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投降時,90萬德軍突然逃亡,二戰歐洲最後一戰是蘇軍大追殺

2021-01-18 WarOH協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歐洲的戰事先於亞洲結束,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投降,而納粹德國在5月就宣告滅亡。德國的正式投降是在柏林之戰後,無力回天的納粹高層集體自殺,德國軍隊已經失去指揮,國內也無兵可戰。

1945年5月8日,在柏林城的殘垣斷壁之中,德軍的最高統帥凱特爾向蘇軍投降。他在柏林郊區的「卡爾斯霍爾特」籤訂了無條件投降書,全體德軍走出廢墟向蘇聯投降。

雖然德國在5月8日宣布投降,但是歐洲戰場的最後一場戰役卻不是這天結束的。二戰歐洲最後一戰「布拉格戰役」,在德國投降前兩天5月6日開始,一直到德國投降都未結束。蘇軍發動200萬人圍攻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最後在5月11日大獲全勝,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全軍覆沒。

德國軍隊一直以令行禁止、軍紀嚴明而聞名,既然德軍總部都宣布投降了,為什麼布拉格的德軍不放下武器,反而要跟蘇軍開戰呢?在這場戰役之中,德國中央集團軍群的結局又如何呢?

一、兵強馬壯的中央集團軍群

布拉格是捷克斯洛伐克首都,位於歐洲大陸的中央位置,被譽為「歐洲的心臟」。這座歷史名城是兵家必爭之地,法國皇帝拿破崙就曾說過:「誰控制了布拉格,誰就控制了歐洲。」

在二戰時期,布拉格長期以來並不是德軍的戰略重點,德國和蘇聯的爭鋒都在東歐進行,等蘇軍打到布拉格,其實德國已經大勢已去,是否防禦布拉格已經不重要。

但就是在蘇軍打到德國本土,即將圍攻柏林的存亡關頭,納粹首領卻突然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軍事決策,他判斷蘇軍的主攻方向不是柏林而是布拉格,其憑據就是拿破崙的那句話。於是在1945年3月,德軍將本來駐紮在柏林防禦圈內的「中央集團軍群」全部調到了南方的布拉格去,防禦德國「脆弱的南部」。這支部隊有90萬人,本來是守衛柏林的核心力量,此舉讓本就薄弱的柏林防禦雪上加霜。

雖然1945年的德國已經是強弩之末,但是中央集團軍群可不是烏合之眾,這支部隊齊裝滿員,其骨幹多是納粹死忠,旗下還有黨衛軍和蓋世太保助陣控制布拉格,戰鬥力還算強悍。1945年3月,中央集團軍群在舍爾納元帥帶領下南下捷克,但蘇軍沒有像德軍預想的那樣猛攻布拉格,反而直取柏林,這支90萬人的大軍就這樣被完整保留了下來。

二、蘇軍眼裡揉不進沙子

1945年5月6日,此時柏林城幾乎被蘇軍拿下,納粹首腦層早已集體自殺,零星的德軍在城市內跟蘇軍巷戰。德軍指揮部此時還對戰況抱有幻想,等著美軍繼續東進位約蘇聯人,自己能向英美投降。這是因為,蘇德在二戰時仇怨很重,德軍在蘇聯境內犯下累累罪行,德軍高層害怕蘇聯會對自己報復,所以一直在秘密跟英美談判,希望英美接收德國和部分蘇佔區。

在倒向英美的方針下,駐捷克的中央集團軍一直在悄悄從東部轉移人口和軍隊,蘇軍則一直在觀察。蘇聯認為捷克斯洛伐克是未來蘇聯的戰略重點,為了蘇聯的利益,蘇軍已經決定必須拿下首都布拉格。因而在柏林被攻破之後,烏克蘭第一方面軍、第二方面軍開始準備布拉格戰役。

布拉格城內的德軍本來還有點鬥志,但沒想到柏林城這麼容易就被攻破,柏林德軍兵敗如山倒,駐捷克德軍鬥志也已經瓦解,軍心不振。而中央集團軍駐紮在布拉格以北和以東,在布拉格和德勒斯登之間,妄圖策應柏林反擊蘇軍。這支軍隊有90萬人,裝備著火炮上萬門,坦克1500多輛,飛機1000多架,唯一短板就是彈藥和油料不足。

本來,德軍指揮部希望中央集團軍能在絕境做出反擊,現在這個希望化為泡影,這90萬人再不西撤就有被包圍的危險。於是,舍爾納元帥趕緊將大軍往西調配,但此時的德軍士氣低落,各部隊已經有潰逃的跡象。舍爾納不得不下令將逃兵原地槍斃,並掛在高處示眾,以嚴肅軍紀。

