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惘聞樂隊:劃分時代的並不是時間,而是人類自己

2021-01-08 澎湃新聞

如「惘聞」自己所說,《歲月鴻溝》的確是他們17年來最特別的一張專輯。

後搖慣有的濃霧漸散,提琴、笛子等器樂的加入和別致的音色勾勒出水墨中國畫的疏朗意境,連曾經的傷感情緒也成為「念天地之悠悠」式的喟嘆。

不變的是「惘聞」一直以來偏冷的音色,以及由長長的線條組成的遲滯而獨立的世界。

這支中國最著名的後搖樂隊已進入中年。早年的採訪中主創謝玉崗曾經說過,搖滾樂的力量被不斷變化的社會消減,曾立志做職業音樂人的理想也早已改變;現在一邊生活工作一邊做音樂或其他好玩的事,「不用太把搖滾樂當一回事」。

以這樣的心態,「惘聞」諸位愈發沉下心循旋律搭建一個新世界,在去冬大寒又空無一人的大連完成了這張專輯的錄製。歌,或者說動機來自過去三年的積累。如今再把它們集結成冊,中間跨越的時光發揮了奇妙的作用。

惘聞錄音現場:謝玉崗和他標誌性的螺絲刀刷弦 本文圖片:攝影師Muto 

首發的《21世紀不適症》歌名來自謝玉崗隨手翻到的一本書《小說藥方》。旋律則來自2015年盛夏。鼓手連江隨手敲擊出的前奏讓成員們身心一振,打破了夏日沉浸在綿長音樂線條中的粘滯感。兩個多小時後大家通過即興完成了這首曲子的主體部分,跳躍的節奏和不和諧的聲部像濃夏的一場陣雨,清涼歡喜。

錄製的時候冬天來了。肅殺的氛圍和比利時製作人的減法讓曲子留下電吉他、大提琴、小號等數條線索,遠空中的鳥鳴一掠而過;疾刷的電吉他翻山越嶺,鳥瞰大地。

「惘聞」的變化遵循時間的規律。早年的他們長期保持少年式的敏感,萬事萬物都能夠激起波瀾。如今閱歷增長,他們心態漸寬,沒有把音樂變成更加激烈壯闊的模樣,而有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欲退隱山林的味道。

《海洋之心》是冬季大海的景象,日頭下波光粼粼,暴風雨亦是隔岸旁觀;《歲月鴻溝》漁歌唱晚,輕盈的小打擊樂聲仿佛通往桃花源的小徑,裡頭豁然開朗,笛聲悠悠助人好眠。

採訪「惘聞」主唱謝玉崗,音樂部分聊得詳細。比如,他說專輯最末一首歌《歸零》中的人聲吟唱來自分立房間的10個人,他們自然呼吸,自然起止,其中兩位騎在自行車上不斷移動,收錄的聲音就像無法預知的未來。更抽象的境遇和狀態則點到即止,「巨大而迅速的信息傳播量,讓每個人感覺腦容量都變大了而似乎又喪失了思考動力進而是能力。沒有什麼好的時代,我就是一直在想自己正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時代而已。」

五月至六月,惘聞的巡演將上路,從石家莊、北京開始一路往南,結束於香港和珠海。上海站將於6月3日在Mao Livehouse上演。

「直到今天少年宮依然存在就是一個古怪而奇葩的事實」

澎湃新聞:

找Wouter和Lode兄弟的機緣是什麼?希望他們給你們帶來什麼?實際帶來了什麼?

謝玉崗:

上次的《八匹馬》唱片我們分別找了幾個不同的製作人做後期的混音,其中Wouter混的兩首歌的氣質大家覺得會和這張唱片比較契合,而且去年樂隊在比利時的Dunk音樂節演出後和Wouter也見面聊了一下,大家對這個合作都很期待,最終我們就把兩兄弟請到了大連作這張唱片的製作人。

因為我之前就很喜歡他們兄弟的樂隊Toman,喜歡他們處理音色的方式和想法,而隨著惘聞人員和樂器的增加,不同音色的處理和把握顯得越來越重要,所以我們想應該需要一個製作人幫我們從客觀的角度去控制這些東西,最終他們也是這樣做的,大家都很滿意。

澎湃新聞:

樂隊希望呈現的複雜和矛盾與製作人希望的脈絡清晰經歷了怎樣的拉扯過程?

