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國際博物館日」探營通草花絕美綻放!

2020-12-27 揚州網
錢宏才製作的紫藤花

戴春富製作的菊花

《不似春光勝似春光》

為慶祝「5·18」國際博物館日,揚州博物館準備了《一花一世界——清代揚州書畫名家作品展》以及《一捻芳華——揚州通草花作品展》兩個精品展覽。昨日上午,記者來到揚州博物館現代藝術館,走進展廳,仿佛步入一座花園。

在館內,紫藤、桃花、杏花、荷花、菊花、梅花等競相綻放,蝴蝶、蜻蜓等紛紛落在枝頭上、花瓣上。這麼多不同種類、不同時節的花怎麼會同時開放?其實,這些是由錢宏才、戴春富、王蘊玉製作的通草花。其中一幅《杏花春雨》,杏花上還點綴了些許「水滴」,在燈光的照射下晶瑩剔透。

對於通草花,揚州人並不陌生,揚州通草花製作技藝於2007年被列入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戴春富先生現為該技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清代揚州的藝菊聞名天下,至現當代,張永壽剪菊、吳硯耕畫菊、錢宏才做菊並稱「揚州三菊」,名滿天下。一幅《不似春光勝似春光》的通草花作品格外引人注目。據介紹,這是1972年錢宏才和戴春富以吳硯耕的畫作為樣稿,研製出的通草菊花掛屏。

本次展覽中,展出了錢宏才先生的三幅通草花作品,分別是菊花、桃花、紫藤花。

另一件紫藤花作品是戴春富先生的,這件作品是紫藤初開時的模樣,不是一串串掛在枝頭。

該展覽將於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當天開幕,無法到現場參觀的遊客可鎖定揚州發布的直播,帶您「雲遊」觀展。

