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技術開展心臟瓣膜手術患者翌日下床第三天出院

2020-12-22 瀟湘晨報

揚子晚報網7月10日訊(通訊員 蘇宣 記者 陳詠)記者10日從揚州蘇北醫院獲悉,該院心血管內科主任何勝虎團隊本月初完成2臺高難度心臟瓣膜介入手術——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其中一例採用3D列印技術預先列印瓣膜,經過3D模型評估和團隊充分討論後施行手術,這也是江蘇省首個結合3D瓣膜列印技術輔助TAVR手術開展的病例。

專家研究手術方案。

3D列印出心臟瓣膜。

導絲送入心室。

記者了解到,該男性患者反覆胸悶胸痛5年餘,近一周疼痛加劇,去當地醫院就診,超聲心動圖顯示左心房增大,左室壁增厚,左室舒張功能減退,主動脈瓣鈣化伴狹窄。入院複查發現重度主動脈瓣狹窄,鈣化明顯。患者及其家屬表示,迫切希望微創介入換瓣治療。

為獲得最滿意的治療效果,何勝虎帶領心血管內科TAVR團隊成員,決定運用最先進的3D列印技術,預先列印瓣膜,體外模擬球囊擴張效果、評估冠脈風險及精準定位釋放,力求手術圓滿。經過3D模型評估和團隊充分討論,結合3D瓣膜列印技術輔助開展手術。

因為有豐富的實戰經驗,何勝虎研究了針對重度主動脈瓣狹窄跨瓣難的問題,運用跨瓣角度輔助跨瓣策略,非常輕鬆地從主動脈瓣口將導絲送到左心室。手術最關鍵的是植入瓣膜,將瓣膜從體外送入主動脈根部,要確保瓣膜無移位,避免傳導束阻滯。何勝虎團隊成員配合默契,從容不迫地在臨時起搏器起搏下瓣膜精準定位釋放,釋放後造影結果顯示,瓣膜位置完美,無瓣周漏,左右冠脈沒有受到任何影響。手術完成後,患者即刻清醒,第二天下床活動,第三天即出院。

專家介紹,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發展趨勢,老年瓣膜退行性病變發病人數不斷增加,其中主動脈瓣瓣膜疾病已成為這一人群最常見的瓣膜病,死亡率很高。如果放任不管,2年死亡率可達50%,5年死亡率可達97%,超過惡性腫瘤。TAVR技術創傷小、痛苦少、不開胸、恢復快,但技術難度也非常大。蘇北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何勝虎團隊,目前已完成30多例,TAVR手術全省第一。

