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我們》:希望我們都能成為更好的人

2021-01-18 紅衣儒家

作者:南山筱林

01

《後來的我們》上映的這幾天,難逃被刷屏的命運。

很多人看完這部電影之後,難免落淚,但淚點各不相同。這次,身邊的很多朋友,因為林見清和方小曉最後沒能在一起而感到遺憾的人佔了少數,更多的人,是被林爸爸的那封信和劇中的最後的一段獨白而打動。

每次說到《後來》,人們都會談到導演劉若英的感情經歷,都會想起她對恩師陳昇先生的崇拜與愛慕。我在想,這麼多年過去了,陳昇先生的妻子看到這部電影之後,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陳昇先生的妻子,在每每看到相關的新聞時,又會是怎樣的心情。在我看來,陳昇的妻子,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這種懷舊,追憶青春的電影大概是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開始流行起來的。

這麼多年過去了,當年那些什麼都不懂的孩子都到了可以追憶和懷舊的年齡了,「懷舊」這個概念卻好像還只停留在追憶這個階段,很多人看了電影之後,在現任面前,想到的只是前任。

這類電影往往有一個特點:歌頌與前任的愛情有多偉大,而將現任棄之腦後。

人一旦沉湎於過去,很難會擁有未來。所以我還是想說,年輕人,別太懷舊,也別太矯情。在大家都感到痛苦的事情上,不是只有你一個人在受委屈。

正當年少,還一無所以,快馬加鞭做正事才是王道。

02

很多人看完追憶青春的電影,都會用到這樣一句話:在一無所有的年紀,遇到了想要照顧一輩子的人。最後還不忘發條朋友圈,顯示顯示情懷。

但是這句話聽起來,滿滿的都是矯情。

在一無所知的年紀,有多少人,真正明白「一輩子」的含義。更多的人,活到最後,也只不過活出了年齡。

電影裡有句臺詞是這樣說的: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可就是沒有了我們。然而,真實的故事,比現實更扎心。

後來的我們,很多人仍舊一無所有。

林見清與方小曉最後沒能在一起,再見面,有悔恨,也有遺憾。等我們都長大了,都成熟了,卻發現,自己曾經深愛的那個人,早已不在。就像歌詞中唱到的那樣,

後來我總算學會了 如何去愛可惜你 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

但是我覺得,林見清要感謝方小曉的離開,如果不是方小曉的離開,他可能還是會繼續沉迷遊戲,沒有工作,自暴自棄,可能就不會有後來那個不一樣的自己。

林見清很幸運,因為一個人的離開,他最終醒了過來,也擁有了後來安穩的生活。

但更多人的成功,靠的不是機會,而是死撐。撐下去,有可能會成功;撐不下去,便是一無所有。

因為一個人的離開,造就了另一個人的覺醒和成功,這已經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了。而林見清仍不滿足,他奢求的太多,想要的太多。在有了現任之後,還想和前任再續前緣。

自己不珍惜而導致錯過了曾經深愛的人,又能怨的了誰呢?

考試的時候,你自己粗心寫錯了一道題,你總不能改正過後再要求老師給你加上分數吧。

錯過了,那就是不合適。沒能走到最後,那可能就是不對的人。

可以有遺憾,但是沒有如果。

愛情是這樣,友情也不過如此。

03

有一個認識十幾年的朋友,小學高中同班,初中同校。上了大學之後,我們徹底分開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解脫,因為我不用再費力笨拙又不自然的我們維持表面上的友誼。

一段友情走到盡頭,卻還要費盡心思的去維持,很累,真的很累。

那時候,我們一起上課,一起做作業,一起回家,下課後一起玩。關係好到你覺得,我們會當一輩子的好朋友。我這輩子就認定你這個朋友了。

但是啊,人總是會變的,你說不上是什麼原因,也不明白為什麼有人突然就變了,當時那麼要好的兩個人,為什麼到最後,感情冷淡到連陌生人都不如。

我當時把你當成最好的朋友是真的,分開的時候有多恨你也是真的。

但是後來我明白了一件事情,在這個世界上,也許真的不存在一輩子的好朋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每個人也有自己的人生要去闖。

