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一場「失控」的實驗,海豚與人共處,最終慘澹收場!
上個世紀可以說是人類文明科學發展當中速度最快的了,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很多無法讓人理解且非常瘋狂的實驗,在1960年NASA就曾經資助了這樣一項實驗,最初他們的目的是想研究海豚的智力,沒想到最終難以收場,導致海豚悲慘的死去,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激發海豚的大腦潛力
我們看到海豚的機會是少之又少,只能從一些海洋公園當中看到這些被圈養起來的海豚,看起來它們的臉上面帶笑意,非常的活潑聰明,一隻成年的海豚相當於5~6歲的兒童,它們擁有屬於自己的思想,在我們眼中這是一種非常聰明的生物。而科學家為了研究大腦的大小和生物聰明之間的關係程度,他們認為可以在人為幹預的情況下提高海豚的智商,讓其變得更加聰明,在人為誘導的情況下來激發海豚大腦的潛能,在未來海豚將會成為海洋當中最為聰明的生物。
海豚與女飼養員
這項實驗是由NASA資助的,但是並沒有直接的參與這項實驗,科學家們認為海豚和人類是可以進行交流的,於是他們找來了一頭雄性的海豚,把它和一名女飼養員放在一起生活,想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誘發海豚大腦的潛能,這名女飼養員是一位博物學家,非常的喜歡動物。這項跨越物種交流的實驗為期10周,於是,博物學家瑪格麗塔和海豚成為了科學家們研究的對象,一天24個小時,他們長時間在一起相處,不管是吃飯睡覺還是工作,都會相互溝通和交流。
在實驗剛剛進行兩周的時候,各自還過著正常的生活,並沒有出現任何的異常,為了推進實驗的進程,科學家決定給海豚注射藥物,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刺激海豚的大腦。沒想到就是這個舉動,直接影響了這次實驗的結果。
海豚並沒有變得更加聰明,對人類教給它的語言和單詞並不感興趣,反而表現出了對於女博物學家瑪格麗塔的渴望。它向瑪格麗塔表現出了和自己同類求偶的方式,但是並沒有得到任何的回應。在長時間的相處中,讓人意外的事情發生了,瑪格麗塔竟然也愛上了這隻海豚,開始回應它的一些行為。
這項實驗被流出之後,流言蜚語變得越來越多,大眾不斷地批判這項實驗的進行,他們認為瑪格麗塔失去了一名科學家該有的威信,最終他們將海豚和瑪格麗塔分離開來,最終海豚在海洋館中抑鬱自殺。這項實驗提出是由NASA資助的,但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聲譽,在這項實驗曝出之後,NASA和這項實驗撇清了關係。對於這項激發海豚大腦的實驗,你有怎樣的看法呢?你覺得這樣的時間是否可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