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總崇拜所謂民國四大情書,現在看來,沈從文是深情無措的稚子,魯迅是溫情彆扭的硬漢,朱湘是溫柔委屈的弱書生,徐志摩就是個自以為是的小白臉。
跟朱生豪比起來,他們都差了一個等級啊。
讀沈從文和魯迅可能會會心一笑,尤其會被沈從文的痴情打動,但是還是脫不了對其孩子氣的無奈好笑。
但是看朱生豪的書信,絕對適合在陰冷的冬日夜晚,暖心又更堅定心之所向,情人更是益友。
「在兩人的交往中,更注重的是心靈的相諧,欣賞,而不求佔有,這種心態使得朱生豪可以對宋清如不明朗的態度甚至拒絕安之若素。在蒼茫的人世上,有一個知心朋友的存在,只要一念思及,也是一種溫暖。」
我是先看宋清如的傳記,知道了朱生豪,又因朱生豪的情書,第一次對莎士比亞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一個人筆下的莎士比亞簡直不敢想像。
這位被朋友笑謔為「沒有情慾」的木訥書生,寫起情書來實在是情書中的極品。
「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這兩天我很快活,而且驕傲。
你這人,有點太不可怕。尤其是,一點也不莫名其妙。」
「不要愁老之將至,你老了一定很可愛。而且,假如你老了十歲,我當然也同樣老了十歲,世界也老了十歲,上帝也老了十歲,一切都是一樣。」
「我是,我是宋清如至上主義者。」
「要是世上只有我們兩個人多麼好,我一定要把你欺負得哭不出來。」
「希望你快快地愛上一個人,讓那個人欺負你,如同你欺負我一樣。」
「但願來生我們終日在一起,每天每天從早晨口角到夜深,恨不得大家走開。」
「我實在是個壞人,但作為你的朋友的我,卻確實是在努力著學做好人。」
「我渴望和你打架,也渴望抱抱你。」
「為什麼不來信呢?不是因為氣我吧?我所說過的話都是假的,你一定不要相信我。」
「 聰明人是永不會達到情感的最高度的。」
「心裡不痛快的時候,也真想把你抓起來打一頓才好。」
「風和日暖,令人願意永遠活下去。
……
回答我幾個問題:
1、我與小貓哪個好?
2、我與宋清如哪個好?
3、我與一切哪個好?
如果你回答我比小貓比宋清如比一切好,那麼我以後將不寫信給你。"
「我只願意憑著這一點靈感的相通,時時帶給彼此以慰藉,『像流星的光輝,照耀我疲憊的夢寐,永遠存一個安慰,縱然在別離的時候。
"我愛你也許並不為什麼理由,雖然可以有理由,例如你聰明,你純潔,你可愛,你是好人等,但主要的原因大概是你全然適合我的趣味。因此你仍知道我是自私的,故不用感激我。"
「我願意懂得『永恆』兩字的意義,把悲壯的意義放入平凡的生活裡,而做一個虔誠的人。因我是厭了易變的世事,也厭了易變的自己的心情。」
「我一天一天明白你的平凡,同時卻一天一天愈更深切地愛你。你如同照鏡子,你不會看得見你特別好的所在,但你如走進我的心裡來時,你一定能知道自己是怎樣好法……」
「以前我最大的野心,便是成為你的好朋友;現在我的野心,便是希望這樣的友誼能持續到死時。謝謝你給我一個等待。做人最好常在等待中,須是一個遼遠的期望,不給你到達最後的終點。但是一天比一天更接近這目標,永遠是渴望。不實現,也不摧毀。每發現新的歡喜,是鼓舞,而不是完全的滿足,頂好是一切希望化為事實,在生命終了的一秒鐘。」