謝玉崗:

實際上他們在去年夏天的時候惘聞已經把這些歌曲的樣帶發給了Wouter和Lode,所以他們來大連正式錄音之前已經做了很多準備工作。剛剛開始正式錄音的時候,他們對歌曲的層次和結構都提出了他們的想法和改動,我們在棚裡做了不同嘗試,一開始還是覺得不太適應,感覺減少了很多聲部和內容,隨著逐漸的溝通和錄音的進行,大家也覺得很多的改動的確讓歌曲的脈絡更清晰了。另外在一些歌曲的結構上,他們覺得有些繁瑣,但是樂隊則認為這是歌曲本身發展的需要,於是他們就想辦法在歌曲原來的結構上做一些梳理,讓它在呈現上更自然一些。

澎湃新聞:

溝通中,樂隊會和製作人細說每首歌的動機和想表現的東西嗎?會和他們解釋歌名嗎?會談及比如為何專輯取名為《歲月鴻溝》嗎?

謝玉崗:

其實不會去和他們講述歌曲的創作背景和來由的,因為大家都會對一個純器樂作品有不同角度的想法,有各自的聯想空間。這是好事,這樣出來的結果會更立體一些。而且歌曲的名字和專輯的名字都是在所有的錄音工作結束之後才有的,惘聞之前的專輯也是一樣。

澎湃新聞:

夏天的歌在冬天錄製,別人聽到的時候已經是春天。音樂有季節嗎?如果有的話這張專輯是什麼季節,什麼天色,什麼情緒?

謝玉崗:

夏天我們在錄製樣帶的時候,給我自己的感覺的確作品有些燥,挺熱烈的。而冬天的錄音又讓作品變得滯重和灰暗了很多,現在完成後期我自己來聽感覺其實還是挺有生機的。的確像你說的,在不同的季節環境下聽同樣的作品都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就像惘聞每次換排練室之後寫出來的歌都和上一個排練室不同是差不多的道理,惘聞所有的專輯都是在不同的排練室創作完成的。季節和環境對音樂都會有影響的。

澎湃新聞:

去冬嚴寒,又是在冷僻的地方錄製音樂,有沒有生出什麼感慨?對音樂帶來什麼影響?

謝玉崗:

這次的錄音棚在一個劇院的地下,錄音的十天我們見太陽的時間很少,而且那個時候是大連一年中最冷的時段,加上錄音的計劃時間也不充裕,所以總體上講情緒還是比較緊張壓抑的。在錄音的最後幾天,Wouter和Lode都會抽出半小時去戶外見見太陽再回來工作。所以如果有人覺得這張唱片聽起來有些黑暗,我們並不會覺得奇怪。

澎湃新聞:

把舊作品揀出來重新創作,是否還能捕捉到當時的情緒?處理方式和情感上有哪些不同?

謝玉崗:

我覺得環境和時間的變化肯定會影響情緒,而不同的情緒下你即使在演奏相同的音符,它呈現的味道都會有區別。專輯的第六首《歲月鴻溝》其實在剛創作完成的時候是一個比較激昂的情緒感覺,但最終的錄音版本呈現出來的是一種冰冷凝重的氣氛。我們在錄音的時候不會刻意的去尋找作品創作初始的情緒,更願意去任由著環境的變化去讓情緒自由變化發酵。

澎湃新聞:

錄製過程中成品和原來的創作差別最大的是哪一首?是怎樣的變化?琢磨時間最久的又是哪一首?為什麼?

謝玉崗:

變化最大的可能是《21世紀不適症》吧,特別是前5分鐘。剛創作的時候它的前半段顯得比較跳躍,情緒甚至有些歡快。而在錄音棚中製作人減少了一些聲部,節奏也簡化了很多,所以它變成了一個恬靜的前5分鐘。同樣這首歌也是在錄音棚中推敲時間最多的一個,因為前面的情緒變化讓我們必須重新梳理整首歌的進行。修改初始,我們並不是特別適應,但逐漸的我覺得這樣的修改可能會使它變成一個更耐聽的作品。

澎湃新聞:

《紅牆黑牆》是整張專輯裡最有緊迫感的一首,這種壓迫感從何而來?

