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是構成電影的視聽元素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固定鏡頭和各式的運動鏡頭的相互配合能夠給予電影特有的魅力。諾蘭導演的《蝙蝠俠:黑暗騎士》便是個人覺得鏡頭運用比較好的一部影片。
如果說前作《蝙蝠俠:俠影之謎》還保留著一部分超級英雄片的味道,那麼《黑暗騎士》儼然就是一部犯罪片、警匪片。作為犯罪片,《黑暗騎士》很好地通過各種鏡頭的運用和組接,為觀眾們帶來一場以反派小丑為中心的恐慌舞臺秀。
首先是小丑的初登場。影片一開始便講述了一夥戴著小丑面具的人搶劫黑幫銀行,「小丑」們的對話為觀眾說明了這麼個人物:他們的老大,一個瘋子,臉上塗著嚇唬人的油彩。只有一個人從頭到尾並沒有說話,而且出場時以背影示人,增強了這個人的神秘感。此時用了一個推鏡頭,聚焦到他手中的小丑面具。說明這個人的身份並不簡單。成功搶劫了銀行並幹掉了所有同夥之後,小丑面對敵人的質疑,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鏡頭一切,給到小丑的真容一個特寫——這個瘋狂而病態的形象首次在熒幕前呈現,特寫鏡頭使得小丑臉部的油彩和怪異的五官無比清晰,增強了這一角色給人的壓迫感和恐慌。
要談的第二場戲是小丑獨自會見黑幫並提出交易的情節。前一秒,黑幫們還在討論贓款的處理問題;後一秒,病態的笑聲從畫外傳來,伴隨著笑聲小丑入畫。
然後,在交談的過程中,很有意思的是,每當給到小丑臉部特寫時,鏡頭都在緩慢推進。這代表在黑幫的眼中,小丑越來越具有壓迫感,也代表他說的話在黑幫心中越來越起到震懾的作用。
最後要談的便是膾炙人口的「小丑炸醫院」的橋段——小丑前往哈維丹特所在的醫院,使他徹底墮落為「雙面人」之後,離開前炸了整個醫院。一開始採用了一個跟鏡頭來營造身臨其境感,觀眾的目光跟隨著一名警員走進一個病房,出現了一個並未離開醫院的護士,此時護士轉身,原來是穿著護士裝的小丑。然後再次用跟鏡頭跟隨小丑來到哈維丹特的病房。
對話完畢後,小丑離開了病房,在醫院的走廊處引爆了炸彈。這裡小丑引爆炸彈後馬上出鏡,此處是一個空鏡頭,炸彈從畫面的縱深處開始往外爆炸,隨著背景音樂音量漸漸變大,噴湧的火光使觀眾仿佛身臨其境,加強了緊張感的營造。鏡頭一轉,此時依舊穿著護士裝的小丑已經走出了醫院,醫院在他身後爆炸,忽然爆炸戛然而止,小丑發瘋般按著手中的引爆器,終於引發了大爆炸,他仿佛被嚇到了一般蹦著跳著上車逃走了。
然後下一個鏡頭切了個俯拍的全景,整棟醫院在火光中轟然倒下。值得注意的是,從小丑從醫院出來開始,到他跳上車逃跑為止,這是一個一鏡到底的固定長鏡頭。儘管並沒有人物的對話,也沒有什麼大幅度的動作,但小丑的扮演者希斯萊傑正是因為這一段戲而廣受好評。爆炸的中止並不是事先安排而是意外情況,小丑的出色表演使這一段失誤變成了經典。此處的鏡頭運用也有講究——如果說醫院裡的鏡頭運用是通過營造參與感來製造恐慌,那這一段固定長鏡頭反而給觀眾一種看小丑在舞臺上做滑稽表演的感覺,這樣的處理增強了影片的黑色幽默,也更能反襯出小丑內心的瘋狂和扭曲。
諾蘭導演為我們繪製了瘋狂而富有魅力的小丑,也繪製了這座黑暗的哥譚市,這與他善於利用各種固定或運動鏡頭來布置氣氛是分不開的。正是因為有這樣精彩的恐慌舞臺秀作為陪襯,觀眾們才更能認同並欽佩蝙蝠俠的正義。這樣一部作品,又豈能不是一部好作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