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喜劇》:生活就是一場遵從內心的選擇與舍取

2020-08-24 佳恩的故事

英國的莫爾說過:「人這一生最艱難的就是選擇。」對一件東西的肯定就是對另一件東西的否定,選擇就表明你必須放棄一樣。


《半個喜劇》這部影片由周申、劉露編劇導演,任素汐主演,在《驢得水》之後,這個班底推出他們的第二部作品《半個喜劇》。影片依然沒有讓觀眾失望,兩個作品都是清新的喜劇,張弛有致,有笑有淚。最重要的是,影片看似是一場喜劇,實則是對人性的探討和思考。

這部劇情比較簡單,主要講述了三個年輕人三種完全不同的愛情觀。三個人的家庭背景不一樣,他們對生活,工作,愛情的需求更有了落差。雖然這三個人性格不同,但是最終他們還是遵從自己的內心,找到了理想的歸宿。

1孫同雖然性格懦弱,但是還是勇敢的選擇了最終的初心。


鄭多多,北京本地人,父親是企業的領導,家境很好。孫同,一個來自小地方的文藝青年,千辛萬苦考到北京的,需要靠鄭多多關係才能解決北京戶口和工作問題,所以平日裡負責幫鄭多多解決因花天酒地惹下的麻煩。

莫默,鄭多多的高中學姐,家境殷實的北京女孩,銀行職員,大齡剩女,敢愛敢恨,性格直爽。多多花言巧語的哄騙莫默發生了關係,然後拂衣而去,孫同替他來收拾這一片狼藉的爛攤子。沒想到的是一來二去的接觸,孫同和莫默竟然檫出了愛的火花,以及後邊引起一系列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孫同和莫默是一類人,他們都希望按照自己認為對的方式生活,光明磊落做人。但他們兩人的區別就在於,莫默家境優越,有能力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顯然莫默的需求遠遠高於孫同。

孫同對莫默說:「你生在了天上,我生在了水中。」孫同面對事業戶口的誘惑,違心的放棄了愛情。其中還夾雜著朋友,親人,愛人的各方壓力,面對現實,諷刺的東西太多,但最終孫同是選擇了內心最真實的想要的愛情。

但孫同雖然生性純良,溫柔體貼,有才華,但他太軟弱了,人的軟弱很快就會被別人發現,一旦軟弱被發現了,就會被拉進謊言系統,去充當螺絲釘。

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類似大方向選擇性高難度選擇題,身邊有朋友為了愛情放棄了很好的工作機會,這是一個很可悲的事情。如果他選擇了事業,也許也能飛黃騰達,但是沒有了心愛的人陪伴,也許成了他一生的遺憾。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將人的需求從低到高依次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將人的需求從低到高依次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在生活中比孫同還慘的人數不勝數,那些家境貧寒的北漂,那些努力工作卻拿不到北京戶口的奮鬥青年,他們都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去奮鬥去打拼,孫同一個畢業生怎麼就沒有選擇了?

說到底,本質上他還是那種急於求成、渴望走捷徑、早日成功的人。生活中有太多人活成了被困在一堆難題中焦慮頭疼的孫同,不過你要清楚,其實所有的選擇,都由你自己決定,你的人生,你自己做主。只有不斷的突破自我,才能知道內心最想要的是什麼。

2 生在天上的多多,人際交往嫻熟,撒謊不眨眼,最後還是選擇了高露

多多,是一個富二代,讓他身上自備了超強的人際交往能力,見到孫同母親,他表現的彬彬有禮。處處為孫同著想,在兩人單獨在一起時,他對孫同時冷時熱,他想讓孫同不由自主的討好他。

多多是個渣男。他快要和高璐結婚了,但還是想方設法把初戀女神莫默給睡了。並且找了自己的好朋友孫同幫他善後。


多多家庭條件優越,佔有欲極強,就算是自己不要的女人也不許他的兄弟碰。鄭多多知道孫同莫默在一起之後,就讓孫同跟莫默分手,意思就是他的女人別的男的就不能碰。並讓孫同選擇,要麼倆人絕交,要麼和莫默分手。

表面上他覺得自己和孫同是好兄弟,但在內心深處,多多認為自己各方面都比孫同好,孫同的房子和工作都是他安排的。所以多多在內心裡認為孫同是他的一條狗。

而這一點,在莫默的口中說了出來。當莫默知道自己是被多多騙睡了之後,她坐在一把高高在上的椅子上,對孫同說:「孫同,你他媽就是多多養的一條狗。」

雖然在婚禮上被揭穿種種惡行後,而結尾,還是不顧一切的陪著露露跑步。經歷了各種風花雪月之後,或許最後才懂得最終陪伴他的是露露。因為他知道該結婚的是誰,該嚴肅認真的時候嚴肅認真,所以他能搞得定。因為身份帖了一個富二代的便籤,但是不管貧窮還是富有,愛情面前,總是有真情在裡邊。

