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路 22:39-46
今天是受難周的第五日, 禮拜四,團契日。讓我們與主同走苦路,一起聚焦這位滿有愛心的主耶穌。
受難周就是讓我們安靜心靈,一同默想,那麼,我們一同默想什麼呢?第一就是默想耶穌所說的話。第二,默想耶穌所作的事。第三,默想耶穌所受的苦。就是要思想耶穌為什麼要受苦? 藉著安靜的默想,明白主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更讓我們每一個人在記念耶穌為我們受難的同時,清晰的看見耶穌為我們成就的寶貴救恩,也堅定我們每一個人在未來跟主的腳步。
弟兄姊妹,今天為什麼被稱為「團契日」 呢? 因為在昔日的這一天,耶穌與門徒在一起,讓我們看到一個非常美好的團契生活。在團契日的這一天,耶穌說了很多話,也作了很多工,也是耶穌最忙碌的一天。根據福音書的記載,我簡要的總結了發生在團契日的13件事:
1、吩咐門徒備筵 可14:12-17
2、教導門徒謙卑 路22:24-30
3、主為門徒洗腳 約13:1-11
4、指出猶大賣主 約13:21-30
5、頒布一條命令 約13:31-35
6、設立最後晚餐 太26:26-30
7、預言彼得失敗 太26:33-35
8、客西馬尼禱告 太26:36-46
9、臨別之前囑託 約14:-16:
10、耶穌被人捉拿 太26:47-56
11、非法審訊耶穌 約18:12-14
12、門徒離開耶穌 可14:50,太26:56
13、彼得否認耶穌 太26:69-75
在這十三件事當中:
我們從主耶穌看,祂主要作了三件事:設最後晚餐;為門徒洗腳;在園中禱告。
從眾門徒看主要表現在:猶大出賣主;彼得否認主;門徒離開主。從中讓我們看到主的全然得勝,以及人的軟弱失敗。
親愛弟兄姊妹,在昔日這個特殊的時刻裡,門徒的四散逃離,是最令主痛心的一件事。然而,當我們留意思想的時候,就會發現昔日門徒的軟弱失敗也正是今日我們的真實寫照。
請大家一同反思一下自己,在以往的年日裡,或者是在教會遭受患難的環境中,特別是在最近我們因著疫.情被隔離,不能相聚的這些日子當中,我們的靈性光景到底如何呢?是剛強,還是軟弱?是得勝,還是失敗呢?
讓我們回到聖經,與主一同走進團契日,就會發現耶穌與門徒,剛強與軟弱,得勝與失敗,全在客西馬尼園裡體現出來。因此,今天晚上我們就特別的把目光投向這個園子,一同分享:
客西馬尼園的啟示
客西馬尼,意思是「油醡」或「橄欖醡」,當時滿山遍野的橄欖都拿到這裡來榨油,是一個榨橄欖油的地方。客西馬尼園在耶路撒冷東、汲淪溪旁、橄欖山腳下,據說這是耶穌和門徒經常禱告和默想的地方(參約十八1~2),可稱為主與門徒的靈修之園。
在團契日的這一夜,耶穌特別帶著三個所愛的門徒(他們都是經過特殊操練的)一起來到客西馬尼園,這一非同尋常的情景,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啟示呢?
一、這是一次迫切的禱告
主設立聖餐時,讓我們看到舍己愛人的榜樣;為門徒洗腳時,讓我們看到謙卑服侍的榜樣;在這裡讓我們看到迫切禱告的榜樣。
路加記載耶穌是「跪下禱告,」 馬太,馬可記載耶穌是「俯伏在地禱告,」 這都是虔誠迫切禱告的姿態。
根據 太26:36-46記載,清楚知道耶穌三次進到天父面前禱告;根據路22:39-46記載「耶穌極其傷痛,禱告更加懇切,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讓我們看到耶穌迫切禱告的情形。
那麼,耶穌是為何事禱告呢?
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禱告說:「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馬太福音 26:39 和合本)
第二次又去禱告說:「我父啊,這杯若不能離開我,必要我喝,就願你的意旨成全。」(馬太福音 26:42 和合本)
從耶穌禱告的內容看,主要是為著:
喝苦杯——撤苦杯
父旨意——我心意
耶穌求苦杯撤去,不是因著怕死,怕疼痛。我們知道這苦杯就是十字架的痛苦。包含著身體的苦楚,律法的咒詛,父神的離棄。
雖然耶穌有完全的神性,因祂本來就是神,但是上十字架乃是以完全的人性而被釘死(神是不會死的),他既是人,就有人的軟弱,所以,耶穌如此禱告:
說:「父啊!你若願意,就把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有一位天使從天上顯現,加添他的力量。(路加福音 22:42-43 和合本)
在此,我們看到耶穌的迫切禱告是為明白神的旨意禱告,是為順服、遵行神的旨意禱告。
親愛的弟兄姊妹,今天我們有迫切禱告嗎? 我們有禱告嗎?我們常為何事迫切禱告呢?
