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咒除了面癱,還有哪些硬傷

2021-02-16 動畫手冊

▌本文首發於動畫手冊,作者「動畫無產階級」。未經原作者許可的轉載均屬侵權行為,作者保留對侵權行為追究責任的權利。

雖然早早就通過豆瓣組織的活動看了點映,但為了不打擾官方的宣傳,或給未觀影的觀眾造成太多誤導,還是決定影片上映後再發這篇影評。

先說說優點吧,風語咒的畫面非常漂亮,環境資產和特效的質量可以說是一流的水準了,分享會聽導演說找了小一百家外包,這麼多外包還能把品控做的這麼好,很不簡單,相比《大聖歸來》可以說上了一個全新的臺階。

優點說完了,下面吐槽開始:

人物造型和動畫表演是硬傷。按理來說,環境資產和特效做的那麼好,說明前期和中期應該是給了足夠的時間,那麼人物就更應該多花時間去開發。通常來說,國產武俠網遊大多都是人物好於環境。

可是風語咒這部片子的人物依然是類似畫江湖系列劇裡那種為了節省時間而採用基礎模型加變形調整批量生產出來的模型,眼睛依然大而無神,結構依然圓滑得像幾十年前低劣的三維模型。動畫似乎大量使用了動捕,和系列劇比起來也沒有任何進步,面部表情僵硬而且詭異,缺乏充分的角色開發和測試。


我個人覺得,劉闊及其團隊是一個很有技術優勢的團隊。我高中的時候就很喜歡他主創的《精靈世紀》,聽說他當時開發了一個 Maya 插件可以自動根據音頻生成口型動畫,這在 06 年國產三維動畫還處於開荒狀態的時候已經是非常厲害了,而後來的畫江湖系列,他們也使用了自己開發的實時渲染引擎。這種技術優勢最終轉化為高效的生產力,使得質量有一定保證的情況下還可以快速更新。


但是,技術只是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個器始終由人所利也由人所用,再好用鋼筆也不會自己寫小說。對於角色動畫來說,目測《風語咒》和《大聖歸來》所使用的技術是沒什麼區別的,Maya 的角色綁定十幾年來其實也沒有太多的變化,無非是控制器驅動骨骼,骨骼驅動蒙皮,再加上一些變形器。

然而《大聖歸來》的角色動畫就很生動,富有情感和張力,而《風語咒》的角色動畫僵硬而且詭異,同樣的工具,同樣的技術,不同的人用效果就是不一樣。

三維動畫不得不說的確是一個充滿技術的領域,這使得它的入門門檻要高,學習成本要多。許多技術強的人可能會很快入門,所以這個行業裡充斥著大批通過短期職業培訓速成的動畫師。

他們能夠熟練使用軟體卻不一定能調出生動的動畫。光掌握一個軟體是不足以調出生動的角色動畫的,就好像鋼筆可以寫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寫出名著來。動畫(Animation)在英語中的意思就是生動的,而其動詞 Animate 則是賦予生命的意思。軟體可以讓角色動起來,但是動起來的東西未必是有生命的,畢竟我們很容易就可以區分木偶和真人。


如何使得角色或者木偶看起來像有生命,關鍵就在於動畫表演。表演一詞聽起來是演員和明星們在拍電影時才會幹的事,可是動畫片裡沒有明星,所以動畫師們就是演員本人,演員不會表演像什麼話呢?還需要指出的是,動畫表演的好壞和動畫的流暢度沒有必然關係。很多觀眾以為,動畫只要流暢了就是好的,其實這是一個誤會。

早期動畫由於二維工藝的限制,要製作出流暢的動畫非常費時費力,於是許多動畫師就發明了有限動畫(如美國的 UPA 動畫公司,日本的哆啦A夢劇集等),在減少工作量的同時整體上又保證表演。

雖然這些有限動畫看起來很不流暢,但是它們表演是生動的。隨著三維動畫的發展,製作效率提升了,動畫的準入門檻降低了,許多公司為了加快製作速度,也降低了動畫的質量。雖然動畫變得更流暢了,但是表演卻一落千丈。這就是為什麼現在許多國產仙俠題材動畫,人物看起來特別精緻,但動起來總是彆扭的原因。

而且通常來說,一部動畫的美術風格,表演風格,視聽風格應該是和諧統一的,如果是一部卡通風格的動畫,那麼它的表演就可以用誇張的風格或者使用有限動畫,如果是寫實的風格,那麼動畫表演的寫實程度也要與之匹配。

