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談「輻射」色變?X光、CT檢查並不可怕

2020-12-24 騰訊網

日常生活中,有的人聽到X光片、CT幾個字,都會聯想到輻射。沒錯,X光片、CT檢查確實有輻射,但它對身體有害嗎?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醫院(重慶市人民醫院)醫生告訴你,放射檢查不可怕!

為什麼要做X線、CT檢查?

當醫生懷疑患者有肺部、心臟、腹部、盆腔病變和骨折等疾病時,會要求患者做X線檢查,用於初步評估病情。

CT檢查的應用範圍則更廣,在頭顱、肺部、四肢等部位檢查中,有著明顯優勢,尤其對於胸腹部病變的檢出,其敏感性和準確性均優於X線檢查。特別是肺癌的早期診斷中,CT檢查具有決定性的重要意義。

在很多疾病中,X線及CT檢查都有其獨特的作用,患者應該聽從醫生建議,進行全面檢查,更有利於疾病診斷和治療。

一次X線或CT檢查會損害健康?

其實,醫療輻射風險極低,醫學上有專門數值衡量輻射危害,人體只有遭受100mSv以上輻射量時,患癌概率才會明顯增加。我國放射防護標準中規定,放射工作人員每年劑量限值是50mSv,5年內每年接受的平均輻射上限是20mSv。只要接受的總輻射量,控制在安全數值內就是安全的。一次X線檢查含有的輻射劑量遠低於自然輻射劑量,所以,每年體檢一次X線以及CT檢查,對人體基本沒有危害。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輻射?

日常生活中坐飛機20小時,輻射劑量0.1mSv;每天吸20支煙,每年輻射劑量0.5-2mSv;地鐵安檢乘客,每年可能接受劑量

不過,不用擔心,它們含有的輻射劑量非常弱,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輻射分為兩種類型,包括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非電離輻射能量都不高,無法對細胞和DNA造成直接影響,理論上不會致癌。科學家經過大量研究發現,接觸這些輻射並不會增加患癌概率。

但電離輻射卻很危險,可以破壞DNA結構,有致癌風險。電離輻射包括天然輻射和人工輻射,天然輻射來自於宇宙輻射、食品和空氣等天然放射性物質,比如紫外線、鐳-226等。人工輻射來自於放射診療設備。

即使不做放射學檢查,生活中,也無法完全避免輻射接觸,只要規避有風險的電離輻射,保證所受輻射劑量在安全範圍內,可不用擔心對人體有危害。

如何防護電離輻射?

1、屏蔽防護用能夠阻擋電離輻射的材料,來阻隔射線,比如:鉛板、硫酸鋇等。

2、時間防護儘量減少接觸時間,來減少輻射劑量,接觸時間越長,輻射劑量越大。

3、距離防護儘量遠離輻射源,科學研究結果表明,輻射量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如何減少輻射?

在醫院接受放射性檢查時,確認是否為必需檢查項目,避免接受過度的放射性檢查。若必需時,應提醒醫務人員,遮蓋非檢查部位。檢查後多喝水加速代謝,接受同位素檢查或治療的患者,應自覺遠離人群。當遇到核輻射威脅時,將自己隔離在相對安全的環境,避免接觸核汙染物,在接受安檢時,手禁止伸進鉛門帘內取包。

平時保持健康生活,合理膳食,黑芝麻、紫莧菜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綠茶中的茶多酚是抗輻射物質,可減輕輻射對人體的不良影響;辣椒、黑胡椒、咖喱、生薑等香辛料,可保護細胞DNA,使之不受輻射破壞。

文:唐茁月 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醫院(重慶市人民醫院)放射科副主任醫師、影像教研室主任、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西部之光」訪問學者。從事醫學影像診斷工作15年,熟練掌握X線、CT、MRI對常見疾病的診斷。對腹部及耳鼻喉頭頸系統的影像診斷經驗豐富,擅長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以及鼻部各類疾病的影像學診斷。

門診時間:周二、周四上午(三院院區)

