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失所望!《信條》讓人不吐不快的6大硬傷

2020-09-04 電影角

多年來,克里斯多福·諾蘭一手抓私人化的原創大片(《盜夢空間》, 《星際穿越》)和一手抓高預算的製片廠大片(《黑暗騎士崛起》,《敦刻爾克》),成為當下最受歡迎的導演之一。

他的上一部作品《敦刻爾克》成為了有史以來最賣座的二戰電影,而《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在全球的票房都超過了6億美元,這似乎使他越來越有了隨心所欲的權利。

《信條》擁有諾蘭最牛的創意概念。儘管諾蘭本人認為,這部直接描述時間和熵的電影不是一部「時間旅行電影」。但一旦你了解了影片的全部內容,你就會發現這一點有待爭議,而最重要的是,《信條》可能是目前為止諾蘭最糟糕的電影。

我會在下文中詳細解釋這部電影的不足之處,但首先要說,我是諾蘭的粉絲。我支持他帶來全新的電影體驗,他的最新作品充滿創造性,幾乎完全獨樹一幟,是一部專為廣大觀眾製作的大預算、充滿科幻概念的驚悚片。

如果換成其他導演,《信條》這樣的項目恐怕很難被批准或獲得足夠的營銷預算,雖然《信條》不乏亮點,但考慮到諾蘭的業績記錄,這部電影無疑是一個相當令人震驚的轉變,有太多的缺點。

6.第一次看觀感不佳

《信條》直接勸退普通觀眾,而且完全拋棄了敘事投入、人物背景或情節動機等電影製作的基礎要素,以至於在兩個多小時裡,你幾乎沒有任何理由去關心劇情。

而且,雖然角色侃侃而談的臺詞對話中暗示了某些事件和威脅,但都無法量化,並非什麼有形的東西。

老實說,一部電影只有著眼於最基本的切入點才能讓觀眾感興趣。

《信條》中的信息來得又快又密集,各種喋喋不休的角色甚至直接告訴你不必試圖理解,而主要角色也一直沒有得到充實。下文我會具體探討角色的問題。

在一部2.5小時的電影裡,我們需要知道發生了什麼,需要認識到利害關係,並關注形勢如何發展或為什麼發展。

也許看第二遍或第三遍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解答觀眾的一些疑問,但無疑也會進一步鞏固第一次觀看時讓人困惑又惱火的不快體驗。

5. 剪輯一團糟

有了這樣的劇本,誰知道最初要拍攝多少鏡頭才能創建連貫的剪輯。

不管怎樣,剪輯節奏一塌糊塗,讓人難以恭維。整部電影似乎排斥定場鏡頭,在片頭40分鐘左右的時間裡,幾乎只使用室內鏡頭,將客廳、餐廳、走廊等混亂地拼接在一起。

雖然影片在不同國家之間穿梭,但是除了仔細觀察背景的磚結構,或者在腦海中記下建築結構之外,你根本看不出彼此的區別。

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可能只是為了繞過「枯燥的解釋性臺詞」而進入到動作場面中),《信條》對觀眾欲迎實拒,從一開始就自顧自地一路衝刺。

歸根結底,剪輯只會導致觀眾的感官和認知超負荷,既不利於吸引觀眾,更難以讓人樂在其中。

4. 在所有重要的場景中,混音都讓人崩潰

就好像摧毀飛機還不足以讓人想起《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一樣,我們還會看到許多戴著面具的角色講述沉悶的對白。

絕大多數的對話沒問題,但是太多難以置信的重要場景被背景噪音或難以理解的對話淹沒了。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前兩個主要場景中,角色詢問任務細節或需要做什麼時,他們的聲音都淹沒在了背景聲中。

當人物說話和行走時,海浪的呼嘯聲、機器的轟鳴聲、街道的噪音會侵入你的耳朵。與此同時你又必須努力去理解那些已經令人困惑的信息,所以這些場景並不令人愉快。


3.沒有人物發展

約翰·大衛·華盛頓的角色被直接稱為「主人公」(他的真實名字從未透露),而這隻適用於這部極度重視概念、誇大一切可理解的東西的電影。

羅伯特·帕丁森飾演的尼爾是一個你總是很樂意看到的風趣幽默的配角,但是只有這些:影片沒有透露任何人的背景故事,我們也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至於洞悉內幕的權重人物究竟是什麼人,或者他們為什麼關心任何事情,都無從得知。甚至當現實世界發生匪夷所思的變化時,主人公也沒有表現出驚訝。