【來源:揚眼】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全省首例3D列印應用心臟換瓣手術成功
    最近,南昌大學二附院的醫護人員,成功挽救了一位心臟主動脈瓣重度狹窄患者的生命。這次手術,也是全省首例3D列印技術應用在心血管臨床上。心臟主動脈瓣,它就像一個閥門,引導人的心臟的血液流向。目前,使用3D列印技術進行心臟換瓣手術在全國也不常見。我省自第一例手術成功後,又連續順利完成了2例。
  • 換心臟瓣膜=開胸大手術?非也!開個「小窗」就能換,患者手術當天即...
    近日,鎮江江大附院胸心外科在陳聖傑主任的帶領下,成功開展一例微創心臟主動瓣膜置換術,手術切口僅4cm,患者術後痛苦明顯減少。17日,記者從院方獲悉,神奇的是,手術當天即能下床自由行動!陳聖傑介紹,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飛躍發展,它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過程:一是傳統的開胸手術,手術時從胸骨正中做切口,一般切口達到20-30cm,創傷大,併發症多,患者非常痛苦,恢復時間也很長;二是小切口手術,手術位置為腋下,切口大小約為10cm,相較於傳統開胸手術,已經是一個質的飛躍;三是胸腔鏡胸骨旁小切口瓣膜置換術,手術切口只有4-5cm,手術時間短,術後當天患者即可下床活動
  • 不用開胸換心臟瓣膜,心內科又完成一例介入瓣膜置換手術
    濟南市民徐大爺在一年前覺得心臟不舒服,喘氣也很困難,甚至都不能下床走動。前一段時間,他來到濟南市中心醫院進行檢查,確診為主動脈瓣狹窄,需要做心臟瓣膜置換手術,由於徐大爺今年80歲了,沒法做開胸手術,家人也非常擔心,中心醫院決定採用微創介入方法,進行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不需要開胸,就能完成主動脈瓣置換。如今,手術已經完成,徐大爺恢復得也很好,目前已經康復出院。
  • 微創心臟瓣膜修復術後3天出院!
    ,在重症監護室監護一晚,第2天一早就轉至普通病房,複查結果滿意,術後3天即順利出院。繼將微創心臟手術作為科室特色技術常規開展以來,廣東省人民醫院贛州醫院又率先在江西省將加速康復外科(ERAS)理念應用於心臟瓣膜手術,極大地造福了贛南乃至江西省心臟病患者。
  • 主動脈瓣手術無需開胸!重慶康心醫院成功開展首例TAVR手術
    經過縝密地術前討論和精心準備,4月11日康心醫院成功為患者實施了TAVR手術,整個手術過程僅1個多小時,相比傳統主動脈瓣置換手術,手術時間縮短了近3個小時。患者術後當天即拔除氣管插管,停用呼吸機,術後第二天即轉出重症監護室,第三天即可下床輕微活動,術後一周出院。4月29日患者隨訪複查,各方面情況良好,其家屬還特意向康心醫院心外科全體醫護人員贈送了錦旗。
  • 通過「小切口」做心臟「大手術」
    本報訊(通訊員 劉巍)心臟「大手術」也可以通過微創「小切口」完成。中南大學湘雅醫院7月6日發布,該院近日完成了湖南省首例全胸腔鏡下雙瓣膜置換合併血栓清除加左心耳縫閉手術,手術切口僅6.5釐米,術後第5天患者便順利出院。
  • 胸悶氣喘原來是「風心病」,北京南京兩地專家聯手,給患者心臟瓣膜...
    揭牌儀式後,我國頂級的瓣膜外科專家孟旭教授進行了一場精彩絕倫的二尖瓣成形手術演示,而施行手術的患者恰恰就是李女士。在全麻下,孟旭教授、李鴻雁副主任醫師等專家同臺,在體外循環下成功為患者施行二尖瓣成形術。術中,在心臟灌注停跳後首先對瓣膜進行探查,將粘連的交界準確充分切開,精雕細琢地削薄瓣膜,最後放入成形環對變形的自身瓣環進行塑形。
  • 「小切口」完成心臟「大手術」 湘雅醫院完成微創腔鏡雙瓣膜置換...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羅凡硯帶領團隊為其完成了湖南省首例全胸腔鏡下雙瓣膜置換合併血栓清除加左心耳縫閉手術,手術切口僅6.5釐米,術後第5天患者便順利出院,手術對其日後的運動、呼吸功能無任何影響。
  • 鄭大一附院心內科姜正明瓣膜團隊完成超高齡、超高難度經導管主...
    傳統的手術治療是外科開胸手術,需要鋸開胸骨、切開心包、心臟停跳、人工體外循環、切開主動脈,切除受損的瓣膜、縫合固定新的瓣膜,創傷大、恢復時間長。經皮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是一種全新的微創瓣膜置換技術,在透視下,經股動脈送入約5mm粗的導管進入主動脈瓣口,放入一個記憶金屬支撐的生物瓣膜,瓣膜到位後會恢復記憶形成人工生物瓣,替換損壞的瓣膜;這種方式不需要開胸、縫合、心臟停跳及體外循環等傳統外科心臟瓣膜置換手術過程,手術時間短、創傷小、術後恢復時間快、耐受性好,是目前心血管領域發展最快最熱門的技術,該技術特別適合
  • 國產瓣膜領跑新賽道,微創心通守護患者「心門」|心臟|產品|瓣膜|...
    近年,隨著人工心臟瓣膜的演進,心臟瓣膜疾病的治療也終於從傳統外科手術、微創傷外科手術、最終進入導管介入治療時代,給那些無法進行外科開胸手術的患者帶來了最後「一線生機」。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是一種微創傷手術,應用類似植入心臟支架的手術原理,在患者下肢的股動脈做一個6mm的切口,沿著股動脈將壓縮的心臟瓣膜送到原有心臟瓣膜的位置,釋放後替換病變的瓣膜,從而完成人工瓣膜的置換。相比較外科主動脈瓣置換(SAVR)手術,TAVR手術時間通常僅為一到兩小時,手術風險較小,創傷小,住院時間短,術後恢復期更短。
  • 「小切口」完成心臟「大手術」湘雅醫院完成微創腔鏡雙瓣膜置換...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羅凡硯帶領團隊為其完成了湖南省首例全胸腔鏡下雙瓣膜置換合併血栓清除加左心耳縫閉手術,手術切口僅6.5釐米,術後第5天患者便順利出院,手術對其日後的運動、呼吸功能無任何影響。