風語咒選擇了偏寫實的美術風格,但是動畫表演卻完全沒達到與之匹配的程度。也就是說,在影片的策劃階段,就應該統籌考慮美術風格和表演風格的平衡,並不是美術風格加分了,動畫不動,整體分數就會增加,整體分數並不等於部分之和。而我猜風語咒的製作團隊,大概就是考慮到周期和成本,捨棄了動畫表演部分。

其實這也難怪,畢竟表演是一部片子最隱性的部分之一,另外之一是視聽語言,它們不像人物,場景,特效那樣擺在你眼前,影響片子的賣相。現在影視圈的許多小鮮肉,沒有演技,全靠賣人設和臉蛋就能吸粉,而現在的許多國產動畫也開始如此了,人物做的越來越精緻美型,美到發膩,可是在鏡頭前動得詭異而且尷尬。然後當觀眾吐槽的時候,首先甩出來的就是「包容」啦,「耐心」啦之類的。

我發現一個現象,但凡是上映前把「崛起」「良心」之類字眼作為宣傳點的,而上映後又把「包容」和「耐心」掛在嘴邊的,通常都是爛片,或者是賣相很好的爛片。


你們見過《大聖歸來》這樣嗎?你見過《阿唐奇遇》這樣嗎?你見過《風雲決》這樣嗎?


當然,畫面上的東西我們都可以包容,畢竟我們也包容了幾十年了,當年那些畫面很差的國產動畫照樣陪伴我們度過了快樂的童年,照樣可以被奉為經典。

舉個例子,《虹貓藍兔奇俠傳》一度被詬病造型低幼,畫面粗糙,但是這不妨礙它的豆瓣評分從 6.9 逆襲到 9.3,也不妨礙眾多網友在 B 站上用彈幕表達對此片的讚美和喜愛。為什麼?因為《虹貓藍兔》的故事和整體節奏做的非常好。


我覺得如果進行改編,它有潛力成為金庸武俠小說一樣的名著。我有一個學長的博士生導師正好就是《虹貓藍兔》的導演王宏,他也知道虹貓畫面差,但是為了整體質量,在預算有限的條件下,只能首先保證劇作和節奏。這是一個正確的創作思路。事實上,因為《虹貓藍兔》的故事和劇作是優秀的,所以我們會去包容它粗糙的畫面。

然而,十幾年之後,情況就出現了一個顛倒。現如今的許多國產動畫,畫面非常精良,但是劇作和視聽語言卻爛到家了。

我看到有不少人對《風語咒》的劇情還是打了高分的,我不知道他們怎麼想的。從主創的意圖來看(注意是意圖,不是故事和劇作本身),其實本片有一個很好的底子。它雜糅了《國產凌凌漆》《功夫熊貓》《火影忍者》等片子的套路,按理來說,珠玉在前,至少有一個成功的榜樣。

但或許正是因為如此,主創才把本該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創作過程,變成了東施效顰。我認為,主創們本身的劇作和視聽語言的功底就不夠紮實,在畫江湖的系列動畫上,因為畢竟是劇集,這方面問題暴露的還不是很明顯,而到了電影,這種問題就被放大了,而東拼西湊來的橋段和設定,只會使本來地基就不穩的建築更加的搖搖欲墜。

我猜導演本人應該是很喜歡周星馳的電影,劉闊導演在放映結束後的交流上也坦言片子中有許多致敬星爺電影的地方。影片中的確有許多無釐頭搞笑的橋段,也有很多梗和致敬,我們還看到了《大聖歸來》裡的小玩偶。


然而,從來沒有一部影片是光靠堆積彩蛋和梗就能做好的。不要跟我說什麼《頭號玩家》,《頭號玩家》即使去掉所有梗和彩蛋,其本身的內容也是非常精彩的,確切的說,是史匹柏通過其高超的視聽語言技巧所呈現的動人心弦的故事,才讓片中的彩蛋和梗顯得有趣。


我們是在一個講的相當不錯的故事中去發現那些驚喜的,而不是在一個讓你昏昏欲睡或者尷尬得想逃走的故事中去等待一個讓你不走的理由。

影片中各個無釐頭搞笑橋段,導演的闡述是希望能造成更多的反套路感。在套路化的敘事下,這些橋段的確讓人頻頻出戲,但這就像土耳其冰淇淋表演一樣,明明要交到你手裡了,卻又戲耍了你一通。

