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口碑:一邊想讓人玩手機,一邊又感動的想哭?

2020-10-03 愛吃瓜fairy

原本定於2020年大年初一上映的電影《奪冠》,9月25日,正式上映。

《奪冠》講述的是中國女排的故事,這是一部片名便決定了結局的電影。先前的預熱已經讓人期待不已,現在正式上映,更是票房大爆炸,上映半天票房破3000萬,現在已經突破1.9億了。

在首輪上映之後,這部電影的第一波口碑也在社交平臺上翻湧而來。

在購票頁面可以看到其口碑是No.1的,怎麼說畢竟是中宣部與國家體育總局聯合出品,更是由陳可辛導演執導,片中更有鞏俐、黃渤、吳剛等一眾實力派演員。

但看網友的評論卻發現,這部電影的口碑竟然呈現出了奇怪的特點,別的電影是會一邊是好看的評論,一面是不好看的評論,涇渭分明。可《奪冠》卻獲得了「一邊讓人想要玩手機,一邊又要被感動哭」的矛盾評論,也就說像有些網友所說的剪輯比較混亂,強制煽情,不紀實,不如看一場真正的排球比賽。

到底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01女排的自傳這部片子很顯然便是講述了郎平和女排的故事,最讓人驚喜的便是女排成員的參演,由她們飾演影片中的自己,讓觀眾觀影時更有代入感。鞏俐飾演的「郎平」更是可圈可點,她要飾演的是一位排壇英雄,這對她來說是巨大的挑戰,但她做到了。鞏俐的演技完全將郎平在賽場上的專注、嚴厲還有溫情的轉化,詮釋的很到位,沒有生硬的轉化感,仿佛一切水到渠成。更重要的是導演並沒有為了表現艱辛感,對郎平角色外形進行醜化,原原本本的呈現了郎平的形象。

相比鞏俐這次的表現,黃渤在影片中便有些遜色,雖然她一口福建話,給了不少觀眾親切感,可似乎他的呈現沒有以往影片的張力,但著部影片給畢竟講述的主角是郎平和女排,自然觀眾也能夠接受。雖然一切賽場的片段,都足以燃燒每一場觀影者,但很多人也都表示,中國女排的成員演技有待提高,在一些地方,她們的演技似乎撐不起整場畫面,但對於並非專業演員的她們飾演自己已經是最正確的決定了。

02有激情也有不足

很多網友看完影片都是激動的哭著出來的,但也有人表示,自己忍不住想玩手機,但是也忍不住想哭。

《奪冠》這部影片確實將女排十年沉浮刻畫的讓人動容,那些磨難讓人心疼,奪冠的時刻更是給了不少人鼓舞。尤其是當時吳剛飾演的角色在嚴格訓練女排時,說:下意識就是訓練來的,不是一次訓練,而是成千上億次不斷重複地訓練。更是讓人明白現在女排能夠取得這麼好的成績,平時的努力更是賽場上的幾萬倍。

但觀影時不難發現,影片中有些鏡頭的口型和臺詞完全對不上,甚至在前半段,能夠明顯的感覺到影片的配音感,這讓觀影體驗有些不足。

這部影片以渲染氣氛為基調的,在整部影片中大量的在調動觀眾的情緒,也正因為此,產生了一些副作用,有很多網友表示沒有因為過渡的情緒渲染也導致觀眾情緒的過渡透支,讓很多人後半段已經沒有什麼情緒波動了。

很顯然,這影片的第一波口碑褒貶不一,但不可否認的是,這部影片確實講述了中國女排的艱辛與輝煌,這部影片也不適合帶著挑刺的眼光去看。

拍電影不是寫傳記或者封功立碑,不可能面面俱到,有時候需要一個核心人物當作抓手,那郎平就是最合適的抓手,她的履歷無縫銜接起幾代女排人,無論實力、地位、資歷,她都是當之無愧的不二人選。