  • 廣元市成功開展首例不開胸置換心臟主動脈瓣手術
    近日,廣元市中心醫院心血管病中心採用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TAVR),不開胸、不藉助體外循環成功為心臟主動脈瓣嚴重狹窄的馮先生實施了心臟主動脈瓣置換。該手術創口不足4毫米,患者術後第二天即下床活動。市中心醫院TAVR術的成功運用,開創了川北地區心臟瓣膜病治療先河。
  • 77歲大爺剛做完胰腺癌手術,又查出心臟收縮無力 怎麼辦?
    吳女士陪父親在浙江省人民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病區走廊裡散步,碰到崔勇主任時一個勁地道謝。 術後第三天,看到父親神清氣閒不停微笑著和醫護人員打招呼,吳女土總算放下心中一塊大石頭,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 心臟換瓣不「開胸」,六旬老人獲「心」生 懷化首例TAVR手術成功開展
    患者出院前送上錦旗表示感謝1月6日,在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接受TAVR手術(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的患者成功出院,該手術為懷化市首例,標誌著市一醫院心內科微創瓣膜置換手術邁上了一個新臺階。主動脈瓣重度狹窄患者病情危重,一旦出現症狀,生存時間極短。TAVR手術是一種非開胸的微創瓣膜置換手術,僅僅穿刺股動脈通過介入導管技術,將人工心臟瓣膜輸送至主動脈瓣位置,取代自身瓣膜,完成人工瓣膜植入,從而恢復瓣膜功能,具有創傷小、手術時間短、術後恢復快等優勢。
  • 原創:心臟瓣膜手術,置換還是成形?
    作者:落小兜責任編委:李小輝心臟瓣膜手術在心血管外科的臨床應用逐年增加 ,使不少危重患者得到有效的救治 ,明顯降低了病損率。對具體一例具有手術適應症且無手術禁忌症的病例,是要選擇瓣膜成形術還是瓣膜修復術,心血管界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眾說紛紜。心臟瓣膜成形手術,是對病變的缺損的瓣膜進行修復,以達到治療病變瓣膜,恢復心功能的目的。有學者認為對於許多病變輕的病例,推薦進行瓣膜成形術。二尖瓣成形的方法有:瓣葉三角或四邊切除、假腱索植入、前葉重建、交界切開或瓣環植入。
  • 協和醫院微創換瓣膜技術救治急危重症患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12月9日,從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獲悉,該院介入瓣膜手術體量突破300例,位居華中地區首位。目前,協和醫院能獨立開展主動脈瓣、二尖瓣、三尖瓣和肺動脈瓣換瓣手術,微創換瓣膜技術救治急危重症患者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胸壁上僅開2釐米小孔 77歲高齡胰腺癌患者完成手術
    吳女士陪父親在浙江省人民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病區走廊裡散步,碰到崔勇主任時一個勁地道謝。術後第三天,看到父親神清氣閒不停微笑著和醫護人員打招呼,吳女土總算放下心中一塊大石頭,露出了久違的笑容。突發胸悶氣急,身患胰腺癌的吳大爺全家面臨艱難抉擇吳大爺今年77歲,最近半年出現活動後胸悶、氣急現象,上樓梯、做家務時症狀更加明顯,給他的生活帶來很多不便。
  • 江西省人民醫院開展全省首例一站式微創介入手術解決聯合瓣膜病變
    該患者術前心臟彩超和CTA評估時發現重度主動脈瓣狹窄以及重度二尖瓣狹窄,手術難點在於低體重女性、股動脈細小、冠脈開口偏低(離虛擬瓣環只有11.9mm)且瓣葉偏長(17mm),球囊擴張時造影提示左右冠均有可能受影響。術前洪浪教授主持了多學科討論和分析。
  • 心臟擴大到原來的1.5倍,經過1小時手術,4天後出院!這技術……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心胸外科團隊在詳細評估病情,同時結合患者本人意願後,制定了不開胸瓣膜置換的極微創手術方案——TAVR(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入術)。這也是十院心胸外科自2018年開展TAVR以來完成的第20例極微創瓣膜置換手術。手術由十院心胸外科主任臧旺福教授和周健副主任醫師共同率領團隊完成。
  • 不開胸置換心臟瓣膜 六旬重症患者成功獲救
    不開胸置換心臟瓣膜 六旬重症患者成功獲救 2020-12-03 15:26:04 記者3日從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獲悉,該院專家僅用一小時就為年近六旬的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徐先生成功完成極微創瓣膜置換手術。據了解,患者的心臟功能明顯改善,恢復良好,術後第四天便出院。  該院心胸外科主任臧旺福教授3日接受採訪時表示,主動脈瓣疾病是老年人群最常見的瓣膜性心臟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並可危及生命。造成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病因有很多,但主要是因為老年性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