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多家醫院兒科門診爆滿 平均每天6000多人

2021-01-18 華商網

  最近一段時間,西安多家醫院兒科就診患兒出現井噴式增長,門診、住院爆滿,主要為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流感等疾病。

  根據西安市疾控中心監測,隨著氣溫逐漸降低,各種呼吸道傳染病發病進入高峰,據近3年來統計數據顯示,流行性感冒、水痘等12月開始進入發病高峰期。

  門診患兒多 住院排不上

  「學校出現了流感,孩子也被傳染了,最近天天打針,沒想到醫院兒科患兒這麼多,天天擠三四個小時。」12月7日上午,在西安市一家三甲醫院兒科輸液室內,擠滿了上百名患兒和家長,輸液臺、繳費處都排起了長隊,很多新來的患兒找不到輸液的座位,只能坐在樓道裡,把輸液瓶掛在牆上。

  正陪孩子打針的家長王女士說,孩子上初一,前幾天聽說班裡有孩子得流感了,周一放學回家孩子就開始發燒,咳嗽,第二天到醫院確診為甲型流感。

  李女士抱著1歲多的兒子也在打針,因為不舒服,孩子不停地哭泣,李女士和愛人只能一邊拿著輸液瓶一邊抱著孩子轉悠。「孩子也是發燒咳嗽流鼻涕,診斷是支氣管肺炎。」李女士說,最近氣溫不穩定,中午暖和早晚挺冷,加上有霧霾,小區裡生病的孩子多得很。

  「6日送孩子去幼兒園,班裡只有5個娃。」一位家長告訴記者,孩子在碑林區一家幼兒園上大班,從11月開始就陸續有孩子生病請假,聽說有感冒、肺炎、流感,還有腮腺炎、水痘,有的家長為了預防就不送娃上學了。

  多家醫院急調醫生支援門診

  華商報記者近日走訪西安市兒童醫院、省人民醫院、交大一附院、西北婦女兒童醫院、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等多家醫院兒科,處處都是爆滿景象。據了解,從10月底至今,西安市兒童醫院單日最高門診量已達到7000多人次,平均每天都在6000多人次,較往年相比,今年的就診人數特別多,往年全年單日就診人次突破6000並不多,而今年已經持續20多天了,尤其以呼吸哮喘科、普通內科和急診科為最,醫護人員都在連軸轉。門診醫生從早上七點半到診室,很多到晚上十二點才下班,中午不休息,病房醫生也被調過來利用下夜班和倒休時間支援門診。

  「最近流感比較多,甲型和乙型都有,7歲以上孩子流感相對多。」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兒科醫生汪宇說,近期每天兒科門診量達到600多人次,患兒大多是呼吸道疾病,像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流感等疾病。

  針對在校學生群體內容易出現的一個孩子感冒、很快就傳播起來的現象,西安市兒童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兼感染三科主任李亞絨表示,這種可能是流感,傳染性非常強,與普通感冒區別很大。

  如何科學儘早預防兒童呼吸道感染?家長應注重培養兒童經常戶外運動的習慣,加強耐寒鍛鍊;注意兒童日常營養的攝入,多進食蔬菜、水果;儘量少去人群較為密集的地方,出門戴口罩,避免過度疲勞和受涼。常開窗戶,注意室內通風和清潔,勤曬被褥。

  如何區分普通感冒和流感

  普通感冒季節性不明顯,以鼻病毒、冠狀病毒等為致病原。症狀表現一般以鼻塞流涕打噴嚏多見,症狀較輕,一般不發熱,無寒顫。即便是輕中度發熱,也僅僅持續1~2天,除此外無其他併發症。

  流感有明顯的季節性,冬季多發且發病突然,以流感病毒為致病原,發病約5~10天。發燒時多為高熱(39-40℃),可伴寒顫出現,發熱一般持續3~5天,除此症狀外,還伴有頭重頭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畏寒,鼻塞流涕,咳嗽,咽痛,頭痛等,少部分患者出現腹瀉和嘔吐等消化道症狀。嚴重時可引發多器官功能衰竭導致病人死亡。

  對於流感在發病36小時或48小時內儘早開始抗流感病毒藥物治療,首選用藥是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奧司他韋或扎那米韋,對於普通感冒主要是休息及對症處理。 華商記者 李琳

