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濟南機器人與高端裝備產業協會發展秘訣

2020-12-27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暢談濟南機器人與高端裝備產業協會發展秘訣

  經過短短兩年的發展,濟南市機器人與高端裝備產業協會已擁有省內高端優勢企業近百家。在協會新年座談會上,中國工業報記者就協會快速發展的秘訣採訪了協會執行會長、山東德晟機器人公司董事長、著名工具機專家趙勝林。

  記者:趙會長你好,請問一個地方發起的協會,不到兩年就發展到100多家高端企業,你講一下協會發展的秘訣在哪裡?

  趙:說起發展秘訣,其實沒有什麼秘訣可言,一是一定定好位,協會就是真心真意、誠心誠意的為各成員單位服務,三是有金剛鑽(專家)。二是取得政府主管部門支持,與國家的發展相向而行。就是按照黨和國家政策辦事,取得政府主管部門支持,比如國家工信部、山東工信廳、濟南工信局等領導都支持並都知道協會的服務活動。三是凝聚專家真心服務企業。協會已經擁有中科院自動化所、機械研究總院、冶金研究總院、汽車研究院、清華、哈工大、南航、山大、濟南大學、齊魯工大、建築大學等幾十位專家組成的專家委員會和45歲以下的青年專家委員會。已初步實現技術引領、產業合作、學術交流、項目鑑定、諮詢服務、政策解讀、專業培訓、雜誌發行等方面功能服務。

  記者:請問趙會長,社會上協會叢生有的收會費困難,你怎麼看?

  趙:企業家是個最精明的階層,之所以願意參加是看中的對企業的服務價值、服務增值。這個協會對企業的技術、市場、人才管理、發展等方面有沒有幫助。現在社會上協會很多,有的是交上會費一年不見面。我們之所以不到兩年就凝聚全國9個省市的130多家企業並且主動繳費就是因為我們把服務放在重中之重,幫助企業發展,很多會員是口口相傳加入的。

  比如德國歐德神思、日本川崎機器人、哈工大裝備院、機械總院北京機電所、北京金蝶、上海銀田、深圳研祥、南京華太、太重榆次液壓、北京梅卡曼德(清華)、華中數控(華中科大)、揚州瓊花等這全是全球精英、行業精英,為什麼願意加入,就是看中協會這個平臺既有市場又有人才既有產業鏈又要配套優勢,看重的是協會能為各個成員提升技術、開拓市場。

  記者:對外地會員協會是如何服務的?

  趙:現在是信息化時代,音頻視頻猶如面對面一樣,沒有距離。比如幾次論壇都與德國、英國、俄羅斯的朋友和專家交流技術與市場。再就是大企業都有辦事處,但最主要還是信息手段服務。

  記者:請問趙會長能舉幾個服務例子嗎?

  趙:協助企業開拓市場我們有很多例子。比如山東能源重裝公司新投資20多億元的機械加工設備,鑄造、鍛造、機加工、液壓等設備先進,但負荷嚴重不足,加入協會不到一個月,協會研究確定組織成員走進重裝,不到一周與協會內盾構機加工、風電、汽車生產線、物流裝備線等加工形成了近千萬合同,明年加工計劃已經過億元。山東泰祥車橋入會後不僅在專家親自參與、協調下進入了中國重汽等企業配套,還與小鴨精工形成資本合作,全面推進企業規模化發展,打造10億元的車橋企業。位於長清區的金拓公司,春天生產測溫儀的視覺速度有差距,哈工大山東裝備院專家不到半天就解決了,產品快速投放市場。天用智能公司由不到2000萬元企業一年間迅速發展到近5000萬元。天用公司作為小微企業去年10月公司產品隨協會平臺第一次在國家工信部等五部委舉辦的全國工業機器人大賽和展會上進入了山東電視臺和中央電視臺,今年3月又跟著協會被邀請到山東電視臺做客直播間,第一次在山東電視臺直播間接受採訪,以後又陸續有報社、媒體找上門,將公司產品宣傳的普天蓋地,一時間山東天用的智能測溫儀成了濟南、山東的搶手貨。省、市政府、學校、機場、車站都用上了天用測溫儀。