"你不懂寫信的藝術,像「請你莫怪我,我不肯嫁你」這種句子,怎麼可以放在信的開頭地方呢?你試想一想,要是我這信偶爾被別人在旁邊偷看見了,開頭第一句便是這樣的話,我要不要難為情?理該是放在中段才是。否則把下面「今天天氣真好,春花又將悄悄地紅起來」二句搬在頭上做帽子,也很好。「今天天氣真好,春花又將悄悄地紅起來,我沒有什麼意見」這樣的句法,一點意味都沒有;但如果說「今天天氣真好,春花又將悄悄地紅起來,請你莫怪我,我不肯嫁你」,那就是絕妙好辭了。如果你缺少這種poetical instinct,至少也得把稱呼上的「朱先生」三字改做「好友」,或者肉麻一點就用「孩子」;你瞧「朱先生,請你莫怪我,我不肯嫁你」這樣的話多麼刺耳;「好友,請你莫怪我,我不肯嫁你」,就給人一個好像含有不得不苦衷的印象了,雖然本身的意義實無二致;問題並不在「朱先生」或「好友」的稱呼上,而是「請你莫怪我……」十個字,根本可以表示無情的拒絕和委婉的推辭兩種意味。你該多讀讀《左傳》。 "
"我並不願自擬為天才(實在天才要比平常人可憐得多),但覺得一個人如幸而逢到一個傾心相交的友人,這友人實在比全世界可貴得多……如果我有希望,那麼我希望我們不死在同一空間,只死在同一時間。"
"我們都是世上多餘的人,但至少我們對於彼此都是世界最重要的人。"
"我想作詩,寫雨,寫夜的相思,寫你,寫不出。"
"我想要在茅亭裡看雨、假山邊看螞蟻,看蝴蝶戀愛,看蜘蛛結網,看水,看船,看雲,看瀑布,看宋清如甜甜地睡覺。"
"我找到了你,便像是找到了我真的自己。如果沒有你,即使我愛了一百個人,或有一百個人愛我,我的靈魂也仍將永遠彷徨著。你是unique(獨一無二)的。我將永遠永遠多麼多麼的歡喜你。"
"要是你真比我大,那麼我從今後每年長兩歲,總會追及你。
"凡未認識你以前的事,我都願意把它們編入古代史裡去。 你在古時候一定是很笨很不可愛的,這我很能相信,因為否則我將傷心不能和你早些認識。我在古時候有時聰明有時笨,在第十世紀以前我很聰明,十世紀以後笨了起來,十七八世紀以後又比較聰明些,到了現代又變笨了。"
"我有沒有告訴過你,有一次我夢見宋清如,她開始是向我笑,笑個不住,後來笑得變成了一副哭臉,最後把眉毛眼睛鼻子嘴巴都笑得變動了位置,最後的最後滿面孔都笑得面目模糊了,其次的最後臉孔上只有些楔形文字,這是我平生所看見的最偉大的笑。我真愛宋清如。"
"我願意捨棄一切,以想念你終此一生。
「阿姐:
不許你再叫我先生,否則我要從字典中查出世界上最肉麻的稱呼來稱呼你。特此警告。」
「酒面撲春風,淚眼零秋雨,過了別離時,還解相思否。」
「你總有一天會看我不起,因為我實在毫無希望,就是胡思亂想的本領,也比從前差多了。」
「我不很快樂,因為你不很愛我。但所謂不很快樂者,並不等於不快樂,正如不很愛我不等於不愛我一樣。」
「我愈是成為博愛的自我,我愈是發瘋地仇視它。」
"對於你,我希望你能鍛鍊自己,成為一個堅強的人,不要甘心做一個女人(你不會甘心於平凡,這是我相信的),總得從重重的桎梏裡把自己的心靈解放出來,時時有毀滅破舊的一切的勇氣,耐得了苦,受得住人家的譏笑與輕蔑,不要有什麼小姐式的感傷,只時時向未來睜開你的慧眼,也不用擔心什麼恐懼什麼,只努力使自己身體情感各方面都堅強起來,我將永遠是你的可以信託的好朋友,信得過我嗎? "
「每天每天你讓別人看見你,我卻看不見你,這是全然沒有理由的。 」
"總之你是非常好非常好的,我活了二十多歲,對於人生的探討的結果,就只有這一句結論,其他的一切都否定了。當然我愛你。 "
"不要自尋煩惱,最好,我知道你很懂得這意思。但是在必要的時候,無事可做的時候,不那樣心裡便是空虛的那樣的時候,何不妨尋尋煩惱,跟人吵吵鬧鬧哭哭氣氣都好的,只不要讓煩惱生了根。
」只有你好像和所有的人完全不同,也許你不會知道,我和你在一起時較之和別人在一起時要活潑得多。與舉世絕緣的我,只有你能在我身上引起感應。 "
「傻瓜,我愛你。」
