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毛利小二郎
導讀:數位音樂平臺和「各有所愛」的聽眾給音樂新人帶來無限機會。這是原創音樂人最好的年代,也是原創市場的黃金年代。
民謠方興未艾,嘻哈高熱不退,又一匹音樂「黑馬」衝進了熱歌榜。
7月29日,養成式偶像選秀網綜《明日之子》終極戰第一場,選手毛不易一首原創歌曲《消愁》震驚全場。僅一周,《消愁》憑19萬銷量超越《涼涼》登上酷狗單曲暢銷榜周榜單首位。昨天結束的終極戰第二場,毛不易又出新作:《像我這樣的人》連刷現場人氣指數,上線酷狗後評論秒破999+。
從《成都》到《消愁》,人們終於不再只為巨星吶喊,歌手也不再走捷徑翻唱經典,隨著曲風各異的原創作品相繼面世,看似眾口難調的音樂受眾,實則讓音樂人看到更多希望,分眾化市場已是大勢所趨。
在酷狗,不僅頭部原創音樂人李榮浩的代表作《李白》,以近300萬銷量排名單曲暢銷榜總榜單TOP10,不少新晉音樂人也嘗到了甜頭,比如酷狗旗下5sing原創音樂基地,一年就圈粉40萬的音樂新人VK,平均作品播放量達幾千萬,更在酷狗的流量支持下,頻繁登陸各音樂榜單。
這些曾經被稱作「小眾」的原創音樂人,正在馬不停蹄的刷屏、積粉、賺錢,並在數位音樂平臺的流量作用下,逐漸成為引領音樂產業的中堅力量。
大眾為何聽不膩這些原創音樂?
不飆高音,不耍花槍,編曲也不一定夠時髦,甚至有些原創音樂只是碎碎念的「訴說」,為何還能讓人不自覺去買單,去反覆循環?
QuestMobile近期發布《移動網際網路2017年Q2報告》顯示,國內音樂用戶規模已達6.29億,增長趨於穩定。雖然用戶規模遇到天花板,但近兩年不時「空降」的幾首原創歌曲總能給人驚喜,《成都》、《房間》、《明天不上班》等作品能走紅,主要還是歸功於「接地氣兒」的歌詞。所以,同樣的成功也複製在毛不易的「一杯敬死亡,一杯敬自由」、「像我這樣莫名其妙的人,會不會有人心疼」這幾個扎心的句子。
在《中國好歌曲》的音樂總監安棟看來,這些歌曲的走紅,是因為作品傾注了創作者多年心血和積累,並非流水線上量產出的作品,它更能代表創作者的態度,包含個人故事和情感。所以,這種「人歌合一」產生的強大力量,是能和一線巨星抗衡的。
另外,走心又貼近生活的原創音樂為聽眾帶來情感共鳴,人們在歌詞中發現了自己的樣子,所以圈粉、刷屏也就不言而喻。
但在不久的過去,一度「小眾」的原創音樂容易被大眾誤解,趙雷就曾在登上《我是歌手》後遭遇身邊人不解、指責。但隨著越來越多「原創音樂人」走上電視,公眾觀念的轉變也隨之變化。這些音樂人不再自命清高、畫地為牢,主動走進大眾視野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他們看到了希望。
Jam的《七月上》、JC《說散就散》、齊一的《這個年紀》,這些看似小眾的原創歌曲,在酷狗都是評論過10萬的爆款;在5sing原創音樂基地,回音哥、董貞、幕寒、VK也都是坐擁幾十甚至上百萬粉絲的大V人物,歌曲平均播放量超千萬,是被粉絲敬仰的「大神」。
其實所謂的小眾音樂,都蘊藏著一顆做大眾的心,劉歡曾對此表示好音樂就是為了讓更多人聽到,不管是小眾還是大眾。而任何曾經小眾的事物能走紅成為大眾,基礎一定是「受眾共鳴」。
所以,音樂不一定要用那麼多絢麗的招數,成熟的技法,知名的製作團隊,看似低成本的走心、貼地氣,才能賺得人氣滿盈,收穫不輸主流歌手。
被重塑的數位音樂「蛋糕」 原創音樂分走多少?
