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子,穿花衣,
年年春天來這裡。
我問燕子你為啥來,
燕子說,
這裡的春天最美麗-
這首優美動聽的電影歌曲,從我的童年一直聽到現在。每當聽到從孩子們嘴裡流淌出這動聽的歌聲,我的心總會不自主地隨著旋律顫動,仿佛置身在碧綠如茵的原野:一條小溪在綠草間蜿蜒流淌,溪邊彎曲的羊腸小道,向遠處的山林延伸、展轉-天湛藍湛藍,一對對矯健的燕子,在半空中啁啾飛翔,疾如風,快似箭,引人悅目,驅人心動……
我愛燕子,但並不了解燕子,真正了解燕子還是在和它有了親密接觸之後。
柳綠燕翔藍天
在磨盤山王相山莊,我有機會與燕子有了最親密的接觸,並親歷了燕子(北方家燕)生息繁殖全過程,對這個與人類最親近友好的小精靈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它們對季節時機的把握,對周邊環境的選擇,以及對人家(建窩的人家)生活習慣的了解適應等,令人驚訝,令人慨嘆!
我租住的王相山莊前有大院,後有菜地果園,是燕子築巢留居的理想之地。房東的半敞的車庫裡面有一個老舊的燕巢,春天南燕北歸,一對燕子將燕巢破損部分修補後,便開始產卵孵化,很快幼鳥孵出,兩隻燕子飛進飛出,忙著捉蟲給雛鳥餵食。幾天過後,小鳥就能從窩裡探出頭來,張開大大的黃嘴巴,等待爸爸媽媽把捉來的蟲子餵進嘴裡,樣子十分可愛。誰知,一天夜裡下了一場大雨,車庫漏雨將燕窩浸溼,燕巢從木樑上脫落,第二天早上,我們發現掉到地面上的三隻幼鳥已經死去。兩隻燕子整整一個上午圍著幼鳥不肯離開。房東老張把幼鳥用鐵鍬撮走,兩隻燕子才戀戀不捨離開。
下午,我從外面幹活回來,一進外屋(廚房)就見那兩隻燕子在門上牆角用泥壘窩,想起那幾隻剛剛死去的小鳥,我心中萬分不忍,想到房門進出關門,影響燕子建巢,當即把窗戶上一塊玻璃起下,為燕子開闢綠色通道。那燕子鬼精鬼靈,立刻改道從窗口進出。經過幾天連續作業,燕巢築成,可能是吸取了教訓,泥中加入大量草桔,以使巢泥加固。與原來的巢相比新巢要小很多(後來我才明白是為了搶時間),晚間一隻燕子睡在窩裡,一隻睡在橫拉的燈線上。不知過了多久,忽然有一天窩裡傳出雛鳥的叫聲。我萬分驚訝,原來,這對燕子夫婦又孵出一窩後代。更讓我吃驚的是捉蟲餵雛鳥的燕子竟多達七個(我觀察了很長時間才弄準此數),我分析這是給雛鳥增加食量,促使雛鳥儘快長成。又過了些天,雛鳥漸漸長大,全身長出烏黑油亮的羽毛,相互擠壓,爭搶進食。我數了數竟多達五隻。窩裡容不下,就蹲在巢沿上。此時天氣漸涼,燕子加快了對幼鳥飛行的訓練。這時,又來了幫手,一對一,一老帶一幼,老的先做示範,幼鳥學樣。我仔細觀察,五隻幼鳥,四隻已經學會短程飛翔,最後一隻,老鳥幾次示範,它仍不敢飛下鳥巢,那隻老鳥飛到幼鳥旁邊用身體一點點把幼鳥擠下鳥巢。幼鳥踉踉蹌蹌飛出屋外,終於飛出了燕子鳥生的第一飛。人是高級動物,有情感,懂得相互幫助,誰知道小小燕子的相互幫助一點也不比人類遜色。
燕子啁啾
當晩,五隻幼鳥全部歸來,第三天,回來三隻;第四天,回來一隻;第五天一隻也沒回來,不知是改住它巢,還是遭遇了不測。