這部電影無疑會成為一部好的紀錄片,告訴你中國女排的姑娘們那種堅決和不放棄的精神,女排精神。

相關焦點

  • 《奪冠》口碑兩極分化,一邊哭崩一邊瞌睡,全片三個驚喜一個遺憾
    9月25日,原名《中國女排》的電影《奪冠》上映了,首輪觀影口碑已出,每個人觀影要求和感受肯定是不同的,但針對《奪冠》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有好幾個觀眾在看電影的時候一邊忍不住玩手機一邊拼命表示要哭了,感受竟是如此矛盾!
  • 《做家務的男人》:魏大勳一邊唱歌一邊流淚,一段話感動眾人
    《做家務的男人》:魏大勳一邊唱歌一邊流淚,一段話感動眾人大家有沒有看《做家務的男人》這檔新綜藝,在眾多的綜藝節目中,新綜藝比比皆是,一個接著一個,都認準了綜藝的市場但是新綜藝像得到大家的認可,並不是一件容易事。好在《做家務的男人》的收視率非常不錯,這檔綜藝中的嘉賓是魏大勳。
  • 手機一邊充電一邊使用,消耗的電量到底是來自電池還是充電器?
    不過手機這麼強勢,帶來的影響有好也有壞。比如,很多人終日沉迷於玩手機,哪怕手機沒電了,逮著機會也要邊充電邊玩耍,根本停不下來。所以有的人就要問了,如果手機一邊充電一邊使用,那麼此時手機消耗的電量,到底是來自電池還是充電器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手機充電時電量使用的情況,當手機正在充電時,來自充電器的電流會分成兩部分,絕大一部分會供給電池,從而幫助電池完成蓄電;另一部分則供給手機主板,滿足手機完成其他工作的需要。
  • 誰不是一邊風光一邊崩潰呢?
    每當看見這樣的誇讚,我心裡就想:什麼超人啊,你們不知道我多少次想哭要崩潰啊。好了,我來說說我的現狀吧。我是自由職業,原本有個辦公室生娃後撤掉了。如今,寫作可以在家辦公,所以沒有上下班區分。所以,我可以帶著孩子。孩子有老人幫忙,不然我早就瘋掉了。孩子睡覺吃喝拉撒都是老人幫著,如果都是我來負責,還能出去社交嗎,還能寫作嗎,想都別想!
  • 田馥甄的《日常》:為何一邊想挑刺,一邊還想Replay?
    如何看待這張口碑分化的新專輯?今天的推送來自作者三石一聲。更多音樂評論及故事,歡迎投稿至fudatou@126.com。文藝青年們的口味總是難以滿足,眾口難調又各自為伍,願意跟隨熱點,並擅長抨擊熱點。六年前第一張個人專輯《To Hebe》面世前,「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宣傳手法,就是在打田馥甄聲似王菲的擦邊球。而田小姐聽了王天后那麼多年,自然而然也會在音樂品味及表現力方面受到影響,進而形成現在很「田馥甄」式的音樂。
  • 手機底部有兩個「揚聲器」,為什麼一邊有孔,一邊堵著,只有一邊有...
    名偵探柯基-十萬個為什麼 第二十六期 使用過紅米Note 4X、華為4C、華為P20 pro、一加6,發現手機下部有兩個揚聲器(喇叭),一個是通的孔,一個是堵著的,疑問?兩個都是喇叭嗎?
  • 一邊嚎叫一邊玩密室逃脫 周末嚎叫攻略②
    (搜圖才發現他居然跟孫楠同臺唱過一首歌)聽完演唱會,一般人就會比較亢奮:不想睡覺,還覺得自己的歌唱水平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境界。實惠就是來幫你打另一針雞血的。同樣,為了配合本次主題,請你一邊大叫一邊搖,謝謝。
  • 「一邊……一邊……」造句,二年級小學生發言令人拍案叫絕!
    今天,我們學習語文園地三時,「字詞句運用」板塊,是給了三個帶「一邊......一邊......」的句子,讓孩子在讀後,能聯繫生活造句。在一節半的課堂上,班裡那些二年級的小學生們的發言可謂令人拍案叫絕,讓人驚嘆!01.課堂上,讀完句子之後,孩子們要開始用「一邊......一邊......」了,先是同桌互相練說,接著舉手全班交流。
  • 「任性」夫妻一邊滿世界旅行,一邊開淘寶店,玩著玩著業績翻番
    「任性」夫妻一邊滿世界旅行,一邊開淘寶店,玩著玩著業績翻番 iwangshang / 姜雪芬 / 2017-09-08 摘要:「讓我們忠於理想,讓我們面對現實。」
  • 我們一邊病入膏肓,一邊放棄治療
    我看到那個情節哭了,我們誰不是一邊病入膏肓,一邊放棄治療。而這個時候,如果有人因為愛你,而「強迫」你接受治療,他們有錯嗎?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根本不在於對與錯,而在於你願意被迫,還是不願意被迫。 我至今都不知道,在大家眼裡,我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也不太想知道,關我屁事。 我朋友和我說,那期節目的彈幕上,很多人滿懷惡意說我得這個病就是閒的,說我就一富二代。 我聽完發現一件事,就是我朋友挺護著我的。
