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來個勇往直前的哥哥,我要先為張嘉譯瘋狂打call,論起百折不撓的哥哥們來說,張嘉譯絕對是其中的翹楚。
張嘉譯自小西安長大,大學畢業有被分回西安。不過令他當初也沒想的是,在西安,這一呆,就是九年。
人生有多少九年呢,還是沒有主角光環的龍套是代。不過,有很多演員都是從龍套開始,其實現在來看,在娛樂圈沒有人脈大多都是跑龍套開始。
梁朝偉,周潤發,劉嘉玲,劉德華,周星馳……好多影帝都是從龍套跑到了當紅炸子雞。
而張嘉譯也不例外。
在西安,算是張嘉譯的蟄伏期,這十年,除了大量龍套角色,張嘉譯還收穫了一堆技能,他清晰每一個影片怎麼生成,清楚編劇是怎麼工作,清楚導演是怎麼工作,劇裡每一個部門是怎麼工作的,他都一清二楚,這是積累的九年,也是不斷進步的九年。
其實有很多時候,苦難反而是成就才華的搖籃,那些你人生裡經受的苦沒有一絲是白吃的,總有那麼一個時刻你會感謝,原來曾經吃過的苦就是交的學費,會給你以後的人生打下烙印,不張揚不逃避。
2000年時,張嘉譯自覺可以回京了,西安已留不下這個盛滿了豪情壯志的熱血男兒,他的夢想要在北京開花結果。
就這樣,張嘉譯揣著夢想殺回了大牌雲集的京城,可京城哪又那麼好呆的,京城居,大不易。張嘉譯又開始沒完沒了的龍套表演,因為零首付買房欠了一堆債,那個時候,張嘉譯恨不能24小時都在拍戲。這是他最辛勞的十年,也是拍片最多的十年。為此,落下一身終難治癒的病,這是當初誰也沒想到的事。
那幾年,張嘉譯咖位不夠,無論拍什麼戲都是親自上陣,特別是打戲,一邊一邊摔打對身體損傷最為厲害,也就是因此,張嘉譯患上了強直性脊柱炎,這是一種不會死,但痛起來會生不如死的一種病,也是他後來走路總是異開於常人的原因。
張嘉譯曾坦言,強直性脊柱炎發病時,整個身體都像一塊鐵板,根本疼的直不起腰來。他每天拍戲的時候都要比別人早起,要拿熱水從頭開始衝,熱氣衝開了才能舒服些,而萬一進劇組久了,他還要帶上中藥,一邊吃藥一邊拍戲。
就這樣,他拖著病體始終殺伐徵戰在這個人才輩出俊男美女雲集的星圈裡,這一呆又是將近十年。
大鵬展翅,最後總要一鳴驚人,在西安將近十年的磨練終於給了這個不服輸的男人一個展翅高飛的機會,2009年,屬於張嘉譯的高光時刻終於來到,憑著《蝸居》裡的「宋思明」一角,張嘉譯一炮而紅,別人是十年磨一劍,而張嘉譯為這一天,付出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而他因強直脊柱炎的駝背勾腰也成了他別具一格的風採。
談起往事,張嘉譯從沒抱怨過,這是個心態很正的男人,不為往昔叫屈不為明天驕傲,就那麼低調地前進。
《蝸居》之後,張嘉譯迅速霸屏,《借槍》助他得到白玉蘭獎最佳男演員獎,《懸崖》《心術》一部比一部精彩,《一僕二主》更讓張嘉譯的名聲紅到極致,奪得2014年最高收視率,《我的體育老師》《急診科醫生》《白鹿原》一部比一部深得人心,屬於張嘉譯的時代全屏來到。
我曾經細數過,以張嘉譯為男演員的電視劇是我看過最多的。
成名之後的張嘉譯跟從前一樣拍戲很多,有人問他,他說因為身體不好,想多拍點好的片子,以後害怕就拍不了了。
這個外表清俊又常帶點痞笑的男人一咧嘴,總能勾起我們會心的笑,他不炒作不造作,沒有成年男人的油膩和尖滑,無論何時見他,總露著一口潔白的牙面對你,憨厚裡帶著中年男人的成熟和爽朗。
十幾年龍套生活裡的苦與難沒有湮滅他性情中的真與善,他和很多當紅演員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始終是那個不驕嬌不耍大牌不流於世俗的純真男人,這樣的男人,應該是後青春期裡最好的大哥,我瘋狂為他打call。
你呢,要不要為他投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