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中樂園》,出自著名情懷少年鈕承澤導演之手,陳建斌和萬茜憑藉這部片子分別奪得2014金馬獎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女配角。這是一部打開了一扇不曾開過的窗的電影,遺憾的是,至今它仍未準許在大陸上映。
臺灣有兩種人,一種是世世代代生存在臺灣的本島人,他們的祖先經歷過日據,經歷過「外省人」入主,是純粹的留著臺灣血液的人,另一種,是祖籍遍布在大陸各地的「外省人」,它們在1949年入主臺灣,接管臺灣,曾經一度期待著反撲。後一種人在戰敗退到臺灣之後,在生命的剩餘階段都在忙著籌備反攻大陸,一心期待著殺回「祖國」,重新爭取回自己的故土。這一代人在高度戒備中度過一生,而他們的下一代,悄悄成了臺灣各個階層的中流砥柱,從小耳濡目染故鄉的形形色色,讓他們重新承擔起懷念故土,追憶過往的重擔。這一群人中具有代表性的好比,龍應臺,鈕承澤。龍應臺寫了《大江大海》,記錄1949的歷史,成了最暢銷的「大陸禁書」,鈕承澤在之前拍《LOVE》這部電影的時候,抒發了對北京胡同的故鄉情,拍《軍中樂園》的時候,又利用大陸老兵「陳建斌」之口直接喊出了對對岸的情感。
鈕承澤不是一個太會起電影名字的導演,最早的《艋舺》,一個老臺北地名,中規中矩,《LOVE》,全世界人民都熟悉的四個字母,很難讓人記住,《軍中樂園》,也不甚好聽。反觀他的好友侯孝賢的作品名字,《戀戀風塵》,《悲情城市》,《聶隱娘》。鈕承澤說侯孝賢一直對他作品的剪輯不太滿意,總說這兒不好,那兒不好,看完《軍中樂園》乾脆直接說,我幫你剪一遍好了。所以這部電影是由侯孝賢監製的。
開頭我說鈕承澤是個情懷少年,不僅如此,他還是個偶像劇少年,喜歡用陳意涵,阮經天,陳意涵我就不多說了,我覺著她演完《奮鬥》裡的小靈仙就可以回去專心當跑步少女了,阮經天,曾經一度是金馬獎最年輕的影帝,當時靠的是《艋舺》中的打架少年角色,《艋舺》這部電影我非常喜歡,喜歡裡面的每一個人,阮經天究竟有什麼出彩的地方我不太記得了,但他在《軍中樂園》略呆萌,一直光著膀子,總體表現我覺著比陳意涵好,但遠不及奪得金馬獎男配女配的陳建斌,萬茜。
下面放兩張電影拍攝時期的許瑋甯,趙又廷探班阮經天的圖。
這部電影講的故事發生在1969年,一個高度戒備但沒有戰亂的年代。阮經天飾演的角色到金門島服役,參加了陸軍特種部隊「海龍」,但水性太差,一次海裡演習,他直接遊錯方向,往大陸遊,被海龍開除,到了「軍中樂園」八三夭,然後在這裡發生各種故事。
我們大陸人可能不太清楚,其實現在臺灣仍舊保持著成年男子服兵役的制度,而且依舊照用幾十年前的制度抽籤來決定去向。我在臺灣念書時候聽當地人講,每當抽籤儀式開始之前,很多臺灣媽媽會去廟裡上香,祈求自家兒子千萬別抽到「金門,澎湖」。片裡阮經天就是那一批不幸的少年。在被特種部隊海龍開除之後,阮經天被分配到了「軍中樂園」服役,就是類似於給「侍應生」(軍妓)們打雜,挺有意思的工作,之後在人群中多看了萬茜一眼,就有了一段有始無終的故事。
鈕導偏愛英文歌,《艋舺》裡趙又廷分給那個妓女一個耳機聽《making love out of nothing at all》,這回萬茜抱著阮經天,阮經天抱著吉他,唱《the river of no return》,但難能可貴的是,電影裡這首歌真的是萬茜本人唱的,蝦米有她的版本,可惜音質一般,萬茜本身也是個歌手,蝦米熱度第一的歌叫《記號》,一首普通的城市櫥窗歌曲,但看過了這部電影裡的萬茜之後,這首《記號》就可以腦補出非常嫵媚的畫面,我聽這歌眼前都是萬茜抱著吉他坐在「軍中樂園」的木板床上哼歌的畫面。
片中阮經天的兄弟,一個白嫩臺灣本土小哥,因為受不住部隊裡學長的欺壓,帶著心愛的妓女深夜私奔,一人抱一個籃球往對岸遊,結局沒有交代,不過那個時代這樣的人真的存在,金門離大陸最近的地方,直線距離僅2300m,訓練一下我也可以遊過去,遊不過去的人都死在了時代裡,遊過去的人有的已然當上了世界銀行副行長(林毅夫)。雖然海峽只有2300m,但是片中山東老兵陳建斌卻說,這灣海峽只有鳥和子彈能飛過去。拍攝這部電影之初,還是2012年的事,鈕承澤因為私自帶大陸攝影師曹鬱(姚晨的老公)登上高雄軍港的軍艦拍攝,被重罰,蹲了五個月監獄,還在網絡上被罵「匪諜」。其實距離國民黨退守臺灣已經六十多年了,但在很多臺灣人心中,這灣海峽還是只有子彈和鳥可以飛過去。
因為這件事的不良影響,《軍中樂園》的臺灣投資方紛紛撤股,在臺幾乎就只有鈕承澤自己掏腰包了,幸好在大陸還有華誼兄弟出錢。遺憾的是,這部片子不能在大陸上映,鈕承澤還是虧的血本無歸。不過,鈕導仍舊熱切希望著這部片可以在大陸上映,到現在也是。我是在南京大學的紫荊PT下載的,是一個音軌有卡頓的版本。我倒是也希望《軍中樂園》能在大陸上映,一方面是讓鈕承澤多回點兒本,拍下一部片的時候不至於壓力太大,另一方面,我更希望我們年輕一代能對對岸多一點了解,對歷史多一點了解,不要談到臺灣的時候就只有偶像劇和夜市。龍應臺在《大江大海》裡說:「這世上所有的暫別,如果碰到了亂世,那就是一輩子的永別」。那個時候,戰火燒到家裡,家裡有兩個小孩,都是一個往北跑,一個往南跑,因為大家也不知道到底哪裡能活命,分開跑,能保住一個的可能性要大一點。可能那個時候往北跑的,就成了我們的祖父祖母,往南跑的,就成了臺灣我們同齡人的阿公阿婆。
最後,這仍舊不是一篇影評,我也從未妄圖成為一個布道者,我只是一個用手指著山的人,說「那座山頂或許可以看見遠方」。至於登到山頂看到的是怎樣的山河,還需要大家自己來。戰爭留下的傷疤總是難以癒合,南京日本,南京臺北,都是這樣。the river of no return,時代結束很久了,仍舊希望大家可以正視過去,尊重當下。
Mm, if you listen,you can hear it call, 「Wailerie」
There is a river called the river of no return
Sometimes it's peaceful and sometimes wild and free
Love is a traveler, on the river of no return
Swept on forever to be lost in the stormy sea
Wailerie, I can hear the river call
No return, no return, no return, wailare
I can hear my lover call, come to me
I lost my love on the river
And forever my heart will yearn
Gone, gone forever down the river of no return
Wailerie, wailerie, he'll never return to me
——《the river of no retu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