肯尼斯·布拉納飾演邪惡的俄羅斯人,伊莉莎白·德比奇則被歸結為「與兒子處於危險之中的女性」,而且他們都沒有進行過真正有意義的對話。。

克里斯多福·諾蘭告訴觀眾,「別試圖去理解它,感受它。」說得好聽,但你不能把角色也丟了啊。如果劇本和演員之間的化學反應令人難以置信,我們可以原諒技術上的小問題,或者如果創意概念非同凡響,我們也可以原諒角色的不足。

對於《信條》這樣一部充斥著規則、令人困惑的意象和斷斷續續的敘述的電影,公然告訴你要「關掉你的大腦」,我真的做不到。

2. 演員完全被浪費了

涉及到某些事情時,甚至那些參與電影拍攝的人在拍攝的每一天都需要不時停下來問一些問題。這正是《信條》過於令人費解和複雜的現實寫照,而在觀影過程中,你也能感覺到演員並不知道這場戲如何進行,或者自己的角色處於什麼狀態。

約翰·大衛·華盛頓和羅伯特·帕丁森飾演的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默契拍檔無疑是片中最精彩的角色,但他們很少有時間展現自己的表演才華。即使是簡單的對話場景,華盛頓也可以處理得更有趣,或讓帕丁森模仿《盜夢空間》中湯姆·哈迪「親愛的,做夢就要做大點」的場景製作笑料,但都被剪輯破壞掉了。

前文已經提到過肯尼斯·布拉納飾演的安德烈和伊莉莎白·德比奇飾演的凱特,這部電影的劇本格外引人注目,因為我們可以看到才華橫溢的演員們在最小的舞臺範圍內表演。就連麥可·凱恩也在某個場景中出現了——儘管他出現在了預告片和市場推廣中,但實際上他只有轉瞬即逝的一場戲。

所有角色都流於表面,他們的作用似乎只是為了引出下一個動作場景,或者揭開令人大開眼界的概念。

這部電影就是對「信條」世界的解釋,僅此而已。

1. 把觀眾當成白痴

正如我之前多次提到的那樣,克里斯多福·諾蘭似乎是唯一一位能夠證明普通觀眾也願意接受 「高逼格」概念的好萊塢大製作導演。這就是為什麼《盜夢空間》可以說是他整體上最出色的作品,也是為什麼《星際穿越》的結局用愛穿越空間讓人吐槽的原因。

觀眾不希望被看低,也不願意被告知不要動腦子。我們希望角色能提出問題,希望這個世界能激發我們的想像力,希望隨著更多信息的出現,我們能夠愉快地解析出部分的答案。

而《信條》場景以連篇累牘的術語開始,甚至有角色直接問「你的頭痛了嗎?」,其他人則反覆強調我們不應該試圖弄清楚任何事情——這製造了一種諾蘭凌駕於觀眾之上的諂媚感覺。就像一個臭屁的人在聚會上滔滔不絕地說出某一領域的信息以吸引別人的注意,結果卻以「哦,你聽不懂」來迅速回答後續的問題。

在過去,諾蘭很樂意帶我們一起玩,而不是居高臨下地把我們隨意丟進迷宮裡。《信條》無疑是一次值得注意的變化,在影片中,諾蘭似乎刻意將他過去遊刃有餘的地方變得過於複雜、令人費解。

