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曖昧

2020-11-17 騰訊網

曖昧,是屬於情竇初開的少女心和中年男人的。

在荷蘭,這個北歐城市,清新而淡雅的雲朵下面飄著文藝的浪潮。裡面住著一位畫家維米爾,他畫了一幅曠世名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幅畫的背後卻有一段曖昧不明的往事。

曖昧是森嚴制度和禮教下面突出的一種適可而止的愛慕,新鮮又乾淨,不染雜質,帶著初戀般的慌亂和心動,貯藏在寧靜的夜裡。這裡的曖昧倒進了牛奶與蜜糖,充滿了浪漫和遐想。

葛麗葉是畫家維米爾家的女傭,她裹著頭巾,努力操持家務。她曾打掃房間,擦拭家具,慢慢的和僱主維米爾接近。維米爾和她談論畫作的構圖、色彩、顏料,把熱切的目光投向她。

初戀,懵懂而充滿挑逗,葛麗葉年輕而純潔,白皙的肌膚、渾厚的嘴唇、纖細的耳垂,處處散發著情慾,眼神凝望、低眉順眼、簌簌流淚、刺破耳垂,好似象徵著初戀、初夜、初吻、哺乳、孕育、生命……

維米爾善於捕捉高光、光影變幻,他畫過拾麥穗的女人,寄藍色信件的女人,等等各種各樣,凸顯了荷蘭當地廣闊而稀薄的天空下勞動人民的繁衍生息。然而這幅《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作品,卻獨樹一幟。

有一種燒腦叫腦交,維米爾望著毫無瑕疵的少女葛麗葉,儘管他已經有六個孩子了,卻絲毫不影響他的熱望。他著迷於她的身形,和光影交錯中凸顯的陰影,甚至她富有生命力的目光。

欣賞,是不帶私心的,曖昧,是不帶誘惑的。他發乎情後,為她創作了漂亮的畫像,包括給她戴上了平時妻子戴的那對珍珠耳環。偌大的珍珠耳環,仿佛象徵著性慾,在裸露的陽光裡面顫動人心。

焦躁,執著,迷茫,五味雜陳也許最好能用來形容葛麗葉的遭遇,她也不知道自己在經歷什麼。她只是無法移開目光,無法不依賴和挽留這位畫家。他們相識和相知,並且度過了漫長的一個又一個下午。

簡陋的畫室,贊助商的苛求,妻子的歇斯底裡,嶽母的逼迫,各方的壓力促成了畫作的誕生。裡面的少女在黃藍兩色調中間轉換,她的渴望是那麼明晰可辨,集中的展現了她對畫家的愛慕和依戀。

但是畫家在完成畫作以後,便讓她離開了家,從此以後再不相見,還回贈了一對珍珠耳環給葛麗葉。這代表了什麼?代表了他的舉動和決定。對他來說,葛麗葉只是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靈感的來源。

而葛麗葉在不明就裡的情況下被辭退,並且終止了這段看似戀愛的短暫關係。她心痛過嗎?我想更為心痛的是畫家,他是可悲的,對葛麗葉來說,卻不曾有什麼遺憾。

那種不言自明的好感和呼之即來的壓迫感,推著她往前走——曖昧就是這樣一場成疾成災的症候,不能自控的發生,又輕描淡寫的過去,在瞬間的交匯已經說明了其中的意義。

很多時候,不需要什麼具體的解釋,在淫亂之外,在禮教之外,在金錢之外,還能有什麼?不需要成本的曖昧,就像是花香,聞之則香,淡淡回味,就像文藝作品,被買賣和估價,都是後來的事情了。

那晴朗的天空,葛麗葉和彼得曾經交好,甚至在畫完畫以後,她忍不住想要宣洩一下,去找了彼得,他們熱情擁吻,但是她也不願意承認自己喜歡他。原本她拘束又侷促,和他也保持距離。

那種曖昧,多麼不可得,痛苦而壓抑的情感總是被拋諸腦後,不被計算在考慮範圍內,於情於理都鬧得不歡而散。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仿佛被消費了一番卻什麼也未曾失去。