本公眾號未署名文圖作者請與本報聯繫,以奉稿費。

相關焦點

  • CT、核磁、X光的區別,講得太到位了!
    我們在醫院檢查的時候,有的醫生會說:你先拍個x光,查出來有必要我們再拍個ct。這讓很多小夥伴們一頭霧水,為什麼照了x光,還要照ct?為什麼不能直接拍ct呢?這些令人一頭霧水的問題,今天我們一一解答。
  • 醫生一次性說清:x光、b超、CT等檢查,哪一個輻射最大、最傷身?
    輻射是大家都談及色變的一個物質,認為它對於我們的身體健康危害很大,甚至會引起癌症的發生。其實我們不必談輻射色變,每個人每天都在接受電離輻射。
  • 一文讀懂丨X光、CT、磁共振……常見檢查都有輻射嗎?輻射大嗎?
    二、醫學檢查的輻射,要擔心嗎? 醫學檢查中當然也會有輻射,但是這個輻射量一般都在安全範圍內。 在做可能有輻射的檢查時,無論醫務人員還是患者都有必要做好防護,如穿鉛衣,以對輻射較敏感的腺體進行必要的保護。 三、常用影像檢查都有輻射嗎? NO!
  • 甘南CT DR X光室鉛板廠家
    防輻射顆粒(硫酸鋇)用於裝修內外牆可有效屏蔽X射線和Y射線,能有效防止阻隔射線外洩,主要用於、X光室、CT室等需要防X Y射線要求的場所裝修使用,按每平方添加50KG至60KG配比與水泥混合使用能達到良好的防輻射效果,具體配比用量以機房的裝修要求為準,抹牆厚度在2cm-3cm左右,其產品開採研磨而成符合國家低碳環保要求。
  • 拍完X光片後發現懷孕,孩子還能要嗎?備孕的夫妻值得一看
    家裡大大小小的電器多多少少都會帶點輻射;哪怕是經常不離手的手機亦是;去醫院做大檢查也會有輻射。在大家的意識中,準備要孩子的女性一定要離輻射遠一些。有一位準寶媽懷孕數月後不慎跌倒,腳背已經又腫又青。本該是去拍X光片看看有無大礙——有沒有傷到骨頭,結果家裡的長輩勸說她再忍忍,以免影響胎兒的健康。即便醫生表示射線源對準的是足部部位,還會有隔離措施,以免其他部位受到影響。
  • 從醫生的角度講:患者做x光檢查時,家屬應不應該在檢查室陪同
    眾所周知:X光檢查是現代醫學影像學檢查的基礎,也是影像檢查中最為常見,最為普遍的檢查,同時也是大家最為熟悉的一項檢查。為什麼說大家熟悉呢,因為每年體檢最重要的一項就是x光胸片檢查。因此大家也對這項檢查,了解比較多,其中最關心的就是它的輻射影響,對人身體的危害程度。因為大家沒有經過醫學疏導,單純從網上查閱,或者道聽途說,比如:x光是一種射線,是一種輻射,對人身體危害巨大之類的,所以好多人對這項檢查可以說是避之不及,能離多遠就離多遠。但病痛是時刻圍繞每一個人的,特別是年紀大的老人。
  • 做了CT、X光檢查後,多久可以做試管嬰兒?
    「做了CT檢查,會影響做試管嬰兒嗎?」 「照完X光,多久可以做試管嬰兒?」 >關於這個問題,很多人可能並不是很了解,那麼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做了X線、CT檢查多久後可以啟動試管嬰兒促排?
  • X光片、CT和磁共振(MRI)的區別和關係
    剩餘的x射線多,使x射線膠片感光多,從而在x光片上呈現黑影,這是因為其膠片上的光敏感物質與我們日常照相所用的膠捲上的感光物質相同,都是溴化銀。若你有一些攝影知識的話就會知道,膠片感光後產生潛影,經顯影和定影處理後,銀離子被還原成銀,沉積於膠片內,故呈黑色。而未感光的溴化銀會被洗掉,顯出透明本色。所以當x射線穿透高密度組織時,在x光片上呈現白影(即透明度較高,白是相對黑來說的)。
  • X光、B超、CT和MRI,到底哪個輻射大?
    會不會查不出毛病反而對身體有輻射傷害?誒~這事我得好好研究研究!X線、B超、CT、MRI,這幾類檢查都屬於影像學檢查,就是用機器「透視」身體,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呢?X線:一次檢查輻射劑量跟坐20小時飛機差不多X線檢查的輻射劑量差不多是0.02-0.1mSv,跟坐飛機飛行20小時接受的輻射差不多。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每年也會接受自然界輻射2.0~3.0mSv,所以X線檢查是很安全的。
  • 孕期X光片、CT等檢查能不能做?
    醫學輔助檢查是否安全,主要取決於輻射是否會影響到子宮裡的寶寶。X光屬於電離輻射,不同的懷孕時期對於可以接受的電離輻射劑量閾值是不同的。但不管是哪個部位的X光檢查,輻射劑量都未超過50mGy。目前也並沒發現有孕期女性接受輻射劑量在50mGy以下,發生畸形、生長受限等的個案報導。所以,孕期可以在謹慎的情況下安全的輻射劑量內使用X光檢查。
  • 宜賓CT DR X光室鉛板廠家