編輯:雷曉娟

相關焦點

  • 寶寶看病別扎堆 西安公布81家醫院兒科門診
    1月14日,西安市衛計委將開設兒科門診的市屬市管醫院信息進行公布,引導合理就醫,有效分流患兒,提高醫療資源利用效率。為做好兒童冬季疾病高發期兒科醫療服務工作,改善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感受,西安市衛計委及時對市屬市管醫院兒科資源進行了統籌,並對部分醫院兒科門急診服務情況進行了督查,強化兒科醫療服務能力。
  • 氣溫驟變致成都多家醫院兒科門診打擁堂!兒保專家支招
    近日,記者走訪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成都市婦女兒童醫院、四川錦欣婦女兒童醫院,發現這三家醫院均門庭若市。另外,針對兒童呼吸道疾病高發,華西第二醫院兒童保健專家還給各位粑粑麻麻們支一招:常見呼吸道感染,咋個進行家庭管理。
  • 武漢多家醫院重啟夜間門診
    昨日,武漢市第一醫院針灸科夜間門診首日開診,短短3小時已有十多位市民前往針灸治療;而在數公裡外的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夜間門診也受到上班族歡迎,不少人下了班前來就診。  連日來,楚天都市報記者走訪發現,曾經一度關停的夜間門診再度重啟,江城多家醫院開始延長門診時間或加開夜檔,為白天無法就醫的患者提供就診方便。
  • 多地醫院兒科「醫生留不住」困境仍存
    記者近期走訪四川、北京、浙江多省後發現,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一些大醫院兒科就診出現常見病患兒數量減少、兒科「遇冷」的情況,但兒科醫生收入低、工作量大、留不住人等「老大難」問題仍存。當前,我國疫情防控轉為常態化,業內人士呼籲,兒科要主動作為,強化「戰時」和「平時」的兩手準備,不斷優化就醫流程,滿足群眾就醫需求。
  • 上班族晚上也可以看病了 武漢多家醫院重啟夜間門診
    原標題:白天忙著上班的市民 晚上可以從容看病了 武漢多家醫院重啟夜間門診武漢亞心醫院夜間門診醫生接診患者 楚天都市報記者王永勝攝昨晚,亞心醫院夜間門診等候就醫的患者武漢市一醫院,醫生在為夜間門診患者拔火罐□楚天都市報記者 劉迅 鄭晶晶 通訊員 喻鉲 呂惠 譙玲玲 餘宇 劉霞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王永勝白天忙工作沒時間
  • 婁星區人民醫院新生兒科專科門診、新生兒科護理門診開診啦!
    ……婁星區人民醫院(婁星區婦幼保健院)為寶寶健康保駕護航,特開設新生兒科專科門診、新生兒科護理門診,並於7月1日正式開診!作為湖南省內首家開展護理門診的縣級醫院——婁星區人民醫院(婁星區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團隊,將從科室選取專科骨幹坐診,為您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專家將對寶寶的健康諮詢、專科護理幹預、PICC維護、出院後的隨訪等問題及時解答。
  • 兒科已超負荷運轉,秋冬季請寶爸寶媽多注意!
    每到秋冬季節,特別是12月前後,不少家有小寶貝的家長神經就有些緊張,因為換季早晚溫差大,孩子很容易生病,而給孩子看病又太難了。專家號總是難求,孩子總是涕淚雙流,家長的心也焦急得要冒油。作為全州危重患兒的搶救中心,西雙版納州人民醫院兒科保持著全天候接診,絕大部分上班族午休的時間,他們在接診;晚餐時間,他們依舊保持門診開放;夜門診更是一直開放到24點。但一到早晚溫差大的換季時節,兒科門急診還是有點「扎不住」,住院部也是爆滿,超負荷運行。州人民醫院兒科住院醫師王嫻說,最近秋冬換季,小孩生病的比較多。
  • 全國流感大爆發 兒科爆滿!接二連三跑醫院不如在家做好這3點
    來源: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各大媒體關於流感爆發,醫院兒科爆滿的新聞報導也層出不窮: 12月4日,河南日報發布題為《冬季流感高發期兒科急診不眠夜》的報導,河南省兒童醫院急診人滿為患。
  • 山大附屬威海市立醫院兒科口腔等門診25日搬新家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連寧燕  25日,山東大學附屬威海市立醫院兒科門診、眼科門診搬遷至11號樓(和平路停車場地上),口腔科、耳鼻喉科、醫療美容科門診搬遷至5號樓(醫院南大門東側)。新設門診面積6300餘平方米,全院門診服務空間較之前擴大至1.5倍。
  • 武漢多家醫院試水「夜間檔」 晚上也能看專家號
    為滿足這部分市民的就醫需求,今年4月起,武漢多家醫院陸續推出「夜間檔」,或增設晚間門診,或將門診時間延長至晚上8時。大半年時間過去,記者探訪發現,市民對晚間門診反響較好,但也存在晚間門診量冷熱不均的情況。隨著就診數量的變化,醫院也計劃對「夜間檔」進行調整。「晚間門診的開設和調整,只有一個原則:既能實實在在滿足患者的需求,又不浪費醫療資源。」
  • 應對寒潮就診高峰 新華醫院兒科門診服務升級
