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託爾斯泰曾說過:"幸福的婚姻是相似的,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人間百態,悲歡離合,朝夕有變,世事無常,幸福的婚姻又有多少呢。
1949年12月2日,路遙出生於陝北清澗縣王家堡村一個普通的農家窯洞裡。他原名王衛國,是家中長子,下面還有四個弟弟、三個妹妹。貧窮的現實、眾多的兒女,讓這個家庭僅僅能維持基本生存。
8歲那年,路遙的弟弟出生了,家中辛苦勞作一年賺的錢根本不夠撫養五個孩子。
幾天後,父親決定把路遙送給遠在延川縣的哥哥撫養,從這天起,路遙就被自己的親生父母拋棄了。
1966年,17歲的路遙以農民代表的身份被任命為延川縣革委會副主任,那是他意氣風發的時光。也在這個時候,他認識了初戀林紅。
路遙愛的美好又熾熱,那年縣裡給他一個招工指標,這是一個由農民變成工人改變命運的機會,多少人求之不得,但他毫不猶豫地讓給了林紅,希望她能過上好日子。
但路遙沒想到,他的犧牲換來的卻是一封分手信!改變了身份的林紅嫁給了一個跟她身份更般配的軍代表,自此他就被自己的初戀拋棄了。
絕望的路遙穿了一身白,說是要為自己戴孝,甚至一度想到死,幸好被好友勸住。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另一個女生的出現。
這個女生是林紅的同學兼閨蜜——林達,同樣來自北京,但她更有才氣。
倆人討論文學討論人生有說不完的話,被愛情滋養的路遙文思泉湧,創辦了文學刊物《山花》,並正式用「路遙」這個名字開始寫詩。
1973 年,路遙被推選到延安大學中文系讀書,而林達則默默用自己的工資支持著路遙的夢想,在他畢業後兩人終於結束了愛情長跑,在路遙個故鄉延川舉行了婚禮。
大學畢業之後的路遙,一心撲在了寫作上,甚至上班還經常遲到。他習慣了在寂靜無人的深夜中寫作,也正因為這個原因,路遙和新婚之後的林達在日常生活中並沒有太多的交集。
他們情感上的共鳴更是不可能。更多的時候,林達不僅要收拾家裡,還要在工作繁忙之時照顧自己的女子。多年來的任勞任怨,林達終於選擇放棄這段感情。沒有真實情感存在的生活,實在是枯燥、無味。
路遙準備全身心投入到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後,他們兩人的話,更是越來越少,見面的機會更是屈指可數。第二部創作完成後,他生了一場大病。
而這個時候,林達已經提出了2次離婚,林達有些小資,而路遙專心創作,林達要的是一個關心自己的丈夫,兩個人的觀念漸行漸遠,林達想要追求自由。但是因為路遙那時候小有名氣,再加上女兒還小,就沒有答應。
《平凡的世界》三部路遙寫了整整6年,寫完最後一個字,路遙倒下,醒來已經在醫院的病床上,這時候林達又送來了離婚協議書,這次路遙籤字了!
路遙因為肝硬化病重居住於醫院裡,路遙孤立無援如此悽慘的境地沒能挽留妻子的心。三個月以後路遙去世了。原因是嚴重的肝硬化,消化道大出血。
這本歷時6年的作品完成了,後來它被拍成電視劇,但是路遙再也看不到了,但他留下的作品,一直照耀著、溫暖著、指引著無數人。
董卿在《故事裡的中國》中曾說:人們說作家生命的長度是用他的作品來決定的,所以我們可以說,路遙還活著,並且將繼續活著。著名企業家馬雲說:"對我影響最大的人是路遙。是路遙的作品改變了我,讓我意識到不放棄總有機會,否則我現在還在蹬三輪車呢。"潘石屹連看7遍,每看一遍都以眼淚結束。"每天晚上看著看著就哭了,每一次的人生低谷,覺得這個坎過不去了,我都要拿起來讀一遍,以至於每個細節都記得很清楚。"
這樣一本優秀的《平凡的世界》,這樣一本寫進書的真實生活,無疑帶給了我們很多的共鳴,你去用心的寫,世界回饋你,也是用心的。
讀路遙,就像是在讀自己,讀《平凡的世界》就像是完成了一次人生的救贖。
而我們讀完之後,最大的感受就是受到了激勵,這也許就是路遙拼了命也要寫完這部作品的原因,他希望能給廣大的人們留下精神食糧!
所以,《平凡的世界》值得成為每個人的枕邊書,更值得成為你奮鬥之路上最堅固的陪伴。
如果你的一生只能讀一部作品,那首選就是《平凡的世界》。
點擊商品卡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