德軍現在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往西去,去找英美投降。他們知道要是被蘇聯人抓住,對方絕不會放過自己。就在中央集團軍群四分五裂的時候,布拉格出現軍事真空,捷克的老百姓卻趁機發動了起義。

1945年5月5日,布拉格的捷克人發動反法斯西起義,領導者是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組織的「布拉格民族委員會」。布拉格在5月5日清晨發生起義,大量德軍被市民繳械,消息傳到蘇軍方面後,蘇軍馬上決定支援布拉格,對德國的中央集團軍展開圍殲。

三、兵敗如山倒

起義發生的第二天——5月6日,烏克蘭第一方面軍發現德軍開始向南退縮,於是當機立斷開始追擊。蘇軍指揮部決定發起總攻,第一要是擋住這90萬德軍西撤,第二要是迅速救援布拉格的人民起義。因為有波蘭華沙起義的前車之鑑,蘇軍要趕在布拉格被毀之前拿下這座古城。

5月7日,烏克蘭第一方面軍、波蘭第二方面軍同時進攻,德軍和數倍於己的蘇軍展開激戰,因為士氣不振,彈藥短缺而接連敗退。蘇軍在進攻第二天就拿下了德國南部重鎮德勒斯登,德軍向南敗退。

5月8日時,德軍已經從防線上全面潰退,連中央集團軍群的司令舍爾納元帥都無心再戰,他下令部隊進行「有組織的撤退」,而他自己已經開始逃亡。這位德國陸軍元帥坐上飛機去了奧地利,剩下的幾十萬德軍都拼命地往西跑,只要能向美軍投降就是勝利。

蘇軍在8日佔領了比利納、莫斯特、茲諾伊莫、密羅斯拉夫等城市,對布拉格完成合圍。烏克蘭第一方面軍最精銳的「近衛坦克集團軍」狂飆突進,率先攻入布拉格。

布拉格此時有兩支武裝力量,第一支是起義的捷克起義軍,另一支是蘇聯人的叛徒弗拉索夫率領的「俄羅斯解放軍」。俄羅斯解放軍本是和納粹合作的軍隊,以蘇聯戰俘為主體組建,現在看到納粹即將滅亡,這支軍隊臨陣反戈幫著捷克起義軍佔領了布拉格。德軍此時則被分割包圍,聚集在布拉格周圍。

5月9日,布拉格宣布解放,但是此時幾十萬德軍還沒投降。

5月10日,烏克蘭第一方面軍俘虜8萬德軍,殘餘德軍向奧地利撤退。但是蘇軍的機械化部隊絲毫不給機會,烏克蘭第二方面軍很快跟美軍接觸,把包圍圈封死。直到5月11日,德軍除了少數幾個靠近奧地利的師找到了美軍外,85萬德軍放下武器向蘇軍投降,蘇聯抓到的俘虜漫山遍野,布拉格戰役徹底結束。

在不到一周的布拉格之戰中,德國死傷數萬人,85萬士兵被俘,其中光將軍就有60多名。中央集團軍群指揮官舍爾納元帥也被美軍俘虜,但是後來引渡到了蘇聯。他因早年在"巴巴羅薩行動"中犯下的罪行而受審,最後在蘇聯被關了10年之久。

德軍的布拉格之戰歸根結底並不是一次戰術行動,而是一次政治投機行為。德軍的高層希望能用士兵的生命拖延時間,換取自己向美國投降的機會。此舉白白送掉了幾萬士兵的生命,德軍將領們也沒能逃脫蘇聯的制裁,著實是偷雞不成蝕把米。此戰後,歐洲再無戰火,長達7年的二戰歐洲戰場正式宣告結束。