在這個忙碌的年代,如果有一個人,願意聽你絮絮叨叨,囉裡囉嗦的講一大堆話,願意聽你訴苦,發洩一下心裡的負面情緒,就已經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情了。

如果你還希望對方能感同身受的安慰你,開導你,其實是一種有些不自量力的奢求。

很多人都很羨慕從校服到婚紗這樣的愛情故事,但是這樣的事情,終究是個小概率事件,也因為難得出現,所以才會令人豔羨。

你要考慮到很多事情,價值觀的不同,家庭背景的不同。很多事情,真的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簡單。一旦陷入這樣的故事情節中,往往難以自拔,一時之間難以逃脫情感的束縛。

後來,終於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在。

但我更想說的是:

後來,終於在眼淚中明白,有些機會,一旦錯過就再也等不來。

我們之所以選擇放下,不過是想擁有一個更好的未來。人生充滿了遺憾,但唯有遺憾,才有可能等來圓滿。

如何面對前任,如何面對過往,很多人在這部電影中,並沒有找到答案。更多的人,只是在追偶像劇一般,將自己帶入了周冬雨和井柏然的角色之中。

分手之後的男女應該怎麼做?五月天在《後來的我們》這首歌中給出了很好的答案,

後來的我們 依然走著只是不再並肩了朝各自的人生 追尋了無論是 後來故事 怎麼了也要讓 後來人生精彩著

人生沒有重來,唯有好好珍惜現在。

願我們,珍惜眼前事,莫負眼前人。

相關焦點

  • 電影<後來的我們>|願後來的我們成了更好的人,卻依然是我們
    一直很喜歡奶茶小姐-劉若英,她曾經穿著白襯衫在演唱會上同萬人合唱《後來》的場景,深深的刻在多少人的心裡, 2018年含淚唱著歌的奶茶把歌曲《後來》變成了電影《後來的我們》。這一部青春的電影,在靜謐的時光中見證著林見清和方小曉轟轟烈烈且遺憾的愛情,他們在青春貧困的環境中相愛相知,在艱難的日子裡,相互陪伴,給彼此烏雲密布的生活撥出了亮色,然而就是而這樣相伴的兩人,最後卻沒有在一起。
  • 《後來的我們》:後來的我們不必如此,後來的我們能有更好的結局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大家在百忙之中觀看小編的文章,小編感激不盡,今天為大家帶來的電影叫做《後來的我們》。這部電影一經上映,就引起了一片譁然。和當年的那部《前任3》一樣,引起了很多青年人的共鳴。在愛情面前我們每個人都很渺小卻也很偉大。
  • 《犯罪心理》:我們終其一生,都希望成為更好的人
    03 這是一個怎樣的人呢?連吐槽都沒有了力氣,我們都希望成為更好的人。而且也努力這樣,可結果呢?真是欲哭無淚。
  • 《晚熟的人》: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並成為更好的自己
    所以,莫言通過這篇短篇也寄託著一種寫作希望,曾經都已成為過往,「晚熟」還有無限的希望,影響更為深遠,更偉大的作品還待明天。尤其想到我們自身。讀這本莫言作品時,很多人會覺得自己是「晚熟的人」 ,所以想要看看這部作品到底講的是什麼。
  • 《後來的我們》只希望後來的你能快樂
    漫漫的長假的第n天,宅了一天之後,一個人重溫了《後來的我們》兩個小時的時長,轉走了我一個多小時的眼淚。時光易逝愛哭,淚點低的毛病始終沒變。不得不承認裡邊那些臺詞正戳中了,有故事的我們的淚點。收入不多的時候,兩個人過的滿足甜蜜。
  • 電影後來的我們:後來我們什麼都沒有,我們必須是我們!
    後來的我們後來的我們真的什麼都有了嗎?後來的我們真的還是自己嗎?成長會穿透迷茫,不論怎樣,後來的你必須是你自己。後來的我們真的「什麼都有了,我們卻不是我們」?電影終歸是電影,在這個社會我不否認有人是: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可我們還是我們」可我想在這個社會,在市場經濟蓬勃發展、在移動互聯的浪潮在祖國的每一個地方生根發芽的時候,太多人,後來的他們只擁有一點點,可他們卻不是他們。
