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選擇進廠打工:不是「丟人」,更多的是辛酸和無奈

2020-12-20 緣何以

寫這篇文章,沒有貶低任何行業,任何職業的意思,而是所見所聞並結合自身經歷的有感而發。

大學生,在上個世紀大學生的含金量是很高的,即使現在的農村,很多人也同樣認為考上大學意味著光宗耀祖,有了一個好的出路,即使大學生一抓一大把。有的人說是你的大學不夠好,有的人說是你不夠努力,也有的人說上大學沒用,大學生在給小學生打工,反正人各有志,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選擇與道路,不過很多大學生確實存在著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的毛病。

最近看新聞或者刷視頻的時候看到了這樣的消息,作為本科生選擇了進廠去流水線工作。在很多人的觀念裡「本科生」與「流水線工人」這兩個詞風馬牛不相及,本科生應該是坐在辦公室裡喝喝咖啡,敲敲鍵盤,看看報紙就能擁有高收入的人群,而流水線工人則是出賣著勞動力,日復一日地做著重複機械的工作,沒有任何出頭之日。似乎這兩個人群永遠不能相交。

在很多人眼裡,尤其是家裡人來說,上了這麼多年學卻選擇流水線的崗位做普工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也會被街坊鄰居看不起,殊不知身為子女的辛酸與無奈。現在的大學生已經不像以前那麼吃香了,每年畢業的大學生都有七八百萬,走在路上隨手一抓一大把大學生,作為剛畢業的不是很出名的大學生,你的薪資只有可憐巴巴的三千多底薪(浮動不大),有的人說薪資與一個人的能力,水平等相關,你的薪資低說明你不夠優秀,沒有那個價值,確實這樣,但至少對於很多大學生來說,即使你工作了幾年也很難有上萬的工資,這是現狀

所以有的人就會產生懷疑,尤其是當你畢業後發現工作不如意想要換工作時或者頻繁換行業時就會發現,原來自己真的一無所知,一事無成。為什麼有的大學生會選擇進廠做普工,因為迫於生活的無奈,我也進廠做過一段時間普工,原因是辭職後找了一段時間工作都不盡如人意,而生活開銷又不得不讓自己作出選擇。

很多人想不通或者覺得這樣做很傻,即使隨便找個工作也比在流水線工作強。可是當你面對著疫情,當你幾個月毫無收入,當你還要不斷的支出不斷的開銷的時候就會慌了,流水線確實枯燥,無聊,沒有任何技術含量,可是在旺季的時候,流水線的小時工一個月收入沒有一萬,也有八千,而且包吃住。試想又有多少人能在一兩年內就達到月入上萬還不包括日常開銷。

靠勞動力賺錢的工作都不丟人,更丟人的是你畢業了幾年依舊拿著幾千塊的工資,依舊是一個月光族,賺的錢還沒一個普工多,不是不努力,很多時候努力不一定會有成果,也不是很多事情都會如同自己想像的那麼美好。所以大學生選擇短暫的進廠打工更多的是生活的無奈與社會的辛酸,因為在工廠可以短時間存到錢,雖然花費的是時間,耗費的是青春,可是當你摸著那乾癟癟的口袋時,面子又算什麼呢。

馬上又到畢業季了,今年的大學生更為艱難,預計有860萬大學生畢業,這八百萬人中又不知多少即使畢業了依舊沒有工作的,或許有些看法行為比較消極,但至少要有規劃,有的時候選擇大於努力。