"在此刻,我們的處境很有些相仿,我們的家庭方面都在盼望我們趕快結婚,而我們自己都在託辭敷衍著。關於我自己,我抱著不結婚的理想,少說些也已有五六年了,起初還只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的詩意的想頭,伴著對於現社會婚姻制度的不滿,而近年來生活的困苦的暗影更加強了我的決心。姑母他們以為我現在不願結婚是有所期待,或者因為嫌現在收入菲薄,要等經濟方面有恃無恐後再說,因此倒是相當地嘉許我。但我如說出永遠不結婚的話來,她們便要說我是傻子,而且也不肯相信(按照我們的道德的邏輯,你不娶妻生子,父母生下你來做甚麼?……),然而我自己相信我是聰明的,雖然未免偷懶規避了『人生的義務』……關於你,那麼似乎你的理由只是怕和平常女人陷於同樣命運之故,然而這並不是怎麼充足的理由,因為命運的平凡不平凡和婚姻並無絕對的關係,真是一個能夠自己有所樹立的女子,那麼雖結了婚也不妨害她為一個不平凡者。不然的話,你能說一般的獨身婦人比結婚者的命運更可傲些更幸福些嗎?多分是反而更悲慘些……"
「好像是你,又好像是別人,把一些專職的女巫帶到了我這裡。像說胡話一般,我反覆地念叨著兩個字,我和你。」
「我想婆婆,婆婆一定不想我。」
「我寬宥你過於皇上的大赦,當你嬌嗔過分等等時,我寬宥你像重複追問之人的不明白。
——我對你的態度」
「今天宋清如仍舊不給信我,我很怨,但是不想罵她,因為沒有罵她的理由。
今天中午氣得吃了三碗,肚子脹得很,放了工還要去狠狠吃東西,誰教宋清如不給信我?"
"寫一封信在你不過是絞去十分之一點的腦汁,用去兩滴眼淚那麼多的墨水,一張白白的信紙,一個和你走起路來的姿勢一樣方方正正的信封,費了五分鐘那麼寶貴的時間,貼上五分大洋吾黨總理的郵票,可是卻免得我食不甘味,寢不安席,無心工作,悲觀厭世,一會兒恨你,一會兒體諒你,一會兒發誓不再愛你,一會兒發誓無論你怎樣待我不好,我總死心眼兒愛你,一會兒在想像裡把你打了一頓,一會兒在想像裡讓你把我打了一頓,十足地神經錯亂,肉麻而且可笑。你瞧,你何必一定要我發傻勁呢?就是你要證明你自己的不好,也有別的方法,何必不寫信?因此,一、二、三,快寫吧。"
"說,願不願意看見我,一個禮拜之後?……讓我再做一遍西湖的夢吧,靈峰的梅花該開了哩。你一定來閘口車站接我,肯不肯?我帶巧格力你吃……"
"有閒生活和齷齪的小弄崎嶇的街道,都是我所不能愜意之點。但(蘇州和常熟)兩地山水秀麗,吃食好,人物美慧,都是可以稱美的地方。如果兩地中我更愛常熟,那理由當然你明白,因為常熟產生了你。"
「今天我有點憂鬱,我以你的思憶怯去一切不幸的感覺。」
「大半段的生命已經這樣完結了,怎麼還經得起零星的磨蝕呢?」
「 我心裡很苦,很抑鬱,很氣而不知要氣誰,很委屈而不知委屈從何而來,很寂寞,生活的孤獨並非寂寞,而靈魂的孤獨無助才是寂寞。我很懂得,寂寞之來,有時會因與最好的朋友相對而加甚。實際人與他朋友之間,即使是最知己的,也隔有甚遙的途程,最多只能如日月之相望,而要走到月亮裡去總不可能,因為在稀薄的大氣之外,還隔著一層真空。所以一切的友誼都是徒勞的,至多只能與人由感覺而生的相當的安慰,但這安慰遠非實際的,所謂愛僅是對影子的追求,而根本並無此物。人間的荒漠是具有必然性的,只有苦於感情的人才不能不持憧憬而生存。願你快樂,雖我的祝福也許是無力而無用的。 」
"……我們的性格並不完全一致,但盡有互相共鳴的地方。我們的認識雖是偶然,我們的交契卻並非偶然。憑良心說,我不能不承認你在我心目中十分可愛,雖我對於你並不是盲目的讚美。我們需要的是對於彼此弱點的諒解,只有能互相諒解的人,弱點才能變得並不可靠,甚至於反是可愛也說不定。
除非我們在自己心理的矛盾下掙扎著找不到出路,外觀的環境未必能給我們的靈魂以任何桎梏。"
