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春富製作的菊花

為慶祝「5·18」國際博物館日,揚州博物館準備了《一花一世界——清代揚州書畫名家作品展》以及《一捻芳華——揚州通草花作品展》兩個精品展覽。昨日上午,記者來到揚州博物館現代藝術館,走進展廳,仿佛步入一座花園。
在館內,紫藤、桃花、杏花、荷花、菊花、梅花等競相綻放,蝴蝶、蜻蜓等紛紛落在枝頭上、花瓣上。這麼多不同種類、不同時節的花怎麼會同時開放?其實,這些是由錢宏才、戴春富、王蘊玉製作的通草花。其中一幅《杏花春雨》,杏花上還點綴了些許「水滴」,在燈光的照射下晶瑩剔透。
對於通草花,揚州人並不陌生,揚州通草花製作技藝於2007年被列入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戴春富先生現為該技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清代揚州的藝菊聞名天下,至現當代,張永壽剪菊、吳硯耕畫菊、錢宏才做菊並稱「揚州三菊」,名滿天下。一幅《不似春光勝似春光》的通草花作品格外引人注目。據介紹,這是1972年錢宏才和戴春富以吳硯耕的畫作為樣稿,研製出的通草菊花掛屏。
本次展覽中,展出了錢宏才先生的三幅通草花作品,分別是菊花、桃花、紫藤花。
另一件紫藤花作品是戴春富先生的,這件作品是紫藤初開時的模樣,不是一串串掛在枝頭。
該展覽將於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當天開幕,無法到現場參觀的遊客可鎖定揚州發布的直播,帶您「雲遊」觀展。
記者 林倩雯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