相關焦點

  • 進工廠打工如果不是為了生活誰想去?進廠打工的背後是心酸和無奈
    做最累的活,拿低工資,如果不是因生活所迫,誰願意跑大老遠來工廠工作呢?工廠普工環境不太好,很多工廠底層工作環境實在差,存在很多安全隱患。有些產品對身體有害,比如腐蝕,噪音太大,粉塵到處飄等等。進廠打工不是長久之計,做普工又累又苦,工資待遇差,晉升機會渺茫,普工一幹就是幾年幾十年,根本難有晉升的可能。
  • 進廠打工,人生沒前途?年輕人該不該進廠?這句忠告很實在
    然而,有很多年輕人,由於現實原因,被條條框框限制住了自己的人生,只能被迫做出一些選擇,比如,在職業方面,一些年輕人由於無學歷、無技術、無背景,只能進廠打工。進廠打工,對於「三無」年輕人來說,確實是一個好出路,最起碼,也是一份工作,也是通過自己的勞動,來賺取報酬,為創造美好生活,而努力。
  • 年輕人進廠打工就廢了!真是這樣嗎?看過來人怎麼說
    現在很多年輕人,不讀書之後就選擇進廠打工,一入工廠深似海,回頭一看是滄桑!很多人都說,千萬別進廠打工,太沒出息了,進廠人就基本上廢了!一輩子不會有什麼前途,也不會發財,還不如去學個技術或者做個小生意怎麼也比進廠打工自由,而且掙的也不比進廠少。然而現實是,他們經不起折騰,沒有資本去折騰。
  • 「十年打工一場空」,多少人因「尋愛情」而進廠,最終人財兩空?
    文/金葉哥哥長期在工廠上班的人,會留意到這樣一種現象:不論,是那些流水線上的普工,還是坐在電腦前的大學生,都會因為一些小事情,而被領導訓斥。他的家在農村,初中畢業,上了一所當地不錯的高中,後來,因高考失利,擺在面前的,只有兩種選擇:要麼,選擇讀專科,要麼,選擇外出打工。家境貧寒,父母都靠務農為生,家裡供不起、不能復讀,而他一直以來,都有個讀大學的夢。
  • 「加油,打工人」是多少年輕人的辛酸,懂的朋友進
    加油,打工人有人整理過2020年十大流行金句,其中"加油,打工人"排在第四的位置。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不如意的時候,我們都喜歡用這句話來勉勵自己。我們通常一笑而過,但是這句玩笑話的背後是我們這些年輕人難以啟齒的辛酸。我們年輕人的壓力越來越大據《中國職場壓力報告2020》顯示,2020年職場人的平均壓力值為6.9,達到了近兩年的壓力峰值。25歲—30歲的職場人成為壓力敏感群體。
  • 深圳電子廠員工今年打工才賺1萬多元就回家過年,打工不能三心二意
    今年王某來深圳打工差不多一年了,現在他才存了1萬多塊錢,想想都很心酸。人人都說深圳工資很高,人均月收入上萬,可是王某並不這麼認為,月入過萬的只有厲害的人,而他進深圳某電子廠打工並沒有這麼多。他今年進過兩次電子廠上班,而且它都是同一個廠,兩次都是做派遣工。
  • 揭秘山東大學生暑假生活:超四成選擇打工 青島日薪最高
    為了解山東大學生們是如何度過這個特殊的暑假,山東本土求職招聘網站——齊魯人才網面向全省5萬大學生發放調查問卷,並結合網站平臺自身數據,力求為大家描述真實大學生暑假現狀。  超4成大學生選擇暑假打工,臨沂籍大學生最勤勞
  •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年輕人不進廠打工想幹嘛?
    每一年春節過完之後,大家都說要出去打工。但是在外一年到頭打工,也沒看有多少人掙到錢。掙到錢的人已經不說自己打工了。村裡的年輕人都背井離鄉到外地去打工,那像家裡人說那樣嗎?都是去掙錢?在大城市,每個月的工資就固定幾千塊錢,除去房租水電。交通費。
  • 大學生暑期打工「自討苦吃」值得嗎
    馬靜同學在家鄉兼職做導遊,既掙了錢又鍛鍊了自己 自8月1日以來,燕趙晚報連續報導了大學生暑假打工的故事和感受,旨在引導大學生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通過交流暑假打工的經驗,給自己將來走向社會增加一些競爭優勢
  • 島內90%大學生為了賺錢,暑假選擇打工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暑假來臨,也是島內學生打工最旺的季節。有統計顯示,今年高達90%的大學生暑假都有打工計劃,創歷史新高。但也有專業人士擔憂,很多學生並非是為了增加工作能力、累積職場經驗,而只是單純為了賺錢。
  • 江蘇崑山世碩電子廠員工發聲:我默默撿起了識別卡,只為了生活