雖然評判多多的人很多,但是生活中,這樣的男生也不在少數,鄭多多是特別普遍的一類男生。

生活中這種人凡事利弊互參,這種爛熟於世情的人往往又不懂得珍惜,所謂友誼、愛情、友好的社交環境對他們而言得來太易,而他自己的本心,往往沉醉於這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優越感中,戴上了一層層厚厚的面具。

3性格直爽敢愛敢恨的莫默堅持自己的選擇最終獲得愛情


莫默和孫同交往時,讓孫同告訴他媽媽莫默和多多發生的關係,孫同最後還是同意了。接著孫同又讓莫默假裝和她分手,好騙去多多。這點莫默最終沒有同意。通過這兩件事後,完全可以看出莫默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女孩子,即使是大齡剩女,依舊遵從自己內心的想法,不去撒謊,也不去為了誘惑,達到目的,而騙去別人。

莫默帶著孫同去配眼鏡,兩個人在櫃檯前面,一邊對著鏡子試眼鏡,一邊說話,兩個人的頭和身子來了個錯位。他們換頭了。

這就是愛,愛是換頭術,愛一個人,就要換掉他的軟弱,換掉他的失敗,讓他走出親人朋友布下的天羅地網,以及謊言大廈。

莫默說:「我工作這麼多年,難道不知道每個人都不是自由的嗎?我當然知道,我自己也有一身的不能、不行、不可以。所以我在乎的是,既然不自由是必然,為什麼不自己選擇所能承受的呢?我希望我所擔負的重量,一部分還是會歸於無可奈何,至少還有一部分是我自己選的,不一定真的對我好,但可能會更坦然一些。」

不是所有生在泥坑裡的人都必須藉助一切力量往上爬,固然誰都願意過更好的生活,但方式各不相同。莫默並不例外,但她不願委曲求全。從莫默對孫同的回應來看,莫默並非生在天上,她在不違背自己內心準則的前提下,追求著自己所想要的生活。

誘惑吞噬著人和生命,最終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落得雞飛蛋打的結果。生活因為有了遺憾才會完美。誘惑,來源我們的內心,來源我們對現實的不滿,以及對物慾的追求和貪婪,但這樣的追逐何時是個頭?

不如滿足於自己所得,珍惜已有,不去羨慕別人的生活,不因受他人的誘惑而痛苦,不被外界的誘惑左右自己的思想,固守做人的原則,守住心靈的防線,這樣的人生才會精彩,才有意義,才能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白石一文藉助小說主人公之口說的:「即便如此,無論如何我仍希望和俊一起活下去。完全不是因為人生很重要,所以要過得有意義之類的理由。只是,在這個悲慘得無可救藥的世界上,我希望自己至少能夠相信一件事。」在完成相信之前,要經歷一番苦鬥。

身處世間,不迎合社會規則,並非無法生存;問心無愧,方可坦坦蕩蕩,瀟灑自在,寄人籬下固然不能長久。這個話題看似產生於當代社會,其實不過是古人早已談過的利益觀。至於處理利與義的問題,每個人心中的答案各不相同。