謝玉崗:

的確是這樣,可能過去的一年嗅到的信息讓我們感覺壓迫感十足。《紅牆黑牆》在正式錄音中刪掉了很多抒發情感的大小提琴旋律聲部,剩下現在這堵紅牆黑牆。

澎湃新聞:

《海洋之心》裡有很多掠過天際的音色,從風平浪靜到暴風雨前夕。這是大連的海嗎?這海的心是什麼?

謝玉崗:

生活在大連給我們感觸最多的肯定是這片海,它總是那麼開闊,同樣它也總會讓你忘掉自己的存在。海洋的心應該是一個更高維度的狀態吧,在海洋的心中,萬物皆空。

澎湃新聞:

《少年宮》有似金屬樂般的重型音色和節奏,以及陰鬱不和諧的感覺,「咔嚓咔嚓」的聲音好像秒針快速跳動的聲音。這樣的一首歌為什麼會叫《少年宮》?

謝玉崗:

直到今天少年宮依然存在就是一個古怪而奇葩的事實。它總讓我聯想出一個兩面獸的怪物形象,一面是一個天真無邪的兒童笑臉,一面是衰老瀕死的面孔。這首歌恰好也是從兩個截然不同而並行的主題出發的。

澎湃新聞:

《歸零》有暮色蒼茫的感覺,為什麼會想到以它作為專輯的收束?人聲的吟唱是怎麼來的?

謝玉崗:

《歸零》是我們在正式錄音前在排練室旁邊一個碩大空曠的廢棄廠房裡用一個簡單的錄音機錄製的。我喜歡這個廠房自然綿長的空間混響,除了樂隊的幾個人之外,我們又找了幾個朋友,總共10個人分別站在房間的不同位置,其中兩個人騎在自行車上不斷的移動位置。每個人僅僅唱一個事先設定的固定音高的音符,無需考慮節奏,根據自己的呼吸,自然開始,自然停止,然後再開始,再停止......最終讓每個人的音符隨機的在一起組成不同的和聲,隨機產生的是我們無法事先預知的情緒呈現,就像我們無法預知人生下一刻是什麼情景。

「『中年危機』也是病,也得治」

澎湃新聞:

「歲月鴻溝」是一個很大的命題。想要用音樂說時間,還是想用音樂對抗時間?現在的階段來說「歲月鴻溝」,是覺得老了嗎,還是覺得和世界有了點隔閡?這種感覺從前會有嗎?

謝玉崗:

《歲月鴻溝》聽起來似乎有些沉重,就像很多人對這張唱片中的大部分音樂聽起來的感覺。音樂是純粹精神層面的,音樂無需用來對抗時間,劃分時代的並不是時間,而是人類自己,它一直就是這樣,現在更是加速朝著窒息和扭曲而去。如果覺得《歲月鴻溝》這個名字太沉重,可以只看而不讀它的英文名字《Sweet Home, Go!》。

澎湃新聞:

這張專輯的感覺是乾淨、厚重,情緒比從前開闊,線條更清晰也更冷了,循的是人閱歷增長後自然呈現的狀態,但是少了你們早期作品中非常細微、私人的情緒,比如《Lonely God》和《汙水塘》這樣找到童年味道的東西。你們怎麼看待這樣的變化?你們滿意自己現在到達的狀態嗎?

謝玉崗:

可能就是不同時期和不同環境的影響吧,一切變化都是自然發生的,有的時候它又似乎那麼隨機。

澎湃新聞:

「21世紀不適症」有沒有給你們的生活狀態帶來變化?是覺得時代有好壞,還是因為自己的關係?

謝玉崗: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方式都在改變,巨大而迅速的信息傳播量,讓每個人感覺腦容量都變大了而似乎又喪失了思考動力進而是能力。沒有什麼好的時代,我就是一直在想自己正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時代而已。

澎湃新聞:

以之命名的這首作品有很多歡脫的片段,這是為什麼?