  董濤董事長說,在協會平臺上學到了中小企業發展路徑,集成創新的思路,精益製造的方法、協同創新的要領、市場拓展的秘訣;在協會平臺上認識到一批點石成金的專家、學到了「吉格勒定理」,在銷售上用上了「槓桿效應」;在協會平臺上第一次與500億元企業老闆交流企業發展,第一次與中科院、機械總院、哈工大等專家諮詢交流。特別是疫情後智能測溫儀研發,遇到的鈑金加工等問題,在協會群一發布幾個小時就敲定,為七天出產品,贏得了市場,抓住了歷史機遇。是高端裝備協會的備書,使這個小企業能為黨代會、人代會服務。天用智能公司的智能測溫儀得到十幾家電視、報紙等媒體的宣傳報導,「天用」已被大家譽為抗疫防護神。目前公司正以軍工品質精益求精生產,為軍工單位「站崗服務」,為國防建設做貢獻。

  記者:請問趙會長協會與其他協會的不同是是什麼,或者說你協會最主要特點是什麼?

  趙:在這方面我們確實有幾個特點,第一點,我們協會是功能性的。協會一般是條狀結構,缺少互補性,相互之間還有競爭激烈的成員,我們協會是網狀與條狀結構相結合,比如協會內既有鑄造、鍛造、熱處理、機加工、塗裝、齒輪、模具、液壓基礎工業,又有工業軟體、工業控制、智慧機器人、三維雷射、3D 列印、5G應用、衛星高分應用、視頻識別等前沿技術,還有工業設計、商標服務、技能培訓、會展服務、園區服務等功能企業。協會內產業互補、產品協作很多,我們已經有40多家企業內部合作,形成了循環。

  記者:請問趙會長協會怎麼凝聚到這麼多高端專家?

  趙:專家需要企業、需要高端企業實現專家教授的課題,完成產學研項目,但是需要高端的企業,協會恰恰滿足了專家的需求,同時也解決了企業很多技術難題,相互需求,實現雙贏。目前專家的產學研項目在協會有幾十個。

  第二點我們協會是新時代的創新型協會。

  協會創立的國內首個「高端協會藝術團」、國內第一個「高端協會閱覽室」,建立了國內第一個1+N的總部辦公模式、第一個1+N會長模式受到業內稱讚。協會每年舉辦多次培訓、論壇,編印雜誌、文集。不收一分錢。文集既有技術、政策信息,又有名家觀點、管理理念,特別是我們的文集對國家、省市投資市場、產業發展計劃等都進行歸納,為企業發展服務。協會總部1100平方、建有16平方米大屏,為會員單位,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技術、產品發布提供舞臺。為市區以外的會員提供辦事處等方便成員單位發展。協會還建有藝術團、閱覽室,免費為成員單位服務。

  第三點就是協會始終以市場為導向服務企業。4月19日、22日協會承辦的「汽車零部件對接會」分別在中央電視臺朝聞天下和新聞聯播頭條播出,協會名字已經出現在當地政府工作報告上和推動產業鏈建設工作機構中。協會內多數企業在協會平臺找到專家、找到市場,拉起產業鏈,形成了初步的國內大循環。

  第四點協會是一個責任型的協會。協會連續兩年組織成員採購革命老區萊蕪的食品廠月餅,採購貴州老區茶葉,今年疫情期間80%的企業進行了捐助。今年3月2日,協會作為山東電視臺第一個選送的抗疫復產團體先進單位,被邀到山東電視臺做客直播間。

  目前,協會會員單位的認知感、參與感越來越強;協會的專家隊伍越來強大;協會的產業合作和集群發展越來越緊密 2021年協會成立汽車與裝備專業委員會。在協會統一領導下,推進協會內汽車裝備及汽車、零部件行業規模化、高質量發展。 「機器人與高端裝備產業高峰論壇」。設立高端裝備發展「月度沙龍」,形成制度化的企業新技術、新產品交流、宣傳。協會策劃研究成立「高端裝備企業家講堂」,編印「高端裝備企業家風採錄」、設立具有註冊號的「中國機器人與高端裝備期刊」。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建黨100周年,作為國內第一個機器人與高端裝備產業協會,我們相信在黨和政府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一定會實現更大夢想、創造更美好未來,為建設國內一流協會,為製造強國建設做出高端協會應有的貢獻。

  記者:謝謝趙會長,也真誠祝福協會更大規模發展。

(文章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

(責任編輯:DF062)

