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喜劇》:自我和財富你將如何選擇

2020-11-19 影視控

什麼是人生,就是一半是喜劇,而另一半則是被歡樂掩蓋住的殘酷現實,這就是《半個喜劇》。

影片由開心麻花製作,團隊採用的是當年驢得水時候的人員,具有著強烈的舞臺劇風格,用人物之間的錯位感去推動故事情節發展,並隨著真相的浮出水面,讓人感受到強烈的衝突。沒有過分的用段子和笑料去引人發笑,而是真實地用情節去觸動觀眾的心靈。

三個擁有著完全不同價值觀的人,在一次次的摩擦以及生活的困境中,又將走向什麼樣的道路,而自我和金錢又將如何選擇呢?

鄭多多,一個標準的人生贏家,交際能力強,機靈聰明,現實主義者,他懂得如何抓住他人最需要的東西,最終讓你為他驅使,甚至為他放棄一切。

孫同缺錢缺戶口缺房子,他幫其上了戶口,借住了房子,莫默期待一個人真心實意的愛她,而他則剖析內心,大膽熱情的表白,高露希望別人能夠有哄著她,而他就變成了公主旁邊最忠誠的騎士。這樣的人,我們身邊有嗎?其實是有的,在社會越發混亂的今日,善良成為一種可貴的品質,大多數的人更願意用此換來巨大的利益,他們勸服自己,這件事情只有一次,最終沉淪於此。

孫同,這個人,他本質上也絕非一個可憐人。也許,最初他與鄭多多的之間兄弟情誼是真實的,可當他自己接受了鄭多多為其找的工作,落的戶口時候,他就從朋友變成了一條狗。

朋友之間發生矛盾,你可以選擇和對方爭執,但狗與飼主之間發生矛盾,你就只能夠選擇忍耐,不作聲,沉默。為此,他放棄了愛情,只為能夠在北京中繼續生存下去。最終的最終,他選擇脫離鄭多多的束縛,活出自我,擁抱屬於自己的愛情,好像一切塵埃落定,所有的人都迎來了他們的結局。

我們不知道,未來的他,是否會後悔這次的反抗,也不知道他和莫默是否真的能夠守護住這份愛情,大概唯一知道的就是,人的一生,總要為自己做一次選擇。

莫默,一個獨立自主又正直的人,她會去熱烈追求自己的愛情,也在失去愛情之後努力生活,而這其實才是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女孩的模樣。

當她被鄭多多這樣風趣,幽默,又投其所好的男人追求時,很難不去動心,這時她會覺得這份愛情是上天贈予我的幸運。可現實是,鄭多多是個滿口謊言的騙子,對她的承諾十句話有九句是虛假的。她與孫同的愛情艱難又對彼此喜歡,卻也能夠清晰地看到兩人之間問題所在,親手拉了一把已經快要沉入泥潭的孫同。

半個喜劇一片,如果說前半段它給無數人帶來了歡樂和喜悅,那麼後半段則給我們拉入了一個人生的主題,那就是你是選擇逆來順受享受富貴生活,還是選擇奮起反抗尋找內心的獨立自我。

這個世界,你做出的所有選擇,都要去承擔與之對應的代價。生活在謊言中,自然就可以苟且地享受他人提供給你的優惠待遇,而生活在現實中,自然就要面對可能不順的人生和即將迎來的各種打擊。

一個年輕人,出身於小城市,將如何在大城市中順風順水的生活,是摒棄自己的良心的本意,放下內心的自我,只為更好的生活,還是依舊窮困潦倒,直面現實,可能半輩子的時光都用來在世事中去生存。善良是一種奢侈品,它需要你去守護,而不是估價售賣。