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6音樂產業發展報告》,2016年中國音樂產業市場總規模達2851.5億元,較2013年增長了4.73%。其中數位音樂產業達481.2億元,成為繼卡拉OK市場、音樂教育培訓產業之後的第三大市場。截至2016年底,全球共有1.12億付費音樂流媒體訂閱用戶,推動流媒體收入激增 60.4%,數位音樂收入首次佔到50%。
不同於視頻網站內容的「一次性消費」(在優酷花6塊錢買一部收費電影你肯定看一遍就不會再看了),好的音樂內容屬於「頻繁消費」產品,一首歌可以聽很多遍,一張專輯也可以循環播放,這意味著佔領了版權便佔領了用戶時間,有了足夠體量的忠實用戶,在商業化方面便更具備想像力。
2016年7月,酷狗音樂、酷我音樂、QQ音樂三家宣布合併,2017年上半年,TME(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正式成立,並與環球音樂達成獨家合作,正版曲庫擴充至1700萬首,在目前主流的音樂平臺中,TME市場佔有率是最高的。據易觀千帆、艾瑞諮詢發布《2017年6月移動APP TOP1000排名榜單》,酷狗音樂、QQ音樂、酷我音樂繼續佔領數位音樂市場前三名,更在強勢版權支持下,接連打造出爆款數字專輯。據官方數據,2017年上半年鹿晗《Xplore》銷量超過350萬,吳亦凡《6》銷量超過260萬。
發展到2017年上半年,被網際網路重塑的音樂消費,呈現出需求廣、成本低的狀態,雖然打造出不少銷量爆款專輯,但數位音樂市場的蛋糕想要再做強做大,就要繼續探究這穩定的6億用戶消費潛力。顯然,繼續透支消費那20%的一線歌手並不明智,多家平臺開始將目標圈定在原創音樂市場,而在挖掘原創音樂商業價值的嘗試中,酷狗音樂其實很早就搶佔了先機。
酷狗旗下5sing原創音樂基地,是中國最早期開始研究音樂眾籌的商業模式,比如今年年初借著IP大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片尾曲《繁花》,刷爆朋友圈的董貞,就在5sing以原創音樂人身份重新被廣大觀眾認識,她也趁熱打鐵開啟了人生首個全國巡演,同步上線的《貞惜有你十周年紀念專輯》在5sing原創音樂基地超額2倍完成眾籌目標。
在5sing,超額完成眾籌是一種常態,從數字專輯到線下livehouse,這些 「原創音樂」的創作者,藉助5sing實現自己的夢想,並在酷狗音樂的流量支持下被更多的人認識。而酷狗的成功,就在於一手緊緊抓住頭部內容,一手用更精準的技術算法人、工推薦給原創音樂新人機會,讓他們可以在這塊人人爭奪的市場蛋糕中分一杯羹,也讓這塊蛋糕更甜更大。
數字媒體平臺為音樂人插上「翅膀」
雖然越來越多的原創音樂人獲名得利,但一夜成名的渠道也伴隨而來了過渡消費,他們面臨的擔憂,是「生命力不會長久」。對優秀音樂人的持續性推動,和音樂產業鏈的良性發展,依然是整個音樂產業努力的目標。這時,數字媒體平臺就為他們插上可以飛的更遠的「翅膀」。
酷狗近幾年獨家合作多個熱門音樂綜藝,讓觀眾可以持續關注那些從綜藝舞臺「火起來」的音樂人,引導他們去聽歌手的其他作品。從《中國新歌聲第二季》家喻戶曉的選手葉炫清,在酷狗最火的作品並不是節目中唱的《從前慢》,而是她之前為網劇《雙世寵妃》獻唱的《九張機》。讀娛注意到,《九張機》的作曲人周琦早在2011年就入駐了酷狗音樂旗下5sing原創音樂基地,這裡藏龍臥虎了許多如今已經成名的音樂人,例如李玉剛、好妹妹、戴荃、董貞等。
中國的音樂市場,從黑膠到卡帶,從CD到數位音樂,人們獲取歌曲的介質不斷變化,平臺推歌的方式也不斷升級。根據用戶聽歌習慣產生的智能歌單,讓人們聽歌變的省事貼心,但若是過於單一的大數據算法,反而會固化聽眾的音樂視野,反覆聽一類歌曲,不利於新晉音樂人曝光。所以涵蓋了音樂人生活動態、社交互動、直播功能的5sing原創音樂基地,為原創音樂人提供出「自我運營」模式,為他們的長遠發展支了個好招。
在5sing,平臺從不同維度建立歌單、榜單、音樂專欄讓用戶可以從高聚合的音樂內容上認識更多音樂人。而且,不論是頭部藝人還是新晉小生,在這裡都能被賦予合適的推薦位。5sing原創音樂人董貞在接受媒體採訪中表示,5sing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不管你有沒有名氣,只要有優質作品,就能得到推薦,並進而獲取酷狗音樂的流量、資源支持。
原創音樂被推薦到酷狗後,基於用戶聽歌行為的大數據算法——「每日推薦」形成個性歌單,「激活」這些音樂的大眾市場。酷狗新版本的推薦音樂,會最大化分析用戶喜好,做到討好聽眾耳朵的同時,擴大用戶的聽歌範圍,歌手涵蓋主流IP和新晉音樂人,還有不少是滄海「遺珠」,即使是習慣一種曲風的用戶,也會在歌單中找到未知的驚喜。
數位音樂媒體讓音樂市場環境大好,在線音樂已經逐漸打破了流量、功能和版權資源的邊界,而且各平臺都積極推出了扶持原創音樂人計劃。就在近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宣布啟動「音樂人計劃」,旗下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全民K歌、酷狗直播、5Sing六大平臺將從多個維度支持原創音樂人。
在大環境和平臺努力下,如今的音樂人已經不用靠炒話題來博取曇花一現的曝光,而是可以專心創作,這對音樂人來說才是最好的幫助。
*本文為讀娛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