在這裡我們看到,雖然神的旨意(喝苦杯)與我的心意(撤苦杯)發生了衝突,但主耶穌還是藉著禱告,放下了自己,選擇了順服神的旨意。可見,主耶穌藉著迫切的禱告得勝了自我,並獲得順服神旨意的力量,一步步走向了各各他!
因此,我可以說,若沒有客西馬尼園的順服,就沒有各各他十字架的死;順服是在十字架之先的。其實,神對我們的要求,也是叫我們舍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從主!(參太16:24)
盼望我們都能效法主耶穌,為遵行神的旨意,走十字架的路而迫切禱告,當神的旨意與我們的心意衝突時,(例:起來禱告——繼續睡覺;讀聖經——看電視;來聽道——忙家務;敬拜上帝——參加娛樂;饒恕他人——繼續怨恨;持守聖潔物質受損——放棄真理獲得利益;否認信仰享受暫時福樂——堅守信仰寧願犧牲自己。)
讓我們都能藉著迫切禱告,放下自己的心意,選擇順服神的旨意!
二、這是一場屬靈的爭戰
主耶穌在世,屬靈爭戰沒有一刻停止過,福音書讓我們清晰的看見有三次特大的屬靈爭戰:
在耶穌的工作之初,他在曠野受試探四十天,這是第一次屬靈大爭戰。(太4:)
在工作之中,行了五餅二魚的神跡,眾人強逼他作王,這是第二次屬靈大爭戰。(約6:)
在工作之末,在客西馬尼園裡,面對十字架的酷刑這是第三次屬靈大爭戰。(太26:)
屬靈的爭戰莫不是因著魔鬼的試探,其核心就是:體貼人的意思,不體貼神的意思。任何一次爭戰,只要體貼人的意思,都會失敗。
特別在客西馬尼園裡,當主耶穌面對十架苦杯時,他說:「我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這是一場何等大的爭戰,門徒卻因肉體的軟弱無法與主一同警醒,主耶穌對門徒說:「總要警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心裡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
這裡的「免得入了迷惑,」「迷惑」或譯「試探」。在此特指那能導致信心動搖的嚴重試探,要想免受撒但的試探,惟一的辦法就是「禱告」。因為主耶穌在這三次屬靈大爭戰中都是藉著禱告得勝的。在客西馬尼園裡,耶穌藉著禱告:1、勝過心靈的軟弱 2、勝過魔鬼的攻擊 3、勝過苦難的威脅
耶穌得勝了!這得勝使他走向十字架,為我們成就了寶貴的救恩。
親愛弟兄姊妹,主耶穌給我們樹立了禱告的榜樣,
1、忍受試探時的禱告。有禁食四十晝夜,在曠野受魔鬼的試探用神的話語來勝過。(太4:)
2、聲譽大增時的禱告。「但耶穌的名聲越發傳揚出去。有極多的人聚集來聽道,也指望醫治他們的病。」(路5:15-16)耶穌卻退到曠野去禱告。
3、設立門徒時的禱告:「那時耶穌出去上山禱告。整夜禱告神。到了天亮,叫他的門徒來。就從他們中間挑選十二個人,稱他們為使徒。」(路6:12-13)
4、強逼作王時的禱告。耶穌既知道眾人要來強逼他作王,就獨自又退到山上去了。(約翰福音 6:15 和合本)
5、登山變像時的禱告:說了這話以後,約有八天,耶穌帶著彼得,約翰,雅各,上山去禱告。正禱告的時候,他的面貌就改變了,衣服潔白放光。(路9:28-29)
6、教導門徒時的禱告:「耶穌在一個地方禱告。禱告完了,有個門徒對他說,求主教導我們禱告,像約翰教導他的門徒。(路11:1-4)
7、扶助同工時的禱告:「主又說,西門,西門,撒但想要得著你們,好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但我已經為你祈求,叫你不至於失了信心。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路22:31-32)
親愛弟兄姊妹,基督徒一生也是屬靈爭戰的一生,禱告是我們一生學習的功課。我們要想在屬靈的爭戰中得勝,就一定要禱告,並要迫切禱告!