《大聖歸來》裡也有許多搞笑橋段,比如孫悟空把江流兒從湖裡救出來後,在岸邊烤魚的那場戲。江流兒一本正經的在說話,而孫悟空雖然被那塊石頭砸的很疼,但是表面上又要應付江流兒而表現出沒事的樣子,喜劇效果自然就呈現出來了。這種喜劇效果和劇情是相得益彰的,同時展現了江流兒對大聖的信任和孫悟空在封印未解開的情況下的尷尬,而不是戲耍觀眾。

劇作和視聽語言上的問題也非常多。比如,許多情節沒有前後照應,最典型的就是陀螺的出現和其來歷,本來陀螺的出現就顯得非常突兀,環境都沒交代就切特寫,而陀螺的來歷又用無釐頭小動畫去交代了。其實應該把陀螺的來歷用完整的插敘交代,再次出現之前陀螺的場景,這樣在視覺上才算前後呼應了。


山炮幫可以說是完全雞肋的角色,只在影片的頭尾出現負責搞笑意外,對劇情的推動幾乎沒有。

還有男女主角的感情戲,完全是為了談戀愛而談戀愛。其實片中的男女主角的關係,和《國產凌凌漆》中周星馳和袁詠儀所飾演的男女主角的關係是很像的,但是凌凌漆裡,兩人的感情是在穿插在主線劇情中的,而且都與主線劇情相關,是互相推動的關係。而到了本片中,兩人在插曲的背景下又是逛街又是打鬧的,真是讓人出戲。

對俠嵐的交代,基本只停留在片頭,作為一個新觀眾,當看到這些奇裝異服的人物登場的時候,完全是懵逼的。

《功夫熊貓》中,蓋世五俠和阿寶的關係就類似於本片中俠嵐於男主的關係,但是通過阿寶的夢境以及他醒了之後臥室擺放的玩偶,以及之後他和鴨子爸爸的交談,我們很清晰的能了解到蓋世五俠在阿寶心目中的偶像地位。

同樣,《大聖歸來》裡,大聖鬧天宮的歷史敘述之後,緊接著就是江流兒拿著大聖的玩偶在皮影戲上嬉鬧。前面的敘述既是前情提要又可以看作是皮影戲的表演,同時視覺和劇情上雙重的連貫性也強化了江流兒對大聖的崇拜。而《風語咒》中,影片的開頭對俠嵐的交代那段酷炫的動畫,和主角的出場是割裂的,甚至中間還插入了無釐頭的片段,這是敗筆。


雖然是衍生作品,但是第一次做電影,面對的是比原本粉絲更大的觀眾群,而且這樣一部電影一定是承載著吸收新粉絲的作用,所以劇作上,不應該給新觀眾設置太多的障礙。

這點上,霹靂布袋戲的衍生電影《聖石傳說》就做的不錯,霹靂公司對其的定位也是擴大市場。即使你沒看過之前好幾百集的霹靂劇集,你也可以看懂這個簡單的武俠故事,實際上我就是看了這部電影才喜歡布袋戲的。

同樣有類似情節的是《功夫熊貓》,阿寶和蓋世五俠的關係就像主角與俠嵐的關係。但是《功夫熊貓》中,他們的關係始終是清楚的,而且隨著劇情在發展變化,這點在《風語咒》中完全沒有體現,即使最後主角拯救世界了,他和俠嵐唯一的交集也就是那個俠嵐頭頭跟他說:「你跟我混吧」。

關於反派假葉,他的人物動機和目的完全沒講清楚,他為什麼要召喚饕餮,而且他能從中得到什麼好處完全不清楚,只是一個完全概念化符號化的反派。而且我作為一個新觀眾完全不知道他在劇集中他和俠嵐之間的關係,包括零力是什麼,而這一切才是那個酷炫的片頭最該去交代的。

如果說一部片子是一個人的話,劇本就是骨骼,主題思想是大腦,視聽語言是五臟六腑,動畫表演是肌肉系統,而美術,人設,這些只是皮囊。如果說《虹貓藍兔》是一個外貌有的醜但身體健全的人,那《風語咒》這部片子就是一個英俊瀟灑的癱瘓病人。而《大聖歸來》大概就是彭于晏那種吧。