「 我想像有那麼一天,清如,我們將遇到命定的更遠更久長更無希望的離別,甚至於在還不曾見到最後的一面,說一聲最後的珍重之前,你就走了,到不曾告訴我知道的一個地方去。你在外面得到新奇和幸福,我則在無變化的環境裡維持一個碌碌無奇的地位。那時我相信我已成為一個基督教徒,度著清淨的嚴肅的虔敬的清教徒的獨身生活,不求露頭角於世上,一切的朋友,也都已疏遠了。終於有一天你厭倦歸來,在歡迎你的人群裡,有一個你幾乎已不認識了的滄桑的面貌,眼睛,本來是乾枯的,現在則發著歡喜的淚光,帶著充滿感情的沉默前來握你的手。你起始有些愕然,隨即認識了我,我已因過度的歡喜而昏暈了。也許你那時已因人生的不可免而結了婚,有了孩子,但這些全無關係,當我醒來的時候,是有你在我的旁邊。我告訴你,這許多年我用生活的虔敬崇拜你,一切的苦難,已因瞬間的愉快而消失了,我已看見你像從夢中醒來。於是我死去,於你眷舊的戀念和一個最後最大的靈魂安靜的祝福裡。我將從此繼續生活著,在你的靈魂裡,直至你也死去,那時我已沒有再要求生存的理由了。一個可笑羅曼斯的構想嗎? 」
「我知道寂寞是深植在我們的根性裡,然而如果我的生命已因你而蒙到了祝福的話,我希望你也不要想像你是寂寞的,因為我熱望在你的心中佔到一個最寶貴的位置。我不願意有一天我們彼此都只化成了一個記憶,因為記憶無論如何美妙,總是已經過去已經疏遠了的。你也許會不相信,我常常想像你是多麼美好多麼可愛,但實際見了你面的時候,你更比我的想像美好得多可愛得多。你不能說我這是說謊,因為如果不然的話,我滿可以僅僅想憶你自足,而不必那樣渴望著要看見你了。」
"心裡說不出的惱,難過,真不想你這樣不了解我。我不知道什麼叫作配不配,人間貧富有階級,地位身份有階級,才智賢愚有階級,難道心靈也有階級嗎?我不是漫然把好感給人的人,在校裡同學的一年,雖然是那樣喜歡你,也從不曾想到要愛你像自己生命一般,於今是這樣覺得了。我並不要你也愛我,一切都出於自願,用不到你不安,你當作我是在愛一個幻象也好。就是說愛,你也不用害怕,我是不會把愛情和友誼分得明白的。我說愛,也不過是純粹的深切的友情,毫沒有其他的意思……如果我是真心的喜歡你(不懂得配與不配,你配不配被我愛,或我配不配愛你),我沒有不該待你太好的理由,更不懂得為什麼該忘記你。我的快樂即是愛你,我的安慰即是思念你。你願不願待我好則非我所願計及。"
原文連結: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6989753/
朱生豪(1912~1944)
著名的莎士比亞戲劇翻譯家、詩人。1912年2月2日生於浙江嘉興的一個破落的商人家庭,幼失父母,生活貧苦。卒於1944年12月26日。1929年入杭州之江大學,主修中國文學,同時攻讀英語。具有很高的文學素養、英語水平和翻譯能力。1933年到上海世界書局任英文編輯。有感於當時中國沒有一個完整的莎士比亞戲劇全集譯本,決意用業餘時間翻譯一部明白曉暢、忠實原文意趣的散文體莎士比亞全集。但他這一工作在舊社會惡劣條件下,備受挫折。1937年「八·一三」事變,他已譯出的喜劇9種和多年苦心搜集的資料全部毀於炮火。1939年上半年,他在《中美日報》編寫短評,宣傳抗日,莎劇翻譯不得不暫時停頓。1941年日寇佔領上海,他再度失業,在經濟狀況極端困難的情況下,重譯毀於炮火的喜劇。1943年回到嘉興老家後閉門不出,全力翻譯莎劇。到1944年上半年,他克服難以想像的困難,以驚人的毅力,譯出莎士比亞全部劇作37部中的喜劇13部、悲劇10部、傳奇劇4部和歷史劇4部,共31部,唯有歷史劇中《理查三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上中下)、《亨利八世》6部尚缺。大功垂成,而他的病情已發展為結核性肋膜炎及肺結核、腸結核的併發症,終於1944年12月26日長辭人世,年僅32歲。朱生豪的翻譯態度嚴肅認真,以「求於最大可能之範圍內,保持原作之神韻」為其宗旨。譯筆流暢,文詞華麗。他所譯的《莎士比亞戲劇全集》是迄今我國莎士比亞作品的最完整的、質量較好的譯本。
