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到蘇州,高鐵只要二十多分鐘,生活節奏在這二十分鐘的車程裡,一步步慢下來。
到了蘇州會發現,這座城慢得像靜止了一樣。地鐵來得很慢,幾乎讓我以為在等公交。就連拙政園賣假票搞黑心團的小販也是慢吞吞的,裝腔作勢追我兩步,就放我走了。
甚至有時連河水都是靜止的。我沿著平江路的小巷子亂走,一對身形高大的北方夫妻在河邊給女兒拍照,小姑娘撅著嘴巴,這河水可臭死我了。小姑娘媽媽忙著構圖的同時還不忘答疑解惑,這就是江南味道。
聽起來慢悠悠的蘇州就是座江南小城,然而蘇州不僅是江蘇的經濟中心,還是遠超北上廣,僅次於深圳的第二大移民城市。
本來計劃去蘇州新區轉一下的,沒想到一進蘇州,就被園子迷上了,三天都在同一片地兒打轉。
葉聖陶老先生在《蘇州園林》裡寫:
蘇州各個園林在不同之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只是這樣絕美的畫卷,要在夏季才看得到。夏季是蘇州園林最美的時節,園子裡的蒼竹翠柳,配著半新不舊的朱紅色花窗圍欄,顯得出舊時主人的不凡品味。
青蕉紅花,樹蔭斑駁,一轉頭就會遇到枝丫扭曲掛著幾個碩大果子的石榴樹。我相機裡拍了不下20顆石榴樹,不得了啊,江南的石榴樹也長得這麼美。
所以縱使是快40度的高溫,大大小小的園子裡,還是遊人不斷。
我實在怕熱得不行,把時間調整了一下,硬是一個人玩出了一個旅行團的感覺。每天早上7:00出門,逛園子到10:30,吃早餐,再去小巷子走走,接著吃午飯,然後回民宿到頭大睡。睡到下午5:00左右,起床接著逛,吃晚飯。
蘇州園林說大也不大,逛完一個園子要花的時間不長,但園子處處是景,總忍不住要逗留。在一扇花窗前發個呆,或是細細研究地上的圖案,又或是在後院裡徘徊,意淫當年有錢人家的小姐走在此地的心情。
蘇州園林多達百個,要逛完是不可能的,與其求多,不如逛精。
所以整整三天,也就逛了一個獅子林、網師園、蘇州博物館和順道看的忠王府,還有一些在路邊無意闖入的小宅也就不算了。
獅子林是貝律銘老先生家的故宅,假山設計得精妙絕倫,雖然眼看不大,但在裡面鑽也會迷路。
網師園小卻最為精緻,移步換景,園子裡的水也沒什麼味道。如果去蘇州沒時間,建議只逛這個園子就夠了。
經過涼亭的時候,有兩個工作人員坐在裡面納涼,我也坐過去歇息,心生羨慕,在這麼美的地方工作,真幸福。湊近一聽,阿姨們在聊延禧攻略挺好看的,就是更新太慢。
蘇州博物館是貝律銘老先生設計,白牆加灰色幾何線條,現代和古典風韻結合,和蘇州城一點都不違和。
蘇州博物館進館不要門票,但需要提前在官網預約,否則就要大排長隊,我每次路過博物館看到幾十米長的大隊都覺得欣慰,去博物館提高審美,總歸是比去網紅店排隊要好的。
我早上6:30就出門去排隊了,排在我前面的姑娘據說前一天7點來沒排上,博物館裡有志願者講解,可以去聽一聽,如果耐心不夠,用雙眼去感受就足夠了。
忠王府是順道走的,怎麼說呢,和其它園子比起來,太粗糙,裡外都透露著草莽氣息,順路看做個對比也不虧。
去蘇州,看園林建築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要好好吃個夠。
蘇州自古就是富庶之地,資源豐富了廚師們發揮的餘地就多,食物也就愈發精緻。可惜的是,一個人吃了三天,並沒有哪家是好吃得讓人想閉眼的,說不清到底是我對蘇州期待值太高,還是我沒吃對。
珍珠飯店是觀前很出名的本地餐館,我一到蘇州行李都沒放就去了。和兩個女孩拼,鼓起勇氣問人家能不能拼飯,人家說馬上吃完了,只好點了一個陽春麵和一個蚌肉草頭圈子。
陽春麵雖然香,膩口,豬油下得重手,醬油只鹹不鮮,吃一口想喝兩口水。蚌肉草頭圈子也一樣的問題,豬油下得真重手啊,這麼熱的天實在是吃不消。
我旁邊兩個姑娘把麵條捲起來拍了幾張好看的照片就走人了,蟹炒年糕看起來還不錯,可惜我吃不下了。
白天給豬油蒙了心,晚上撕心裂肺的想吃火鍋。
最後克制住了,路邊好幾家排長隊的飯點我沒進去,反而是去了隔壁冷冷清清的藏書羊肉店。
