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習水縣的土城古鎮,是一個因航運而興的古鎮,因四渡赤水而馳名的土城。古鎮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們到達的第一時間就去參觀四渡赤水紀念館。
街上來往的當地少數民族。
四渡赤水紀念館的正門。
這裡門票是免費的,憑身份證登記領取就可以。紀念館舊址為二層中西合璧式建築。分為戰史陳列和輔助陳列兩部分陳列進行。這裡詳實地再現了紅軍一九三五年一月遵義會議後,在毛澤東的領導下,四次飛渡赤水河,至5月9日渡過金沙江。取得戰略轉移偉大勝利的光輝歷史。分為土城戰役,四渡序曲,一度赤水。扎西整編,二渡赤水,再佔遵義,三渡赤水,調虎離山,四渡赤水,出奇制勝等五個篇章。凸顯了四渡赤水的神與奇。
四渡赤水之戰是紅軍長徵中最精彩絕倫的軍事行動。毛澤東稱此役是他平生得意之筆。
紀念館由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張震題寫館名。在紅軍三軍團司令部舊址內陳列展出。館內收藏紅軍文物三百餘件,紅軍長徵在古鎮留下了為數眾多的重要遺址。就只很多老房子都有一個標記,著名紅軍四渡赤水時某部在此駐紮。紅軍在土城至茅臺百裡地段的赤水河上四次飛度,穿插於敵兵之間,馳騁於川滇黔廣大地區,終於跳出了40萬敵軍的圍追堵截,取得了戰略轉移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紀念館整體打造的很不錯。室內室外展覽相結合,每天分時段有專人講解,值得一聽。遙想當年,紅軍深感不易。一路參觀完畢,對當年紅軍四渡赤水的過程有了一個更深的了解。絕命後衛師師長陳樹湘為了掩護大部隊,率領全師拼死抵抗。被俘後自斷腸子,壯烈犧牲,先烈們永垂不朽。
紀念館後門。
安靜古樸的土城古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