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四渡赤水而馳名的習水縣土城古鎮

2020-12-20 大樹先生走著瞧

遵義習水縣的土城古鎮,是一個因航運而興的古鎮,因四渡赤水而馳名的土城。古鎮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們到達的第一時間就去參觀四渡赤水紀念館。

街上來往的當地少數民族。
四渡赤水紀念館的正門。

這裡門票是免費的,憑身份證登記領取就可以。紀念館舊址為二層中西合璧式建築。分為戰史陳列和輔助陳列兩部分陳列進行。這裡詳實地再現了紅軍一九三五年一月遵義會議後,在毛澤東的領導下,四次飛渡赤水河,至5月9日渡過金沙江。取得戰略轉移偉大勝利的光輝歷史。分為土城戰役,四渡序曲,一度赤水。扎西整編,二渡赤水,再佔遵義,三渡赤水,調虎離山,四渡赤水,出奇制勝等五個篇章。凸顯了四渡赤水的神與奇。

四渡赤水之戰是紅軍長徵中最精彩絕倫的軍事行動。毛澤東稱此役是他平生得意之筆。

紀念館由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張震題寫館名。在紅軍三軍團司令部舊址內陳列展出。館內收藏紅軍文物三百餘件,紅軍長徵在古鎮留下了為數眾多的重要遺址。就只很多老房子都有一個標記,著名紅軍四渡赤水時某部在此駐紮。紅軍在土城至茅臺百裡地段的赤水河上四次飛度,穿插於敵兵之間,馳騁於川滇黔廣大地區,終於跳出了40萬敵軍的圍追堵截,取得了戰略轉移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紀念館整體打造的很不錯。室內室外展覽相結合,每天分時段有專人講解,值得一聽。遙想當年,紅軍深感不易。一路參觀完畢,對當年紅軍四渡赤水的過程有了一個更深的了解。絕命後衛師師長陳樹湘為了掩護大部隊,率領全師拼死抵抗。被俘後自斷腸子,壯烈犧牲,先烈們永垂不朽。