    檢查核實各方面數據;硫酸鋇射線防護板在戰線和工業探傷方面大量應用,用標準規範的硫酸鋇射線防護板為人類造福,給戰鬥在放射線檢測的醫護人員提供一個優質無汙染的環境,真正不在受到輻射和鉛粉粉塵的多次用說用鉛和硫酸鋇粉做射線防護,沒有其他替代鉛和硫酸鋇粉做射線防護的材料使用那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老教授也希望有一個產品可以有規範標準,質量穩定,可以替代鉛和硫酸鋇粉做射線防護工程的新型環保材料。
  • ct和核磁共振,究竟哪一種才是最佳選擇?提醒:二者的區別要知道
    然而,發生在身體內的病變,僅僅依靠肉眼無法發現,且很多疾病的症狀相似,若不進行系統檢查,很難判斷身體究竟出現了什麼問題。所以,醫療界也在不斷進步,推出了各種檢查身體的儀器,且都在疾病篩查上發揮了作用。比如檢查內臟器官常用到的就是ct,比如篩查肺部疾病、骨骼病變等,都會使用ct檢查。除此外,近些年還有一種名為「核磁共振」的檢查手段。
  • 鋇水泥X光室實體牆專用防輻射塗料懷仁
    本發明適用作於必須屏蔽輻射的進出口貿易,適用作於設備的x光防護和工業製作的輻射防護,1.全天然重晶石粉的秘方具備著穩定的安全防護特性,堅固耐用,抗壓強度和抗壓強度。吸收聲音隔音降噪,隔熱保溫,價格很低,一直保持原有的安全防護特性,在工程建設的全進程中節約大量資源,控制成本,防輻射鉛門出產線設備優勢。
  • 紹興X光室放射科機房改造成本
    防護門外飾面通常採用不鏽鋼外裝飾或鋁塑板,外觀美觀大方,並貼有防輻射標誌,提醒工作人員基本輻射室設計定製有兩個防護門,輻射有些許種,略有是放射性的。現在基本上是放射科防輻射用,比如:ct室、dr室、x光室、cr室、口腔拍片、ct機、寵物所、等等,,,,牆面防護、頂部防輻射處理,專用鉛門防護,,,不同房間防輻射當量也不同,需要專業針對指導,,,
  • 忽略這4個部位檢查,得了癌都不知
    提到癌症時,幾乎人人都是談之色變,但我們也都抱著僥倖心理!在大家看來,自己身體非常健康、又沒有做什麼壞事兒,癌症自然也就不會找上自己!但事實上,有大量數據研究都表明,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有20%的患癌可能,只要人還活著、細胞還在不斷分裂,患癌可能就不會消失。
  • 做一次CT,對一般人的傷害有多大?終於有人肯說實話了
    什麼是ct檢查?輻射警告標誌ct檢查有什麼危害ct 是一種用人眼看不見 並且看不覺不到的射線,它有很強的穿透力可以穿透身體以及一般物體,甚至一些金屬製品也能被穿透。如果檢查者在受到傷害就容易誘發癌症、遺傳性疾病以及智力下降等。在臨床上有出現患者在做完ct常規檢查後,出現腹瀉不止而且嚴重頭暈的現象,細胞出現驟然下降,比正常人少一半的情況。由此可見,ct對人身體還是有一定的傷害,因此在做ct的時候需要做好防護,特別是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 CT、B超、X線、核磁共振,有啥不一樣?僅僅是CT有輻射嗎?
    每次體檢,都要做各種不同的檢查,其中CT檢查、B超、X線和核磁共振,是很常見的四種檢查項目。相對其他檢查項目而言,這四種檢查的價格也更高,檢查內容也容易讓人混淆,很多人甚至並不理解每一種檢查的作用,對安全性也會有所擔心。
  • 「我懷孕了,關掉你家WiFi」,孕媽怕輻射敲遍鄰居門,回懟超解氣
    王女士的經歷也引起來無數網友的熱議:@網友:「我也遇到過這樣的奇葩,以前有個租住在我隔壁的鄰居,有天大白天突然敲我家門,說我家電視牆隔壁是他兒子臥室,怕我家電視開著輻射到他兒子。」@網友:」這林子大了果然什麼鳥都有。「@網友:「別在地球了,紫外線也有輻射。」現在的人「談輻射色變」,輻射真的像人們想像中那麼可怕嗎?輻射分為電磁輻射與電離輻射。
  • 動不動就做CT真的好嗎?對身體有沒有傷害?聽聽醫生怎麼說
    去醫院看病,醫生了解完你的情況就會開出相應的檢查單,做完檢查才會進行診斷最後下結論開藥。所以一些老年人感覺自己的身體不舒服就想著去做個全身ct呀或者核磁共振,感覺這樣自己才能夠放心,才覺得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 骨折拍了X線,為什麼還要做CT和MRI?——你不知道的影像檢查
    現在醫院的影像科是最神秘的地方,大型設備越來越多,然而超聲,x線,ct,是不是越貴的檢查越能發現問題?是不是越「高大上的」檢查越好?下面以骨折為例帶大家簡單瀏覽一下。簡單的說,X光對多層的複雜結構用處不大,尤其適用於骨骼等大物件的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