謝玉崗:

時代帶給不同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就像很多人同樣正享受著這個時代帶給自己生活的改變,充滿了興奮與愉悅。

澎湃新聞:

你們的音樂和大連這座城市關係密切嗎?它具有大連的某些特質嗎?你們覺得自己和城市的關聯越來越密切還是疏遠?有設想過離開這裡去其它地方生活嗎?

謝玉崗:

環境的影響肯定是一直存在的,這裡更平淡一些,沒有那麼多有意思的事情發生,沒有那麼多有意思的人出現。以前我會覺得這裡有些無趣,現在我覺得這些又都不那麼重要,主要是你想做什麼,在做什麼。

澎湃新聞:

樂隊有過挫敗或者迷茫、厭倦的階段嗎?會有「中年危機」這個東西嗎?

謝玉崗:

從開始做樂隊到現在,你說的這些階段都有過,而且從來沒有停止過。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問題,有問題就得思考,找到癥結去解決掉它吧,有病就得治不是嗎?「中年危機」也是病,也得治。

澎湃新聞:

樂隊成員各自的經歷對於樂隊這個整體來說,向心力更多還是離心力更多一些?

謝玉崗:

每個成員的不同經歷和音樂趣味的差異感才會讓樂隊成為一個有張力的合體。吸引又排斥,就像樂隊主體的萬有引力和每個個體自身差異的離心力製造出來的平衡,這樣才會呈現一個更廣闊的場景。

