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哨》不像戰爭片的戰爭片

2020-10-10 不樂

沒看過原著,也沒有wiki背景資料,但就影片觀感來說,《前哨》作為2020年燈塔戰爭片來說,基本能跳脫出刻板的好萊塢式戰爭+人性的故事模式,只是還原戰爭場景,不渲染英勇,不強調殘酷,只是客觀呈現,以先後登場的指揮官的名字做段落文本的形式大概是原著的段落的體現,但在電影中卻又格外的有了些許的客觀鏡頭的效果,既不是第一人稱,也不是第三人稱,不讓事情經歷者成為述說者,而是完全客觀的去再現,剝離評判和立場-這只是導演想做但沒做成的一種風格,是理想狀態下,這部電影本應該有的特質,事實上,電影本身也在朝這個方向在努力。可是,電影作為美帝白左燈塔優先的傳聲筒,不可能只是冷眼旁觀,一定要展現美國的強悍和以人為本的。

《前哨》片中米國軍隊所選的地形實在是不得已為之,據說是因為考慮到離公路比較近,便於運輸,並且當時的米軍採取用學校,公路,通水電等基礎設施合同換取村民合作以達到對付塔利班、蓋達組織的目的。戰術上也嚴格按交戰法則-看到對方武器和攻擊人員才還擊。當哨所建立之後,由於直升機資源有限,公路運輸就自然成了首選,考慮到基礎設施需要大量的建材和工程機械甚至施工人員,顧村裡的公路就變的尤為重要,但由於塔利班的破壞或者泥石流什麼破壞,公路的通行狀況極差,這直接導致了一名指揮官(aolabduo.bulum)在開著戰術回後方基地的過程中摔下公路,死在途中的事故。

影片進行到這還沒出現規模的戰鬥,除了零星的,不規律的短暫槍擊,塔利班和美軍都沒有發起戰術攻擊。電影中按耐不住無聊哨所生活的美軍在習慣於處在被塔利班包圍並百般襲擾的環境中打發著生活,村民們也等待著來自美軍的承諾的援助,直到佔據極端有利地形的塔利班失去了耐心,片中戲劇化的一點一點的出現他們要發起大規模攻擊的跡象如村民被槍傷的女兒,整天惶惶恐恐的阿富汗國民軍,零星槍擊中出現的迫擊炮等等跡象都在漸漸顯示大規模的戰鬥攻擊行動在醞釀中,而美軍這邊還是恪守交戰規則,即使在吊橋上被炸死第二任指揮官的情況下,也沒有採取報復行動。美軍睚眥必報,穿插縱深,斬首恐怖分子的場面一直以來是米軍戰爭片主要表現內容,本片卻極力壓制美軍的報復衝動,軍隊也不會因為失去了個把指揮官就主動發起攻擊,尤其在沒有發現戰鬥人員和武器的情況下,米軍也會以戰爭政策為主,明確主要目的和矛盾,一切只是程序和任務,執行並活著然後等待離開。

直到周圍山中的塔利班組織失去了所有耐心,發現一些零星襲擾根本給美軍造成不了任何損失,亦或是山下的村民也沒有了等下去的耐心(米軍要撤)心理上向塔利班傾斜,默許了塔利班的攻擊行動,終於在米軍新指揮官還未到任的情況下發起總攻,大批武裝人員向山下衝來。這場壓抑了太久的爆發終於在最後半個小時的電影中得以展現,密集的槍聲此起彼伏,晃動的鏡頭穿梭陣地,戰術車,彈藥庫,指揮所等場景,完美展現小小哨所,一應俱全的戰場單元,慌亂但卻能按部就班,狼狽卻還能各司其職。防守反擊被割裂成多個戰鬥場景,分別展現不同軍種的戰鬥人員的戰場素質,在塔利班攻破大門湧入軍營時候,美軍重新組織戰鬥再次奪回哨所這樣的故事基本上米軍的常態,他們並不是「紙老虎」,能從失敗崩潰中迅速重新組織有效對抗長期以來是米軍強大的戰場調度的體現。科學管理標準化戰鬥程序在近代美軍中加以推廣是他們能立於不敗或者減少戰損率的利器。

戰鬥的最後,大規模的支援終於來臨,電臺中米軍調度中心女軍人的聲音果斷堅毅,充滿慰藉,最後這一刻的空中支援甚至動用了f117-報復行動會遲到,但一定不會缺席。最後還是傳達了一點點主旋律,讓逝者安息,生者繼續。

