶人像美人塗胭脂一般將茶葉洗淨, 製成如明月一般圓的茶餅, 詩人在清風吹拂的春天收到新茶, 不由感嘆:這茶雖然表面沒有塗油膏, 但它如此潔白純淨, 它的美好在於內在的品質。
  • 中國『茶』的由來與文化
    相傳遠古時代,我們祖先炎帝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神農氏,因為他教會部落人們耕田種五穀與百果,可是部落人們常常因為亂吃東西而中毒甚至喪命,心裡百感交集,所以他決定自己以身試法,自己嘗百草,第二天一出門後不久就看到樹叢中許多嫩嫩的小綠葉,就採摘品嘗起來,感覺就像在清洗肚子裡的腸胃,非常舒服,就把他放進出門帶的兩個口袋中的一個
  • 品茗品人生 知茶覓知音
    緣起從一開始的茶「痴」白丁,到初入門庭的略知,一路行走中,走過不同的茶園,喝過各種不同種類的茶,喝過無味,更品嘗過好茶;遇到形形色色的人,遇到陌客,更遇到知己。初識茶時,驚於茶的形制,龍井的小魚兒活靈活現,巖茶的巖韻根骨,普洱的圓融緊緻,紅茶的百鍊針針;更震於茶的味道,綠茶的淡然回遠,茶巖的巖骨花香,紅茶的高香甘甜,普洱的糯香悠然,白茶的鮮甘爽滑。如此多的種類,形態,口感,讓人迷戀,正是一入茶門深似海,只因身在茶山中。相知省識茗心賞靈芽。
  • 懷素大師一生鍾愛:禪、茶、苦筍和書法
    作者:曹蘭芳禪、茶、苦筍和書法,懷素一生所鍾愛也。從其留下來的《苦筍帖》可略知其意。《苦筍帖》是懷素寫給朋友的一封信,原文是:「苦筍及茗異常佳,乃可徑來。懷素上。」意思說的是:苦筍和茶這兩樣東西太好了,就請直接送來吧。
  • 茶文化,一壺茶,一首好詩,有幾千年的悠久歷史
    在西漢王褒所寫的《僮約》中,有「武都買茶」「烹茶盡具」等俗語,表明種茶飲茶、賣茶為商品至少有2000年的歷史。隨著普及的引用和推廣,茶葉作為中國的特產,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它在公元800多年中傳播到日本,17個歷史記錄也傳播到歐洲。國家代表「茶」在世界上的單詞都是用中國的「茶」翻譯的。茶文化是文人的傑作。
  • 詩由茶而生,茶因詩而美,確有情到意深之感!
    茶聖陸羽的《茶經》亦有以茶訪友詩「青雲名士時相訪,茶煮西峰瀑布冰。」,宋朝詩人杜子野曾在一日寒夜與友對坐品茗時,歡敘舊情,躍然字裡行間,其詩云「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詩中的竹爐即煮茗用的紅泥火爐。以茶待客,乃古代人情交際的盛禮節。它為友人帶來一種清幽雋永的意境。蘇軾的《寄周安孺茶》介紹了茶的歷史。
  • 十首寫茶詩詞:春茶瑤草碧,花箋茗碗香
    人生如茶,生活如茶。品一杯好茶,度一段美好時光。十首經典的寫茶詩詞,就讓我們一起細細品,慢慢嘗。《臨安春雨初霽》: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 (清)續茶經·第六章 茶之飲(一)
    君不見,鬥茶公子不忍鬥小團,上有雙銜綬帶雙飛鸞。  坡公嘗遊杭州諸寺,一日,飲釅茶七碗,戲書云:「示病維摩原不病,在家靈運已忘家。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侯鯖錄》:東坡論茶:除煩已膩,世固不可一日無茶,然暗中損人不少,故或有忌而不飲者。昔人云,自茗飲盛後,人多患氣、患黃,雖損益相半,而消陰助陽,益不償損也。吾有一法,常自珍之,每食已,輒以濃茶漱口,頰膩既去,而脾胃不知。
