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文藝戰爭片

2020-10-09 kyun

1917是一部文藝是戰爭片,導演區別於一般戰爭片只表現戰爭場面的宏大和激烈,本片導演用了大量的長鏡頭渲染緊張的氛圍,用鮮花/水/農場/樹木/草原/唱歌表明這些看似平靜的畫面,往往後面接踵而來的是死亡,緊張的畫面,渲染過度是本片的一大亮點。

兩個年輕人為了執行上級的命令,懷著對自己國家的堅定的信念,度過一層又一層的難關,他們始終堅信戰爭能結束,他們能回到最初的時候,能等到春暖花開。

相關焦點

  • 《1917》,一部沒有殺戮的戰爭片
    在同時提名的其他影片中,有一部被影片名稱和影片類型所誤導,《1917》,讓觀眾們誤以為這是一部畫面炮火連天、戰鬥殘忍且激烈的作品 。其實不然 ,如果只是演繹一場戰鬥,它不會入圍奧斯卡金像獎。影片更多的是向我們展現戰爭背後的故事 。奧斯卡十項提名中,最佳攝影終屬《1917》。
  • 《1917》,一部沒有殺戮的戰爭片
    這位美國攝影界的「無冕之王」,在歷經13次奧斯卡金像獎攝影提名之後,被《1917》成功封王 。2020年第77屆金球獎,《1917》獲得 最佳導演獎、最佳劇情片獎 。如此,還未觀看影片的人們,還會認為《1917》單單是一部戰爭片嗎 ?
  • 《八佰》之前,《1917》是最好的戰爭片
    電影的受眾情緒反饋到製片公司那裡,投資也自然少了很多,尤其是耗費巨資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戰爭片。於是乎,就有了這部非典型意義的戰爭片《1917》。《1917》保持了英語片的最後尊嚴,雖然在最佳影片輸給了韓國電影《寄生蟲》,只是拿了最佳攝影和最佳視覺效果,但還是質量上乘的戰爭片。
  • 戰爭片《1917》發布幕後視頻 「一戰地獄」重現
    戰爭片《1917》發布幕後視頻 「一戰地獄」重現 時間:2020.03.2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Serko 分享到:
  • 《1917》登錄院線,史詩級的長鏡頭真的合適戰爭片嗎
    《1917》在北美上映後,被稱為&34;。>《1917》的長鏡頭沒有表現出戰爭的真正含義。那麼《1917》的長鏡頭到底拍得如何?適合這部電影的主題麼?下面我們通過電影來分析一下。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和英法正在法國的戰場上打得激烈,兩個士兵接到任務,必須在八小時內穿過西部戰線,向目的地的指揮官傳達一個&34;的訊息。
  • 同樣是戰爭片,為何《1917》在國內不是《八佰》的對手呢?
    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這段時間,其實除了一部《八佰》,還有一部電影,而且和《八佰》一樣是一部戰爭片,這部電影便是《1917》,可大家也可以看出來的,不管是票房收入還是話題度方面,《1917》似乎都不是《八佰》的對手啊!
  • 同樣是戰爭片,為何《1917》在國內不是《八佰》的對手呢?
    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這段時間,其實除了一部《八佰》,還有一部電影,而且和《八佰》一樣是一部戰爭片,這部電影便是《1917》,可大家也可以看出來的,不管是票房收入還是話題度方面,《1917》似乎都不是《八佰》的對手啊!這不是我瞎說的,從電影票房就可以看出來的,1917的票房累計只有6806萬,首日佔到了6分之一啊!
  • 為什麼說《1917》是繼《拯救大兵瑞恩》之後最好的戰爭片?
    今天我們來說說第9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電影,最終獲得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響效果3項大獎的《1917》,為什麼是繼《拯救大兵瑞恩》之後最好的戰爭片?《1917》的故事發生在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進入最激烈之際,英德對抗前線上,兩名16歲的年輕英國士兵接到命令,他們需要徒步9英裡耗時8小時,穿過敵人的陣地,給另一支部隊的長官傳達 「立刻停止進攻」的訊息!因為,一旦進攻 這一支部隊將踏入敵軍的陷阱,兩個營1600名士兵將會犧牲!於是,為了挽救這些生命,兩名年輕士兵踏上了沒有回頭路的徵程!
  • 《1917》:兩個小時一鏡到底,繼《拯救大兵瑞恩》後最好的戰爭片
    《1917》這部影片帶給人的視聽享受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真實」。戰爭電影對於真實感的要求非常的苛刻,失去真實感的戰爭戲,就像一具失去靈魂的軀殼,看戰爭片給我的一個巨大的感受,就像看紀錄片,雖然兩軍對壘的大場面燃燒著經費,奮戰的保衛者熱血澎湃,但總覺的缺少了什麼,《1917》給了眾多電影人答案。《1917》帶給觀眾的感覺就像是在玩第三人稱射擊遊戲一樣,這種長鏡頭跟拍模式,讓觀眾飽涵沉浸感,是一種無與倫比享受。