  • 【我們都是追夢人】讓每一位工友都成為更好的人
    新疆日報訊(記者楊舒涵報導)3月23日,伊寧縣喀拉亞尕奇鄉喀拉亞尕奇村,中煤集團新疆分公司伊犁犁能煤炭有限公司皮裡青露天煤礦生產作業區裡,穿著藏青色工裝的代峰正在90多米高的排土場上深一腳淺一腳地查看融雪情況。  代峰是皮裡青露天煤礦生產作業區黨支部書記。
  • 《後來的我們》,多麼希望後來不要來
    直到看「後來的我們」MV的時候,很多人一起唱這首歌,喊出那個最愛的人的名字的時候,眼淚就像打開的水龍頭,不停地往下掉。我以為,如今的我不會這麼脆弱,最終還是沒崩住。後來的我還是那麼愛哭,後來的你已經不再在我流淚的時候給我遞紙巾,然後吻著我的額頭說,別老看這些悲慘的,我們一定是幸運的,這輩子除了你,我誰都不娶。
  • 後來的我們》經典臺詞: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後來的我們》:片子很平鋪直敘,沒有太多波折,有的只是錯過和告別。我們只希望你們能過上自己想要的日子,過得踏實,過得快樂,健健康康的。2、後來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3、小:你愛過我嗎?見:你愛過我嗎?小:我一直都愛你。4、真的有一種悲哀,連眼淚都不能流,只能目送。我最大的遺憾,是你的遺憾與我有關。5、走吧,咱們回家,回來就好,好好吃飯,累了就回來。
  • 後來的我們,沒有了我們
    音樂新主張,你的私人音樂會今天晚上帶大家來聽一聽最近火爆熱映的電影《後來的我們》當中的兩首歌,來說一說關於「後來」和「後來的我們」。不知不覺,《後來》這首歌已經承載了70後-90後無數的青春往事… 1999年,《後來》就已經成為了KTV裡的必點曲目;2018年,當初那些不喑世事、為愛衝動的少年,也變成了心裡藏著很多往事的「我們」。
  • 《後來的我們》: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就是沒有了我們
    相信很多在過去為自己而奮鬥的人們都一定為自己而感到失落或者是幸運,但是無論怎樣很幸運的是我們最終還是遇見了那個他,但是還是會和很多人就此錯過。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但是就是沒有了我們。相信劉若英唱的那首《後來》也感動了很多人,有沒有一個人在你窮困潦倒的時候一直陪伴著你,陪你經歷了風風雨雨,但是最終你們還是沒有走到一起,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下這部電影《後來的我們》。
  • 我希望,我們都沒有後來,有的只是現在——《後來的我們》
    《後來的我們有些人說此片三觀不正(確實,後來電影中女主也說了男主三觀不正,捂臉),有些則是花式雞湯,各種追悔莫及,各種與前任的微信截圖(玩笑話)。最後發現自己的朋友圈好像還是感性戰勝了理性。情到深處之後,情感的發洩就不分性別了,坐在前面的小哥哥哭的那是一個悽涼,抽紙是基本沒斷過,而隔著幾個座位的幾個組隊來看的小姐姐都被看呆了。
  • 劉若英《後來》:後來我們什麼都有了,就是沒有了我們!
    是不是人長大,戀愛就會隨之複雜,知道無法挽回,赫然發現當時追求的純真感情已經離我們遠去。很感嘆地說一句:後來我們什麼都有了,就是沒有了我們。歌曲與故事每一首歌曲都有一個故事,像《後來》這樣一首淡淡哀傷的歌曲怎能不引起一番共鳴呢?相信很多人都覺得,這首歌就是屬於自己的情歌,講述的就是自己的愛情經歷。
  • 《後來的我們》後來的我們沒有了後來