本文作者:商學野

參考資料:1、《布拉格起義》,薇·諾伏特娜2、《人類歷史上最大戰役集群:德國中央集團軍群的興亡》,朱世巍

相關焦點

  • 蘇德在布拉格最後一戰!蘇聯傷亡14萬,德國90萬大軍幾乎全被俘
    雖說歐洲勝利日定在了1945年5月8日這一天,事實上5月8號當天,戰爭還在進行中。在5月6號之前打響的布拉格戰役,整整持續了11天,這也是蘇德戰場的最後一戰。蘇軍這邊的作戰部隊是烏克蘭的第一、第四和第二方面軍,總兵力達200萬人,火炮30500人,坦克2000輛和戰機3000多架。而德軍這邊總兵力才90多萬人、9700多門火炮、1900多輛坦克和飛機1000架。雙方不管在人數上,還是武器裝備的數量上都相去甚遠。戰爭的局勢基本定了,蘇軍已經包圍了捷克斯洛伐克境內的德軍,他們只是在等待最後一次全殲敵人的機會。
  • 二戰曼施坦因的最後一戰,依然讓蘇軍吃了大虧
    在德軍侵略歐洲的作戰中,曼施坦因可以說立下了汗馬功勞。他所指揮下的西線作戰方案,直接令強大的法國舉起白旗投降。在蘇德戰爭中,曼施坦因負責指揮的北方第11集團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入了列寧格勒,當南方集團軍的攻擊受到阻礙時,曼施坦因又被調到南方,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攻下了塞瓦斯託波爾,俘虜了46萬蘇軍。  這就是曼施坦因在德軍中的地位,絕對的戰神。
  • 二戰結束時,德國明明還有數百萬大軍,可為何要選擇投降?
    前一段時間一個好朋友問我,他說二戰結束的時候德國還有700萬大軍,那既然如此的話,為什麼要著急投降呢?按照當時德軍的狀態來看,再堅持一小會兒,似乎也是有可能的。今天就著這個機會,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二戰時期德軍是如何投降的以及在投降的過程當中有著怎樣的顧慮和考量。
  • 二戰時期,美蘇英法四國分別消滅多少德軍?
    大家都知道,二戰時期納粹德國是法西斯軸心國集團的頂梁柱,曾以一己之力對戰美蘇英法四大強國,整整堅持五年多時間,才被美蘇為首的反法西斯聯盟圍毆致死。整個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總共被反法西斯聯盟消滅近五百萬軍隊。今天秀才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看,二戰時期美蘇英法四國分別消滅多少德軍呢?
  • 二戰末期,納粹德軍大勢已去,應該投降美軍還是蘇軍呢?
    二戰末期,納粹德軍大勢已去,應該投降美軍還是蘇軍呢?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納粹德國兵敗如潮水,蘇聯紅軍和美軍做為當時盟軍的兩個主力軍,接收了不少俘虜,而當時的德軍在投降既成事實的情況下,流行著一句話:頂住蘇軍,等到美國人踢我們屁股。
  • 德國投降後,歐洲人是怎麼報復德國的?蘇聯人的報復簡直慘無人道
    1945年5月8日,納粹德國宣布向盟軍無條件投降,生靈塗炭的戰爭終於結束,然而瀰漫在歐洲上空的除了終戰的喜悅,還有殘酷的清算,希特勒原本想帶著德意志民族走向世界大統,卻最終給本民族帶來的是滅頂之災,那麼,作為兩次世界大戰的發起國,特別是由於其在二次大戰時給歐洲各國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在戰敗投降後是怎麼遭受歐洲各國的報復呢?
  • 二戰德軍投降時,手裡還有400萬大軍,真的打不贏了嗎?
    導語:二戰德軍投降時,手裡還有400萬大軍,真的打不贏了嗎?眾所周知,納粹德國是二戰的發動者也是軸心國之一。納粹在二戰期間犯下了很多的罪行。二戰初期,德軍利用其強大的閃電戰術,迅速橫掃了大半個歐洲,造成巨大的傷害。
  • 二戰德國的「奶媽」,小國羅馬尼亞多重要?德國沒它打不起閃電戰
    我們都知道,二戰時中國不是孤軍作戰,而是跟美國、英國、蘇聯等國組成盟國。其實德國當時也有自己的小聯盟,除了日本和義大利兩大軸心之外,歐洲的芬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都是德國的盟友,這些國家被稱作「僕從國」,為德國的侵略出錢出力。
  • 二戰時,德國的骷髏師有多猛?硬生生從150萬的蘇軍中殺出重圍
    也正是這場戰爭,蘇軍見識到了德軍的可怕。1941年秋季,蘇聯方面派出了135個步兵師,總兵力達到了150萬,集合了約3000輛坦克和2500架作戰飛機,目標就是對德軍北集團軍進行合圍。因為之前德軍首領希特勒判斷失誤,導致部隊都進了敵人的口袋,第3「骷髏」師也沒例外,進了蘇軍的口袋。如果當時沒有第3「骷髏」師一再突圍拖住敵人並且撕開口子,德軍大部隊最終根本不會順利走出蘇軍的口袋。
  • 二戰德國「骷髏師」到底有多可怕?從150萬蘇軍包圍中撕開突破口