朱生豪與宋清如
——採訪宋清如先生札記
範笑我
我是1989年秋天開始與宋先生接觸交往的。有一天,一位朋友帶我去拜訪她,談起朱生豪留存的數百封信。宋先生說:「那是我與生豪兩個人的情愫,不準備發表。將來把它燒掉。」我聽了之後覺得如果燒掉那太可惜了。我想:「我一定要使這些信出版,至少要勸宋先生放棄這種想法。」至此,我每隔一段時間就去看她一次。我每去一次,就把聽到看到的記在日記裡。
最近一段時間,我關注著社會上有關宋清如先生去世後的反響。我也抽出不少時間將八年來所記的有關與宋先生交談的日記找出來重新溫習,我仿佛坐在她面前,看著她抽菸,用常熟嘉興兩地口音的普通話,向我講述著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
我,1911年7月13日出生在常熟欄杆橋日暉壩(現屬張家港市)的一個地主家庭。上面有一個姐姐。父親一心盼個兒子,結果仍是姑娘。父親十分懊喪,連名字都不肯取。我有一個表姑媽,當時在北京讀大學,她對我父親說:我有一個同學叫清如,她就叫宋清如吧。1932年9月,我考取之江大學。剛進校時,老師向我們介紹這所學校的情況。之江一共有三四百個師生。之江詩社有個才子叫朱生豪,他的詩寫得很好。這是我第一次聽到朱生豪的名字。加入之江詩社要先交一首詩。我寫了一首《寶塔詩》。朱生豪仔細看了一遍,朝我笑笑。我覺得不好意思,低下了頭。之後,生豪將自己的新詩寄給我看。我也寫詩向他請教。有一天,我在校園散步,在圓洞門附近看見生豪跟彭重熙也在散步。我們彼此當成陌路人,彭重熙突然把生豪往我身上一推。那時,生豪在之江詩社有個姓吳的女朋友,她長生豪六歲,對生豪很照顧。生豪寫信告訴我:我與她只是詩友而已。之江大學教學樓前有個大花壇,種著許多玫瑰花。我常在這附近看見生豪一個人哼著《路斯瑪麗亞》和《娜塔莎》兩首歌。我則常常在沒人看見的夜晚到花壇去偷花,只偷一朵,不多偷。我寫了幾首詩分別投到施蟄存編的《現代》雜誌,王平陵編的《文藝月刊》上發表。施蟄存曾寫信鼓勵我。生豪來信說:老兄,我在雜誌上看見你的詩。1933年的7月,由胡山源介紹,生豪進了上海書局任職,參與編纂《英漢四周辭典》。這是他那以後寫給我的信:因為昨夜我曾夢著你,夢得那麼清楚而分明,雖然仍不免有些傻氣。……後來我們並肩漫步著,我知道這個下午我要離你而去了,心頭充滿了惜別的情調,但我知道這是個寶貴而幸福的瞬間,我們好像一句話也不說,又好像說了許多話,更沒有別人在旁邊。1934年春,我寫了一首詩寄給生豪。這首詩一共八句,我現在只記得前半首的四句:
假如你是一陣過路的西風/我是西風中飄零的敗葉/你悄悄來又悄悄的去了/寂寞的路上只留下落葉寂寞的嘆息/
不久,生豪用我的詩意填了一首《蝶戀花》:
不道飄零成久別/卿似秋風,儂似蕭蕭葉/葉落寒階生暗泣/秋風一去無消息/倘有悲秋寒蝶蝶/飛到天涯,為向那人說/別淚倘隨歸思絕/他鄉夢好休相憶/
我的詩後來竟成了我與生豪兩個人一生的寫照。
1935年的上半年,生豪已決定翻譯莎士比亞,寫信告訴我,說他把譯著作為獻給我的禮物。我當時很激動,也覺得很幸福。我寄去一首《迪娜的思念》。生豪當即譜成歌曲:」落在梧桐葉上的/是輕輕的秋夢吧/落在迪娜心上的/是迢迢的懷念吧/四月是初戀的天/九月是相思的天/繼著薔薇凋零的/已是悽豔的海棠了/東方剛出的朝陽/射出萬丈的光芒/迪娜的憶念/在朝陽前面呢/在朝陽後面呢『。