相關焦點

  • 惘聞樂隊:我們一直喜歡做「專輯」而不是「單曲」
    9月24日,惘聞樂隊推出全新專輯《十萬個為什麼》,網易雲音樂可以購買線上數字版專輯。作為一支1999年成立,2000年推出首張專輯的老牌搖滾樂隊,惘聞樂隊絕對算是圈內較為勤快的樂隊。在惘聞樂隊的這些全新作品裡,能夠感受到它們身為圈內器樂搖滾代表的真才實學,更是給聽眾帶來一種純粹的音樂美學享受。不過,惘聞的音樂需要一定的理解成本。
  • 惘聞樂隊也有粉絲後援會了?
    「A Show For Film Auteur」5月13日,惘聞樂隊和發光曲線樂隊在北京MAOLivehouse進行了一場特別的公益演出。當天謝玉崗(惘聞)與邢江波(發光曲線)兩位音樂人為獨立電影「寇德卡」進行了即興配樂演奏;隨後兩支器樂搖滾樂隊各自進行了50分鐘的精彩演出。
  • 在惘聞樂隊《看不見的城市裡》,我看見了後搖興起的「暖色」
    △惘聞冰島錄音在惘聞兩年前發布《歲月鴻溝》時,音樂財經近距離採訪過惘聞樂隊吉他手謝玉崗和經紀人孫怡(兩篇舊文:專訪丨惘聞的「歲月鴻溝」與對話惘聞:只要有音樂就夠了),那也是後搖這種細分音樂類型被冠之以「後搖元年
  • 惘聞樂隊:國內第一後搖,用音樂真實地活著
    時間已經輾轉來到了2018年3月,這些年國內音樂圈的民謠和說唱相繼引領了風潮,國產後搖樂隊們也似乎漸漸有了起色。文雀樂隊與當紅民謠歌手馬頔合作出歌、沼澤樂隊紐約首秀、惘聞樂隊2018年的新專輯的創作也漸入軌道。國產後搖們似乎漸漸地有了起色,但即使在國內也有越來越多後搖聽眾的今天,後搖一詞對於大眾來說還是顯得有點地下。
  • 惘聞樂隊試水付費數字專輯 網易雲音樂售出超八千張
    >惘聞樂隊試水付費數字專輯 網易雲音樂售出超八千張 近日,國內後搖標杆惘聞樂隊在網易雲音樂發布數字專輯《看不見的城市》。 熟悉後搖音樂的人應該都曾記得,惘聞樂隊在2016年發布的專輯《歲月鴻溝》,在那張專輯中,惘聞樂隊用宏大的氛圍之聲,描繪出在他們眼中,在這個時代我們都將必然捲入的巨大黑洞。
  • 4天8000張數字專輯,惘聞樂隊首張數字專輯啟示錄
    ……在惘聞樂隊《看不見的城市》這張數字專輯中,網易雲音樂上樂迷們走心的評論讓人印象深刻。 原本以為,後搖/器樂搖滾 音樂作為一種小眾的細分類型音樂,只有極少數人會感興趣。沒想到,當國內首張後搖/器樂搖滾數位音樂專輯《看不見的城市》發布後,僅一周多的時間,就已經銷售出近萬張,總金額超過10萬元。
  • 惘聞•做自己喜歡的音樂,讓他們羨慕去吧
    作為一支成軍21年的老牌後搖樂隊,惘聞從未落入此等「套路」之流。「後搖」對他們而言,不過是個方便樂迷們進行分類檢索的標籤,管他前搖後搖,做自己喜歡的音樂,那才是正經事。2014年年初,惘聞走出錄音棚,把專輯《八匹馬》的錄製地點放在了回聲圖書館。這是一種很有意思的做法,圖書館不僅是樂隊的演奏場地,亦成為了樂隊的一員。除此之外,惘聞一直都在延續嘗試與探索著不同的演奏方式。在回聲圖書館,謝玉崗也搬出了他的「獨門秘籍」,不僅用到了琴弓進行演奏,有時甚至完全不觸碰琴弦,而是直接將吉他靠近貝斯音箱來製造共鳴。當然,樂迷們非常熟悉的「螺絲刀」吉他演奏法也沒有缺席。
  • 全國23城巡演版圖,惘聞樂隊新專輯,表達音樂純粹美感
    《十萬個為什麼》,這已經是惘聞樂隊自出道以來,推出的第11張專輯了。2010年,惘聞樂隊發行第五張音樂專輯《L&R》,同時開啟樂隊第二次全國範圍內的大規模巡演,歷時兩個多月,覆蓋20餘城。,就是對於自己音樂會有階段性的思考與反省,他們總能在已有的音樂當中,找尋不足之處,並不斷完善,這才形成他們樂隊音樂不斷進步的趨勢。
  • So live|如果把中國所有的後搖樂隊比作一副撲克牌,惘聞絕對是那張大王!
    責任編輯:北北 惘聞樂隊全國巡演首站確定在石家莊的消息一經發布,《我愛搖滾樂》雜誌的老大XZ就寫了一篇關於惘聞的回憶文。「魚工作室」實際上可以說是一個網名,而不是一個工作室。)   愛搖的人馬到齊後,小段領我們一起去跟惘聞的經紀人樹姑娘見了個面。此時調音剛結束,成員們正坐在後臺的沙發上休息。樹姑娘給我們分別介紹了惘聞的樂隊各個成員,一陣寒暄之後,大家相約演出結束後一塊喝酒吃夜宵。
  • 惘聞樂隊新專網易雲音樂熱銷 打響國內後搖數字付費第一槍
    近日,國內後搖標杆惘聞樂隊在網易雲音樂發布數字專輯《看不見的城市》。這張專輯是惘聞樂隊第十張錄音室專輯,也是國內後搖圈中第一張數字專輯。截止7月6日,專輯在三天內已經售出超8000張,銷售額近10萬,打響了國內後搖音樂數字付費的第一槍。
  • 惘聞《十萬個為什麼》:從「絕望的海底巨獸」到「翱翔天際的鯨」
