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堪的那威亞半島,生活著一群幸福指數爆表的國家。這些沐浴著北極光的國家,往往都是堅強而樂觀的民族。
芬蘭人就是其中的典型,從不張揚,卻熠熠閃光。
1940年的冬天,芬蘭人用他們的勇氣向世界宣告:我就是我,不一樣的雪國。
圖為芬蘭的秋景,為啥要在樹上用那麼多染料啊?(並不是)
大國餐盤上的雪國
1939年8月,《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誕生。納粹主義居然與史達林共產主義締結了婚約。該條約當之無愧獲得「戰前最狗血條約」。在這個條約中,東歐被變成了大國餐盤上的甜點,而芬蘭,作為協議的一部分,其命運,交到了蘇聯手中。
圖為蘇德在東歐的勢力劃分,波蘭:我用德語和俄語問候你們祖宗十八代
作為世界上唯一的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原本就對「腐朽的資本主義世界」心存芥蒂。不論是納粹德國,還是英法美,在蘇聯眼中都是亡我之心不死。
芬蘭與蘇聯有著漫長的國境線,從北極圈到波羅的海。芬蘭以追求「穩穩的幸福」而著稱,但是蘇聯並不信任這個標榜愛好和平的鄰居。
圖為芬蘭軍隊,左邊那個小哥,麻煩你看下鏡頭好伐?
尤其是當這個鄰居的南部國境線距離列寧格勒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公裡時。
現在《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籤訂了,蘇聯雖然暫時避免了與德國的交鋒,但依然清楚距離產生美。所以蘇聯毫不猶豫,開始延伸自己的邊境線。
說幹就幹,蘇聯先後向東歐的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羅馬尼亞以及芬蘭都提出了或多或少的領土要求。
波羅的海三國迫於蘇聯強大的壓力,表示「自願」加入蘇維埃大家庭。
羅馬尼亞經過了一番香菇藍瘦之後,還是將北部的比薩拉比亞地區交給了蘇聯。
圖為蘇聯的擴張,波羅的海三國在被佔領後,「自願」加入了蘇聯
得意洋洋的蘇聯人來到了芬蘭,要求芬蘭交出蘇芬邊界的部分領土。
芬蘭說:我不。
蘇聯認為自己伏特加喝多了,一定是聽錯了,於是又再問了一遍。
芬蘭說:就不。
蘇聯意識到這個小國家很有想法,不如跟我學做菜吧,啊不,不如讓我大紅軍來教你做人吧!
白色芬蘭紅色血
蘇芬戰爭,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爆發的。1939年11月,剛剛入侵了波蘭不久的蘇聯,轉向了北方的小鄰居。
史達林認為芬蘭這是在自尋死路,戰爭會在幾天內結束。蘇軍上下也是一片不屑,認為簡直是一次大炮打蚊子的行動,很多軍官將禮服和紅旗都準備好,等著在赫爾辛基舉行閱兵式時招搖過市。
戰爭是以蘇聯空軍的大規模轟炸開始的。大概是看到了德國閃擊波蘭的方式別具一格,蘇聯進行了拙劣的模仿。但是蘇聯轟炸的,大部分是芬蘭的平民區。大量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在戰爭開始的頭一天就葬身火海。
圖為芬蘭平民在躲避轟炸,右邊那個是大師兄麼?
隨後,蘇聯按照預定方案,開始向芬蘭境內推進,重點進攻芬蘭南部的曼納海姆防線。
圖為蘇芬戰爭時蘇軍的進攻路線,蘇聯:俺們就是人多,咋地吧!