不禁想起若即若離的關係,在這樣的關係中,那個心如鐵石的笑面人,或是那個忽冷忽熱的熨帖人,想要好好曖昧,就要維護好曖昧的邊界。

沒錯,曖昧也是有界限的,和其他行為類似,並不是你想曖昧就曖昧,想牽著別人鼻子走或者換取利益就可以的,曖昧是一種無罪,是一種輕狂,稍不留意就會犯罪,也會不可收拾。

那些曖昧高手都是怎麼處理的呢?他們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享受當下,不問由來,單純的欣賞彼此和共同進步,還能落下一個博愛的名號。

藝術家都是博愛的,不僅僅是藝術家,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遇到曖昧,能不能打一副好牌?在所有的隱喻後面,都有著沒必要追究的情和理,曖昧是夏至未至,是波光粼粼,關係著人類最微妙的情緒,你能捕捉並好好利用嗎?

相關焦點

  • 錯覺的魅惑:荷蘭國寶級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揭秘
    利用視錯覺創作的街頭3D立體畫十七世紀荷蘭代爾夫特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的名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被譽為「北方的蒙娜麗莎一直以來,少女左耳佩戴的「珍珠耳環」被認為是作品的點睛之筆,熠熠生輝的珍珠與純真無邪的眼神相呼應,為作品增添了無限的神韻和想像。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維米爾其人其事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2003女主:斯嘉麗.詹森1聽說男人都喜歡斯嘉麗那類型的女人,性感尤物,多看幾眼即使人血脈賁張。《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選擇當年18歲的少女斯嘉麗來演,簡直是不二人選了,臉蛋身材有看頭,架空的畫家維米爾情史軼事,更是噱頭。
  • 為什麼要戴珍珠耳環?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背後的故事
    奶酪發現與《蒙娜麗莎》齊名的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實在是太唯美了。畫面裡的少女清純甜美,那眼睛像珍珠一樣閃亮著光芒。在約翰內斯·維米爾的畫作裡,我們能感受到少女和珍珠是一樣美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也因為背後創作的故事是空白的,一部同名電影填補這一名畫背後故事的空缺。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耳垂上那顆飽滿的珍珠,明暗變化,柔光流轉,是少女情慾的冠冕。柔和的衣服線條,黃色的頭巾,是夜色中綻放的花朵。藍色的顏料,是少女內心幽深隱秘的湖水。不期而遇的相對,生死度外的牽掛《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荷蘭「黃金時代」繪畫大師,與梵·高,倫勃朗稱「荷蘭三大家」的維米爾的代表作,與達·文西《蒙娜麗莎》齊名。
  • 第二季|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戴的竟然是贗品?!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維米爾所有作品中最不「處心積慮」的一幅畫了,但也被世人譽為「北方的《蒙娜麗莎》」。畫中少女回眸一瞥,微微張開的雙唇,有點懵懂的眼神……讓人過目不忘……而且少女的身份爭議頗多,有人說是維米爾的情人,有人說是他的女兒,有人說是他的僕人,反正正是因為是個謎所以才給了我們後人更多想像的空間(有興趣看野史的朋友可以看一下2003年由彼得韋伯執導,斯嘉麗主演的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 藝術影片放映計劃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第一期我們分享了《草間彌生的生活》,第二期我們將帶來世界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故事。屆時恭候諸位!該片改編自作家崔西·雪佛蘭的同名小說,講述了17世紀荷蘭肖像畫家維米爾以家中的一名女傭為模特,創作出世界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故事。
  • 這部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呈現了畫中人與畫家的一段情!
    由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繪畫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驚世聞名,畫中少女別過頭來回眸一笑,展現出一個深情而又讓人看不穿的表情,讓人看到入迷。有人認為這幅《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約翰內斯·維米爾最成功的作品,亦有人把此作跟達文西的《蒙娜麗莎》比較,認為兩者齊名。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為什麼這麼有名?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約翰內斯(揚)·維梅爾(1632~1675)《戴頭巾的少女》,又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布面油畫畫面另一個令人矚目之處,在於少女左耳佩戴的一隻淚滴形珍珠耳環,在少女頸部的陰影裡似隱似現,為畫中的點睛之筆。另外少女白皙光滑的皮膚以及含情脈脈的眼神也十分動人。整幅畫構圖和諧卻又帶著神秘。這位少女是誰?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清澈的雙眸,紅潤的雙唇,網友:初戀的感覺
    約翰內斯·維米爾是十七世紀荷蘭「繪畫黃金時期」的著名畫家,與哈爾斯,倫勃朗一起被譽為荷蘭三大畫家。今天,我們就來欣賞維米爾的代表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幅畫的規格是44.5×39cm,大約比一張八開紙要大一點,我們可以看到畫面上的顏料因為時間原因早已乾裂,但是這絲毫不影響人們對她的喜愛。