相關焦點

  • 不要被海報騙了,《前哨》是近年來難得的戰爭片
    本文作者:李嘯天一、戰爭片的缺憾戰爭片,作為一種電影類型,近些年來有些式微,偶爾出來幾部,格局也趨於狹小,沒有什麼可看的。數來數去,也只有《血戰鋼鋸嶺》《敦刻爾克》《1917》《中途島》等幾部還不錯,其他基本上都不太行。
  • 《八佰》是一部最不像戰爭片的戰爭片
    《八佰》出乎我的預料,它真的是一部最不像戰爭片的戰爭片電影。為什麼這麼說呢?雖然它是虛擬的人物,卻是真實的事件。一般我們的導演拍戰爭片,都是拍有勝利意義的且正向積極的戰爭片,讓我們觀眾看得熱血沸騰的同時,嘴裡還操著粗話——「打他娘的小日本」。那種感覺,用一個字來形容便是——爽。怎麼能不爽呢?從視覺到感覺,爽得裡外通透。看的時候爽,看過之後想起來還是爽,然後將這份爽的感覺講述與他人,就變成了N倍爽。
  • 2020年最真實戰爭片《前哨》—看悲哀的附屬阿富汗
    電影《前哨》是一部由真人真事改編的戰爭片,電影還原了處在阿富汗偏遠山區之中的基汀前哨站於2009年10月3日撤離前一天遭到幾百名塔利班人員攻擊的戰役過程。戰役在美軍空中支援到來後結束,前哨站中53名士兵中27人受傷,7人犧牲。前哨站四周環山,只有一個狹小的顛簸土路通向外界。
  • 美國戰爭片《前哨》,交戰雙方戰術令人笑掉大牙
    今天看了一部美國戰爭片《前哨》,僅從畫面來說,戰鬥場面激烈,還是非常棒的。但是,交戰雙方的戰術簡直令人笑掉大牙,讓人尷尬症都犯了。影片故事發生在2006年的阿富汗,美軍修建了很多前哨基地,目的是為了阻止恐怖組織的人員以及武器從巴基斯坦偷運到阿富汗。
  • 不容錯過的十部戰爭片
    這是一部真正的「戰爭」片,而不像2001年的麥可·貝執導的《珍珠港》那樣只是套一個戰爭外皮(有人曾跟我說《珍珠港》畫面超過《虎!虎!虎!》,我看麥可·貝也就只有畫面了)。影片開頭就透著歷史的厚重感。
  • 盤點十大好看戰爭片
    《野戰排》《野戰排》是一部美國的戰爭片,於1986年正式上映,這部電影以美國與越南戰爭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區越南服役的美國大學生與好友之間的故事《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是一部南斯拉夫的戰爭片,於1972年正式上映,這部電影以1944年二戰時期德國法西斯不利環境為背景
  • 《1917》文藝戰爭片
    1917是一部文藝是戰爭片,導演區別於一般戰爭片只表現戰爭場面的宏大和激烈,本片導演用了大量的長鏡頭渲染緊張的氛圍,用鮮花/水/農場/樹木/草原/唱歌表明這些看似平靜的畫面,往往後面接踵而來的是死亡,緊張的畫面,渲染過度是本片的一大亮點。
  • 我對戰爭片的看法
    一向,不喜歡看戰爭片,尤其是中國拍的,總感覺太過虛假和做作。中國的戰爭片,題材主要分兩大類,一類是抗日,另一類是國共內戰。這樣,對國軍,豈不太失公允一部分中國人對另一部分中國人進行追逐和殺戮,將他們趕往海外孤島,這本來就不是什麼英雄事跡,也沒有豐功偉績可言,不像抵抗外侮那樣,可以光耀史冊。這段歷史,本來應該悄悄掩沒在史堆裡的,可是,卻一再地被搬向螢屏。與其說是在誇耀功勞,倒不如說是在自暴痔瘡,讓更多的國人認識了自己奪取政權時的殘忍和血腥。所在,很希望導演們能夠尊重史實,不要再如此弄虛作假。
  • 《中途島》給戰爭片打強心劑
    據美國BoxOfficeMojo網站統計,《決戰中途島》首周末北美票房預計將達6340萬美元,周五首映日更以1850萬美元力壓之前看好的懸疑片《睡夢醫生》,「由一部戰爭片主導退伍軍人節假期票房,是意料中的意外」,美國cinemablend網站如此評論,「仿佛真實二戰史教會我們——永遠不要低估中途島」。
  • 8部生猛戰爭片太震撼了
    5 前哨(2020)7.1★★★☆阿富汗戰爭。這部電影改編自CNN記者的著作。在當時的一個前哨基地。57名士兵面臨著大約400名的塔利班恐怖分子的襲擊。因為是改編自真實事件的電影。所以還原度比較高。這是一部一鏡到底的戰爭片。基於導演的爺爺和他講述的參戰經歷。故事講述的是在一戰時期。德軍企圖引誘英軍進入陷阱將其絞殺。
  • 10部燃到炸的戰爭片,還原最真實的戰場!