  • 北有佳人,南有嘉木
    朗  誦:文   瑰主  編:璐   瑤   圖  片:來自網絡暖暖的午後,瀹泡一壺茶,輕輕悠悠地聽著劉珂矣唱的《潑茶香》,「飄帶引斜陽,掃墨腕底香,共我潑茶人……」,伴著香清悠遠的茶香,不免讓人思緒繾綣,仿若回到了一段舊時光,那時光裡有著茶與旗袍的美好遇見。
  • 【獨家圖片】新化美爆了,渠江源訪茶問禪……
    秋風起,紅葉紅,在水一方佳人香。(譚江平/拍攝)渠江源茶禪一味茶禪一味,意指禪味與茶味,是同一種興味。茶與禪的相通之處,在於追求精神境界的提純升華。淡雅甘醇的紅茶,似賞秋菊春蘭,像有八面來風。不但風雅空靈,而且消食暖胃,讓中秋之夜在茶香中更加愜意陶情,也更加舒適健康。
  • 蘇東坡說:「從來佳茗似佳人.」賈寶玉說:「女兒是水做的.」好茶還須好水養.天下何處水養茶?且看鄭培凱教授縱論「天下第四水」.
    在歷代詩文中,這個蝦蟆口水有不同的稱呼,或稱蝦蟆碚,或作蝦蟆背,甚至簡稱䗫培,其指涉都是扇子峽中突出江中的蛤蟆石。歐陽修寫了《大明水記》(作於慶曆八年,1048)與《浮槎山水記》(作於嘉祐三年,1058)兩篇文章,痛斥張又新,說他假借陸羽之名,編造了所謂陸羽二十種水,與陸羽品鑑名泉好水的標準完全不符。《大明水記》一開頭就說:世傳陸羽《茶經》,其論水云:「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
  • 「天眼圓周「濾」」「茶」顏觀色:一壺好茶敬貴人
    從來佳茗似佳人。蘇軾口中的佳茗之美,在鬥茶大賽上體現地淋漓盡致。133隻茶樣參加鬥茶,李肇星、葉辛、閻維文、韓磊當起了貴州茶的代言人,系列活動一個比一個精彩!想一想,這真是「色香味俱全」。「多投茶、高水溫、快出湯、茶水分離、不洗茶」的「貴州衝泡」方法,保證為你泡上一壺「好茶」。茶敬貴人,更該敬給援鄂歸來的貴人。
  • 十八茶膳雙人足量 homemade 下午茶 另有四道式雙人午餐可選
    佳茗似佳人:十八茶膳的院主黃安希是位日本著名茶人,嗜愛中國本源的茶文化,曾在2001年《婦人畫報》舉辦第一屆全日本茶道比賽中獲得第一名金獎。她的茶藝在日本廣有傳播,獲得「琦麗,清新,流動,自然」的定評。
  • 盤點古往今來各種茶的別稱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稱很多,但「茶」則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寫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義的性質,表示茶葉只是其中一項。 由於茶葉生產的發展,飲茶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頻率也越來越高。
  • 一盞茶讓心禪定
    此刻,異常靜寂。雨悄無聲息地落進了人的心中,擄去塵埃,把一份新綠輕然捧上,在黑夜與白晝之間還原季節最初的清麗,叫人好生喜歡!我不忍心打擾雨的柔情,躲進屋子泡一壺茶,穿行於時光中,將漫捲心事繚繞於茶香中,徘徊眷戀,輕歌曼舞……不知道從什麼時候,喜歡泡上茶去做事情,比如讀書的時候,比如思考問題的時候。清逸,淡泊,舒緩,是茶香中的光陰,愛極了這樣的時光。再堅硬的心,在一壺茶麵前,也會舒展開來,通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