記者 林倩雯 文/圖

相關焦點

  • 5·18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奇妙夜,江蘇刷館攻略看過來
    5·18國際博物館日來臨之際,江蘇各地博物館推出「夜遊」大餐,刷館不必朝九晚五,看展可以不止館內。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博物館的夜是什麼樣?常州博物館樂•夜——常州博物館專場活動01風雅常博——民樂演奏會5月18日18:00—19:00,20:00-20:3002讀懂常博——策展人講述展覽背後的故事5月18日19:00—20:0003玩在常博——「生命的印記」古生物主題親子活動5月18日19:00-20:00蘇州博物館
  • 5.18國際博物館日,探秘廣州這些小眾又有趣的博物館
    2020廣東旅博會將於9月11-13日在廣州舉國際博物館日定於每年的5月18日,是由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發起並創立的。1977年國際博物館協會為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全社會公眾對博物館事業的了解、參與和關注,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為第一個國際博物館日,並每年為國際博物館日確定活動主題。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廣州作為廣東省的首府,擁有許多全國知名的博物館,各地遊客絡繹不絕前來「打卡」。
  • 5·18國際博物館日|5月15日園林博物館在FM107.3等你
    2020年5月18日我們將迎來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這充分體現了博物館領域對於自身定位和功能的新思考和新認識,更體現了當今世界多元一體,相互尊重、彼此借鑑、和諧共存的文明發展大格局。
  • 「5. 18國際博物館日」 青島嶗山區18家非國有博物館打造別樣文博...
    中國山東網5月18日訊 為迎接第44個「5. 18國際博物館日」,嶗山區圍繞「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活動主題,組織轄區內非國有博物館在有序恢復開放的基礎上,通過室內展覽、 線上直播、親子互動等形式,以多樣化服務方式,倡導更多公眾參與博物館文化體驗。
  • 5·18國際博物館日 太原市民可到博物館尋寶探索未知的奇妙
    走進博物館,在靜謐的文化氛圍中,敬畏之心會油然而生,人們的目光落在或掠過的一件件展品,它們不僅是看得見的文化載體,也是一條看不見的文化長河。在「5·18國際博物館日」期間,更多市民喜歡開啟一段博物館探索之旅,從中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薰陶、滋養,獲得深刻或新鮮的文化體驗。
  • 直播、展覽、文創……「5·18國際博物館日」山東主場活動來啦
    5月18日上午,山東省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主場活動暨「文物山東·岱海同天」直播聯動活動開幕式在山東博物館舉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國際博物館日山東主場活動簡樸而又莊重。系列活動包括:為全省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展覽頒獎;「文物山東·岱海同天」山東省博物館直播聯動、「新文創 新智造」山東博物館文化創意設計活動啟動;《瓷韻——山東博物館藏明清官窯瓷器展》開幕;山東博物館升級改造後的《佛教造像藝術展》、《漢代畫像藝術展》等常設展覽也以全新的面貌迎接觀眾。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
  • 5.18國際博物館日,帶娃聽央視雲講堂!
    2020·5·18 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 走進博物館,站進歷史長河,時常感到一種莊嚴肅穆的力量,這力量讓人覺得自己是那麼渺小,煩惱那麼微不足道。會明白去創造才是進化的通道,會毫不費力地放下我執,勇敢面對各種困擾。 總之,愛上博物館。 2020·5·18,也就是今天你,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
  • 五彩瓷,綻放絕美芳華
    18日,在第十三屆(2020)全國地市新媒體創新發展峰會暨百家網媒總編看株洲大型採訪活動中,總編們在醴陵參觀走訪,感受這座千年瓷都的歷史底蘊和藝術魅力。五彩瓷,綻放絕美芳華在醴陵陶瓷博物館,從漢代陶俑到晉墓陶罐,從扁豆雙禽瓶、五彩鳳尾尊到人民大會堂專用瓷、國家宴會瓷、國家禮品瓷,館內陳列著歷代醴陵陶瓷精品名品,濃縮了醴陵陶瓷產業綿延千年的輝煌歷程。泥與火的淬鍊,藝術與生活的碰撞,古老與現代的交融,演繹五彩華章。一窯藝術品,絕美五彩瓷,名揚神州,風靡世界,綻放芳華。
  • 國內首部自然園藝類紀錄片《花開中國》聚焦通草花
    在第四集《花開中國·菊花》中,揚州的「菊花」亮相,綻放央視。揚州「菊花」央視亮相去年11月,作為《花開中國·菊花》的分集導演之一的鄭浩林,來到揚州,希望在這裡找尋到與菊花有關的故事。在這一集裡,鏡頭對準了揚州通草花和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戴春富以及他的徒弟王蘊玉。
  • 打造別樣文博之旅 青島市嶗山區迎接第44個「5. 18國際博物館日」
    打造別樣文博之旅 青島市嶗山區迎接第44個「5. 18國際博物館日」 2020-05-18 14:20:00來源:央廣網
  • 一年就學會製作通草花,還創新技藝!這是哪路「神仙」?
    ,從零開始學習通草花的製作。就這樣,屈春美和另外兩個零基礎的同事,一起找到戴春富和錢宏仁兩位通草花大師,開始學習通草花製作技藝。但真正見到通草花實物的時候,說實話,內心打起了退堂鼓。」從事平面設計、製作20多年的屈春美,在見到立體的通草花盆栽的時候,一下子傻眼了。「無論是平磨螺鈿還是點螺,都相當於在漆面上作畫,利用線條來表現畫面的層次,但是通草花是立體的,對於整體造型以及縱深感要求更高。怎麼做,我心裡還真沒底。」
  • 國際博物館日丨朝陽帶您「雲端」博物館 「空中」賞文物
    今年5月18日是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朝陽區文旅局在線上舉辦「多樣的朝陽博物館」主題活動,展現朝陽區博物館的多樣性,豐富疫情期間百姓文化生活。活動選取3家具有朝陽特色、朝陽內涵的博物館:北京民俗博物館、北京和苑博物館和北京晉商博物館,以直播接力的形式,於5月18日9:00至13:00,開展線上直播活動。市民可通過央視頻(或央視新聞+)、今日頭條、愛奇藝、新浪微博等平臺,搜索「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進行觀看。北京民俗博物館為直播活動的第一家博物館。
  • 八旬工美大師當「主播」推廣通草花非遺文化
    邱凌 攝揚州網訊 (通訊員 董磊 記者 邱凌) 想必大家都很好奇,能擺進人民大會堂的工藝品通草花究竟長啥樣?怎麼才能做出大師級通草花藝術品?昨日下午,年過八旬的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戴春富首次嘗試網絡直播,向市民推廣通草花技藝。
  • 國際博物館日,帶你見識「世界最大的露天博物館」
    國際博物館日,帶你見識「世界最大的露天博物館」 2020-05-17 1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盡顯大運河文化特色 文創設計展等你來南博打卡| 5·18國際博物館日
    荔枝新聞訊 記者/王慧坤(實習) 奚欣晨   今日,2020年「5·
  • 台州紅塵博物館5月18日正式上線開館!尋找聯合策展人
    4月上旬,台州市博物館聯合台州小地堡向台州市民發起了一場「每個人都有珍藏的寶貝」徵集活動,正在打造的紅塵博物館將於5月18日正式上線開館,屆時,你珍藏的寶貝與紅塵故事將展覽於世。一輪徵集推送請戳優質展品故事將入選紅塵博物館。
  • 聯動直播、新展開展,國際博物館日,山東博物館還有哪些大動作?
    原標題:聯動直播、新展開展……國際博物館日,山東博物館還有哪些大動作?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8日訊 5月18日上午,山東省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主場活動暨「文物山東·岱海同天」直播聯動活動開幕式在山東博物館舉行。
  • 揚州8旬老人身懷絕技,用通草做假花成國禮,傳授技藝不收費
    其實它是一盆地地道道的假花,也正因為它假的惟妙惟肖,才被更多的人大為讚賞,曾作為國禮贈送外國名人。【拍攝於2018年5月。這位老人叫戴春富,今年80歲,是揚州人。他就是身懷這門絕技的老藝人,每當人們向他討教這門手藝時,老人總是很興奮,平時不怎麼說話的他,像是打開了話匣子。
  • 省工藝美術大師送通草花慰問抗疫一線社區人員
    昨天,徐凝門街社區的工作人員收到轄區居民戴老送來的一盆「花」,工作人員用手摸摸花瓣,不可思議地喊起來,「天哪,不是真的花,怎麼做得這麼像?」原來,今年81歲的戴春富是江蘇省通草花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也是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這次送「花」給社區,一是慰勞社區工作人員在抗疫工作中的辛勤付出,二是在社區展示通草花,希望讓更多的人見識通草花,了解通草花。
  • 江蘇揚州通草花,傳承350多年的非遺文化,免費收徒卻無人願學
    不過如果我說,這是用天然植物製作的一盆仿真花,你可能會驚訝不已。沒錯,這就是傳承了350多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江蘇揚州通草花」。然而在塑料製品大行其道的今天,通草花似乎已經失去了它的市場,全國會此技藝的師傅也只有兩個人,傳承後繼無人,讓人感到擔擾與惋惜。寒殘一葉拍攝於江蘇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