  • 《1917》:狂收26億,斬獲3項奧斯卡大獎的戰爭片有多牛?
    在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黑馬電影《1917》斬獲了最佳攝影、最佳音響效果、最佳視覺效果三座奧斯卡獎。而在此之前,這部電影就已狂攬了包括攝影、剪輯、原創配樂、藝術指導等在內的34座大獎,併入圍了十項奧斯卡提名。
  • 《八佰》上映前,獲奧斯卡三大獎的《1917》,是今年最好的戰爭片
    PS:《1917》在中國的宣傳語也很有意思-「1917,依舊一起」,很應景。由此看來,《1917》帶給觀眾的視聽享受一定是無與倫比的。從這個意義上說,觀眾把它作為重返影院的首選,是值得期待的。《1917》就是一部為大銀幕而生的作品,體現了現代電影工業之美。
  • 「一鏡到底」的噱頭,成就最「美」戰爭片,《1917》高分逆襲
    這幾天被大家刷屏的電影,一定是《1917》,這部以戰爭為題材的電影,卻是給我們展現出一個不一樣的電影工業美感,倒是有些枯燥,但我卻認為這是恰到好處了,作為一部類型電影,大家期待看到的不是超級英雄電影中那種英雄情懷,也不是英雄主義,而是一種滄桑感和厚重的時代感,《1917》勾勒出的這個感覺,深入人心。
  • 戰爭片《1917》藏了14個彩蛋:一鏡到底是假的,兩男演員來自權遊
    頭號電影院懂小姐(topcinema原創,嚴禁轉載)基本上這半年,有兩部戰爭片提及率極高。至於《1917》,受疫情影響,在距離頒獎季過去半年後,這部萬眾矚目的獲獎戰爭片也終於登陸了中國內地電影院。有不少觀眾說:忍了這麼久,就是在等這一天。畢竟,坐在電影院欣賞電影不僅關乎自身的愉悅和享受,更是對一部電影最高的愛和尊重。
  • 戰爭片《1917》藏了14個彩蛋:一鏡到底是假的,兩男演員來自權遊
    頭號電影院懂小姐(topcinema原創,嚴禁轉載)基本上這半年,有兩部戰爭片提及率極高。至於《1917》,受疫情影響,在距離頒獎季過去半年後,這部萬眾矚目的獲獎戰爭片也終於登陸了中國內地電影院在身邊人的鼓勵下,門德斯二次拿起戰爭片的導筒(第一次是《鍋蓋頭》),同時親自撰寫劇本。
  • 《1917》-技術的藝術
    看完了今年的衝奧大作《1917》,毫不吝嗇的說,這是繼《拯救大兵瑞恩》之後,我看到的最佳戰爭片,無論從劇情表演拍攝手法場景,都幾乎達到了戰爭片的巔峰水平,今年的奧斯卡上有《小丑》,《寄生蟲》,《婚姻故事》等超級佳作下,《1917》依舊拿下了十項提名,故事實際上本身很簡單,在1917年6月,兩個小兵送信防止1600人被屠殺的故事,但是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足夠驚豔,也為故事增光了不少,突出了戰爭的緊張感
  • 金球獎打敗《小丑》,今年最佳影片之一,憑什麼是這部戰爭片?
    (門德斯和凱特)這麼多年,薩姆·門德斯一直是偏文藝型的導演,哪怕是拍007這樣的電影,也和別人不太一樣。20年前,橫掃奧斯卡多個大獎的《美國麗人》,是他的電影處女作。這個畢業於劍橋大學的高材生,文藝、敏感、細膩,有著對世俗和人性的敏銳洞察力,第一部個人電影就出手不凡,也因此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
  • 《1917》:年度最佳戰爭片,''偽一鏡到底''帶你體驗真實戰場。
    今天小猴要推薦的是近幾天比較火的《1917》。小猴一向就很喜歡戰爭片,所以很早就開始關注這部片子。《1917》在今年的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獲得了最佳攝影,最佳音響效果和最佳視覺效果三項獎。而電影所宣傳的&39;偽一鏡到底&39;手法無疑是這部電影最大的亮點。
  • 《1917》:「一鏡到底」的野心和魄力
    作為一部一戰題材的影片,在「戰爭片」的範疇內探討《1917》的優劣,它的思想深刻程度確實顯得單薄。可是如果跳出「戰爭片」的框架,將《1917》看成是發生在一戰背景之下的一部「冒險片」,那麼思想上的匱乏便不會成為太大的硬傷。只要技術上足夠優秀,誰說內容就不能為技術服務了呢?
  • 簡單的和不簡單的——觀電影《1917》
    作者:趙立功停業半年的電影院,恢復運營之初沒有新片大片的尷尬終於有所緩解,8月7日,投資1億美元的好萊塢夢工廠戰爭巨製《1917》上映。該片去年年底就名噪一時,獲得過多項國際評獎的大獎和提名,並於今年1月在北美上映的首個周末登頂電影市場周末票房榜,之後更因在奧斯卡最佳影片評獎中輸給韓國電影《寄生蟲》,引發許多文藝影迷的惋惜。
  • 電影《1917》
    第77屆金球獎最大的黑馬毫無疑問就是最終獲得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的電影《1917》。該電影擊敗了一度處於熱門的電影《小丑》,獲得兩項重要榮譽,而在獲得金球獎之後的北美票房成績更是不斷翻高。 如果多少了解這部電影的朋友,在聽到《1917》的名字後一定會想起這部電影「一鏡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