    帶寶貝去醫院看病,大人小孩都不用請假啦!從本月起,新華醫院兒科夜間及雙休日門診服務升級:夜門診實施預約制,雙休日門診專科化,方便患者就醫。新華醫院新升級的夜門診及雙休日門診服務解決了這個難題。2021年1月起,新華醫院夜門診服務服務升級,已覆蓋到全年的夜間實現線上全預約,讓患者就診更便捷,醫生出診更精準。據了解,新華醫院近兩年已經開展了兒內科夜間的照顧門診,兒科特需門診以及皮膚科夜間的特需門診。兒內科夜間的特需門診已經佔到兒內科總的特需門診的30%。
  • 市兒科質控中心開展2020年兒科發熱門診和兒科急診專項檢查
    》(京衛醫〔2020〕49號),強化兒科發熱門診和兒科急診的醫療安全風險管理,完善傳染病防控體系建設,市兒科質控中心高度重視兒科發熱門診和兒科急診醫療安全管理工作,於2020年9月至10月對全市16個行政區的醫療機構(含全市各行政區的婦幼保健院)開展了兒科發熱門診和兒科急診專項檢查,前期調研醫療機構共計48家,實地督導檢查醫療機構29家。
  • 中醫醫院兒科新增三個專病門診
    試試兒科中醫藥特色診療。最近,北京中醫醫院兒科門診新增了「小兒鼻炎-哮喘」「小兒功能性便秘」「小兒厭食」三個專病門診。  此次新增的「小兒鼻炎-哮喘專病門診」傳承了國家級名老中醫治療經驗,將開展兒童肺功能檢查、睡眠監測日間病房等,為患兒量體定方,改善咳嗽、喘息、鼻塞流涕等症狀,促進小兒生長發育。「小兒功能性便秘專病門診」採用中藥內服、穴位敷貼、小兒推拿、中醫理療等多種特色療法。
  • 上海社區醫生去三甲醫院「多點執業」了!從一張名片看上海兒科建設...
    這意味著除了在金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成兒科門診(每周二下午)、兒保門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她還會去被譽為「兒科國家隊」的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坐門診。社區醫生到三甲醫院「多點執業」,這在上海醫療系統是新鮮事,其背後是上海多年力推兒科建設的可喜之變。始於2016年初的上海兒科醫聯體建設到今年迎來第五個年頭。
  • 上海急診發熱門診爆滿!眼下發燒了,到底要不要去醫院?
    上海急診發熱門診爆滿!眼下發燒了,到底要不要去醫院?「急診醫務人員已全員放棄休假了,醫院啟動最高等級預案,原本在家備班的人也已被調集起來。」昨夜今晨,記者連續收到上海多家三甲醫院醫護人員這樣的提示。相關醫生告訴記者,由於冬春季本就是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期,再加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報導,一些懷疑自己得病的公眾也趕來醫院「求排疑」。
  • 杭州市兒童醫院專家下派,新區「專屬」兒科門診來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盛銳近日,杭州市兒童醫院與錢塘新區教衛局重點合作項目——杭州市兒童醫院錢塘新區兒童醫學中心揭牌儀式在白楊街道聞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舉行。杭州市兒童醫院錢塘新區兒童醫學中心設在白楊街道聞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二樓,由杭州市兒童醫院下派專家開設日常門診和定期專家預約門診。
  • 高新區公立綜合性醫院第一家兒童保健門診來啦
    高新區公立綜合性醫院第一家兒童保健門診來啦 2020-11-10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聚焦兒科就醫難:白天黑夜連軸轉,兒科醫生加班累病一片
    近日,楚天都市報記者走訪江城幾家大醫院的兒科門診,並陪兒科醫生一起坐診,體驗他們的辛苦。半天門診變成整天,專家累得病情加重7日上午8時許,武大人民醫院兒Ⅱ科主任姜毅開始了上午的門診。他患上輕微咳嗽,但面對排著長隊的候診家長和孩子,他仍是一臉溫和的笑容。「醫生,孩子在家裡暈倒了……」上午10時許,陳女士抱著5歲的兒子晨晨進入診室,把他放在診療床上。
  • 臨沂市人民醫院兒科門診全面停止使用「醫卡通」
    「一碼在手,全市通用」真正實現醫院就診「零接觸」。電子健康卡前期在我院產科、生殖醫學科使用效果良好,為進一步推進無卡就診新模式,減少交叉感染,臨沂市人民醫院兒科門診將於2020年11月1日全面停止使用「醫卡通」實體卡,請前來就診患者提前領取「電子健康卡」,避免延誤就診。兒科患者如何領取電子健康卡?因實名制要求,請兒科患者家長先領取本人電子健康卡,再通過親情帳戶,關聯患兒的電子健康卡。
  • ——兒科門診上演溫情一幕
    本站訊(黨委宣傳部 烏日娜)12月17日上午,在醫院兒科門診,一位抱著孩子的女士徑直走進主任楊光路的診室,一邊有些激動地說著感謝的話,一邊要把手裡攥著的人民幣塞在楊光路手裡……這一幕讓正在出診的楊光路有些發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