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西遊系列又出新電影了。鄭保瑞導演的,叫《西遊記女兒國》,今天和朋友去看了。還不錯。
影片當然不完美,但對於真愛的解答,卻是可圈可點。
如果說《西遊記》是一個經典神話。那麼,《女兒國》就是一個奇幻夢境。
它足夠美。畫面唯美,純淨得一塵不染。
也足夠走心。用細膩的影像,將女兒國國王與唐僧之間的百轉千回、欲語還休一一道來,令人感動莫名。
故事雖終了,但你會如《大話西遊》中的至尊寶,不知不覺在心裡留下一滴眼淚。
02
坦白講,對於西遊題材,我是有執念的。
多年來,無論經典原著,還是續作改編,不管小說,還是電影,只要關於西遊,我都會去看。
因為,我一直覺得,取經之路,即是人生。
八戒是一種貪,沙僧是一種執,孫悟空是一種嗔,唐僧是一種痴,也是一種慢與疑。
他們作為並不完美的人性的化身,一直在尋找一條路,來讓自己趨於圓滿。
這條路,即是「貧僧從東土大唐而來,去往西天拜佛求經」,即是「悟空,休得放肆」,即是「善哉善哉,阿彌陀佛」。
經過九九八十一難,經過誘惑、算計、陰謀與殺戮,終於抵達西天,取回經卷。
這部經卷,不僅能救贖眾生,也在救贖他們。
取經之後,他們一一成佛,身上作為劣跡的部分開始消融,匱乏得以填補,恐懼消失,最終,他們作為神而永恆存在。
心生,即魔生;
心滅,即魔滅。
他們超越了離別苦,走過了愛恨情仇。魔性消失,甚至泯滅,成就更完美、更慈悲的自己。
所以,那些由佛祖設下的八十一難,讓我相信眾生各有天命,世事皆有因果。
那十萬八千裡的路途,讓我相信,苦到盡頭即是福。所謂苦難,皆是修行。
我一直在腦中藏有這樣一幅圖面:
師徒四人,一匹白馬,在夕陽之中漸行漸遠。身後是萬丈紅塵,身前是化外一方。
這一幕如此壯烈,又如此悲涼。
因為他們捨棄了太多。
沙僧捨棄了榮耀,八戒捨棄了食與色,孫悟空捨棄了好勝心,唐僧捨棄了六欲與七情。
而他最難捨棄的一場情,就是與女兒國國王的那場曠世虐戀。
03
鄭保瑞的《西遊記女兒國》,就以影像語言,講了這段故事。
那是怎樣一個故事?
我們跟著電影往下看——
在女兒國,風景絕美,女子香豔。
他動了凡心——怎麼可能不動心呢?
一個是清秀俊逸的聖僧,一個是清純可人的國王。
懸崖之下初相遇,四目相對時,彼此心內都有洪鐘巨鳴。
趙麗穎版的女兒國國王,少了幾分威嚴,卻多了幾分純真。
這與她的角色定位很像: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女,心思單純,眼神澄澈。
有人認為她氣場不足,不適合演女王的角色,可是在觀影時,我會覺得,正是因為她的少女感,才使這場愛情美得如此純粹。
在女兒國,男人被視作萬毒之首。
傳言說,如果不慎中了他們的情愛之毒,就會肝腸寸斷,淚竭而亡。
第一眼過後,國王就知道自己中毒了。
她深夜跑去見他,毫無保留地表白心跡。
那場戲裡,兩人你撩我逗的一番對話,甜度極高。
——小僧吃素。
——我也喜歡吃素!
——小僧每天起得很早。
——我也每天都不睡懶覺!
——小僧不近女色。
——我也不近女色呀!
她笑眯眯地上前一步,眼神裡閃著火苗。只等他一聲應答,就能頃刻燎原。
她為他著迷,為他傾心,不惜捨棄王權富貴,無視戒律清規。
這份感情如此美好,以至於聖僧也難逃劫難,一不留神,就亂了心,犯了情劫。
04
他們的故事,悽美就悽美在這裡。
我們都明白這是一場錯愛。
可是渡劫之人,身不由己。
就像身陷河流,無法不沾水!
烈焰焚身,無法不被灼傷!