生活從來不會袒護誰,所走的每一步都要自己做決定,每一個決定都會影響將來,不管選擇如何,無愧於心就好。

相關焦點

  • 《半個喜劇》:所謂的毫無選擇,真的沒有選擇嗎
    故事主要講述的是三個不同背景的年輕人在面對愛情時需要做出各自的選擇,當不同的價值觀發生碰撞時,這就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愛情問題,還包括親情,友情,甚至金錢利益都是需要衡量的條件,一次出軌,一次相愛,一次抉擇,共同構成「半個喜劇」。
  • 《半個喜劇》:現實的問題用理想來化解,男主的選擇千萬別當真
    時隔三年,《驢得水》原班人馬帶著新片《半個喜劇》殺將回來,欲在年底再掀一次久違的麻花風。 《半個喜劇》講了一個啥故事呢?其實講了一個特別特別、特別現實的故事。 我們看電影的都替他著急,完了完了要穿幫了,他倒好,閒庭信步一般,跟個沒事人似的。 孫同不一樣,他需要選擇,不想選擇,別人也會逼他選擇,這就是他的命,現實就是這麼殘酷,他該怎麼選?
  • 《半個喜劇》一個人生 半個選擇
    電影《半個喜劇》的主創團隊是2016年《驢得水》的原班人馬。當年《驢得水》小成本電影卻收穫了一大片的讚譽,位列當年豆瓣評分最高華語電影。周申、劉露兩位編劇、導演也從此在電影圈小有成就。這次帶著《半個喜劇》,用真實的故事講述,摻雜了年輕人對待理想、對待愛情、對待家庭、對待人生、對待現實的想法和態度,用直逼內心的旋律,扣人心弦的腳步,一步步將觀眾帶入了電影中,到底是喜劇,還是人生,未來的路如何選擇,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討這部電影。01.渣男和直男哪個惹人愛?
  • 電影《一點就到家》:能遵從自己內心選擇的人,都是生活的強者
    因為我相信,能真正遵從自己內心的人,都是生活的強者,老天爺也一定會眷顧他!電影中的三個青年,其實像極了現實中的你我他,只是現實中的你我他,沒有幾個人會真的有他們身上的那份勇氣。他們心有熱愛,心有堅持,他們拾起了很多人都已經丟到的東西。
  • 電影《一點就到家》:能遵從自己內心選擇的人,都是生活的強者
    因為我相信,能真正遵從自己內心的人,都是生活的強者,老天爺也一定會眷顧他!他和父親,其實都在堅守自己的內心,咖啡和茶,就是這種堅守的體現。其實種咖啡和茶,有什麼很本質的區別嗎?他們三個,本來是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人,但陰差陽錯,他們三個走到了一起,並在最後找回了真正的自己,真正的初衷,並取得了成功。
  • 《半個喜劇》:細談當下年輕男女的不同生存狀況,遵從本心很重要
    故事來源於生活,影片《半個喜劇》也同樣是根據現實生活經歷創作而成的。當代年輕人對於愛情,對於理想,有著各自不同的想法,影片以喜劇的方式,通過了解三個年輕男女的不同生活,給讓我們呈現了當代年輕男女的生存圖鑑。該影片是由開心麻花創作出品的,主打的是現實主義題材,善於使用風趣幽默的方式,針對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作出不一樣的回應。
  • 《半個喜劇》:一半喜劇,一半生活
    12月20日上映的《半個喜劇》體量不大,檔期也不佳,勉強蹭了個賀歲檔的邊。但依然引發了影迷圈子的強烈關注。主創團隊是2016年《驢得水》的原班人馬。彼時《驢得水》一出,收穫讚譽一片,還成了當年豆瓣評分最高的華語電影。周申、劉露兩人也從此在電影圈站穩了腳跟。
  • 《半個喜劇》:悲喜交加的一場鬧劇
    他們還保持著高水準的製作水平,《半個喜劇》這部電影是我這近兩年來看過最好的一部喜劇電影。如果要介紹這部電影的故事情節,只用十幾個字就能說完。這部電影就是講述了四個年輕人之間關於愛情,生活,友情的故事。但是只有你真正去看的時候才會發現,這部電影的情節,荒誕離奇中還透露著一些真實可信。
  • 《半個喜劇》:悲喜交加的一場鬧劇
    他們還保持著高水準的製作水平,《半個喜劇》這部電影是我這近兩年來看過最好的一部喜劇電影。如果要介紹這部電影的故事情節,只用十幾個字就能說完。這部電影就是講述了四個年輕人之間關於愛情,生活,友情的故事。但是《半個喜劇》這部電影是完全以現實生活為背景的,腳踏實地落地於當下的時空,又以孫同這樣一個人物形象讓觀眾有觸手可及的效果。
  • 《半個喜劇》:荒誕的喜劇背後,是現實與自我碰撞的探討