    愛而不得才是人生的常態,在一起時都憧憬著未來,卻經歷不了現實,最終還是誰錯過了誰,而我們也變成了「你」、「我」,再後來沒有了後來。《後來的我們》採用插敘,回憶與現在交叉,講述了一場遺憾卻又現實的愛情。兩個人偶然的相識,北漂,陪伴,奮鬥,相愛,失望,離開;再次相遇,卻已物是人非。
  • 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只是沒有了我們——電影《後來的我們》
    19年前,劉若英的一首《後來》傳唱大江南北,我們每個人似乎都能在這首歌裡找到自己的影子,這首歌包含了大多80後、90後的情竇初開的初戀和遺憾而終的失戀。19年後的4月,劉若英將這首《後來》拍成了電影,取名《後來的我們》,這部電影在網上的預售票房非常的高,這也是因為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的少男少女都有著一份獨屬於自己的,對青春的回憶。這部電影是劉若英導演的處女作,她也說這是一部拍給大家的電影,片中的主角就是我們自己,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 後來的我們成為了陳奕迅歌詞裡的我們
    《後來的我們》是劉若英指導的一部電影。說起劉若英真的很喜歡且心疼她。記得去KTV就會點她的歌,她的每一首歌在我看來都是一個故事。那時候我們十六七歲,走在大街上總能聽到CD店裡在放她的《後來》,去KTV也會跟著點,聽不懂歌詞但會聽著唱著就嚎啕大哭。現在,當時那些在KTV一起嚎啕大哭的人早已散落天涯,不再是當初模樣。
  • 《後來的我們》不過癮,希望這些歌也能拍成電影
    其實,電影也好,歌曲也罷,很多人都是從她的作品裡看見自己。那首《後來》,開頭就是一句「後來/終於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再」,唱出了無數人內心最深處的糾葛。現在,劉若英第一次當導演,用一首《後來》去直擊觀眾的內心,勾起無數人的情懷;片名取自好友五月天的歌名《後來的我們》,甚至用同名歌曲作為電影片名曲。
  • 《後來的我們》:後來,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看著他們,仿佛看到了當年的自己,如果當初你沒走,後來的我們會不會不一樣?如果做出另一種選擇,我們的結局會不會有所不同?如果時間倒轉,我們是否都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惜世間沒有那麼多的如果,錯過終究是錯過。後來,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一如導演劉若英自己的故事,那個相知、相愛、卻不得不相忘的故事。
  • 《後來的我們》——我們沒有後來,珍惜現在的那個人吧
    《後來的我們》——我們沒有後來,珍惜現在的那個人吧大概每個人都有一段愛而不得的感情吧!就如同電影中的小曉和見清一樣,後來的他們什麼都有了,只是,後來的他們卻沒有了對方。他們不夠愛對方嗎?不,他們只是愛而不得。這就好像我還是願意為了你去死,但我也更想好好活著。
  • 《後來的我們》|| 後來的我們,也變成了故事中的人
    後來,我們都有了各自的未來,就算不能參與彼此的精彩,也要釋懷曾經擁有的愛。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如果有人提前下車,不如祝他日後幸福。曾經總以為,人生最美好的便是相遇,後來才明白,重逢更難能可貴。有些人,一旦錯過了,有可能這輩子,都不會再見。所以後來,我們也只能在心底,一次次地跟對方道歉。他還是會默默地關注她的朋友圈,還是會偷偷地打聽她過得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