我給生豪的信不多,約一個星期一封。他兩三天就給我一封,一天一封是難得。生豪把我的信和幾本他編的我與他的詩集一直帶在身邊,這些都毀於戰火,我的信一封也不存在了。這是朱生豪1935年與我在常熟分別後寫的信:要是我死了,好友,請你親手替我寫一墓志銘,因為我只愛你那「孩子字」,不要寫在甚麼碑版上,請寫在你的心上,「這裡安眠著一個古怪的孤獨的孩子。」
朱生豪譯莎,是愛國思想的具體表現,這一點是完全應該肯定的。但是朱生豪為什麼「篤嗜'莎劇,根據我粗淺的理解,主要在於莎士比亞不朽名著所閃耀的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思想的光輝。朱生豪的弟弟朱文振在《朱生豪譯莎士比亞側記》中說」……我認為他決心譯莎,除了個人興趣等其他原因之外,在日本帝國主義肆意欺凌中國的壓力之下,為中華民族爭一口氣,大概也是主要動力。「魯迅曾動員林語堂譯莎,林語堂沒有答應。朱生豪卻翻譯了。我理解,如果朱生豪能夠創作出比莎士比亞戲劇更輝煌的作品,朱生豪也不會去翻譯莎士比亞的。朱生豪曾在信中告訴我:』我認為翻譯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譯得再好也不過是別人的作品。所以有人問我:」你在翻譯?我說:不!我在編詞典。我說這話的意思是別人聽起來編詞典總比翻譯別人的作品來得豪,其實編詞典比翻譯更加無意義和無聊。」第二個重要的條件是朱生豪的詩才。但是光憑詩才也還不夠,還牽扯到他對詩的欣賞和品味。舉個例子,李白與杜甫都是唐代大詩人,這兩個人當中,朱生豪偏愛李白,而不喜歡杜甫的詩。由此說來,只有產生心靈的契約才能表達原作的神韻,朱生豪與莎士比亞是有契約之靈的。還有值得補充的一點,就是朱生豪生活的貧窮,他想等莎劇出版之後,有一些經濟了,再結婚。我大學畢業後,1936年生豪來信說:某某人說我們應該結婚了。我沒有回答他。我一直沒考慮過於生豪結婚。當然,更沒有考慮過跟別的什麼人結婚。在之江大學,我找對象有三條規定:第一、不找當官的;第二、不找小說家;第三、不找常熟人。我對當官的不感興趣。小時候,我常讀蘇聯小說,受到小說裡思想的影響,認為小說家不怎麼樣。我小時候見到的常熟公子,都是吃喝玩樂的紈絝弟子,所以我定了常熟人不嫁。其實,受蘇聯文學的影響,我對結婚有一種恐懼,把結婚當成戀愛的墳墓,我喜歡自由,討厭應酬和排場。我大學畢業後,到湖州民德女中教書,那裡的校長詹女士比我大七八歲,是生豪之江的同學。她看見生豪常來信。她勸我別理睬生豪,她要為我介紹一個什麼工程師。有一天,我姑媽問我有沒有對象。我說有的,只不過很窮。姑媽說,兩個人都有工作不會窮到什麼地步,只要彼此感情好。姑媽的話,對我產生了決定的作用。
1942年5月1日,我與生豪在上海匆匆地舉行了簡而又簡的婚禮。當時日本人佔領孤島。荷槍實彈的日本兵衝進中美日報館,朱生豪夾在排字工人中逃出,丟失了全部譯稿和資料,連同他自己編的三本詩集以及我給他的信全部毀掉。為了行動方便,張荃建議我們立即結婚。結婚的第二年初,我們就回到了嘉興。
生豪在樓上翻譯,休息的時候便襯著窗外的陽光欣賞自己的手指。他怕我沒勁,把《李爾王》交給我,讓我也翻譯。我沒有譯。如果譯的話,生豪一定會幫我忙。我在樓下做家務,買汰燒,當時窮,吃得幾乎都是青菜豆腐,一清二白。燒兩隻雞蛋算是開葷了。有一天,他問我:「要用兩個字反映羅密歐與朱麗葉兩家的世仇,你看用什麼詞來得好?」我說:「交惡?」他很高興。有一次,他大概翻譯得很順利,居然不下樓來幫我做家務:生爐子。他是不會幹這些的,弄得滿屋子都是煙。
