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人類與狗的關係方面話題,我們聽到最多的,狗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這類話。這是現實生活中愛狗人士掛在嘴邊的常用語,現在更是在朋友的基礎上,提高到伴侶的高度。原因在於其認為人與人之間,會背信棄義,會不講情面。相比之下,狗狗絕對不會做出背棄主人之事。即使主人觸碰了狗狗底線被其所傷,那也是狗狗下意識反應的誤傷,那是狗狗之天性,是可以被容忍的行為。
如此片面定義人與狗的關係,既不科學也不會被大眾認同。
客觀地講,狗在面對不同的人群時,它們的身份是不一樣的。這就導致狗與人類的關係具有一定的多重性。同時,不同的社會發展時期,這種關係也是不同的。
首先,人類馴化狗的初衷,是為人類服務兼具食物功能。在馴化它們的過程中,其中野性難除的,無一例外被殺掉吃肉。簡單地講,只要不順從或不溫順,就會被殺、被吃。經過漫長的歲月,狗最終融入人類生活,也終於拜伏於人類腳下,而不得有絲毫反抗。這時候的它們,已經形成了不得忤逆主人的習慣,一代代繁洐下來的它們,在對待主人方面留下的也只有忠誠了。而它們也在主人這裡找到了依靠,同時也心甘情願成了會搖尾巴的主人奴才。這時的人狗關係定義為主僕關係是恰當的。
接下來,人類進入幾千年的農耕時代,狗們也被家家戶戶所餵養,它們吃著主人家的殘湯剩飯,為主人看家護院。人類又把它們列入六畜之末,它們的地位甚至比豬羊雞鴨還低,它們可能會因飢餓或野性發作傷害了家畜家禽而喪命,
也會因咬傷他人被殺掉,再另養一隻。從這方面來看,家狗可有可無,但不可或缺。狗作為主人家中一個生命的存在,有時連主人家的財產都算不上,雖然如此,他人是無權幹涉的,打狗看主人就是這樣來的。這時的人狗關係有些類似主僱關係,主人的狗子可能隨時會被換掉。
上述兩個時期的人狗關係中,狗一直是人類的附屬動物,它們存在的價值就是服務於人類。它們在此時的人類社會中地位低下或沒有地位,沒有人把狗當回事,也很少有人因狗而起糾紛,其生殺予奪全在主人的一念之間。
在我國進入經濟高速發展的本世紀,隨著國外品種狗的被引入,犬文化的思想理念深入部分國人心中。狗成寵物隨之成為國內養狗領域的主流,此時有幸成為國人寵物的是國外品種狗,但被愛心所惠及的所有狗。不可否認的是,目前的養狗現狀,徹底打破了人類馴化狗以來,人類與狗之間的自然發展關係。同時,也因國人在對狗的認知觀念上存在的巨大差異,形成了意識形態上完全對立的兩個人群。極端愛狗人以人類社會的愛心為武器,實施著不文明的養狗行為,直接導致了恨狗人的產生,人與人之間,因狗起衝突或糾紛不斷發生,小到爭吵,大到傷及人命。已經嚴重影響到了社會秩序的穩定,這是前所未有的存在,已經無法忽視。
此時的人狗關係如何定義?愛狗人稱之為朋友加伴侶,愛狗代表人類文明是否進步。恨狗人其實是以狗洩憤,實質是針對不文明養狗人。最恰當的定義為狗是人類的工具,一為彰顯愛心的工具,二為對抗不文明行為的洩憤工具。此時的狗子生存狀態,總體上是史無前例的艱難。天堂與地獄並存,但它們沒有選擇性。
若說除工作犬以外的家養狗,真正保持同主人為朋友關係的,一是遊牧民族的獵犬,二是至今還無怨無悔為主人放羊的牧羊犬,除此無它了。我們所希望看到的人與狗和諧自然的關係已經成為歷史,我們能夠期待的也只有針對性的、系統性涉狗法件的出臺了,那時的人與狗之關係才會成熟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