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欣賞蘇軾的絕美茶詩《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茶》
吳斌
續本百家號的上一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與王朝雲的故事》
大家都吃過「東坡肉」吧,而且在吃的時候多數也會順嘴說一句,這蘇東坡發明的「東坡肉」還真是蠻好吃的。事實上真正下廚的是王朝雲,特別是在黃州,蘇軾生活比較拮据的時候,肥肉會比較便宜,王朝雲將肥肉微火慢燉,精心調製成肥而不膩、滑軟香糯的可口菜餚,深得蘇軾喜歡,這就是「東坡肉」的由來。
元祐初年(1086),蘇軾東山再起,回到朝廷工作。據毛晉《東坡筆記》記載,有一天蘇東坡退朝回來,吃完飯後,摸著自己的胖肚子對跟隨著自己散步的幾位女眷說,你們知道我這肚子中都是什麼嗎?一婢女說,都是文章,蘇東坡不以為然。又有一人說是滿腹的經綸,蘇東坡也沒吭聲。輪到王朝雲,來了一句,學士一肚皮的不合時宜。蘇東坡捧腹大笑,贊道:「知我者,唯有朝雲也。」
你想啊蘇軾何等智商,看問題是既深刻又尖銳,每每在朝堂上說出話來都帶著「刺」,不是「不合時宜」還能是什麼,真是被王朝雲一說一個中。
如此「不合時宜」的蘇軾,被排擠那就是難免的了。蘇軾自己也明白這點,乾脆自己開口,要求「下放」到地方任職,離開朝廷這是非之地。你道蘇軾要求去哪裡?要求去的是王朝雲的家鄉杭州。此時還是蘇軾所在的保守一派掌權,因此要求得到批准,蘇軾二度到任杭州,所不同的是,這回是出知杭州,也就是擔任杭州的一把手。
蘇軾這次在杭州可是做了不少利國利民的好事,比如疏浚西湖、建設長提、遍植桃柳等等,為我們留下了桃紅柳綠的美麗「蘇堤」。應該說蘇軾的這些功勞,與聽取了許多王朝雲在耳邊絮叨的「民意」,有著深刻的關聯。與在朝廷不同,在杭州蘇軾是一把手,因此說話可以不要那麼的刻意,這點很對蘇軾的性格,加上生活在王朝雲的家鄉,又順帶討得美人歡心,所以說在杭州是蘇軾一生中相當愜意的時光了。這不,美好輕快的茶詩又來了。
蘇東坡有一位的好朋友曹輔(字子方,泰州海陵人),當時正好擔任福建轉運判官,其職責就包含了北苑貢茶的生產管理與轉運呈送。他將北苑的核心茶產地壑源(現福建建甌)所制出的頭春第一道試焙新茶,送了一些給這位極度嗜茶的杭州「蘇市長」,並附贈了一首小詩。
壑源茶那可是真好,蘇東坡在品嘗後,飄飄欲仙,望著為其煎茶、端茶的美人王朝雲,展開了天馬行空的想像,提筆一氣呵成了一首和詩,也就是蘇東坡著名的茶詩《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茶》:
仙山靈草溼行雲,洗遍香肌粉未勻。
明月來投玉川子,清風吹破武林春。
要知玉雪心腸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戲作小詩君一笑,從來佳茗似佳人。
不好意思,小編牽強地意譯一下這首絕美的茶詩:
在那如仙境一般的茶山上,流動著的白雲悠然飄過,輕輕沾溼了春天嫩綠的茶芽。就像是純美的少女,洗淨了寸寸肌膚,而未施粉打扮般的純粹。如此美妙的少女(喻茶),在明月之夜,乘著微風來到玉川子的身邊。美好得就像是清爽的和風,吹開了杭州的春天。
要知道這少女(喻茶),可是有著冰清玉潔的本質,絕不僅僅是外表的光鮮靚麗。我用這齣類拔萃的美女,來比喻這新茶,所作的這首小詩,您看了可千萬別笑話我。因為自古以來,就有許多愛茶之人與我一樣,認為美好的佳茗,就像是蘭心蕙質的佳人一般。
實在是佩服蘇軾啊,這首絕美的茶詩,豪放清麗得讓人耳目一新,誇張比喻的那是獨具風格。曹輔的原詩早已淹沒在了歷史的洪流之中,不知去向,而蘇東坡的這首和詩,卻成為了極富特色的絕美茶詩,受到歷代文人的追捧。
而在這首詩中閃爍的佳人身影,不是在蘇軾身邊為其煎茶、端茶的王朝雲還能是誰?我們在欣賞蘇軾如此絕美的茶詩之時,是否也要感謝給予蘇軾靈感的,始終追隨著蘇軾的這位蘭心蕙質的王朝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