三、這是一個重要的提醒
耶穌出來,照常往橄欖山去,門徒也跟隨他。到了那地方,就對他們說:「你們要禱告,免得入了迷惑。」於是離開他們約有扔一塊石頭那麼遠,跪下禱告。(路加福音 22:39-41 和合本)
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禱告說:「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來到門徒那裡,見他們睡著了,就對彼得說:「怎麼樣?你們不能同我警醒片時嗎?總要警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第二次又去禱告說:「我父啊,這杯若不能離開我,必要我喝,就願你的意旨成全。」又來,見他們睡著了,因為他們的眼睛睏倦。耶穌又離開他們去了。第三次禱告,說的話還是與先前一樣。於是來到門徒那裡,對他們說:「現在你們仍然睡覺安歇吧(吧:或譯嗎?)!時候到了,人子被賣在罪人手裡了。起來!我們走吧。看哪,賣我的人近了!」 (馬太福音 26:39-46 和合本)
根據聖經記載,主在禱告時與三個門徒之間相距不遠,一開始就提醒門徒:「你們要禱告,免得入了迷惑。」 並在每一次禱告後,都回來看看門徒,並給予類似的提醒。
親愛弟兄姊妹,我們可以想一想,此時的主耶穌,前邊是面對著十架的苦痛,後邊還掛念著所愛的門徒,這是何等的心腸!祂不僅是良牧,有舍己之愛,更是慈母,有憐恤之心,正如經上說:「婦人焉能忘記她吃奶的嬰孩,不憐恤她所生的兒子?即或有忘記的,我卻不忘記你。」(以賽亞書 49:15 和合本)
從耶穌的提醒:
就對彼得說:「怎麼樣?你們不能同我警醒片時嗎?總要警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太26:40-41)
「怎麼樣?」 讓門徒思想自己是多麼的軟弱,其實人都是一樣的軟弱。
「你們不能同我警醒片時嗎?」 讓門徒知道耶穌此時所要的並非是為祂奉獻金錢,為祂作多少轟轟烈烈的大事,或者為祂坐監,為祂去死,為祂破頭顱灑熱血,像彼得和門徒一樣:
彼得說:「眾人雖然為你的緣故跌倒,我卻永不跌倒。」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今夜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彼得說:「我就是必須和你同死,也總不能不認你。」眾門徒都是這樣說。(馬太福音 26:33-35 和合本)
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一定要知道表面的剛強不是真剛強,主所要的不是嘴上的剛強,表面的剛強,乃是心裡的剛強,屬靈的剛強。就如神在造人的時候,把硬的(骨)造在裡邊,軟的(肉)造在外邊,就是讓人裡邊要靠神堅強,外面要表現的柔和謙卑一點,這樣的人看著才舒服。不能是外面表現的很剛強,內心卻不堪一擊,這樣至終是會失敗的。
耶穌在此向門徒所要的只是警醒片時,警醒禱告。其實這也正是對我們每一個弟兄姊妹的重要提醒。
我們無法預知未來,不知明天將遇何事?不知道我們要走怎樣的道路,教會要走怎樣的道路,或許會有更大的逼迫。那麼,今天主不是要我們為明天的遭遇表態,看我們有多剛強,乃是要我們時常警醒禱告,依靠上帝勝過自己的肉體。
弟兄姊妹,如果我們連自己的肉體都勝不過,不能制服自己的肉體,怎能勝過環境,在逼.迫中得勝呢?正如門徒在客西馬尼就失敗了,怎能在面對十架時得勝呢?所以,門徒的敗就是敗在客西馬尼。
今天,我們要明白,我們所處的環境就是客西馬尼,我們每一天都在經歷客西馬尼,你是警醒,還是沉睡?
你在家裡的生活怎樣?有沒有良好的靈修生活?禱告怎樣?讀經怎樣?讚美怎樣?與主的關係到底怎樣?
可能我們坐在電視機旁能看上幾小時,拿著手機能玩上幾小時,能睡在床上又幾小時,能預備吃喝幾個小時,能忙於世務幾個小時,那麼,我們是否也能借著讀經,禱告,讚美,親近上帝幾個小時呢?
我相信弟兄姊妹,我們都願意……親近上帝。但我們「肉體」常常達不到我們的「心願」,所以,我們需要把身體操練到「攻克己身,叫身服我」的地步。(林前9:27)
我們要切記主的提醒,「怎麼樣?你們不能同我警醒片時嗎?總要警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
昔日彼得雖願意與主同死,卻不能與主一同警醒片時。因此,凡不能同主警醒片時者,也就無力與主同死。
親愛弟兄姊妹,醒醒吧,沉睡的肢體!我們不要再打盹睡覺了,讓我們一同與主警醒片時吧!因為這才是他所要的!他不要我們的雄心壯志、豪言壯語,他只要我們默默地跟隨、跟隨……直到加略山,直至十字架下,讓主在十字架上,在淚眼中看到我們,那就是我們給主最大的安慰!
最後,盼望我們都能與主一同成為客西馬尼園中的得勝者!
願上帝賜福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