    江蘇崑山世碩電子廠「扔證件」事件發生之後,引起了輿論的廣泛關注,廣大網友們也一直在追究這件事,9月7日,先是有此事件涉事的是說電子廠管理人員拍攝視頻進行道歉,之後又有一位世碩電子廠的女員工發聲:當他們把我的識別卡丟在地上的時候,我還是默默地低頭彎腰撿起來,或許我撿起來的不是尊嚴,是生活。
  • 打工仔之歌《半斤八兩》,許冠傑唱出辛酸,Beyond則是反叛
    所以心懷不滿的打工仔就想法子吐槽老闆罵老闆。很多人都以為《半斤八兩》也是Beyond的原創作品,但其實並不是。 該歌曲唱出了香港當時打工族的辛酸,頗受歡迎 傳唱不絕,是許冠傑代表作之一。《半斤八兩》,有網友笑稱許冠傑唱出了打工仔的辛酸和無奈 ,但就像是四五十歲的老男人為了養家餬口,在公司任勞任怨,就算是天天被老闆和上司責罵也不敢頂嘴,更不敢隨意辭職,只敢暗地裡發發牢騷。
  • 打工人哭訴電子廠「待遇太差」,為何還有人進廠?過來人作出解答
    然而今年的就業大環境糟糕,不少人打工的人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工廠成為打工的唯一首選,特別是電子廠,對於學歷和工作經驗沒有太多的要求,即便是新手2、3天也能成功上手。但是那些去過一次電子廠工作的人,從電子廠出來之後,便再也不會選擇進廠。其實,國內的電子廠非常的多。但是由於我們國內人口基數過大,即便是電子廠,一個崗位競爭也非常激烈。
  • 上海電子廠打工:月薪6000不管飯,每天回家做飯,努力存錢買房
    在上海這座大城市,電子廠非常多,每年都會吸引很多人到上海就業,其中以年輕人為主,而且大部分年輕人都會選擇到電子廠上班,畢竟上海電子廠的工資水平普遍比較高,所以到上海電子廠打工的人越來越多。
  • 「打工人」的梗火爆全網!那麼打工人真的翻譯成worker嗎?
    大家借用著「打工人」的名頭表達著工作的繁忙、不易,也在工作之餘忙裡偷閒的分享自己的生活。   以前,我們叫「上班族」,現在,我們叫「打工人」,雖然一半飽含著辛酸和無奈,但另一半卻是積極向上的自我鼓勵,儘管打工不容易,但又有幾個不是打工人呢?我們打工,但,我們不卑不亢。   「社畜」,顯得有些慘無人道;「打工仔」,貌似又有些低聲下氣。
  • 16歲出來打工,辛酸,迷茫讓我記憶深刻
    2008年被稱為【磨難年】2008年對我來說,也是特殊的一年,16歲的我,剛剛初中畢業,奧運會還沒有看完,就跟著同學出來打工。拉著行李箱走出上海站的那一刻,特別激動!這就是上海,好陌生的城市,我真的準備好了嗎!村裡人說「年輕人要去大城市,去大城市才有出息」。但是我真的要在上海打工嗎?我適應的了上海的生活節奏嗎?懷著坎坷的心情,我進了廠。生活中的難題一個個撲面而來。
  • 暑假工體驗30天哭著發誓「再也不會進廠」
    書到用時方恨少,只有親身體會過改變現狀而不得的無奈,才會珍惜當前的美好現狀。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在該學知識的年齡而過早的踏入社會,註定前路要比大多數人坎坷。
  • 「上學花家裡十幾萬,畢業工資3千多,過年都不好意思回家丟人」
    發了工資,他就跟我抱怨說:「上學花家裡十幾萬,畢業工資3千多,過年都不好意思回家丟人。」為什麼高學歷的大學生,畢業後工資這麼少?工資低就感覺不好意思回家,這種心態好嗎?總感覺自己大學畢業,找的工作不理想,工資不高,還不如進廠打工的人工資高,就不甘心。所以,很多人寧肯在找工作的路上晃蕩著,也不願找一個工資低、待遇也一般的工作先歷練歷練。這種年輕人,心浮氣躁,沉不下心來學習,其實才真正讓父母丟人。
  • 突然,「打工人」刷屏!說的是你嗎?
    網友的「打工人語錄」都帶著「早安,打工人」的小尾巴,但是主句的差別,卻折射出「打工人」們迥然不同的心境。有的「正能量」味道濃重,就差把勵志和奮鬥寫在臉上。 比如這則《打工宣言》所言—— 「 生活裡80%的痛苦來源於打工,但是我知道,如果不打工,就會有100%的痛苦來源於沒錢,所以在打工和沒錢之間,我選擇打工。
  • 「打工人」爆紅背後,是職業等級觀念的消解
    ——本文系紅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累嗎,累就對了,舒服是留給有錢人的,早安,打工人!」最近,各種圍繞「打工人」的花式表情包和幽默段子在網際網路走紅,迅速佔領各大社交平臺。「打工人」語錄的躥紅,是當代年輕人職場壓力大的一個縮影,他們通過戲謔、調侃的自嘲式表達來化解消極情緒,排解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