紀念館後門。
安靜古樸的土城古鎮。

相關焦點

  • 讓心靈安靜的土城古鎮
    位於貴州遵義土城古鎮的女紅軍街,古色古香,特色鮮明。 羅星漢攝(人民圖片) 土城位於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赤水河中遊,其東、西、南三面臨水,北面靠山,形成「鎮依山建,水繞鎮轉」的典型山水格局。土城古鎮歷史悠久,距今已有2100年,「土城」名字的由來可上溯到元末明初時期,當時這裡的居民在改建街房時,發現大量用泥土建房築城的牆基,「土城」由此得名。 土城水路交通便捷,往來商船川流不息,四方商賈雲集,自古以來就是川黔地區的交通重地,系古時「川鹽入黔」的重要碼頭和集散地。
  • 貴州這座千年土城,被稱為「活著的古鎮」,是四渡赤水的第一渡口
    對於習水土城的由來,還和一段歷史相關,人們都說當地有一種魚,名為「鰼」,因此習水古城在古時被稱為「習水鰼國」,當地還有十分罕見的鰼魚圖騰,該圖騰被認為是土城內最具有靈氣的物品,在建立古城之時發現了這裡有許多土城牆,便直接以「土城」進行命名。
  • 土城古鎮這個景區不得了,《亮劍》總導演張前傾力打造「四渡赤水出奇兵」大型實景實戰演出!
    四渡赤水實景體驗園俯瞰圖據了解,「四渡赤水」實景體驗園是習水縣委縣政府要點引入的創新紅旅項目,項目擇址土城古鎮紅創區,總投資約七千萬元,佔地70餘畝。四渡赤水實景體驗園旁遊客中心據了解,四渡赤水實景體驗園項目設計規劃採用革命根據地實景與土城古鎮元素相結合,再現1935年歷史實景風貌,撲面而來的穿越感和歷史感,讓遊客恍若置身於戰爭年代。
  • 紅軍「一渡赤水」的習水土城鎮原本屬於赤水
    貴州省習水縣土城鎮是國家第二批公布的全國56個歷史文化名鎮——貴州省僅此二家之一。這歷史文化名鎮並非浪得虛名,而是實實在在的、名副其實的歷史文化名鎮。土城鎮得益於長江流域之赤水河支流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藉助厚重的巴蜀文化的歷史傳承,加之航道、鹽運文化和長徵文化的濃墨重彩,讓這個黔北古鎮神秘而又輝煌。原本在歷史上,可以說除去三渡赤水的茅臺外,四渡赤水主要渡口和戰場基本都是在民國時期的赤水縣境內。
  • 紅軍長徵遺址:婁山關、四渡赤水遊記
    那天前方公路隧道發生塌方,我們的車就繞道進了習水縣城,從習水縣城去土城。土城是中途站,車沒有進入土城鎮裡,是在鎮外邊的S302公路邊停車,我們下車後,汽車繼續朝前開。赤水河就在公路邊,對面北岸就是土城古鎮,它是沿赤水河的一個長條形街鎮。公路的另一邊是一座山。路邊的摩託車司機告訴我們,土城渡口紀念碑就在這山上。
  • 感恩紅色·走進赤水(47) | 赤水行記之:四渡赤水!
    如果按照河流的流向,到了赤水,離瀘州距長江已經很近了,但根據採訪的安排,我們是先完成畢節、遵義的採訪,再轉戰四川。去太平古渡,我們還得從赤水河的下遊往回走,等於又走了一次元厚和土城,再渡過赤水。這種路線,有點當年紅軍二渡、四渡赤水的感覺。讓我最為高興的是,我們今天的採訪團成員全部集中,在太平渡口勝利會師。
  • 四渡赤水紀念館榮升國家一級博物館
    12月21日,經報國家文物局備案,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四渡赤水紀念館被評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這是四渡赤水紀念館貫徹高質量發展要求,完善博物館質量評價體系,推動博物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項重要舉措。
  • 千年古鎮紅色土城
    土城是一座千年古鎮。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此始置平夷縣。元末明初,街民在改造房屋時發現了大量土城牆,故名「土城」。土城「山明水秀、地坦人稠」,水陸交通便利,系古時「川鹽入黔」的重要碼頭和集散地。土城素有「川黔鎖鑰」之稱,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 貴州習水的土城古鎮,習水縣的「習」字的演變,最初是「習」
    大家都知道貴州的旅遊資源非常豐富,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貴州省習水縣的土城古鎮,土城古鎮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早晨,土城古鎮慢慢甦醒,附近村民挑著剛採摘的蔬菜,來到鎮上販賣,早集的規模不大,正好可以滿足鎮上一戶人家一天的需求。從七點開始,大約12點結束,周而復始。這種生活方式幾百年來一直延續著。
  • 精品自駕路書|沿著赤水河谷公路,看紅色記憶與世界自然遺產交織
    傍晚前往土城古鎮入住,欣賞古城夜景。 路 況 從遵義出發,沿杭瑞高速、蓉遵高速,繼而進入醉美大道、中茅大道行駛至茅臺鎮;從茅臺鎮南行,由仁懷互通立交橋上蓉遵高速行駛102.3公裡,進入赤水河谷旅遊公路行駛1.4公裡,繼而下公路行駛1.3公裡即可到達土城古鎮。路況良好。
  • 赤水河:中國美酒河,一條最美的河谷旅遊公路連接茅臺和赤水
    發源於雲南省鎮雄縣,東流經貴州省仁懷市、習水縣、赤水市至四川省合江縣入長江。全長523千米,流域面積2.04萬平方千米。四分之三流域在大山中,所以赤水河是國內唯一一條沒有被汙染的長江支流。赤水河上的赤水市是貴州省最大的港口,這裡距離長江只有60公裡。赤水河,之所以名為赤水,是因為它流經了中國最大的丹霞地貌區——赤水丹霞。每當下雨的時候,河流會變得渾紅,於是人們稱為赤水。
  • 丙安古鎮前往習水土城古鎮,這個「苕湯圓」咋是鹹的?
    本次旅行第一站是懷仁的茅臺鎮,在赤水停留兩天後到丙安古鎮,住了3晚,體驗了黔北古鎮特有的魅力,下一站是習水土城古鎮。依依惜別丙安古鎮。古鎮很小,甚至只有一條150米長的主街,我卻在這裡停留了4天3晚,體驗了懸崖上的吊腳樓住宿、上山挖了竹筍、趕了大集,品嘗了特色豆花飯和白水魚,日子過得悠閒自在。
  • 赤水河畔一塊巨石上的吊腳樓,1000年的丙安古鎮,見證古鹽道繁華
    我們的旅程離開堯壩古鎮沒多遠就進入了貴州地界,貴州的山也很有辨識度,獨特的喀斯特地貌,時不時出現的山間洞口,有一種沉醉於山水之間的感覺。沿著赤水河景觀大道,欣賞著絕美的風景,很快就到了丙安。丙安,古稱丙灘。因位於赤水河中遊川黔聞名的大險灘,丙灘而得名。
  • 看四渡赤水電影,老紅軍笑:王家烈的兵,哪敢和我們拼刺刀
    作者:莫孤煙 1982年夏季的一天,貴州土城青槓坡「硝煙瀰漫,殺聲四起」。紅軍四渡赤水的前哨戰——土城戰役的一幕,在這裡拍攝還原。
  • 遵義市文體旅遊系統體育工作業務培訓在四渡赤水培訓學院開班
    12月1日,2020年遵義市文體旅遊系統體育工作業務培訓班在四渡赤水培訓學院舉行開班儀式。遵義市文體旅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韋禕出席並作動員講話,四渡赤水培訓學院副院長李宛儒致歡迎辭,遵義醫科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專業理論教研室主任範洪彬以及培訓班48名學員出席開班儀式。
  • 【走向小康】走進紅色聖地土城 兩岸媒體重溫歷史 感悟家國情懷
    10月26日上午,兩岸知名網絡媒體人及全國著名廣播主持人「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型採風團走進一座習水縣土城鎮的中國女紅軍紀念館和四渡赤水紀念館,重溫歷史,感悟家國情懷。1935年1月,紅軍長徵在這裡拉開了舉世聞名的「四渡赤水」經典戰役大幕。
  • 水舞聲光秀土城上演,春節期間免費看
    不斷變換的燈光、十幾米高的水幕、一個個展現四渡赤水場景的剪影……19日晚,全國首個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超媒體空間水舞聲光秀,在習水縣土城鎮一渡渡口閃亮登場,為現場近千名觀眾呈現了一場絕妙的視聽盛宴。高達15米、寬45米的水幕,在燈光渲染映射下,採用了跳躍、切換的手法,用聲音來造勢,用燈光來表意,用視頻來表形,展示出紅軍不畏艱險的渡河情景,清晰生動地演繹了當年紅軍四渡赤水的英勇壯舉。短短20多分鐘的時間,這場水舞聲光秀猶如一幅驚心動魄的畫卷,讓觀眾看得如痴如醉。「太震撼了,精彩,壯觀!」表演結束後,不少觀眾依然沉浸在壯麗華美的燈光和音樂之中,大呼過癮,似乎還意猶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