  • 談談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與其影視配樂
    談談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與其影視配樂文/長洲一騷人一部好的電影的配樂是如此迷人,一部好的電影音樂就是電影的呼吸,它控制著觀眾的呼吸與種種情緒甚至電影以外的想像力精通此道的亞歷山大-迪斯普拉特做到了,這樣的效果在作曲家的很多作品裡都有體現,除了《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1&2》同樣讓人印象深刻。我們要說的正是亞歷山大-迪斯普拉特為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配樂。那些夢幻迷離的音樂,把我們帶到了夢裡的17世紀繁華的荷蘭,更讓我們得以一窺大畫家楊-維梅爾的隱秘生活。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荷蘭蒙娜麗莎的慾念傳奇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荷蘭蒙娜麗莎的慾念傳奇 2019-09-18 12: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繪畫版的維納斯——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美國女作家雪佛蘭看到其畫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突發靈感,創作了同名小說。《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做為導演彼特·韋伯的處女作,一經問世便好評如潮,斬獲第7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三項提名和第61屆金球獎提名等其他多種獎項。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以電影之名講述偉大畫家維米爾
    有這樣一幅畫,畫面畫了一位戴著珍珠耳環的少女,畫中少女美麗,和諧;畫面柔和精確,令人難以忘懷。畫這幅畫的畫家楊.維米爾.凡.德爾弗特生活在17世紀的荷蘭,屬於荷蘭的黃金時代,不管是經濟還是文化都得到空前的發展。繪畫藝術也一樣,那時候的荷蘭藝術已經學會像鏡子那樣忠實的去複製自然。然而藝術反映的自然總是反映著藝術家本人的內心。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被戴口罩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被戴口罩 來源:銀川晚報     2020年04月30日
  • 【推薦】【劇情 / 愛情 / 傳記】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2003)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2003)導演: 彼得·韋柏 編劇: 奧莉薇亞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愛而不得,其實最難受
    維梅爾可是是17世紀荷蘭最厲害的畫家。《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幅畫是他(約翰內斯·維米爾)於1665年創作完成的一幅油畫。是約翰內斯·維米爾的代表作之一。現收藏於荷蘭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葛麗特很有藝術天分,並懂得欣賞畫作,長得漂亮,有氣質,皮膚白皙貌美。
  • 戴「珍珠」耳環的女孩
    原創 鄧伊森團隊 兒童皮膚外科 收錄於話題#耳垂瘢痕疙瘩1#瘢痕疙瘩2文 | 張雪 崔祥祥 鄧丹 曹宇 吳承龍 祁懷山這是由17世紀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於1665年創作完成的一幅油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你的回眸一笑,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頗具文藝氣息的影片,該片名為《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本片於2003年9月7日上映,由彼得韋伯執導,獲得第76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在100分鐘的時間裡,畫面定格在油畫之中,每一個鏡頭都猶如回到17世紀的荷蘭,身臨其境。瞬間的截屏都猶如油畫般,整部電影似乎不像拍出來的,而更像是畫出來的。介紹這部影片就不得不提同名的一幅油畫,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梅爾(與梵谷,倫勃朗合稱為荷蘭三大畫家)在1665年創作了這幅畫。
  • 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愛而不得,其實最心酸
    維梅爾可是是17世紀荷蘭最厲害的畫家。《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幅畫是他(約翰內斯·維米爾)於1665年創作完成的一幅油畫。是約翰內斯·維米爾的代表作之一。現收藏於荷蘭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有一天,維梅爾拿了夫人的珍珠耳環要給葛麗特戴,希望她能戴上並給她作畫,可是葛麗特並不同意,因為她知道珍珠耳環是夫人的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和它背後一段永遠塵封的秘密
    1999 年,美國作家特蕾西·雪佛蘭 (Tracy Chevalier) 出版了《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部小說的靈感直接來源於維米爾 (Vermeer) 的一幅同名畫作。小說以 17 世紀的荷蘭代爾夫特為背景,雪佛蘭圍繞維米爾、畫中的少女和畫作本身講述了一個虛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