希望國產動畫都能成為彭于晏,如果成不了彭于晏,至少可以先成為葛優或者姜文。

相關焦點

  • 《風語咒》這些硬傷,徐崢知道嗎?
    《風語咒》海報這部存在感較低的電影,其實來頭並不小。《風語咒》由陶虹出品,徐崢的真樂道公司參與投資,而它的製片人則是《我不是藥神》的製片人,所以藥神的主創們也登臺露面支持這部國漫良心之作。《風語咒》講述的是失明少年郎明成長為俠嵐的故事。
  • 風語咒片尾曲是什麼?風語咒所有插曲主題曲匯總介紹
    ­  風語咒片尾曲是什麼?風語咒所有插曲主題曲匯總介紹  國漫《風語咒》正在熱映,該部影片通過一個小人物朗明的成長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國漫,除了劇情,該部影片的插曲也非常受歡迎。  ­《風語畫江湖》  ­《風語咒》片中的說唱插曲成為一大亮點。
  • 嚯,好倔強的《風語咒》
    《風語咒》風海報《風語咒》的女主角,也就是被少年喚作「小妖孽」的這位姑娘。雖然是被反派驅使的先鋒,但導演顯然對這位女主角有很多的偏愛。《風語咒》火海報所以,一旦接受了這個世界觀的設定之後,就能看出充滿了仙俠玄幻調性的《風語咒》,精彩的不只是饕餮和羅剎的出現。
  • 電影《風語咒》主題曲海報 方文山風語咒歌詞原文全文+分析
    這是方文山為電影《風語咒》同名主題曲寫的歌詞,部分被畫成海報率先發布出來了。據悉,畫面上的歌詞,還是導演劉闊用毛筆親自寫的。  少年、母親、異獸、山水在寫意的水墨畫中,與方文山的詞相輔相成,展現出一派古樸的東方美,娓娓道出少年英雄亂世中用愛抵禦黑暗的勇氣。第一時間看到歌詞的霍尊直言被擊中了,「方老師的詞意簡言賅地傳達出了電影有關守護的內核,這正是我看完《風語咒》的感覺。」
  • 風語咒 點擊閱讀原文在線觀看
    與此同時,他還是一個瞎子,為了維持生計,而在小鎮街頭兜售騙小孩子的俠嵐印章,還有一個獨自撫養他長大的母親。「瞎仔」郎明點一下嘛這樣的設定,也就為《風語咒》整體的故事定下了基調,主人公並不是一個英雄,而是一個平民少年,甚至還有幾分坑蒙拐騙的小混混特質。
  • 對於《風語咒》,圈內的大家這樣評價
    而《風語咒》從上個月點映起,就收穫了一批忠實的「自來水」,甚至很多業內人士都在為它打CALL!而今年的暑期爆款《風語咒》的表現的確讓不少人看到了希望。這次,小趴特地採訪了很多國內動畫行業的從業者,對於《風語咒》這部作品,作為專業人士的他們是如何看待的?這部作品究竟能否成為國產動畫電影的又一大突破?一起來跟隨小趴了解一下吧!
  • 《風語咒》好看嗎?
    所以《風語咒》還沒上映,我就對它表示了很大的關注。前幾天還在八月推薦影單裡這樣說:so ,今天一上映,貓姐就麻溜的滾去看了。好不容易捱到電影落幕,我出來坐在商場的休息椅上發呆好久。這片子,說爛,真不至於。你要說它好,以我閱片無數的眼光來看,又實在說不出口。
  • 《風語咒》不說自己是國漫之光,挺好
    目前的規劃是:《風語咒》、《小偷家族》、《的士速遞》、《媽媽咪呀2》恩,開始吧~風語咒The Wind Guardians在沒寫推送的這兩天。又有兩部電影溜了。分別是原定於8月17日上映的《未來機器城》和8月24日上映的《反貪風暴3》。
  • 畫江湖首部動畫電影《風語咒》竟然是部「淚奔喜劇」
    今天下午在《風語咒》「狂風呼笑」定檔發布會上影片正式宣布定檔7月13日!每年暑期檔都會有國漫電影讓人眼前一亮,今年最值得期待的無疑就是《風語咒》了!不過熱鬧的是影片,作為導演,劉闊的地位卻岌岌可危。發布會現場他收到了粉絲扛來的「40米大刀」,還「被逼」籤下了「按時更新保證書」。這年頭做導演也是高危行業呀!
  • 「國漫崛起沒那麼簡單」,解碼《風語咒》五年創作路