1943年春節,我回常熟娘家過年。在常熟住了20天左右。生豪一個人在家裡。下雨天,生豪等我回來,後園有一株杏梅,花瓣被雨一片片打落,他把這些花瓣撿起來,掬在手裡撫著呵著。林黛玉是葬花,他是掬花。每撿一瓣,他就在紙上寫一段想我的話。等我回來,花瓣已經集了一大堆,他連飯都已幾頓不吃。從此,我再也捨不得離開他了。這兩張紙就是當時寫的,時間久了,有許多已看不太清楚了,這就是其中的一段:昨夜一夜我都在聽著雨聲中度過,要是我們兩人一同在雨夜裡做夢,那境界是如何不同,或者一同在雨夜裡失眠,那也是何等的有味。可是這雨好像永遠下不住似的,夜好像永遠也過不完似的,一滴一滴掉在我的靈魂上……
在生豪去世前,他對我說,一定要堅強。他還說,去了陰間之後,將承擔我這份煉獄,他說我死時不會太痛苦。1944年12月26日他去世了,之後我常常想起他,別人談起他,我就流淚。我買了藥想隨他而去。有一天,鄰居何先生說;生豪雖然死了,總算還有一個13月的兒子。
生豪生前再三說,如果出書的話不要請名人作序。所以世界書局要出版朱生豪的《莎士比亞戲劇集》由我寫了譯者介紹,承擔了全部校對。之後,我寫了《朱生豪與莎士比亞》投往範泉主編的《文藝春秋》上發表,當時很窮,稿酬是兩石米,大大緩解了我們的燃煤之急。
1954年馮雪峰主持的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朱生豪譯的《莎士比亞全集》(31種),一共180萬字,有兩萬元錢的稿費。當時,我有工作,不需要這麼多錢。我把這筆錢退回出版社,但出版社拒收。最後買了一萬元公債,五千元給市政府,一千元給朱生豪的母校。還有四千元給了文振。
生豪去世後,留下五部半歷史劇還沒有翻譯。朱文振願意接下去。朱文振是生豪的胞弟。他認為莎翁歷史劇不是散文,更不是詩,而是劇目。所以他採用古色古香的元曲形式來翻譯。寄到出版社,出版社認為文筆不一致。考慮到既然生豪畢生為莎劇,所以留下五部半我自己翻譯。1955年至1956年,我請假一年,到四川,參考著朱文振的譯本,完成了《亨利五世》半部,《亨利六世》三部,《理查三世》一部,只剩《亨利八世》。這些譯稿連同生豪給我信的一部分,那些信我想挑出來整理的,文革期間全部燒毀。
7月21日,宋先生的兒子朱尚剛打來電話說:"在我媽的抽屜裡發現一首詩,像屈原的《九歌》。「當天晚上我就去他家,抄錄這首詩:《招魂》。
也許是你駕著月光的年輪/經過我的窗前探望/否則今夜的月色/何以有如此燦爛的光輝/回來回來吧/這裡正是你不能忘情的故鄉/
也許是你駕著雲氣的駿馬/經過我樓頭彷徨/是那麼輕輕地/悄悄地/不給留一絲印痕/回來回來吧/這裡正是你倦倦的親人/
哦,寂寞的詩人/我仿佛聽見你寂寞的低吟/也許是滄桑的變化/留給你生不逢時的遺憾/回來回來吧/這裡可以安息你疲乏的心靈/
在宋先生的抽屜裡,還發現她已經將朱生豪1933年編的《芳草詞擷》全部謄抄完畢。
朱尚剛告訴我:」媽生前說過把骨灰撒在南湖(又名鴛鴦湖)。「我想起朱生豪曾經致信宋先生:」我希望我們變作一對幽魂,每夜在林中水邊徘徊,因為夜裡總是比白天靜得可愛得多。「
————————————————————
各種負能量故事或八卦,歡迎投稿:funengliang@hotmail.com,承諾保護信息源
負能量不是目的,其存在的意義是以毒攻毒。
更多敬請關注每天一波負能量微信公眾帳號:everydayfunengliang
如果你覺得本文不錯,可分享至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