    二戰就孵化了這樣一群「野獸」,而個中佼佼者便是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德國「骷髏師」。 二戰後期,盟軍扭轉了戰局,大批德國士兵,不惜萬裡從東線跨越到西線,為的就是避開蘇聯,轉而向美軍投降。
  • 這名德軍士官首上戰場就擊毀13輛坦克,堪稱二戰最強憲兵
    在二戰後期的歐洲戰場上,德軍同時面對和美英、蘇聯兩線作戰,已經是疲於奔命,越來越多的德軍已經在考慮到底投降哪一方才能有更好的結局,但相較於敵軍,普通的前線德軍官兵最大的恐懼卻是來源於自己人——野戰憲兵!
  • 二戰時的德國到底有多強大?發動2000萬軍隊,橫掃大半個歐洲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夥同僕從國出動190個師550萬人、3700輛坦克、4900架飛機、47,000門大炮、190艘戰艦劃分為三個集團軍群,從北方、中央、南方三個方向,用閃電戰的方式對蘇聯發動了突然襲擊,蘇德戰爭全面爆發。
  • 1945年納粹德國宣布投降時還剩多少軍隊?他們為什麼不殊死抵抗呢
    1939年,納粹德國閃電攻打波蘭,隨後英法兩國對德宣戰,二戰拉開序幕。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納粹德國攻佔了大半個歐洲,納粹黨元首希特勒試圖在歐洲建立新秩序,不斷迫害和屠殺佔領區的猶太人。 英美等多國盟軍於諾曼第登陸後,戰局逆轉。
  • 二戰胡貝口袋戰,蘇軍數倍於德軍,朱可夫與曼施坦因的鬥智鬥勇
    01胡貝口袋陣的形成1944年1月到2月間,蘇軍烏克蘭第1、第2方面軍將德軍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團軍群,包圍在第聶伯河畔的卡涅夫-科爾松一帶。這一戰,有名的德軍「維京」裝甲師和瓦隆突擊旅受到重創,曼施坦因的第8集團軍的第11和第42軍陷於蘇軍重重包圍之中,這就是蘇德戰爭中很有名的科爾松戰役。
  • 蘇德戰場的最後一戰,蘇聯傷亡14萬,俘虜德軍86萬人!
    雖然是把1945年5月8日這天定為了是歐洲勝利日,但是戰爭在5月8號當天戰爭一直是在進行當中的。像布拉格之戰就是在5月6號這天打響的,而且是整整持續了11天,這場戰爭也是蘇德戰場上的最後一戰,作為作戰的主要雙方,蘇軍這邊的作戰序列是烏克蘭的第1,、第4和第2方面軍,當時戰事已經是很明朗的了,蘇軍這邊已經是對捷克境內的德軍包圍住了,只是在等待最後的一次全殲。蘇軍這邊總兵力達200萬人,火炮30500門,坦克2000輛和戰機3000多架。
  • 1945年德軍最後一場裝甲反擊戰冬季春醒行動德國第23裝甲師
    1945年3月份德軍最後一次反擊「冬季春醒」行動其出動兵力和陣容都代表著當時德國的最後精銳力量,其出動德國最後滿編黨衛軍第6集團軍,當時麾下有德國帝國裝甲師,希特勒裝甲師,第12青年裝甲師,第9黨衛軍裝甲師等,這幾個師當時擁有坦克其一半數量都是豹式坦克,其德軍獨立裝甲營有一半是虎式坦克和虎王坦克等
  • 二戰時,德國的工業有多強大?沒有軍工的支持也許二戰就不會發生
    就算在嚴格限制他軍事發展的前提下,德軍還是北約執行軍事任務的利器。似乎沒有什麼事情能夠阻礙德國前進的步伐,德國的重建能力,是世界各國發展的標杆。一戰和二戰都曾是德國挑起的,對於一戰中的德國來說,其挑起一戰的原因很簡單,人類發展至今,總是難以擺脫這樣的歷史規律,新興帝國在崛起以後,就想著要打破老牌帝國的壟斷,因此不斷爆發戰爭。
  • 二戰當中德軍被盟軍俘虜後是被怎麼對待的?
    二戰後,德國損失了17.3萬平方公裡約40%的領土,被割讓領土上以及歐洲其他國家的千百萬德意志人被全部驅趕回德國本土,在1.2年的漫漫回家路上,他們隨時被攻擊和虐待和殺害,畢竟那幾年,整個歐洲被納粹殘害的太深重了。數以百萬計的德國人死亡或失蹤。
  • 奧德河戰役打開柏林大門,蘇軍3萬火炮7000坦克,殲滅德軍15萬
    發源於捷克奧德山的奧德河流經波蘭,一直到波羅的海,沿途有很多美麗的風景,現在已經成為了波蘭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其實早在二戰時期,奧德河的名號是及其響亮的,當時德軍苦苦支撐著盟軍和蘇軍的進攻,而1945年1月在奧德河進行的一場戰役成為了壓垮德國的最後一根稻草。
  • 二戰德軍步兵師有哪些精銳?德軍一個師為何戰鬥力超蘇軍三個師?
    說實話,德國步兵師當中的精銳部隊,確實不多,畢竟機動力,裝甲突擊力,運輸能力都比較差。這樣的尖刀級步兵師有第1師,資格最老的國防軍部隊,從1939年9月一直打到1945年戰敗投降,這個師打仗非常有韌性,一直都被當中救火隊員使用。第5步兵師,同樣是最老資歷國防軍部隊,獲得勳章僅次於第1師。第6步兵師,也是一支精銳部隊,還孵化出一批新的步兵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