相關焦點

  • 第三屆天津機器人大會成功召開 探討天津機器人產業的發展
    會議邀請了《經濟日報》天津站站長武自然、天津市工信局原副局長鄒方斌、裝備處處長趙嘉、工業中小企業創新發展處處長孟繼明、天津市科技局高新處周明調研員等嘉賓,與來自機器人行業及學術界逾150位嘉賓共同交流、探討天津機器人產業的發展。
  • 全力支持高質量發展定位企業項目 濟南建設3大產業集聚區
    其中,濟南市重點打造整車整機及氫能源高端裝備製造、綠色建設、智能製造3大集聚區;青島市重點打造數字科技與智能製造、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3大集聚區;煙臺市重點打造高端化工新材料、海洋生物與醫養健康、高端裝備製造3大集聚區。
  • 2020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召開,共話產業機遇與挑戰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專家委名譽主任、國家製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朱森第圍繞「產業發展與企業家」深度剖析了機器人產業發展與企業家之間的關係,他指出產業發展的關鍵要素是要掌控市場、要有領軍企業、要有產業生態、要有創新活力,都與企業家息息相關。產業發展呼喚企業家,企業家帶動產業發展。大會舉行了國際機器人聯合會-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CEO圓桌對話。
  • 深圳高端裝備製造 能「上天」可「下海」
    未來5-10年,我國智能製造裝備產業將迎來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深圳製造能「上天」可「下海」近年來,深圳不斷完善政策支撐體系,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扶持力度,推動裝備製造業向精密製造、高端智能製造方面轉型升級,圍繞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兼顧航空航天和海洋裝備工程等領域進行布局。
  • 76秒|全國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技能大賽決賽在濟南開幕 閃電新聞...
    這就是2019年中國技能大賽——第三屆全國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技能大賽決賽開幕式的現場。10月18日9點,第三屆全國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技能大賽決賽在濟南開幕。剛才說到的就是一款飲品自動生產的機器人,只要在屏幕上選擇想喝的飲料或者冰淇凌,一頓操作猛如虎,幾秒之內送到您的眼前。人工能做到的它都能做到。
  • 2020全球智能物流產業發展大會2020全球物流裝備企業家年會隆重召開
    12月11日,「2020全球智能物流產業發展大會」以「深化創新·內外兼修·智能融合」為主題,吸引了來自相關部門和行業協會領導,以及物流集成商、物流裝備企業、物流裝備典型用戶等業界精英近400人出席,共同回顧行業發展歷程,總結經驗教訓,展望行業未來,並圍繞「經濟大循環、雙循環新格局下的智慧物流」、「後疫情時代全球供應鏈變革」、「物流倉儲裝備市場現狀及技術發展趨勢
  • 匯聚專家學者 共話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
    12月11日,以「智能互聯 助力大灣區發展」為主題的2020國家機器人發展論壇在廣東深圳召開。論壇通過線上+線下同步直播的形式,聚集國內機器人領域頂尖學者、企業代表,共同探討機器人技術,助力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
  • 常州固立高端裝備創新中心正式啟用
    11月28日上午,常州固立高端裝備創新中心正式啟用。市長陳金虎出席活動。  現場,江蘇省中以產業技術研究院與武進國家高新區等單位籤署常州固立高端裝備創新中心共建協議;常州大學智能製造產業學院籤約入駐中以常州創新園,合作建立「新工科」人才培養體系。  常州固立高端裝備創新中心由香港科技大學李澤湘教授發起,武進國家高新區、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等共同合作成立。
  • 濟南成立綠色建築協會裝配式建築產業專業委員會,53家企業入會
    原山東建築大學黨委書記王崇傑、濟南市城鄉建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盧保樹、山東省建築科學研究院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崔士起、濟南市城鄉建設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李文華、濟南市城鄉建設發展服務中心處長劉小軍、濟南綠色建築協會會長宮強、秘書長管振忠及相關會員企業等共同參會。
  • 2021第十六中國北京國際智能製造裝備產業展覽會
    2021第十六中國北京國際智能製造裝備產業展覽會 2021第十六中國北京國際智能製造裝備產業展覽會 2020-11-17 16:59:35  來源:網際網路中國北京國際智能製造裝備產業展覽會(BIME  Expo )創辦於2005年,成功舉辦十五屆,是智能製造行業例會;BIME  Expo見證了我國智能製造裝備水平的提高、促進了國內外智能製造技術交流與融合發展、助推了國內外智能製造市場的繁榮。