老闆娘看我一個人,就單給我煮了一鍋白菜粉絲羊肉湯,小小一鍋七十多,羊肉肥瘦均勻,入口無渣也不騷,就是太少。
店裡唯一的調味料,一罐辣醬,實在難吃得要死。不開心,一點都不開心。後面去無錫的時候發現,正經的藏書羊肉店,要到9月以後才營業。
去蘇州自然少不了接著吃麵,快到中午的時候想打車去同德興吃楓鎮大肉麵。結果一上車計程車司機就開始教育我,同德興太貴,也沒有多好吃,我們本地人不去那吃,我帶你去另外一家。然後就給我送去陸振興了。
陸振興我前一晚其實路過了,既然師傅這麼說,那就嘗一下好了。門口還立著三蝦麵的牌子,但不是季節我就沒點,要了一個蝦鱔面。
蝦肉彈,黃鱔是作燻魚那種做法,微甜,很討喜,湯頭也鮮,可惜沒讓師傅給我多燜一會面。麵條無味,喝完湯就不想吃了。
我住的民宿對面有一家水煎包,我問老闆,水煎包和生煎有啥不一樣,他說就叫法不一樣,又跟我說那個啞巴生煎,賣那麼貴,其實也不咋樣。
我不信邪,頂著烈日去吃了。一個字,膩。我這樣不浪費食物的大胃王,拼了命也只吃下3顆,膩得我灌了兩瓶冰峰。
可惜後面胃裡都沒空,不然要去試試老闆的水煎包的,那就下次吧。
蘇州本地人吃的到底是什麼面?一碗麵接近30元的陸振興似乎不像本地人天天去的那種。我去了一家破破爛爛的麵館試了一試。
燜肉麵才12元,肉燜得酥爛,湯底醬油味明顯,但麵條稍微有點味道了,吃了大半碗。
最終確定,我可能不能愛上蘇州面了。
在皮市街瞎逛的時候順路去喝了大眾點評評價很好的綠豆湯。
綠豆湯裡下了糯米、無花果果脯和蜜棗,冰冰涼涼的,就是所謂薄荷味接受無能,一大股牙膏味,喝兩口跑路了。
萬萬沒想到,我在蘇州吃得最開心的一餐,竟然是在一家東北菜館,東西好吃是其一,主要是店裡老闆娘在教小姑娘寫字。
你們都知道的,東北人就有一種,不管說什麼都好笑的天賦,明明是非常嚴肅的氛圍,但就有一種母女倆免費給我送了一場二人轉的感覺。
你這個寫得不得勁...重寫。
你要聽媽媽的話,不然你就要吃虧!
吃虧是啥?
就是難過。
難過是啥?
是痛苦。
痛苦是每天都哭嘛
對!
你笑啥啊?
我看你笑我就想笑。
就你這學習態度啊,就不對。虛心點行嗎?你知道啥是虛心嗎?就不要覺得自己啥都會。
聽了十幾分鐘我才點完菜,老闆娘很大聲跟我講,美女,這個紅柳羊肉兩串怎麼烤啊?要不是剛剛聽了她跟她女兒的對話,我一定以為她態度不好,其實她已經降了兩個八度了。我問那要幾串才行。她說,反正烤不了兩串。
最後沒點成烤羊肉,要了一盤餃子,一個拍黃瓜,一個鍋包肉。
小姑娘趁機過來給我推銷,你點拔絲地瓜啊,這是我家最甜的菜了。還沒說完又被她媽招呼回去了。餃子是手工做的,好吃,可惜分量太大,一個人連一半都吃不完。
鍋包肉做得也是地道,外皮兒香酥,肉片薄且嫩,酸甜汁味厚,我就著黃瓜解膩,差不多吃完了。總之,心情好,吃飯也格外愉快。
地鐵口旁的雞蛋灌餅店,我每天7點出門都大排長隊,最後一天去買了一個。我問老闆,餅怎麼鼓起來的。老闆回答它不鼓起來我怎麼灌雞蛋。
說得好像是他想灌雞蛋,餅才鼓起來的一樣。
好吃嗎?我覺得還是可以的嘛。就是學校門口小吃攤的那種味道,很熟悉,便宜又好吃。
老闆說很多人來跟他學手藝,還有公司來這裡定灌餅當下午茶。
總的來說,蘇州市個有意思的地方。即使你不逛院子,也能在大街小巷裡找到樂趣。
有一天在皮市街旁邊跟老奶奶買的蓮子很甜,就當做小零食一路吃。
普通人家門口堆著醃漬的小菜和暖瓶。
神秘的蟋蟀培育中心。
掛曆上不是自然風光,不是比基尼美女,而是幼鴿比賽冠軍。
屋簷上掛著滿鍋子和食材。
因為丟了一個環而顯得慈眉善目的獅子。
牆裡竄出來的一截翠竹。
還有,讓人心動...不已的返老還童產品...
躲在暗處觀察的喵。
朝你飛奔而來的短腿狗,很溫柔。
被畫在牆上的奇怪東西。
想起來,因為蘇州太美,隨便拍一照都是一幅畫,讓我對自己的攝影水平產生了盲目的自信。我給兩個和我一樣的遊客拍了照片,還加了人家微信傳了相片。最後發現人家發朋友圈的時候,並沒有我發的圖🙄
不過人在美的地方,會膨脹也是理所當然。請大家都去蘇州,膨脹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