    《風語咒》製作期間,我就親眼見到幾家公司紛紛倒閉。 」劉闊說。近幾年「國漫崛起」的說法不絕於耳,娛樂資本論在《風語咒》上映之際採訪了導演劉闊和出品方若森數字的COO吳震,但無論是聊創作還是談項目碼盤,我們聽到更多的卻是國漫遠未崛起的各種困境。比如,劉闊就被很多人問到,《風語咒》最後的大決戰中朗明對戰饕餮結束得太快,「醞釀了這麼久,一個回合就沒了」。
  • 《風語咒》為什麼沒能成為下一部《大聖歸來》? | 票房觀察
    可是《風語咒》卻曾背負成為下一個爆款國漫的期待。《風語咒》講述的是小人物的逆襲之路。朗明是一個先天失明的小混混,跟隨母親混跡於市井之中,陰差陽錯捲入到了一個神秘陀螺的爭奪當中。這個陀螺裡封存了上古神獸饕餮的神力,擁有毀滅人類的力量。
  • 《畫江湖》系列第一部電影《風語咒》,這畫風超讚
    要不是看到各大影院的影訊,我還不知道《風語咒》要在7月20日跟大家見面了。這是《畫江湖》系列的首部動畫作品,也是《俠嵐》系列的第一部電影,影片講述了朗明使用秘術「風語咒」封印四大兇獸之一「饕餮」的故事。
  • 動畫電影資源:風語咒 在線觀看
    好看的電影資源推薦免費風語咒導演: 劉闊編劇: 於奧 / 周鐵男 /
  • 畫江湖大電影《風語咒》7月13日
    風語咒The Wind Guardians上映日期: 2018年7月20日(中國)類型:
  • 《風語咒》導演劉闊一句話說明影片製作成本
    《風語咒》導演劉闊一句話說明影片製作成本最近《畫江湖》系列的動畫電影《風語咒》正在熱播,有多少小夥伴已經先睹為快了呢?在一周前,《風語咒》的票房就已破億,但導演劉闊表示,這距離團隊的目標還有不小的距離。
  • 《風語咒》導演劉闊:中國動畫要崛起,觀眾要先醒醒了
    《風語咒》的優秀口碑,也成功轉化成了良好的票房。截止到今日為止,《風語咒》的票房剛好突破1億。 《風語咒》的票房成績給今年有些疲軟的國產動畫電影市場帶來了一抹亮色,也讓人仿佛看到了青年向動畫電影的潛力。 但是對於《風語咒》導演劉闊來說,目前的票房還不能讓他完全滿意。
  • 《風語咒》中的反派「假葉」,我總覺得是照著他畫的!
    作為「俠嵐」大電影,有了「畫江湖」系列積攢的人氣,《風語咒》堪稱有著不錯的「群眾基礎」。但是於8月3日上映至今,票房仍然不足一億。 與不甚理想的票房成反比的,卻是「國漫良心」的讚譽。當初《大聖歸來》靠著「自來水」觀眾的推介宣傳,最終以9.56億元的票房完美收官。 這樣對比的話,《風語咒》輸得不是一點半點。
  • 《風語咒》豆瓣評分9.3 熱血武俠國漫真的起風了!
    劉闊導演的《風語咒》,改編自若森數字2012年至今依然在推出的系列動漫劇集《俠嵐》,其畫面、人設、角色和異獸等構成的世界觀,具有古典中國的審美情緒,本片由全中國團隊完成,精神內核是闊達的中華文化,尤以道家的修仙御風、懲惡揚善為基準。
  • 【天逸福利】《解碼遊戲》《風語咒》獲獎名單!天逸19.9!
    本周還有美國經典歌舞片、法式犯罪動作片、熱血國漫和中日合拍清新動畫……到底哪一位選手,會在你們的心裡擁有姓名?《風語咒》上映日期:8月3日 但是,經過了那麼多年的積澱,《畫江湖》系列首部電影《風語咒》終於要在大銀幕上亮相了。
  • 《風語咒》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它有股魔力,牽動著你的喜怒哀樂
    《風語咒》是若森畫江湖系列的首部動畫電影,於2018年正式上映。作為《俠嵐》系列的劇場版,很多俠嵐粉對這部電影可以說是期待已久了。今天小編就跟各位小夥伴分享一下我個人對《風語咒》的看法和感受。平淡中夾雜著魔力雖說《風語咒》是《俠嵐》系列的劇場版,但是劇組在製作的過程中可充分替路人觀眾考慮到位了,所以哪怕是沒有看過《俠嵐》的小夥伴也不會覺得懵逼。《風語咒》的前期劇情是那種日常搞笑向,平淡卻又不會讓人覺得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