曼納海姆防線,以芬蘭軍總司令命名,是一條沿著蘇芬邊界綿延一百多公裡的防線。蘇聯以坦克和步兵的集團衝鋒,向這條防線發動了進攻。
摧毀它,就等於摧毀了芬蘭人的自信心和尊嚴。
圖為芬蘭的戰爭宣傳畫,恆源祥,羊羊羊!(滾犢子)
大雪紛飛,並不能阻擋蘇軍的高昂鬥志。
但是地雷可以。
蘇聯人並沒有想到,厚重的積雪之下,是芬蘭人連夜埋下的數千地雷。坦克、士兵,在雪花的伴舞下,自由飛翔。倖存下來的蘇軍衝過雷區,卻要在齊腰深的積雪中面對芬蘭人四面八方的問候。這些問候有機槍、手榴彈,以及被稱作「莫洛託夫雞尾酒」的燃燒瓶。相當多的蘇聯士兵完全沒有發現芬蘭人在哪裡,已經前去向列寧同志報到了。
圖為芬蘭軍的防線,芬蘭士兵:你看不到我,看不到我~
蘇軍初步的進攻慘敗而歸。因為芬蘭人已經習慣了在零下30度的酷寒中,穿著白色迷彩,踩著滑雪板,在熟悉的山水間旋轉跳躍閉著眼了。而蘇軍不僅沒有認真了解芬蘭的地形,甚至連軍裝都還是鮮豔時尚的棕色。
圖為蘇芬戰爭中的蘇軍,右邊那個小哥提著便當(並不是)
芬蘭人清楚自己不可能打贏這場戰爭。但是輸,也可以有很多方式。芬蘭人選擇了其中最狠毒的方式來對待侵略者——在戰敗前,讓蘇聯人把血流盡。
於是從1939年12月,到1940年2月間,芬蘭軍隊開始了他們的懲罰行動。
考慮到人數上的差距,芬蘭軍往往是以小股部隊在夜間對蘇軍展開反擊。這些小分隊踏著滑雪板,悄無聲息的在山林間穿行。為了取暖,蘇軍燃起了火堆,等於在夜間大聲告訴芬蘭人:對面的朋友你們好嗎?所以對芬蘭人而言,在晚上找到野生的蘇軍並不是難事。
圖為芬蘭滑雪部隊,我的滑板靴,時尚時尚最時尚
除了小部隊的突襲,芬蘭還派出了比小分隊更小的個體——狙擊手。
大雪覆蓋下的森林和山地,是狙擊手做夢都能笑醒的娛樂場。西蒙·海耶就是那個笑得最久的人。
圖為西蒙·海耶,這不是本山大叔的帽子麼!(重點錯)
這個獵人出生的狙擊手,成了1940年冬天裡蘇軍最大的噩夢。短短三個多月裡,西蒙用他那把老舊的步槍幹掉了超過500名蘇軍官兵。篝火旁、小路上、樹林邊、營地內,處處都有可能成為西蒙的獵場。蘇軍第一次感覺到,在芬蘭,找個安全的角落,做個安靜的美男子,真的好難。
圖為蘇芬戰場的蘇軍,歡迎來到花樣作死大賽,
這位選手正在表演狙擊手面前舞紅旗(並不是)
芬蘭以最強勢的姿態,表達了自己的決心。但是蘇聯最終還是要搶奪屬於它的勝利。
榮譽屬於芬蘭,勝利丟給蘇聯
1940年3月開始,蘇軍以鐵木辛哥為司令,集結了近百萬蘇軍和數千輛坦克,再次對曼納海姆防線發動了進攻。
圖為鐵木辛哥,一休哥的俄國兄弟(並不是)
這時的芬蘭軍隊已經彈盡糧絕。蘇聯終於展現出強大的人力資源優勢,憑藉紅軍如潮水般的衝鋒,攻佔了曼納海姆防線,迫使芬蘭求和。戰爭以芬蘭的戰敗而告終。
圖為蘇軍的進攻,兄弟,你醒醒啊,把黨費交了再說啊!
儘管籤訂了不平等條約,喪失了部分領土,芬蘭卻以自己的行動,贏得了國際社會的掌聲。用邱吉爾的話來說,芬蘭已經為捍衛自由「做了能做的一切。」先後有4萬多芬蘭士兵埋骨於祖國的白雪黑山之間。截止戰爭結束時,芬蘭軍隊的彈藥已經全部告罄。蘇聯用事實證明,自己的士兵確實比芬蘭的子彈多。
圖為蘇軍的裝甲車隊,白色的車,萬一掉進雪裡,會不會找不到了?
(廢話)
作為侵略者的蘇聯,雖然如願以償的拓展了北部的邊境線,但卻幾乎淪為國際社會的笑柄。棕色軍裝在雪地中的作死表現、高唱軍歌然後被打得哭爹喊娘、面對西蒙·海耶時的懵逼,都成為茶餘飯後的熱點話題。高達60萬的傷亡,讓蘇聯總參謀部顏面掃地。
圖為被殲滅的蘇軍裝甲部隊,這是下了「向右看」的口令麼?
蘇芬戰爭看似結束了。但是芬蘭人決心收復故土的熊熊怒火,卻將這個熱愛和平的國家,推向了德國的懷抱。
與其點讚,不如關注
悅讀歷史,我們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