    早在2016年,惘聞曾接受過音樂財經的採訪,那時謝玉崗坦言:「這個世界遠遠比你想的要複雜,最終你留下的不過是你思考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裡,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去表達。」這兩番相隔四年的言論,措辭不同,內核相同。作為音樂人的惘聞樂隊,無論是四年前的《歲月鴻溝》,還是兩年前的《看不見的城市》,再到今天的《十萬個為什麼》,他們都秉持一顆探索之心,從未重複自己。
  • 海平面之下超現實演出 這是屬於惘聞的浪漫
    惘聞樂隊「五千個在哪裡」線上音樂會
  • 10/31|惘聞2020新專「十萬個為什麼」全國巡演·瀋陽站
    演出藝人:惘聞樂隊演出場地:原料庫LIVEHOUSE演出時間:10月31日 19:30票價:預售票120元 全價票150元地址:原料庫Live House作者伊林在談及《十萬個為什麼》的寫作目的時寫道(這也是惘聞想要用這個名字作為他們第十一張唱片名字的一個重要原因):於是,在兩年前,這個專輯名字先於專輯的音樂出現了。兩年前某次音樂節演出後大家閒聊,樂隊提出了接下來新專輯的名字要叫「十萬個為什麼」。
  • 惘聞《十萬個為什麼》:從「絕望的海底巨獸」到「翱翔天際的鯨。」
    早在2016年,惘聞曾接受過音樂財經的採訪,那時謝玉崗坦言:「這個世界遠遠比你想的要複雜,最終你留下的不過是你思考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裡,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去表達。」這兩番相隔四年的言論,措辭不同,內核相同。作為音樂人的惘聞樂隊,無論是四年前的《歲月鴻溝》,還是兩年前的《看不見的城市》,再到今天的《十萬個為什麼》,他們都秉持一顆探索之心,從未重複自己。
  • 惘聞的十萬個為什麼,聽它說未知的答案 | 平話有票
    12月25日,惘聞2020「十萬個為什麼」全國巡演第二階段正式啟程。這支被媒體定義為 「中國後搖領軍樂隊」的搖滾樂隊即將來到福州,無疑是一個讓樂迷心動的事。自1999年成立以來,每兩年出一張專輯,是惘聞向來不會打破的慣例。本次巡演中,他們將帶來新專輯《十萬個為什麼》其中的8首單曲,從《鍛高潭》到《孤獨的鳥》再到《醉忘川》,每一首都有它們自身表達的位置和音樂的呼應。
  • 惘聞樂隊經紀人孫怡 音樂人對獨家版權要慎重
    8月26日,網易雲音樂在杭州MAOLivehouse上線網易雲音樂人沙龍第一季,主題為"如何讓自己的音樂被更多人聽到?"。這是網易雲音樂針對音樂人推出的專門培訓交流活動,標誌著網易雲音樂獨立音樂人扶持計劃,即"石頭計劃"的加速推進。  據了解,在自媒體時代,雖然製作音樂的門檻已經降低,但仍有86%的音樂人會有一些疑惑,如何讓自己的粉絲更多?
  • 惘聞樂隊於今日發行全新專輯《假若明天來臨》;說唱歌手BigYear大...
    6 編輯推薦 惘聞《假若明天來臨》 惘聞樂隊於今日發行全新專輯《假若明天來臨》。 謝玉剛說:「大概是惘聞新專中修改時間最長的一首。
  • 御宅是人生真理:日系復古搖滾樂隊OKAMOTO'S專訪|Fender
    ,結合到21世紀初日本年輕人的生活場景當中,製造出屬於自己的音樂。我們沒有太局限在日本,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海外。Koki:嗯,畢竟我們樂隊的主唱Sho英語說得挺不錯的,我們也愈發地意識到自己在往國際化的方向前進。我希望不論在日本還是在國外,我們都能活躍起來。 問:說到巡演,兩三年前你們還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日本巡演,全國47個都道府縣你們都去了。那一次巡演感覺如何?
  • 惘聞樂隊於今日發行全新專輯《假若明天來臨》;說唱歌手BigYear大年發行全新專輯《都市夜色》
    6 編輯推薦 惘聞《假若明天來臨》惘聞樂隊於今日發行全新專輯《假若明天來臨》。謝玉剛說:「大概是惘聞新專中修改時間最長的一首。Music你想要我怎麼樣時間ABOUT US|關於我們 詩焓文化創立於2014年9月,我們以領先時代的思維與行動力,幫助行業夥伴持續取得超越期望的成功。詩焓文化培養了一批優秀的行業分析師團隊,致力於打造流媒體時代下的新型智庫服務機構。
  • 明晚丨惘聞 2020新專輯《十萬個為什麼》全國巡演 杭州站
    作者伊林在談及《十萬個為什麼》的寫作目的時寫道(這也是惘聞想要用這個名字作為他們第十一張唱片名字的一個重要原因):於是,在兩年前,這個專輯名字先於專輯的音樂出現了。兩年前某次音樂節演出後大家閒聊,樂隊提出了接下來新專輯的名字要叫「十萬個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