相關焦點

  • 半個喜劇:在捷徑面前選擇沉淪或是堅守自我?
    《半個喜劇》由開心麻花團隊打造,像《夏洛特煩惱》一樣,一如既往的在笑聲中帶淚點,幽默中帶著現實的無奈。將這幾個性格迥異的人揉合在一起,製造出令人啼笑皆非的鬧劇。一場婚前出軌,將這一切矛盾推向了高潮。鄭多多代表底層人們追逐物質財富途中的捷徑。莫默代表最初的自己,一切無愧於心。高璐代表理想伴侶,純潔美麗。
  • 《半個喜劇》:荒誕的喜劇背後,是現實與自我碰撞的探討
    當一個人面對親情、友情與愛情碰撞時,慌亂的生活就像是半個喜劇;而當階級屬性慢慢撕開時,投射的現實卻又像是一場悲劇,戳心而又真實。在親情、友情與愛情相互碰撞時,孫同最終遵從了自我,選擇了愛情。這是一個無比艱難的過程,但導演卻透過喜劇的展現形式,將這一過程在嬉笑怒罵間巧妙而又自然地表現出來。劉申、周露導演的作品總是別具風格,真誠落地、言之有物。《驢得水》如此,《半個喜劇》更是如此、富有深意。好的喜劇總是帶有悲劇式的內核,值得深究。
  • 《半個喜劇》一個人生 半個選擇
    電影《半個喜劇》的主創團隊是2016年《驢得水》的原班人馬。當年《驢得水》小成本電影卻收穫了一大片的讚譽,位列當年豆瓣評分最高華語電影。周申、劉露兩位編劇、導演也從此在電影圈小有成就。這次帶著《半個喜劇》,用真實的故事講述,摻雜了年輕人對待理想、對待愛情、對待家庭、對待人生、對待現實的想法和態度,用直逼內心的旋律,扣人心弦的腳步,一步步將觀眾帶入了電影中,到底是喜劇,還是人生,未來的路如何選擇,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討這部電影。01.渣男和直男哪個惹人愛?
  • 電影《半個喜劇》對年輕一代的觀察和思考:屈從規則還是堅持自我
    2019年12月20日在中國內地公映的電影《半個喜劇》,講述了三個年輕人在大城市裡的遭遇,展現出完全不同的愛情觀和為人處事之道。對於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關於愛情和理想,都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開心麻花團隊用一則半喜劇探討一個沉重的人生命題:人生在世,該如何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
  • 《半個喜劇》:所謂的毫無選擇,真的沒有選擇嗎
    故事主要講述的是三個不同背景的年輕人在面對愛情時需要做出各自的選擇,當不同的價值觀發生碰撞時,這就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愛情問題,還包括親情,友情,甚至金錢利益都是需要衡量的條件,一次出軌,一次相愛,一次抉擇,共同構成「半個喜劇」。
  • 《半個喜劇》,另外半個,是愛情啊!
    如果說,《驢得水》的故事以啼笑皆非開頭,卻令人唏噓地收尾;那麼三年後的這部由原班人馬打造的《半個喜劇》,可能是令人捧腹大笑地開頭,當你真正進入故事,卻好像進入了一個萬分熟悉的世界。因為,這部電影,真的懂我們。莫默這個姑娘,就是我們身邊那些「嘴硬」的單身姑娘。
  • 《半個喜劇》 半是喜感,半是憂傷
    韓曉徵  當電影《半個喜劇》片尾曲「如果我不是我……」響起的時候,觀眾有的起身離去,有的依然坐在那裡盯著屏幕——關於愛情與婚姻,自我與他人,相愛與獨立……你只能猜想,沉浸於片尾曲的人,至少有其中一條,觸痛了他們或麻木或敏感的神經。
  • 電影《半個喜劇》.
    不同於《驢得水》的民國故事背景,《半個喜劇》直接將故事放置在當代。影片中,女主角莫默(任素汐 飾)和男主角孫同(吳昱翰 飾)因為機緣巧合,在種種誤打誤撞後談起了戀愛。與影片中的戀愛故事主線相輔相成的,是導演周申和劉露對於喜劇形式的繼續探索。
  • 《半個喜劇》:生活就是一場遵從內心的選擇與舍取
    》這部影片由周申、劉露編劇導演,任素汐主演,在《驢得水》之後,這個班底推出他們的第二部作品《半個喜劇》。影片依然沒有讓觀眾失望,兩個作品都是清新的喜劇,張弛有致,有笑有淚。最重要的是,影片看似是一場喜劇,實則是對人性的探討和思考。這部劇情比較簡單,主要講述了三個年輕人三種完全不同的愛情觀。三個人的家庭背景不一樣,他們對生活,工作,愛情的需求更有了落差。雖然這三個人性格不同,但是最終他們還是遵從自己的內心,找到了理想的歸宿。
  • 《半個喜劇》:一半喜劇,一半鬧劇
    在《李茶的姑媽》口碑遇冷之後,開心麻花推出的這部由任素汐等人主演的《半個喜劇》,雖然在口碑上有所回升,但是同前幾部爆款相比,《半個喜劇》的受眾依舊有限,院線排片率也少之又少。由開心麻花第二部電影《驢得水》原班人馬打造出來的《半個喜劇》,在海報宣傳的風格上也延續了《驢得水》海報中的語言特徵,無論是「講個笑話,你可別哭」還是「看個笑話,別嫌事大」都一語中的的揭示了黑色幽默故事的悲劇性本質內涵。