燕子在飛行中捕捉飛行中活的飛蟲,死的不吃。我曾打死很多蒼蠅和青菜上的蟲子,放在幼鳥的嘴邊,幼鳥兒視而不見,沒一個啄食的。我也曾把捉到的蟲子弄死放進燕窩裡,燕子回來後,一隻只將死蟲扔出來,我數了數,一隻不少。在山莊林中有幾隻白隼(比烏鴉小些)經常對燕子發動攻擊,燕子群起反擊,在半空中激戰,鳴叫聲震耳,只見數十上百燕子將白隼圍在中間,輪番箭一樣對白隼發動攻擊,白隼常常被燕子這種氣勢所鎮懾,加上身孤力單,而敗下陣匆匆逃走。
王相山莊是傳統平房,沒有暖氣,冬季採暖得用煤或燒柴。所以,地裡的莊稼蔬菜收完,我便回城裡樓房貓冬,第二年春天再回山莊。有一年因為有事,回山莊晩了幾天,一進院子就看見兩隻燕子落在門頂房沿上,像是在等待我們歸來。我打開門後兩隻燕子立刻飛進屋,開始修補燕窩,我心裡不禁有些內疚,因為我的姍姍來遲,害得燕子無家可歸,不知道在外面等了多少天。人自譽為高級動物,是世界的主宰,凡事只考慮自己而忽視他人,尤其是像燕子這樣的弱小動物。我就犯了個這樣的令我後悔至今的錯誤。夏秋時節,蒼蠅較多,莊裡一朋友告訴我,用蚊香驅除蚊蠅效果很好。於是,我便買了蚊香每天晩間在室內點香驅蚊。每當這時,老燕常常飛出屋外,有時候整夜不歸,待到小燕能飛後,它們全家遷出,第二年也沒有回來。望著空空的燕巢,想起以前燕子在這裡生兒育女,一家歡快的時日,心中悔愧萬分。自己曾自認為關愛燕子,沒想到竟深深地傷害了它們。
燕子的一生是多麼不容易,大自然及人類,一個小小的失誤,一個不經意的舉動,對它們而言,也可能就是致命的。房東家一閒置的房間,為了增加通風,防止裡面東西受潮,將窗戶的氣窗打開,十幾天後,關窗時發現窗的夾層裡有兩隻死燕,房東老張說是一公一母兩隻成燕,可能是誤入夾層,找不到出口撞玻璃而死。我說,怎麼這樣巧,兩隻同時誤入?老張說,這其中也許有個悽涼的故事,一隻進到裡面出不來了,另一隻進去營救,也出不來了,最後一起死去。還有可能是一隻死去,令一隻找到它,殉情而死。我聽了不禁對這小小精靈肅然起敬,同時,又感到萬分婉惜。
蘆間燕子飛
燕子以家為單位散居,又以家族為單位群聚。好似我們鄉裡的村落,經常召開村民大會一樣,燕子每隔一段時間就組織一次燕子聚會。我的前院很大,有兩條電線從院子上方經過,這就成了燕子聚會的地方。每次聚會多半是在清晨,天剛蒙蒙亮,燕子便聚落到電線上,少則幾十隻,多時達百餘只。兩條電線上密密麻麻,叫聲不絕,似乎在研究商討什麼,時長有半個小時,過後便各自離去。在秋末燕子南飛前,它們接連開了幾天會,它們研究的內容不得而知,但它們確實是有計劃,有組織的行動。集會的燕子一次比一次少,三五天後便再也見不到燕子的蹤影,完成了一年一度的遷徙。
當今,城市越來越繁華,樓越來越高,留給燕子的活動空間越來越小,逼得他們逐漸退出城市。鄉村及城郊是它們賴以生存的最後家園,這些生來對人類高度依賴的小精靈,對人類毫無所求,卻全心全意守護著人類的家園,我們沒有理由不關愛它,保護它。願在我們頭頂的藍天上,時時能見到它們的身影,聽到燕子啁啾的鳴叫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