  • 中國式爸爸,一邊不陪孩子,一邊追生二胎
    我們邊走邊聊,小美抹了抹眼淚,笑著說:「結婚以後小強很少陪女兒,就算抱著女兒也是玩手機,沒有什麼精神交流。」「當時我看女兒挺孤獨的,就狠下心來生個二胎,心想總有人陪她玩了吧!網友們都說,第四條很多人都做不到,大部分的媽媽比較注重陪伴孩子,大部分的爸爸則比較熱衷工作、養生、運動、還有應酬,就是不喜歡陪孩子。記得幾個月前我曾寫過一篇文章《世界正在偷偷懲罰不陪孩子的爸爸》,引起很多媽媽的共鳴。然而,也聽見了部分爸爸的聲音,他們抱怨生活太難,工作太辛苦,回來只想倒下睡覺,想玩手機看電視放鬆一下,哪有力氣帶孩子。
  • 成年人有時候就是一邊哭,一邊笑
    人總是在不知不覺中就長大了,也沒人教我們如何長大,只是,我們卻突然懂得了有些話再不能隨便說,有些場合不能隨便笑,有些委屈要自己受著,有些哭聲只能給自己聽見。於是,人生多了很多的限制,多了很多的條條框框。明明前一天還是孩子,在今天就得裝作很成熟。
  • 一邊看電影一邊打遊戲 同一塊手機屏幕還可以做多少事情?
    早在三星 Galaxy Note 2 上,三星就給系統加入了側邊欄應用,長按返回鍵呼出側邊欄,依次拖動應用到中央,即可同時顯示兩個應用,比如一邊看視頻,一邊回簡訊。 懸浮窗回復解決了這個問題,但這並不是終點。
  • 《一邊焦慮一邊成長》何老師說:人不要被自己的情緒綁架
    蘑菇姑姑的《一邊焦慮一邊成長》這書告訴我們焦慮的情緒是怎麼來的,我們該如何與它相處。《一邊焦慮一邊成長》正如蘑菇姑姑《一邊焦慮一邊成長》書中所說:每一件讓你焦慮的事,都是上天為你打開的一扇門。可是隨著年齡增長,與父母的代溝越來越大,能聊到一起的話題越來越少,甚至更多時候都只是沉默不語的坐一起各玩各的手機,交流已成為奢侈品。相聚時,父母或許想說些什麼、聊點什麼,但知識面、見識與長大的孩子漸漸產生惡劣距離,導致不知如何開口。怕說出來的話題沒人接的尷尬,怕說出來面面相覷的寂靜。
  • 時尚美劇《艾米麗在巴黎》,一邊被吐槽,一邊紅遍全球
    ,懶惰和鬆散,在法國被罵得狗血淋頭,十分制評分被刷到了4.8分,最後還是點播量奪冠了。大家一邊看一邊在網上吐槽,從而吸引更多的獵奇的人,然後獵奇的人又繼續在網上吐槽,形成了滾雪球一樣的營銷,導致這部劇一邊被罵死,一邊紅遍全球……
  • 泥頭車司機斑馬線上一邊看手機一邊起步,終釀慘劇!
    原標題:泥頭車司機斑馬線上一邊看手機一邊起步,終釀慘劇!▲事發現場2020年12月14日20時08分許,何某軍駕駛粵B75032D號重型自卸貨車(所屬:深圳市國匯中天運輸有限公司)在南山區南山街道月亮灣大道由南往北方向行駛至桂廟路路口右轉彎在斑馬線處排隊,車輛起步時何某軍看著手中的手機,未觀察道路交通情況,導致車頭與從右往左經人行橫道由肖某月駕駛的自行車發生碰撞,造成肖某月受傷送醫院經搶救無效死亡
  • 一邊拉琴一邊轉呼啦圈?學音樂的人都是怎麼一心二用的?
    ,視頻中她一邊轉著呼啦圈,還能一邊拉帕格尼尼,明目張胆的「一心二用」啊! 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名叫「莫殺特」的組合,簡直是將「一心多用」發揮到了極致…… 先是演著演著開始顛桌球,你一句我一句,你來我往玩得不亦樂乎;然後這個人居然拿起了小提琴開始……彈?
  • 《奪冠》口碑呈現兩極化,56.17%網友認為比《花木蘭》好看
    《奪冠》的口碑呈現兩極化,有觀眾覺得《奪冠》是中國最好的體育片,也有觀眾吐槽該片說教意味太濃,拍成了郎平傳記片等等。網友一:實話實說,「信條」反正我是真看不懂,「奪冠」看了非常感動,好看!電影放映中幾度落淚,我們這代人是伴隨著「女排精神」成長的。網友二:電影一出,一小撮人說「片子拍得不好」,請問哪個情節不好呢? 我看片花不好,電影沒看過。
  • 在人群中的他一邊走一邊哭,一邊為追逐夢想的自己鼓掌
    (做什麼工作可以掙的到這麼多錢買得起豪車)那個人開心的告訴他,他是做股票經濟人的,只要對數字敏感,善於人際交往就可以,然後這人快步的走進了這棟大樓裡,聽到這個答案後他笑了,他微笑著抬起頭看著在這棟大樓裡工作進進出出的人們,他問自己,為什麼他們每個人都看起來那麼幸福和快樂,為什麼我不可以得到幸福呢?其實當這個問題由他內心發問出來的時候,希望的種子已經種到他心裡了。
  • 愛我就別想太多:狗血劇情下熱度不減,觀眾為何一邊追劇一邊吐槽
    《愛我就別想太多》進入收尾階段,幾段戀情也終於看到了希望。作為盛夏熱播的一部都市情感喜劇,網友們是一邊追劇,一邊吐槽。然而雖然此劇的口碑持續下降,豆瓣評分3.3,讓人不忍直視,但是此劇熱播的現實卻是絲毫沒有改變,至今在某直播平臺仍位居熱度第一,那麼口碑差,評論區吐槽者甚多,為何還能讓觀眾鍥而不捨的追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