面對浩蕩的深情,女兒國國王無法逃避。她義無反顧,咬著牙關,縱身墜入無涯苦海。
可是我們都忘了,這世上還有許多事,容不得我們任性。
我們背負著各自的使命降臨人世,甩不開,丟不掉,就連聖僧都無能為力。
哪怕他終於下定決心帶她走,可兩人之間無形的結界從未消失,他留不下,她也萬萬不可離開。
沒有國王的女兒國,將會萬物凋謝,無人生還,化作一片荒蕪的石林。
05
影片中有一個特別打動我的情節。
深受苦海折磨的國王一度陷入沉睡,她醒來,看到守在床畔的玄奘,忽然哽咽。
她等到了他的回應,卻選擇放愛離開。
他有他要普度的眾生,她也有她要守護的家國子民。
所以故事最終,她親手為玄奘系上袈裟,把他還給天下蒼生。
一往情深,終化作眼角落下的一行清淚,和一句虛無的承諾:
若有來生。
若有來生,我不是聖僧,你也不是國王,我一定會來尋你,為你留下來。
可是啊,今生他們再無緣份。
他是佛祖欽定的聖僧。
會在西行的盡頭取得真經,飛升成佛,不再受人間六道輪迴之苦。
所以他只有今世,沒有來生。
故事的結局,只能是無言的離別——並且這場離別,永無重逢之日。
06
故事裡,菩薩問聖僧:愛一個人,還是愛眾生?
「其實,門一直都在那裡,走不出去的,始終是我們自己。
生為萬物,情就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輪迴不息的原因。
我們從中參悟的愛,最終能成為永恆。
這份愛告訴我,愛一個人,與愛眾生,沒有分別。」
聖僧之愛,在於普度眾生。
眾生之中,有國師,有河神,有女兒國國王,也有他自己。
他的愛太寬廣,所以只能封存這段情。將她的名字混入眾生之中,不再另眼相待。
他也許無法忘記她,但他不會再見她。
07
唐僧身上的袈裟,是束縛,也是使命。
可是這苦行的人生路上,誰又不曾披上無形的袈裟?
就像多年以前,我們看《大話西遊》,為孫悟空與紫霞仙子的愛情肝腸寸斷。
戴上金箍,無法愛你;
不戴金箍,無法救你。
這一生,我們有過多少渴望,就會有多少愛而不得。
就像女兒國國王醒來時,對唐僧說的那番話:
「我夢見你蓄起了長發,我們一起慢慢變老。
但是,你不快樂。」
無謂的堅守,會消耗愛情的美好。
倘若走投無路,不如放愛離開。
08
近幾年來,西遊題材的電影越來越受人詬病。
期待越高,標準越高。
所以,人們不會輕易買帳,哪怕畫面精美,特效炸裂,也總會覺得它少了些許經典的靈動。
可我依然不肯錯過任何一部西遊電影。
它是我心中信仰般的存在,我願為了每一場不同的花果山、盤絲洞、女兒國,為了每一個不同的悟空與玄奘,重溫一次他們的起伏與掙扎。
無論影片結束,是否心懷不滿。但只要它來,我都會看。因為我不想錯過每一種可能。
人生也是一場無法回頭的西行路。
我們也將在自己的取經途中跋涉,斬妖除魔,打怪升級,一次次遇難,一次次渡劫。
也許我們都成不了佛,化不了仙。
但在這種修行中,會逐漸褪去無明,趨於清明;褪去兇蠻,逐漸慈悲;褪去小我,終成大我。
於是,我們懂得放手背後的真意——不是不愛,而是成全。
就像玄奘,心系蒼生,但同時心有所念。
苦海行舟時,他曾感嘆:
如果時間真是一劑良藥,那這世上,就不會有這麼多醫不好的苦難,舍不下的別離。
所以你瞧,其實這人世的責任,他懂得。這人世的傷痛,他也懂得。
於是,他一直壯烈地走,不回頭,也不能回頭。
在這條黃沙漫漫的路上,心底的人,從來不曾離開。心底的傷痕,也從來沒有痊癒。
——那道傷,名叫西梁女國。
ps:
不吹不黑,作為西遊題材裡感情戲份最重的一個章回,《西遊記女兒國》為觀眾造了一場唯美的夢境。
它足夠美,也還算細膩。
它讓我們看到這樣一位國王——情竇初開,為愛試探,步步深陷,恨不能捨棄家國天下,卻最終選擇背負使命,放愛離開。
看到很多觀眾對國王的氣場,對於她「舍王權富貴」,換一份唐僧「戒律清規」無法理解,其實這種飛蛾撲火般的奮不顧身,難道不就是我們在遇上真愛時的狀態麼?
不管是電視還是電影,狗血、庸俗的劇情、流量大行其道,溫柔以待的真情越來越少,看到了滿屏的惡評,也是一種莫大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