    當一個人面對親情、友情與愛情碰撞時,慌亂的生活就像是半個喜劇;而當階級屬性慢慢撕開時,投射的現實卻又像是一場悲劇,戳心而又真實。@子魚小姐《半個喜劇》是由開心麻花出品,周申、劉露擔任導演的又一部「高知喜劇」。本片與該團隊之前創作的另一部反諷式喜劇《驢得水》背後的哲思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豆瓣評分高達7.4。
  • 遵從內心
    生活簡單隨意,內心自由豐盈。只是想,有人可伴,有書可讀,有蔭可蔽,有暖可取,人生足矣。人似乎是天生群居的動物。從遠古開始,男出去狩獵覓食,捕魚種田,都是在群體中生存交流。即使語言不詳,文字不知,至少表情和肢體動作還在。動物也是這樣,不遠萬裡的遷徒,雁南飛排列布陣,即使有的喜歡獨居,也要找個伴侶搭窩築巢,生兒育女。
  • 做到這三點,遵從內心的感受去生活,才不是最高級的自我催眠
    因此,遵從內心的感受去生活本身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我們到底有沒有真正分清什麼是真正的內心感受,什麼又是自我催眠。在生活中有這麼一個定律,事物的發展常常遵循最小阻力定律。我們做事的時候也常常遵從最小阻力原則:眾多選擇中,我們最容易選擇那個有最小阻力的方向走,或者選擇最小阻力的方式去做一件事情。
  • 《半個喜劇》:一半喜劇,一半愛情,一半現實,一半生活
    今天下午終於有空把《半個喜劇》看完了,其實看這部劇是因為任素汐,但是當真正看進去的時候,就不單單是迷戀任素汐了,更多了一份對這部劇的感受。這部劇的名字叫半個喜劇,我看的時候卻沒有能開懷大笑,這或許也是「半個」喜劇的精妙之處吧,「一半喜劇,一半愛情,一半現實,一半生活。」
  • 《半個喜劇》:生活一半是喜劇,一半是深刻的現實
    時隔三年,《驢得水》主創團隊,導演周申、劉露,主演任素汐,又為大家奉上了一部良心力作——《半個喜劇》。不同於《驢得水》中民國時代的背景,《半個喜劇》聚焦當代青年在社會中的人生百態,探討外地青年紮根大城市的艱辛,愛情和現實的衝突,欲望和人格的糾葛,更能引起觀眾的思索和共鳴。
  • 生活是什麼?高調亦或是平凡,遵從內心
    高調亦或是平凡,遵從內心莫名的有時候許多人心中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生活是什麼,我有為了誰而活,這個問題就比較有深度了,每個人的答案都會不一樣,對於演員而說,演戲就是他們的生活,有的人就是為了演戲而活,而對於歌手來說,唱歌就是生活,他們就是為歌唱而活,但對於大部分的平平常常的人來說,生活到底是什麼。千種人有千百個答案。
  • 半個喜劇almost a comedy 差不多就是個喜劇吧
    大家希望有這樣的人存在,但不希望自己就是這樣的人。3、 兩種人格中間的大眾,就是孫同的角色定義。知道不好,但不敢明目張胆反對,知道好,不敢違背主流思維去追求。永遠在即得利益和預計損失之間搖擺,被別人推著往前走,雖然有反抗,只是為了說服自己的內心-----我盡力了,你看,我也是無奈的,被逼的。
  • 半個喜劇:在捷徑面前選擇沉淪或是堅守自我?
    《半個喜劇》由開心麻花團隊打造,像《夏洛特煩惱》一樣,一如既往的在笑聲中帶淚點,幽默中帶著現實的無奈。將這幾個性格迥異的人揉合在一起,製造出令人啼笑皆非的鬧劇。一場婚前出軌,將這一切矛盾推向了高潮。莫默曾嘲諷孫同道:「你就是鄭多多養的一條忠誠的狗。
  • 《半個喜劇》沒有喜劇,渣到骨髓的男人,從不說謊的女人
    當然這部電影最大的貢獻,就是讓大家認識了一個好演員任素汐。任素汐的演技現在無論是電影業內,還是觀眾影迷都非常的認可。連導演馮小剛也評價任素汐是那種一個人能挑起一部戲的好演員。電影《半個喜劇》是《驢得水》原班人馬打造。
  • 《半個喜劇》:自我和財富你將如何選擇
    什麼是人生,就是一半是喜劇,而另一半則是被歡樂掩蓋住的殘酷現實,這就是《半個喜劇》。三個擁有著完全不同價值觀的人,在一次次的摩擦以及生活的困境中,又將走向什麼樣的道路,而自我和金錢又將如何選擇呢?鄭多多,一個標準的人生贏家,交際能力強,機靈聰明,現實主義者,他懂得如何抓住他人最需要的東西,最終讓你為他驅使,甚至為他放棄一切。
  • 《半個喜劇》:分析電影獨特的魅力所在及關於人生追求的深層思考
    《半個喜劇》是由《驢得水》原班人馬歷時三年打造的諷刺喜劇。初看海報時,一句「看個笑話,別嫌事兒大」吸引了我,讓我想起幾年前的《驢得水》以「看個笑話,你可別哭」為宣傳標語。比起《驢得水》講述的故事背景,這部《半個喜劇》以都市為背景,描繪的故事更加貼近當下年輕人的生活。和《驢得水》一樣,《半個喜劇》也是由舞臺劇改編而來。