在概念層面上,《信條》是克里斯多福·諾蘭最雄心勃勃的作品,但在創作過程中,他忘記了自己是在為誰製作這部電影。

相關焦點

  • 不吐不快
    不吐不快作曲: Christopher Chak作詞: 林夕為何共那又來又往沒情沒趣無情份的竟比你都更頻繁暢聚>握手將要安排原諒我悲觀過界但血啃在喉中不吐不快 如何勤勞便有什麼出路令你與我少了幾裡漫步沒能力坐到老出世需要進步
  • 《黑衣人:全球追緝》讓人不吐不快的7大硬傷
    今年夏天才剛開始,我們已經見識到了劇情幾乎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的《哥斯拉2:怪獸之王》和誠如預期一樣令人大失所望的《X戰警:黑鳳凰》,而《黑衣人:全球追緝》的問題則與前兩者有所不同——它是真的很無聊。這種流水帳電影根本沒必要在電影院看,更適合在小屏幕上看——在你整理房間、準備飯菜或做其他家務的時候,有一眼沒一眼地看一下,完全不需要擔心錯過任何情節。
  • 但血啃在喉中 不吐不快
    這是2016年1月17日的舊文《不吐不快
  • 華為Nova6到底怎麼樣?真機上手一天,心裡話不吐不快!
    ,很多人也是問小編了,華為Nova6(5G版)到底怎麼樣?真機上手一天,心裡話不吐不快!是一款不懼暗光的自拍手機,相對比筆者之前手裡的那臺iPhone8,自拍體驗的確是上了好幾個臺階!續航方面,華為nova6具備4200mah電池和40w快充技術,充電速度上做到快人一步,華為nova6的續航體驗還是不錯的!
  • 關於軒仔的一首歌,不吐不快.
    這是盞搞的第827次推送 不吐不快
  • 不吐不快!《刺蝟索尼克》的4大敗筆
    用了近30年的時間,《刺蝟索尼克》終於登上大銀幕,儘管這部電影具有明顯的娛樂性喋血戰士》令人大失所望之後,《刺蝟索尼克》終於讓我們又對好萊塢電影產生了信心…… 尷尬的植入式廣告 這部電影最讓人不快的地方就是其中既無恥又尷尬的產品植入方式。 儘管這部影片9500萬美元的製作預算相當合理,但派拉蒙還是在影片中加入大量且明顯得令人尷尬的各種知名品牌的植入廣告。
  • 《極速車王》讓人不吐不快的3大硬傷
    雖然逃不掉運動類電影一貫的敘事套路,但這部電影派頭十足、飽含激情,很快就能讓人慾罷不能。雖然這部電影在今年奧斯卡上僅獲得了最佳電影剪輯、最佳音效剪輯兩個技術獎項,但也憑實力獲得了最佳影片的提名,而且兩位實力主演的出色表演也有目共睹。這部電影可能不是今年奧斯卡上最具思想性或最具挑戰性的電影,但有時候,這種技巧精湛的類型電影正是觀眾所渴望的。
  • 不吐不快!《喋血戰士》的7大硬傷
    但問題在於幕後主創的執行力,尤其是在技術層面上,遠遠不達標,導致這部既有巧思但又老套的驚悚片最終給人一種相當廉價、偷工減料的感覺。 6. 雖然有些人可能對這種煞有介事的復古風格感興趣,但整部電影,從視覺風格到敘事節奏,都給人一種似曾相識、不出所料的感覺。 要知道,哥倫比亞影業近十年來一直致力於拍攝這部電影,如果是在10年前就拍了出來,這部電影可能就不會像現在這樣顯得這麼落伍了。
  • 張敬軒2018年演唱會——不吐不快
    天后「張靜萱」的2018年「Hinsideout」演唱會於6月14日晚上在紅館舉行。其實這場演唱會從發布消息的那一天就讓人覺得「來勢洶洶」,從熱烈的期待,到售票時城市網的崩潰、微博刷屏、熱搜上榜……一直低調的張敬軒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理解、熟悉和支持的時候,那些很久之前就開始關注他的人,心裡一點會有些欣慰和感動吧。雖然沒能到14日的現場看一看,但「菲林你來」還是想一起簡單分享一下這場「Hinsideout」演唱會。
  • 張敬軒《不吐不快》歌詞是什麼?是寫友情還是愛情?
    張敬軒有一首很有名的粵語歌,據說唱起來難度很大,叫《不吐不快》,是林夕寫的詞。張敬軒的這首《不吐不快》歌詞是什麼?是寫友情還是愛情?  張敬軒《不吐不快》歌詞:  為何共那又來又往沒情沒趣無情份的竟比你都更頻繁暢聚  為何遇到別人問好為何和你沒有需要花心機講好說話一句  為何若有無聊事幹便寧願上載到電腦早已忘掉怎跟你吹水  為何難得尚能騰空坐在戲院主角自殺你共我竟過倦而進睡  過去共你 怎麼去比 哪理會你