    (窮電影原創)大家好,我是槽君,前段時間有推薦一篇文章,也是關於戰爭的電影,看完那些真的會讓人熱血沸騰,今天我們不重複推薦。有(黑鷹墜落,拯救大兵瑞恩,太極旗飄揚,光榮歲月,風語戰士,全金屬外殼,地雷區,狂怒,危機13小時,現代啟示錄)以上的就不推薦了,上次推薦過。那麼開始吧。一、《孤獨的倖存者》2013IMDb:7.6點評:四位美國士兵在阿富汗被塔利班分子追殺,死了只剩一人,後在另外的村民保護下逃脫。最牛的情節是自我手術的過程。
  • 推薦九部十佳戰爭片
    今天為大家推薦九部戰爭片,僅代表個人觀點,非誠勿噴,謝謝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是夢工廠1998年出品的一部戰爭電影,影片於1998年7月24日在美國上映。《大逃殺》以一場同窗間的殺戮求生為引,實際上應該算是恐怖片,把它歸入戰爭片只因其太震撼、太殘酷。《巴頓將軍》是由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於1970年出品的歷史片。全景式展示戰爭的代表作,演員表演出色。《獵殺U-571》是由喬納森莫斯託執導。效果出眾的新型海戰片,拍得很有特點。
  • 安戰軍新年打造戰爭片《血性山谷》
    安戰軍新年打造戰爭片《血性山谷》2001年12月26日09:07:24 北京青年報 張恂   眼瞅著好萊塢年年都有《拯救大兵瑞恩》式的戰爭大片面世,而限於製作規模和創作觀念等多方面的原因,戰爭片在近年來的中國影壇上總是成不了主流。但痴心於此、孜孜不倦的還是大有人在,安戰軍就是一例。
  • 新片推薦 俄羅斯戰爭片
    俄羅斯戰爭片《T-34》導演: 阿列克賽·西多洛夫編劇: 阿列克賽·西多洛夫
  • 我們為什麼要看戰爭片
    錢德勒小的時候,在重大節日就會聽到這首歌,《英雄讚歌》,四句歌詞,個人以為展開的就是恢弘戰爭片的畫面:風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晴天響雷敲金鼓,大海揚波作和聲。道具是風、煙和鼓,聽覺上感受到的是,歌聲入雲,鼓聲如雷。看到的畫面是,煙波浩蕩,海嘯和鳴。按照今天電影的詞彙來說,這就是大片,大場面,是需要一流的特效才能支持的。
  • 為什麼2020戰爭片《前哨》國內外評價反差極大?
    《前哨》截止2020.7.13,國內豆瓣電影分數平庸:6.9,卻在國外獲得極高評價:91%新鮮度,84%觀眾喜歡 《前哨》我看完就一個問題,就這種山谷基地,真按照電影裡這麼布置,塔利班還用得著強攻嗎?
  • 2010-2020十部最好的戰爭片,你看過幾部?
    戰爭片是一種獨特的類型片,也是很受歡迎的類型片,很多影迷都喜歡看。好的戰爭片,不光能讓大家看到激烈的戰鬥場面,還能讓大家反思戰爭的殘酷。2010-2020這十年間有不少優秀的戰爭片,下面就來聊聊。本片當時上映的時候口碑很好,諾蘭出品的作品,向來都是精品,這部電影也不例外。諾蘭採用海、陸、空三線敘事的手法,真實展現了當時的戰爭場面。並且全片幾乎沒有出現一個敵人,僅憑音效就塑造出敵人無處不在的恐懼氛圍,給人一場浸入式戰爭體驗。
  • 不慘烈血腥的戰爭片 諾蘭這次又要玩什麼新花樣?
    自從米國有了電影分級,戰爭片一直都是R級的存在。無論是去年大熱的《血戰鋼鋸嶺》,還是經典的《拯救大兵瑞恩》,統統都是限制級,17歲以下必須由父母或者監護陪伴才能觀看。當聽說諾蘭今年也要搞戰爭片,很多人心裡是非常激動又擔心的。
  • 《前哨基地》:如今的戰鬥民族永遠拍不好文戲嗎?
    看完了俄羅斯去年的科幻動作片《前哨基地》,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類似於看完了《上海堡壘》。當然《前哨基地》和《上海堡壘》處於一根向兩頭無限延伸的射線的兩個方向,但它們遠離中心點的性質是一樣的。而《前哨基地》呢,就是武戲不錯,但文戲沒有。實際按照情節時間來看,文戲武戲佔據的時長差不多一半一半。但是相關背景交代、事件如何發生、情節推動統統一塌糊塗。全世界都停電了,為啥就你那塊地安然無恙?就算莫斯科被月球擋住了衝擊波而倖免於難,那地球的另一面呢,不應該也安然無恙嗎?還有壞蛋外星人為啥一定要等著他們來殺他,不會跑嗎?子彈打在頭上都能瞬間自愈,摔下了樓就死啦?
  • 《兄弟連》別人家的戰爭片
    每一集都有一個不一樣的主角,即不同的視角,以不一樣的角度來講述故事,讓我覺得很好。為什麼說是別人家的戰爭片呢,相較於國內主流的戰爭片,這部劇主要是很少用背景音樂,也不煽情,也沒有慢鏡頭,就是純粹的講故事,也不強加給觀眾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