  • 《半個喜劇》半個喜劇,一個社會
    沒記錯的話,《半個喜劇》這個故事創作的年代很早,但是內容放在現在好像依舊不過時。電影很符合標題,前半部分是喜劇,在揭露人物性格和關係的同時,令人捧腹,到中間畫風一轉,後半部分直白的表現「喜劇的內核就是悲劇」這個宗旨,當悲劇來臨的時候,更多的是讓人思考。
  • 電影《半個喜劇》:只講一個故事,只說「半個喜劇」
    事實上,我們人人都有著不同程度的焦慮,對尚未發生的事情的擔憂和害怕,這樣的心理或多或少左右著我們的生活態度和思維方式。《半個喜劇》這部電影講述了三個年輕人的差距。這喜劇的外殼之下藏著悲涼的故事,電影中主角們的矛盾、衝突戲劇化的將現代年輕人的迷茫和差距直白地擺上了桌面,不留一絲餘地的撕扯著現代人的傷口,生活沒有兩全其美,也沒有happyending,只有「半個喜劇」。
  • 電影《半個喜劇》:半是喜感,半是憂傷
    &nbsp&nbsp&nbsp&nbsp半是喜感,半是憂傷&nbsp&nbsp&nbsp&nbsp韓曉徵&nbsp&nbsp&nbsp&nbsp當電影《半個喜劇》片尾曲
  • 半個喜劇,半個愛情,半個小品,整個輕鬆
    看到影片取名「半個喜劇」,我本來擔心會不會又像《驢得水》那樣設置成前面大喜、後面大悲的悲喜劇,整得過於嚴肅深刻。 還好看完後知道,這次主創們把另一半留給了愛情,讓影片雖然也有些許諷刺和深刻的地方,整個故事卻是在一種較為輕鬆愉悅的氛圍裡進行到底的。 不是說我不喜歡《驢得水》,只是當時看完以後,我感覺挺不舒服的。
  • 《半個喜劇》:我們的時代喜劇
    其實當各種價值觀碰撞在一起,當一個人需要平衡親情、友情與愛情……他們慌亂的生活,就像是半個喜劇。《半個喜劇》所選取的敘事題材是當下最容易引起年輕人共鳴的現實問題:愛情與工作、女朋友與母親,他們以戲劇化的敘事手法放在了天平兩端,強迫孫同做出選擇。在孫同的掙扎之中,社會階級差異的現實清晰顯現。他在多重壓力之下對莫默吼的一句話直擊電影主題:你生在天上了,我生在水坑裡,你下水坑看看就明白了。
  • 你我皆為戲,誰又是誰的喜劇——非專業喜歡《半個喜劇》
    3《半個喜劇》,開心麻花出品,《驢得水》原班人馬。從民國時期的黑色諷刺,跳躍到當下社會的彩色無奈。時代不同,幽默依然。一場人生,半個喜劇,半個無奈。官二代,一邊高富帥,一邊淫賤蕩。憨厚哥,左手靠努力,右手靠關係。大齡剩女,一半率真生活,一半質疑自己。
  • 「影評」|無法圓滿的結局才是人生:《半個喜劇》
    《半個喜劇》改編於話劇《如果,我不是我》,由電影《驢得水》的原班人馬打造,包括導演、編劇周深、劉露,主演任素汐。「當我嘗遍人情冷暖,當你決定為了你的理想燃燒!生活的壓力與生命的尊嚴哪一個重要?」,正如歌曲《我是一隻小小鳥》中所唱的那樣,影片講的是普通人在「生活的壓力」與「生命的尊嚴」間如何抉擇的故事。《半個喜劇》,還有一半是什麼?《半個喜劇》從題材上說,一半是喜劇,一半是正劇;從內容上講,一半是理想,一半是現實。從結局上談,一半圓滿,一半是遺憾。
  • 從《半個喜劇》來看,我們如何鑑定渣男?
    開心麻花出品的電影《半個喜劇》,一半喜,一半苦,一邊捧腹大笑,一邊捧著血淋淋的現實。就是以愛之名欺騙對方和自己發生性關係,然後提上褲子就走。 《半個喜劇》中鄭多多就是典型的騙炮男。莫默,家境優越,高學歷。可她在鄭多多的花言巧語面前,也無法倖免。在事實面前,莫默崩潰到情緒失控,而始作俑者鄭多多卻可以像個沒事人一樣。 還有大名鼎鼎的PUA組織更為人所不齒,他們將戀愛這件事變成了欺騙、甚至洗腦式的控制。
  • 《半個喜劇》=半個電影加虛偽說教,有PUA和渣男就值7分?
    因為《半個喜劇》有堅守原則和不懈奮鬥的默默,有個鳳凰男孫同,有個渣男所以就是好電影,拿得奧斯卡豈不是很容易?寫著《半個喜劇》表明自己是個喜劇佔比一半的正劇,說自己源於生活的真實,然而看過《何以為家》和《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你才知道啥叫寫實向的。
  • 《半個喜劇》告訴我們的人生道理
    《半個喜劇》從題材上說,一半是喜劇,一半是正劇;同時內容上一半是喜劇,一半是現實生活。電影取了這個名字,剩下的內容留給觀眾來填空。《半個喜劇》並不是告訴你人生有幸運、他之所以能被後人敬仰和懷念,並不僅僅因為他那些華美憂鬱的詩行以及由他開創的楚辭體開了浪漫主義詩歌的先河,我認為主要是因為他能在那個舉世渾濁的時代堅守自己的原則,把握自我。堅守原則、把握自我讓他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大寫的人。堅守原則是每個人前進道路上力量的源泉和動力,能讓你向人生目標不斷努力奮鬥;把握自我能讓你在千千萬萬的誘惑面前不為之所動,讓你在艱難險阻面前毫不退縮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