  • 澤日生+林夕+張敬軒,才能有這樣的不吐不快
    《不吐不快》是張敬軒一首非常經典的歌曲,出自2008年的專輯《Urban Emotions》,這是一張以城市生活為主題的專輯,《不吐不快》則是裡面最好的作品。曾經有段時間,單曲循環了一個多星期,張敬軒的無瑕疵的唱腔、澤日生盪氣迴腸的譜曲讓我欲罷不能,《不吐不快》已經變成了我的「不聽不快」。
  • 劉亦菲的《花木蘭》終於要上了,但有些話不吐不快
    不過,這部電影的上映消息也引發不少網友的爭議,令人不吐不快!①奇醜無比的海報相信大家之前看過《花木蘭》國外的其他海報,特別地有設計感,也很美,就連習慣堆很多字的日本海報在《花木蘭》的設計也挺有感覺的。然而,中國版海報的設計真是太廉價了,太敷衍了事了,像是剛學美工的臨時工趕稿隨便堆砌瞎弄出來的,仿佛回到了十幾年前的電影海報,讓人瞬間失去想看的欲望了!
  • 《檢察官內傳》第八集不吐不快
    這部劇初看沒什麼意思,第三集開始就有點上頭了,這部劇中的檢察官們都是普通人,沒有「神性」,他們也會遇到被審問對象欺騙,孩子不聽話校園暴力同學,臥底時陷入賭博的刺激感,女檢察官遇到一邊帶孩子一邊工作的困境。
  • 《以寡敵眾》讓人不吐不快的3大硬傷
    在這部電影上映之前,許多人認為《以寡敵眾》會是這位飽受讚譽的導演的又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具有非常大的獲獎潛力。儘管現在來看這部電影有些方面令人失望——主要是劇本方面——但不可否認,無論是導演的執導還是演員們的表演都值得肯定。雖然麥奎因並沒有憑藉本片在奧斯卡上有任何斬獲,但他的執行力和他與吉莉安·弗琳合作的劇本正如影迷所期待的那樣強勁有力。
  • 不吐不快!《極速車王》的3大硬傷
    雖然逃不掉運動類電影一貫的敘事套路,但這部電影派頭十足、飽含激情,很快就能讓人慾罷不能。 雖然這部電影在今年奧斯卡上僅獲得了最佳電影剪輯、最佳音效剪輯兩個技術獎項,但也憑實力獲得了最佳影片的提名,而且兩位實力主演的出色表演也有目共睹。
  • 不吐不快!《極速車王》的3大硬傷
    雖然逃不掉運動類電影一貫的敘事套路,但這部電影派頭十足、飽含激情,很快就能讓人慾罷不能。 雖然這部電影在今年奧斯卡上僅獲得了最佳電影剪輯、最佳音效剪輯兩個技術獎項,但也憑實力獲得了最佳影片的提名,而且兩位實力主演的出色表演也有目共睹。
  • 林夕+澤日生+張敬軒,又何止是不吐不快
    林夕+澤日生是什麼水平,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但是你一定聽過陳奕迅的《富士山下》、《一絲不掛》,謝安琪的《鍾無豔》,亦或是容祖兒的《搜神記》,首首都是經典,但是澤日生真正讓人驚嘆的,我覺得是張敬軒的《不吐不快》,長句,再長,再長,長到不能再長,但卻又似行雲流水般舒暢,盪氣迴腸,在香港的作曲人中,這種風格不多見。
  • 《是,首相現代版》(不吐不快)新版YPM為什麼不被許多人賣帳?
    YPM這個系列風靡英國國內外,甚至還因為柴契爾夫人那次親身飾演可能被載入史冊,由於編輯們劇本創作速度加上主演元們的逝世,這個系列也一度被認為是徹底絕跡,但2013年,BBC又把這個系列提上議程並且派出了這部6集劇集。
  • 《絕地戰警:疾速追擊》讓人不吐不快的3大硬傷
    這部續集的北美上映日期被安排在不被看好的1月中旬,而且之前一系列預告片都平平無奇,幾乎沒有引起任何反響,再加上媒體前期評論一直到上映前幾天才放出,這些不利因素都讓人很容易對這部電影的質量產生懷疑。 因此,當我們看到北美影評人普遍稱讚《絕地戰警:疾速追擊》是一部出人意料富有娛樂性的續集時,無疑大覺驚喜。
  • 《絕地戰警:疾速追擊》讓人不吐不快的3大硬傷
    這部續集的北美上映日期被安排在不被看好的1月中旬,而且之前一系列預告片都平平無奇,幾乎沒有引起任何反響,再加上媒體前期評論一直到上映前幾天才放出,這些不利因素都讓人很容易對這部電影的質量產生懷疑。 因此,當我們看到北美影評人普遍稱讚《絕地戰警:疾速追擊》是一部出人意料富有娛樂性的續集時,無疑大覺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