  • 2015年中國電子裝備產業博覽會
    展會時間:2015年7月29-31日展會地點:深圳會展中心【指導機構】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單位】深圳市電子裝備產業協會【聯合承辦】深圳市電裝聯合會展有限公司深圳市盛世陽光文體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協辦單位】中國電子儀器行業協會防靜電分會廣東省電子學會SMT專委會深圳市電子行業協會青島金諾會展有限公司瑞同文化傳媒(上海)有限公司【2015中國電子裝備產業博覽會歡迎您參加】「中國電子裝備產業博覽會」
  • 四川廣安:「341」產業的發展「秘訣」
    廣安市委五屆六次全會提出著力構建「341」現代工業產業體系,突出發展裝備製造、電子信息、能源化工3個支柱產業,大力發展生物醫藥、食品飲料、先進材料、輕工服裝4個優勢產業,積極發展數字經濟新業態。
  • 溫州市安全應急產業協會成立
    甌網訊 (記者 伍秀蓉 通訊員 餘秀虹) 為助力溫州安全應急產業發展邁向新臺階,12月12日,在甌江口產業集聚區管委會及20多家溫州市安全應急產業相關單位的見證下,溫州市安全應急產業協會宣告成立,同時舉辦了以「齊聚安全應急資源 共謀溫州經濟發展」為主題的應急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專家、
  • 濟南「牽手」德國,擦出怎樣的火花?
    這座城市實力雄厚,大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大數據與新技術、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產業規模分別突破4000億元,先進材料、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分別超過1500億元,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比達到51.65%,數字經濟佔比達39%。
  • 齊齊哈爾市精密超精密製造產業發展規劃正式啟動 助力裝備製造業...
    11月28日,齊齊哈爾市委、市政府舉行齊齊哈爾市精密超精密製造產業發展規劃啟動儀式及新聞發布會,這也意味著該市精密超精密製造產業發展十年藍圖正式「揭幕」。齊齊哈爾是一座老工業基地城市,歷經70多年的建設,已經發展成為國家重要的裝備製造產業基地,承擔著國防安全、產業安全,掌握著國家核心技術、關鍵技術。
  • 聚焦核心產業 對接高端需求 創新驅動邁向高質量發展--安泰科技迎...
    秉承「創新推動科技進步,材料改善人類生活」的使命,上市二十年來,安泰科技年營業收入從3億上多漲至最高50多億元,產品涵蓋先進功能材料及器件、高端粉末冶金材料及製品、高品質特鋼及及焊接材料、節能環保與高端科技服務業四大核心領域,主要服務於國家戰略新興產業,廣泛應用於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海洋工程與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電力裝備、高性能醫療器械及設備、高檔數控工具機及機器人
  • 濰柴集團戰略重組雷沃重工 助力中國農業裝備邁向高端
    據1月6日濰柴集團在山東濟南召開的新聞發布會消息,濰柴集團正式完成對雷沃重工的戰略重組,雙方將強強聯合,發揮資源協同優勢,加快推進我國農業機械化、智能化,助力鄉村振興戰略落地,引領中國農業裝備邁向高端。
  • 濟南中德企業合作區再獲金招牌,還有11個中外合作項目籤約
    項目涉及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現代服務業等多個領域,合作方主要分布在德國、義大利、西班牙、瑞典、荷蘭、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德國福士新工廠項目是此次籤約的項目之一。該項目總佔地100多畝,總投資約2億元,預計明年開工,2022年建成。據悉,該項目將與京東集團合作打造,通過強強聯合,實現新工廠在數據處理、物流協同、倉儲分揀等方面的高度智慧化。
  • 構建以濟南為起點的「一字型」東西向沿黃大通道
    攜河發展起步區全面起勢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為濟南加快高質量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重要機遇。推動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全面起勢,是濟南融入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城市攜河發展的關鍵一步。  今年,濟南將加快完成起步區發展規劃編制和報批,高水平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各類專項規劃和重點區域城市設計,繪製黃河兩岸南北呼應、協同發展的現代化城區新藍圖。
  • 揚起快遞產業高質量發展風帆
    未來五年,網際網路、物聯網加持的新零售將快速發展,網絡零售的多元化、社交化趨勢和消費者的需求分層為快遞帶來新一輪增量,同時,快遞物流的內涵邊界不斷延展,加快向科技和資本密集型轉型升級,對裝備技術要求和綠色包裝更加迫切,亟需配套強勁的供應鏈體系。桐廬快遞產業發展即將「中流擊水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